具有非定向可调节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405发布日期:2018-07-10 20:1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非定向可调节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



背景技术:

我国作物秸秆量较大,秸秆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秸秆还田是对秸杆直接有效的利用,秸秆还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地表板结、减少化肥的使用等优点。目前,对于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的处理方式有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混埋还田两种主要还田方式。秸秆覆盖还田就是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地表,缺点是容易滋生病虫害;秸秆混埋还田即秸秆粉碎后经旋耕装置将秸秆与土壤混埋,缺点是不能够较好地保墒。目前,秸秆还田机抛撒不均匀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的秸秆还田机的导流装置均为定向抛撒,不能够有效地解决秸秆抛撒不均匀的问题,而且秸秆容易缠绕在刀座上,粉碎腔内产生的气流较小,部分秸秆抛撒机具抛撒所采用的导流装置,容易出现秸秆堵塞导流板的现象。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604444a的一种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导向叶片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解决了秸秆抛撒均匀度的问题,实现导向叶片前后、上下、左右的调节,从而调节秸秆抛撒的均匀度、幅宽和速度,但是它是一种静态调节的抛撒装置,在工作状态下是一种定向抛撒状态,而且存在秸秆容易缠绕在导向叶片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不仅能够防止秸秆缠绕在导流板上,而且在工作状态下是一种非定向抛撒状态,在秸秆抛出位置给秸秆施加一个抛撒力,使秸杆在空中运动时间更长,抛撒更加均匀;解决了秸秆全覆盖还田容易滋生病虫害和秸秆全混埋还田容易堵塞播种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包括机架、牵引装置1、定刀2、变速箱3、传动总成4、动刀粉碎总成10和旋耕混埋总成12;所述机架包括前壳体5、后壳体7、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

所述前壳体5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牵引装置安装板51、定刀安装板52、变速箱安装板53和导流板安装板55,所述导流板安装板55上,从左至右等间距地设有多个与机具的前进方向平行的导流板滑道56;

所述定刀安装板52倾斜布置,多个定刀2等间距地垂直固接在定刀安装板52的下表面,且定刀2的刀刃方向朝向机具的前进方向;

所述动刀粉碎总成10布置在定刀安装板52的下方,动刀粉碎总成10的粉碎刀辊10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转动连接;

所述旋耕混埋总成12布置在后壳体7的下方、动刀粉碎总成10的后方;旋耕混埋总成12的旋耕刀辊12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转动连接;

所述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进一步包括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

所述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包括导向轴61、导向块62、导向拨指63、弹簧64、导流板65和调节夹66;

所述导向轴6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61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导流轴定位孔611,每个导流轴定位孔611对应套设一个导向块62;

所述导向块62为中空圆柱管,所述导向块62与导向轴61固接;

所述导向块62的管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一首尾连接的螺旋凹槽622;

所述导向拨指63包括圆环立柱631、连接柱632和导向柱633;导向柱633的一端插入螺旋凹槽622中,并在螺旋凹槽622中自由滑动,导向柱633的另一端长度可调地与连接柱632的下部固接;连接柱632的上部侧端面与圆环立柱631的外表面固接;

所述导流板65包括导流板齿651、导流立板652和导流板螺纹柱653;

所述导流立板652与导流板滑道56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下方,并与导流板安装板55垂直;

多个导流板齿651均匀布置在导流立板652的前端面上;导流板螺纹柱653竖直固接在导流立板652的上端面;

所述调节夹66包括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调节夹竖直板663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

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前端设有调节夹圆孔662;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平行地设置在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上方,调节夹竖直板663分别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的后端固接;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调节夹竖直板663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共同构成容纳导流板安装板55后边缘的空间;

所述导流板65上的导流板螺纹柱653依次穿过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调节夹圆孔662、导流板滑道56、弹簧64和导向拨指63的圆环立柱631,并通过设置在圆环立柱631上下两端的第一螺母67和第二螺母68限位固定;所述导流立板652的上端面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下表面接触;所述弹簧64的下端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变速箱3通过传动总成4分别驱动粉碎刀辊101、旋耕刀辊121和导向轴61转动。

螺旋凹槽622相对于导向块62的纵切面呈镜面对称。

所述螺旋凹槽622凹槽底面为一椭圆形截面;在导向柱633左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向柱633同时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导向柱633与连接柱632的连接端为螺纹端,通过与连接柱632下部的螺纹孔配合,调节导流板螺纹柱653与导向轴6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的长度小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长度;所述导流板滑道56的宽度小于弹簧64的直径;导流板滑道56的宽度小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的宽度。

所述调节夹竖直板663上设置有调节夹螺纹孔664,用于与螺栓配合,使调节夹66与导流板安装板55后边缘紧固。

所述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进一步包括抛撒量调节装置11;

所述抛撒量调节装置11位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下方、动刀粉碎总成10的后上方;抛撒量调节装置11包括挡板111、限位调节板112、限位调节圆柱113和转动把手114;

所述限位调节板112为由两个限位调节条块1121和两个固定安装板1122构成的矩形框体结构;

所述左侧板13或右侧板14上开设有与限位调节板112形状相对应的限位板固定槽131;限位调节板112通过固定安装板1122安装在限位板固定槽131中;

限位调节条块1121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与左侧板13或右侧板14平行的第一限位调节孔1123;

所述限位调节圆柱113的轴平行于水平面,限位调节圆柱113可转动地、可沿限位调节条块1121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在限位调节板112的矩形框体内;限位调节圆柱113的内侧圆面与挡板111的一端固接;限位调节圆柱113的外侧圆面与转动把手114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限位调节圆柱113的柱体表面径向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限位调节孔1123相对应的第二限位调节孔1131,通过螺栓分别穿过第一限位调节孔1123和第二限位调节孔1131,实现挡板111的水平角度的调节定位;

所述挡板111与导流板安装板5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所述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进一步包括碎土板仿形装置8和碎土板9,所述后壳体7位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下方,后壳体7的后端通过碎土板仿形装置8连接碎土板9。

所述动刀粉碎总成10进一步包括粉碎刀座102、粉碎刀103和集流板104;

所述粉碎刀座102呈双螺旋线、等间距地固接在粉碎刀辊101的辊体表面,粉碎刀103固定在粉碎刀座102上;

所述集流板104的一端固接在粉碎刀座102的外侧,且集流板104垂直于粉碎刀辊101,集流板104的纵轴线与粉碎刀辊101的轴线平行;

在集流板104朝向粉碎刀辊101的旋转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防缠刀1041。

所述粉碎刀辊101与旋耕刀辊121转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导流板能够周期性上下浮动,该机具的导流板前端分布有齿状结构,齿状结构能够对缠绕在导流板上的秸秆进行切割,防止秸秆缠绕在导流板上,具有防堵功能。

2、本发明的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导流板能够周期性左右摆动,秸秆在抛出导流板出口处,在导流板的左右摆动的作用下,对抛出的秸秆产生对应摆动方向的抛撒力,增加秸秆在空中的停留运动速度,秸秆在地表分布更加均匀。

3、本发明的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在停止工作状态下,通过调节导向拨指和调节夹,能够实现导流板的前后位置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秸秆状况,确定合适的导流板前后位置,保证秸秆抛撒效果最佳。

4、本发明机具动刀粉碎总成中,集流板能够有效地提高秸秆在粉碎腔内运动的速度,提高秸秆粉碎的效果,防缠刀有效地防止秸秆缠绕在刀座上,也起到剪切作用。

5.本发明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能够实现部分秸秆与土壤混埋,剩余秸秆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分布状况,有效解决秸秆全覆盖还田容易滋生病虫害和秸秆全混埋还田容易堵塞播种机的问题;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的抛撒量调节装置能够调节秸秆混埋的秸秆量,提高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非定向可调节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省略了左侧板13)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非定向可调节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非定向可调节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的轴测图;

图4为定刀2装配位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耕混埋总成12和动刀粉碎总成10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的装配示意图;

图6c为导向块62的侧视图;

图7a为抛撒量调节装置11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抛撒量调节装置11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牵引装置2定刀

3变速箱31前侧动力输入轴

32右侧动力输出轴33左侧动力输出轴

34后侧动力输出轴4传动总成

41动刀主动轮42皮带

43动刀从动轮44旋耕主动齿轮

45旋耕从动齿轮46导向主动齿轮

47导向从动齿轮48传动齿轮

5前壳体51牵引装置安装板

52定刀安装板53变速箱安装板

54定刀固定凸台55导流板安装板

56导流板滑道6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

61导向轴611导流轴定位孔

62导向块621导向块销孔

622螺旋凹槽63导向拨指

631圆环立柱632连接柱

633导向柱64弹簧

65导流板651导流板齿

652导流立板653导流板螺纹柱

66调节夹661第一调节夹水平板

662调节夹圆孔663调节夹竖直板

664调节夹螺纹孔665第二调节夹水平板

67第一螺母68第二螺母

7后壳体8碎土板仿形装置

9碎土板10动刀粉碎总成

101粉碎刀辊102粉碎刀座

103粉碎刀104集流板

1041防缠刀11抛撒量调节装置

111挡板112限位调节板

1121限位调节条块1122固定安装板

1123第一限位调节孔113限位调节圆柱

1131第二限位调节孔114转动把手

12旋耕混埋总成121旋耕刀辊

122旋耕刀座123旋耕刀

13左侧板131限位板固定槽

14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包括机架、牵引装置1、定刀2、变速箱3、传动总成4、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碎土板仿形装置8、碎土板9、动刀粉碎总成10、抛撒量调节装置11和旋耕混埋总成12。

所述机架包括前壳体5、后壳体7、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前壳体5和后壳体7分别前、后固接在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之间。

所述前壳体5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牵引装置安装板51、定刀安装板52、变速箱安装板53和导流板安装板55。

所述牵引装置1与牵引装置安装板51固接,用于与拖拉机挂接。

所述后壳体7位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下方,后壳体7的后端通过碎土板仿形装置8连接碎土板9。

所述导流板安装板55上,从左至右等间距地设有多个与机具的前进方向平行的导流板滑道56。

如图4所示,所述定刀安装板52倾斜布置,多个定刀2等间距地垂直固接在定刀安装板52的下表面,且定刀2的刀刃方向朝向机具的前进方向。

优选地,定刀安装板52的上表面设置有定刀固定凸台54,所述定刀2的刀柄通过销钉与定刀固定凸台54固接。

所述动刀粉碎总成10布置在定刀安装板52的下方,动刀粉碎总成10的粉碎刀辊10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转动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动刀粉碎总成10进一步包括粉碎刀座102、粉碎刀103和集流板104。

所述粉碎刀座102呈双螺旋线、等间距地固接在粉碎刀辊101的辊体表面,粉碎刀103通过螺栓固定在粉碎刀座102上。

所述集流板10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接在粉碎刀座102的外侧,且集流板104垂直于粉碎刀辊101,集流板104的纵轴线与粉碎刀辊101的轴线平行。

在集流板104朝向粉碎刀辊101的旋转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防缠刀1041。

集流板104能够在秸秆的粉碎过程中产生气流,有利于秸秆的抛撒,防缠刀1041能够防止秸秆缠绕在粉碎刀座102上,增加了粉碎秸秆的速度,从而提高了粉碎秸秆的效果。

所述旋耕混埋总成12布置在后壳体7的下方、动刀粉碎总成10的后方;旋耕混埋总成12的旋耕刀辊12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转动连接。

所述旋耕混埋总成12进一步包括旋耕刀座122和旋耕刀123;旋耕刀座122呈双螺旋线、等间距地固接在旋耕刀辊121的辊体表面,旋耕刀123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耕刀座122上。

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包括导向轴61、导向块62、导向拨指63、弹簧64、导流板65和调节夹66。

所述导向轴6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61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导流轴定位孔611,每个导流轴定位孔611对应套设一个导向块62。

所述导向块62为中空圆柱管,其管体上开有一与导流轴定位孔611相对应的导向块销孔621;销钉分别穿过导流轴定位孔611和导向块销孔621,使得所述导向块62与导向轴61固接。

所述导向块62的管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一首尾连接的螺旋凹槽622。

所述导向拨指63包括圆环立柱631、连接柱632和导向柱633;导向柱633的一端插入螺旋凹槽622中,并在螺旋凹槽622中自由滑动,导向柱633的另一端长度可调地与连接柱632的下部固接;连接柱632的上部侧端面与圆环立柱631的外表面固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凹槽622相对于导向块62的纵切面呈镜面对称。

所述导向块62转动半圈,导向柱633在螺旋凹槽622中从导向块62的左端移动至右端;所述导向块62再转动半圈,导向柱633从导向块62的右端移动回左端。

如图6c所示,所述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为一椭圆形截面。在导向柱633左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沿着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轮廓,导向柱633同时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地,连接柱632为“l”形。

所述导流板65包括导流板齿651、导流立板652和导流板螺纹柱653。

所述导流立板652与导流板滑道56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下方,并与导流板安装板55垂直。

多个导流板齿651均匀布置在导流立板652的前端面上;导流板螺纹柱653竖直固接在导流立板652的上端面。

所述调节夹66包括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调节夹竖直板663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

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前端设有调节夹圆孔662;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平行地设置在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上方,调节夹竖直板663分别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的后端固接。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调节夹竖直板663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共同构成容纳导流板安装板55后边缘的空间。

所述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的长度小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长度。

所述导流板滑道56的宽度小于弹簧64的直径;导流板滑道56的宽度小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和第二调节夹水平板665的宽度。

所述调节夹竖直板663上设置有调节夹螺纹孔664,用于与螺栓配合,使调节夹66与导流板安装板55后边缘紧固。

所述导流板65上的导流板螺纹柱653依次穿过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的调节夹圆孔662、导流板滑道56、弹簧64和导向拨指63的圆环立柱631,并通过设置在圆环立柱631上下两端的第一螺母67和第二螺母68限位固定。所述导流立板652的上端面与第一调节夹水平板661下表面接触。

所述弹簧64的下端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7a和图7b所示,抛撒量调节装置11位于导流板安装板55的下方、动刀粉碎总成10的后上方;抛撒量调节装置11包括挡板111、限位调节板112、限位调节圆柱113和转动把手114。

所述限位调节板112为由两个限位调节条块1121和两个固定安装板1122构成的矩形框体结构。

所述左侧板13或右侧板14上开设有与限位调节板112形状相对应的限位板固定槽131。限位调节板112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安装板1122和左侧板13或右侧板14,安装在限位板固定槽131中。

限位调节条块1121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与左侧板13或右侧板14平行的第一限位调节孔1123。

所述限位调节圆柱113的轴平行于水平面,限位调节圆柱113可转动地、可沿限位调节条块1121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在限位调节板112的矩形框体内;限位调节圆柱113的内侧圆面与挡板111的一端固接;优选地,所述限位调节圆柱113的轴与挡板111的中央纵轴线重合。限位调节圆柱113的外侧圆面与转动把手114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限位调节圆柱113的柱体表面径向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限位调节孔1123相对应的第二限位调节孔1131,通过螺栓分别穿过第一限位调节孔1123和第二限位调节孔1131,实现挡板111的水平角度的调节定位。

所述挡板111与导流板安装板5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得被粉碎后的一部分秸秆能够通过所述间隙进入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的作业空间。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633与连接柱632的连接端为螺纹端,通过与连接柱632下部的螺纹孔配合,调节导流板螺纹柱653与导向轴6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导流立板652的前端面的导流板齿651与挡板111之间距离调节。

所述变速箱3安装在变速箱安装板53上;所述变速箱3包括前侧动力输入轴31、右侧动力输出轴32、左侧动力输出轴33和后侧动力输出轴34。

所述传动总成4包括动刀主动轮41、动刀从动轮43、旋耕主动齿轮44、旋耕从动齿轮45、导向主动齿轮46和导向从动齿轮47。

所述前侧动力输入轴31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将拖拉机动力传递到变速箱3中。

所述左侧动力输出轴33从左侧板13穿出,与动刀主动轮41连接;动刀从动轮43连接在粉碎刀辊101的左端;动刀主动轮41通过皮带42将动力传送至动刀从动轮43,驱动粉碎刀辊101转动。

所述右侧动力输出轴32从右侧板14穿出,与旋耕主动齿轮44连接;旋耕从动齿轮45连接在旋耕刀辊121的右端;旋耕主动齿轮44与旋耕从动齿轮45之间设置有分别与旋耕主动齿轮44和旋耕从动齿轮45啮合的一对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48。

所述后侧动力输出轴34与导向主动齿轮46连接;导向从动齿轮47设置在导向轴61的中部,并与导向主动齿轮46啮合。

所述粉碎刀辊101与旋耕刀辊121转动方向相反。

粉碎刀辊101采用反向旋转,即机具向前作业时,粉碎刀辊101的转向与拖拉机轮子的转向相反,能够起到捡拾秸秆,同样也是为了满足秸秆向后抛撒的设计要求。

旋耕刀辊121采用正向旋转,采用顺铣方式作业,即旋耕刀辊121的旋转方向与拖拉机轮子的转向相同,旋耕刀由未耕地表向下或向后切土抛土,旋耕刀辊121切土的反作用合力与拖拉机前进方向一致,因而有利于机组在软、湿土壤上通过。

粉碎刀棍101与旋耕刀棍121转动方向相反,有利于秸秆分量抛撒覆盖。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的方式与本发明具有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的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的牵引装置1连接,牵引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前进作业。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前侧动力输入轴31连接,将拖拉机动力传递给变速箱3。右侧动力输出轴32、左侧动力输出轴33和后侧动力输出轴34分别驱动旋耕刀辊121、粉碎刀辊101和导向轴61转动。

秸秆粉碎混埋覆盖机前进作业,地面上的秸秆进入动刀粉碎总成10所处的由前壳体5、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构成的粉碎腔体,在动刀粉碎总成10与定刀2的配合作用下,对秸秆以剪切、撕裂和揉搓等方式进行粉碎,在粉碎刀103的高速旋转的作用下,特别是集流板104的集流作用,秸秆入口处形成负压,使秸秆能够更容易地被进入粉碎腔体,同时使粉碎后的秸秆高速抛出。粉碎过程中,防缠刀1041用于切碎缠绕在粉碎刀辊101上的秸秆。

被高速抛出的粉碎后的秸秆在抛撒量调节装置11的作用下,一部分粉碎后的秸秆进入旋耕混埋总成12,旋耕混埋总成12将这部分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进行旋耕混埋,碎土板9对旋耕后的地表进行平整;另一部分碎粉后的秸秆通过挡板111与导流板安装板55之间的间隙进入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的作业空间。

非定向防堵抛撒装置6的导向轴61旋转,带动导向块62旋转,由于螺旋凹槽622的作用,导向拨指63的导向柱633做左右往复运动。

当导向柱633做左右往复运动时,圆环立柱631带动导流板螺纹柱653来回转动,进而使导流立板652左右摆动。

由于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为一椭圆形截面,当导向柱633沿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的椭圆短轴向椭圆长轴运动时,导向柱633承受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的压力逐渐增加,导向柱633迫使圆环立柱631带动导流板螺纹柱653向下浮动,弹簧64压缩,导流立板652随着导流板螺纹柱653向下浮动;

当导向柱633沿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的椭圆长轴向椭圆短轴运动时,导向柱633承受螺旋凹槽622的凹槽底面的压力逐渐减小,弹簧64伸展,圆环立柱631带动导流板螺纹柱653向上浮动,导流立板652随着导流板螺纹柱653向上浮动。

在导流立板652上下浮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其前端面的导流板齿651能够作用于切割抛撒在导流立板652上的碎粉后的秸秆,防止堵塞;左右摆动的导流立板652作用于进入两个相邻导流立板652之间的粉碎后的秸秆,给予秸秆一定的抛撒推动力,利于粉碎后的秸秆抛撒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专利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