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2627发布日期:2018-10-19 18:3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修剪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园林的道路两旁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之类的植物,其他的一些场所也会根据需要种植,且一般都会定期对对园林进行修剪,以保证这些园林花草树木的整齐美观。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对位置较高又较为粗大的园林树枝进行切割时,由于本身切割器存在一定的自身重量,造成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不够简捷,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位置较高又较为粗大的园林树枝进行切割时,由于本身切割器存在一定的自身重量,造成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不够简捷,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器,所述切割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垂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的一侧边部对齐设置,其中,所述伸缩杆内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伸缩固定杆,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n个第一螺栓孔;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滑槽相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移动轮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移动杆内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伸缩移动杆,所述伸缩移动杆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m个第二螺栓孔稳定件,所述稳定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一部分上,且所述稳定件上具有第一通孔;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一套筒、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伸缩移动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锯片,所述锯片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齿轮,其中,所述锯片在所述齿轮的带动下转动。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且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底座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二部分上,且,所述挂钩位于所述锯片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挂钩为一弧形件。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焊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且,另一端的底面与所述挂钩底面的圆弧顶点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端部外侧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箭头铲,所述箭头铲与所述伸缩固定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箭头铲具体包括:第一铲刃,所述第一铲刃设置在所述箭头铲远离所述伸缩固定杆的一端部;第二铲刃,所述第二铲刃对称设置在所述箭头铲靠近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另一端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齿轮条,所述齿轮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伸缩固定杆连接,且,所述齿轮条上设置有齿轮槽,其中,所述齿轮槽与所述齿轮啮合;链条,所述链条设置在所述锯片的外围,其中,所述链条上设置有固定链,所述固定链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锯齿;当推动所述移动杆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杆带动所述传动杆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在所述移动杆的带动下向上移动,通过所述齿轮条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使得所述锯片带动所述锯齿旋转进行切割。

优选的,所述固定链朝向所述锯片圆心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件。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锯片的外部,其中,所述凹槽可容置所述压件,通过所述压件将所述固定链与所述锯片连接;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锯片圆心处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远离所述锯片圆心处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表面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压件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表面宽度相等,且所述压件为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所述锯齿具有r个第一齿组,且所述第一齿组包括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第五齿,其中,所述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第五齿依次设置;或,所述锯齿具有w个第二齿组,且所述第二齿组包括第六齿和第七齿。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距离所述固定链的外侧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齿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一齿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齿距离所述固定链的外侧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齿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二齿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所述第二齿的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二齿的次表面之间具有第二次角度;所述第三齿距离所述固定链的外侧具有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齿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三齿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三角度;所述第四齿距离所述固定链的外侧具有第四高度,所述第四齿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四齿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四角度;所述第五齿距离所述固定链的外侧具有第五高度,所述第五齿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五齿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五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为22°到28°;所述第二角度的范围为33°-37°,所述第二次角度的范围为18°-24°,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高度差为0.007cm到0.012cm;所述第三角度的范围为33°-37°,所述第三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高度差为0.05cm-0.1cm;所述第四角度的范围与所述第三角度相等,且所述第四高度与所述第三高度相等;所述第五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五角度的范围为38°-42°。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具体包括:左第一齿,左重第二齿,右第一齿,右重第二齿,左第一齿,左重第二齿,其中,所述左第一齿,左重第二齿,右第一齿,右重第二齿,左第一齿,左重第二齿依次设置。

优选的,偏角度范围为4°-6°。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移动件焊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之间第一间隙;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第二间隙。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对应设置有p个第三螺栓孔,其中,p与n相等;所述移动杆上对应设置有q个第四螺栓孔,其中,q与m相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推动移动杆在底座上朝向伸缩固定杆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移动杆通过移动轮与底座连接;所述伸缩固定杆与所述底座相垂直;通过所述移动杆的传动作用,实现对传动杆的驱动,其中,传动杆在所述移动杆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其中,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伸缩移动杆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移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的传动作用,实现对所述移动件的驱动,其中,所述移动件在所述传动杆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控制第二转轴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转轴与齿轮条上的齿轮槽相配合;在锯片的带动作用下,锯齿旋转对树枝进行切割,其中,所述锯片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箭头铲的第一铲刃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铲除;在所述箭头铲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箭头铲的第二铲刃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二次铲除。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位于所述锯片正上方的挂钩挂在待切割的树枝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通过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垂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的一侧边部对齐设置,其中,所述伸缩杆内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伸缩固定杆,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n个第一螺栓孔;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滑槽相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移动轮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移动杆内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伸缩移动杆,所述伸缩移动杆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m个第二螺栓孔;稳定件,所述稳定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一部分上,且所述稳定件上具有第一通孔;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一套筒、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伸缩移动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锯片,所述锯片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齿轮,其中,所述锯片在所述齿轮的带动下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位置较高又较为粗大的园林树枝进行切割时,由于本身切割器存在一定的自身重量,造成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不够简捷,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2、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且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底座的高度。达到了可防止移动轮滑出底座的技术效果。

3、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二部分上,且,所述挂钩位于所述锯片的上方。进一步解决了对较为粗大的树枝切割时持续举着浪费力气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将切割器挂在待切割的树枝上,省力的技术效果。

4、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焊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且,另一端的底面与所述挂钩底面的圆弧顶点相平齐。达到了防止挂钩挂在树枝上不平稳的技术效果。

5、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箭头铲,所述箭头铲与所述伸缩固定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箭头铲具体包括:第一铲刃,所述第一铲刃设置在所述箭头铲远离所述伸缩固定杆的一端部;第二铲刃,所述第二铲刃对称设置在所述箭头铲靠近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另一端部的两侧。达到了可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铲除,同时还可在箭头铲向下移动时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二次铲除的技术效果。

6、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所述锯齿具有r个第一齿组,且所述第一齿组包括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第五齿,其中,所述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第五齿依次设置;或,所述锯齿具有w个第二齿组,且所述第二齿组包括第六齿和第七齿。。达到了可达到防止过早的齿断裂,稳定锯齿,防止锯齿切割间转向,延长锯齿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7、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移动件焊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达到了防止产生噪音,在转轴转动时起缓冲作用的技术效果。

8、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之间第一间隙;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第二间隙。达到了防止移动件上下移动时产生摩擦浪费劳动力与产生噪音、防止伸缩移动杆旋转时带动传动杆旋转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ⅰ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ⅱ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稳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锯齿的ⅲ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另一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锯齿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锯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a-a处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a-a处的另一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齿轮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转轴与锯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中ⅳ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器的切割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树枝切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挡板,3-伸缩杆,31-第一螺栓,32-第一螺栓孔,4-移动轮,5-移动杆,51-第二螺栓,52-第二螺栓孔,6-伸缩固定杆,7-伸缩移动杆,8-传动杆,9-稳定件,10-移动件,11-齿轮条,111-齿轮槽,12-第二转轴,13-锯片,131-凹槽,14-挂钩,15-箭头铲,16-固定板,17-链条,171-固定链,18-锯齿,181-第一齿,1811-第一角度,182-第二齿,1821-第二角度,1822-第二次角度,183-第三齿,1831-第三角度,184-第四齿,1841-第四间角,185-第五齿,187-主表面,188-次表面,186-第六齿,187-第七齿,19-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位置较高又较为粗大的园林树枝进行切割时,由于本身切割器存在一定的自身重量,造成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不够简捷,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通过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垂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的一侧边部对齐设置,其中,所述伸缩杆内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伸缩固定杆,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n个第一螺栓孔;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滑槽相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移动轮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移动杆内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伸缩移动杆,所述伸缩移动杆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m个第二螺栓孔;稳定件,所述稳定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一部分上,且所述稳定件上具有第一通孔;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一套筒、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伸缩移动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锯片,所述锯片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齿轮,其中,所述锯片在所述齿轮的带动下转动。达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器,请参考图1,所述切割器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滑槽;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为所述切割器的支撑结构,即,在所述底座1上可进一步设置其他元件,所述底座1的端面中间设有滑槽,通过所述滑槽可将所述移动轮4进行连接。

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与所述底座1垂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3与所述底座1的一侧边部对齐设置,其中,所述伸缩杆3内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

伸缩固定杆6,所述伸缩固定杆6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n个第一螺栓孔32;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3上对应设置有p个第三螺栓孔,其中,p与n相等;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杆3与所述底座1相垂直,所述伸缩杆3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第一部分,即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下端置于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容置空间内部,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有n个第一螺栓孔32,所述伸缩杆3上对应设置有p个第三螺栓孔,且两者的螺栓孔数量相等,也就是说,所述伸缩固定杆6与所述伸缩杆3均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第一螺栓31从螺栓孔穿过固定住所述伸缩固定杆6与伸缩杆3,并且通过调节所述伸缩固定杆6与所述伸缩杆3相对应的螺栓孔32可调整高度。

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与所述滑槽相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移动轮4底部与所述底座1上的滑槽连接,进而使得倾斜状态的所述移动杆5下端可与所述移动轮4中心连接。

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通过所述移动轮4与所述底座1连接,且,所述移动杆5内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

伸缩移动杆7,所述伸缩移动杆7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m个第二螺栓孔52;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5上对应设置有q个第四螺栓孔,其中,q与m相等。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所述移动轮4与所述滑槽连接之后,倾斜状态的所述移动杆5下端可与所述移动轮4中心连接,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时,此时所述移动杆5能在所述底座1的水平面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移动杆7的第三部分,即所述伸缩移动杆7的中间至下端置于所述移动杆5的第二容置空间内部,如图5所示,所述伸缩移动杆7的第三部分上设置有m个第二螺栓孔52,所述移动杆5上对应设置有q个第四螺栓孔,且两者的螺栓孔数量相等,也就是说,所述伸缩移动杆7与所述移动杆5均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52,使得第二螺栓51从所述螺栓孔穿过固定伸缩移动杆7与移动杆5,并且通过调节所述伸缩移动杆7与所述移动杆5相对应的螺栓孔可调整高度。

稳定件9,所述稳定件9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第一部分上,且所述稳定件9上具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具体而言,所述稳定件9底端通过螺钉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中间往上外壁部分连接,从而防止所述稳定件9移动,同时所述稳定件9上具有第一通孔,使得所述传动杆8可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10连接。

移动件10,所述移动件10包括一套筒、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外部之间第一间隙。

具体而言,所述移动件10位于所述稳定件9的上方,所述移动件10右端的套筒套在所述伸缩固定杆6外壁上,且,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外部保持一定空隙,从而可以达到防止移动件上下移动时产生摩擦浪费劳动力与产生噪音的技术效果。

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伸缩移动杆7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1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8与所述移动件10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8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第二间隙。

具体而言,所述传动杆8的下端与所述伸缩移动杆7上端与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从而达到了防止伸缩移动杆旋转时带动传动杆旋转的技术效果,如图6所示,所述传动杆8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稳定件9的第一通孔,并且所述传动杆8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保持一定间隙,达到了防止传动杆上下移动时产生摩擦浪费劳动力与产生噪音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8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稳定件9的第一通孔后,所述传动杆8的上端与所述移动件10侧面焊接。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1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移动件1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转轴12穿过所述移动件10上的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接触部分设有橡胶圈,进而达到了防止产生噪音,在转轴转动时起缓冲作用的技术效果。

锯片13,所述锯片13与所述第二转轴12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1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齿轮,其中,所述锯片在所述齿轮的带动下转动。

具体而言,如图4、15所示,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锯片13的中心,所述第二转轴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齿轮,且,当所述齿轮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2可进一步带动所述锯片13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挡板2,所述挡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且所述挡板2的高度大于所述底座1的高度。

具体而言,所述挡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1左端面,且两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使得可以方便拆卸更换零件,同时通过所述挡板可防止移动轮滑出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挂钩14,所述挂钩14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第二部分上,且,所述挂钩14位于所述锯片13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14为一弧形件。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焊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14连接,且,另一端的底面与所述挂钩14底面的圆弧顶点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6的上表面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端部外侧相平齐。

具体而言,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侧边设有一挂钩14,所述挂钩14位于所述锯片13的正上方,所述挂钩14可以挂在待切割的树枝上,进一步解决了对较为粗大的树枝切割时持续举着浪费力气的问题,同时,所述伸缩固定杆6侧面还焊接有一固定板16,具体的,所述挂钩14的形状为一弧形结构,因此,所述固定板16的上表面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端部外侧相平齐,所述固定板16下端面位于所述挂钩14底面的圆弧顶点的水平方向,从而到达了防止挂钩挂在树枝上不平稳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箭头铲15,所述箭头铲15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箭头铲15具体包括:第一铲刃,所述第一铲刃设置在所述箭头铲15远离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一端部;第二铲刃,所述第二铲刃对称设置在所述箭头铲15靠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另一端部的两侧。

具体而言,所述伸缩固定杆6端部通过螺钉连接一箭头铲15,其中,所述箭头铲15具体包括第一铲刃和第二铲刃,具体的,所述第一铲刃向上凸起,其位于所述箭头铲15的上端部,即,远离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一端部;所述第二铲刃对称设置在所述箭头铲15靠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另一端部的两侧,即,所述第二铲刃为所述箭头铲顶端往下向内弯曲形成的两个弧线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铲刃可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铲除,在所述箭头铲15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二铲刃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二次铲除。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齿轮条11,所述齿轮条1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连接,且,所述齿轮条11上设置有齿轮槽111,其中,所述齿轮槽111与所述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链条17,所述链条17设置在所述锯片13的外围,其中,所述链条17上设置有固定链171,所述固定链17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锯齿18。

进一步的,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杆5带动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0在所述移动杆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通过所述齿轮条1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2旋转,使得所述锯片13带动所述锯齿18旋转进行切割。

具体而言,所述稳定件9侧边的齿轮条11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外壁通过螺钉连接,如图14所示,所述齿轮条11上设有齿轮槽111,所述齿轮槽111与所述转轴12一端的齿轮啮合,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10所示所示,所述链条17围绕所述锯片13的一圈外围设置,且所述链条17上还设置有固定链171,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所述固定链17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锯齿18。因此,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杆5带动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0在所述移动杆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通过所述齿轮条1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2旋转,使得所述锯片13带动所述锯齿18旋转进行切割。如图17所示,换句话说,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向右移动时,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0向上移动,所述转轴12在所述齿轮条11作用下旋转,所述锯片13带动所述链条17中的所述锯齿18旋转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链171朝向所述锯片13圆心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件19。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凹槽131,所述凹槽131设置在所述锯片13的外部,其中,所述凹槽131可容置所述压件19,通过所述压件19将所述固定链171与所述锯片1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31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131靠近所述锯片13圆心处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131远离所述锯片13圆心处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表面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压件19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表面宽度相等,且所述压件19为弹性件。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所述锯片13侧端面设有凹槽131,如图12、13所示,所述固定链17内侧固定连接压件19,然后将所述压件19压入到所述凹槽131中,将所述固定链17与所述锯片13连接起来,需更换时不仅快捷方便还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31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表面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锯片13的凹槽131上宽下窄,所述凹槽131的底端面宽度d3小于所述凹槽131上水平面宽度d4,所述压件19的宽度d4与所述凹槽131上水平面宽度d4一致,所述压件19为弹性件,当压件压入到凹槽会更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器还包括:所述锯齿具18有r个第一齿组,且所述第一齿组包括第一齿181、第二齿182、第三齿183、第四齿184、第五齿185,其中,所述第一齿181、第二齿182、第三齿183、第四齿184、第五齿185依次设置;或,所述锯齿18具有w个第二齿组,且所述第二齿组包括第六齿186和第七齿187。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齿181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齿181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一齿181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角度1811;所述第二齿182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齿182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二齿182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1821,所述第二齿182的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二齿182的次表面之间具有第二次角度1822;所述第三齿183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齿183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三齿173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三角度1831;所述第四齿184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四高度,所述第四齿184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四齿184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四角度;所述第五齿185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五高度,所述第五齿185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五齿185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五角度185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度1811的范围为22°到28°;所述第二角度1821的范围为33°-37°,所述第二次角度1822的范围为18°-24°,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高度差为0.007cm到0.012cm;所述第三角度1831的范围为33°-37°,所述第三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高度差为0.05cm-0.1cm;所述第四角度1841的范围与所述第三角度相等,且所述第四高度与所述第三高度相等;所述第五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五角度1851的范围为38°-42°。

具体而言,所述锯齿具18有r个第一齿组,也就是说,所述锯齿18上的五个齿为一组,由r组构成所有齿,其中,所述第一齿组包括第一齿181、第二齿182、第三齿183、第四齿184、第五齿185,具体的,所述第一齿181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一高度d1,所述第一齿181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一齿181的主表面185之间具有第一角度1811,且,所述第一角度1811的范围为22°到28°;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之间的高度差为0.007cm到0.012cm,所述第二齿182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二齿182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1821,所述第二齿182的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二齿182的次表面186之间具有第二次角度1822,所述第二角度1821的范围为33°-37°,所述第二次角度1822的范围为18°-24°;所述第三齿183距离所述固定链171的外侧具有第三高度,其与所述第一高度的高度差为0.05cm-0.1cm,所述第三齿183齿顶的切线与所述第三齿173的主表面之间具有第三角度1831,所述第三角度1831的范围为33°-37°;所述第四高度与所述第三高度一致,第四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一致;所述第五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相等,所述第五角度1851的范围为38°-42°。进一步的,由于相对坚固的齿之间的相差较大的高度差,例如高约0.025厘米,尽管与没有这种高度差相比,明显的高度差可以使齿承受更高的切割力,但所述锯齿18在这种增加切削力的情况下可达到防止过早的齿断裂。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齿185插入树枝形成初始入口,所述第五齿185的相对高而坚固的齿,因此能形成用于后锯齿18进入树枝的入口,所述锯齿18进一步的插入树枝中,同时,所述第五齿185和所述第三齿183和第四齿184分别起到保护所述第一齿181和所述第二齿182的作用,且所述第三齿183和第四齿184倾向于稳定锯齿18,防止锯齿18切割间转向。进一步的,所述锯齿18的第二次角度1822相对第二角度1821较小,限定了坚固的齿的形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如果齿尖断裂,则所述锯齿中相对较小次表面186可能不会断裂,从而可以继续使用锯齿18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具体包括:左第一齿186,左重第二齿187,右第一齿186,右重第二齿187,左第一齿186,左重第二齿187,其中,所述左第一齿186,左重第二齿187,右第一齿186,右重第二齿187,左第一齿186,左重第二齿187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偏角度范围为4°-6°。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所述锯齿18通过重复两个连续的第六齿186和第七齿187限定,而没有任何其他齿位于其间。其中,所述第六齿186和第七齿187设定的花纹如下:左第一齿186,左重第二齿187,右第一齿186,右重第二齿187,左第一齿186,左重第二齿187。偏角度为4°到6°范围内。从而使刀片的齿不同于齿件的平面或由为固定齿的尖锐限定平面所定义的角度进入树枝的角度,这样的刀片就可以保持侵略性,在切割时可以深入渗透,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切割,采用这种角度,同时基本上防止了过早的齿断裂。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枝切割方法,请参考图18,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推动移动杆5在底座1上朝向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移动杆5通过移动轮4与底座1连接;所述伸缩固定杆6与所述底座1相垂直;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端面中间设有滑槽,通过所述滑槽可将所述移动轮4进行连接。所述伸缩杆3与所述底座1相垂直,所述伸缩杆3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第一部分,即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下端置于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容置空间内部,当所述移动轮4与所述滑槽连接之后,倾斜状态的所述移动杆5下端可与所述移动轮4中心连接,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时,此时所述移动杆5能在所述底座1的水平面方向移动,即,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也就是向右移动。

步骤120:通过所述移动杆5的传动作用,实现对传动杆8的驱动,其中,传动杆8在所述移动杆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其中,所述传动杆8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伸缩移动杆7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移动件10;

具体而言,所述传动杆8的下端与所述伸缩移动杆7上端与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传动杆8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稳定件9的第一通孔,并且所述传动杆8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保持一定间隙,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8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稳定件9的第一通孔后,所述传动杆8的上端与所述移动件10侧面焊接,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时,此时所述移动杆5能在所述底座1的水平面上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之后,带动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

步骤130:通过所述传动杆8的传动作用,实现对所述移动件10的驱动,其中,所述移动件10在所述传动杆8的带动下向上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稳定件9上具有第一通孔,使得所述传动杆8可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10连接,因此,当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时,所述移动件10随之向上移动。

步骤140:控制第二转轴12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转轴12与齿轮条11上的齿轮槽111相配合;

具体而言,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杆5带动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0在所述移动杆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所述齿轮条1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2旋转,其中,所述稳定件9侧边的齿轮条11与所述伸缩固定杆6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齿轮条11上设有齿轮槽111,所述齿轮槽111与所述转轴12一端的齿轮啮合。

步骤150:在锯片13的带动作用下,锯齿18旋转对树枝进行切割,其中,所述锯片13与所述第二转轴12连接。

具体而言,当推动所述移动杆5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移动杆5带动所述传动杆8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0在所述移动杆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所述齿轮条1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2旋转,使得在锯片13的带动作用下,所述锯齿18旋转对树枝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箭头铲15的第一铲刃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铲除;在所述箭头铲14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箭头铲15的第二铲刃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二次铲除。

具体而言,所述伸缩固定杆6端部通过螺钉连接一箭头铲15,所述箭头铲15具体包括第一铲刃和第二铲刃,具体的,所述第一铲刃向上凸起,其位于所述箭头铲15的上端部,即,远离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一端部;所述第二铲刃对称设置在所述箭头铲15靠近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另一端部的两侧,即,所述第二铲刃为所述箭头铲顶端往下向内弯曲形成的两个弧线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铲刃可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铲除,在所述箭头铲15向下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二铲刃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二次铲除。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位于所述锯片13正上方的挂钩14挂在待切割的树枝上。

具体而言,挂钩14位于所述伸缩固定杆6的侧边,同时还位于所述锯片13的正上方,所述挂钩14的形状为一弧形结构,可以挂在待切割的树枝上,进一步解决了对较为粗大的树枝切割时持续举着浪费力气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和方法,通过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垂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底座的一侧边部对齐设置,其中,所述伸缩杆内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伸缩固定杆,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n个第一螺栓孔;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滑槽相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移动轮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移动杆内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伸缩移动杆,所述伸缩移动杆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m个第二螺栓孔;稳定件,所述稳定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一部分上,且所述稳定件上具有第一通孔;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一套筒、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伸缩移动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移动件连接;锯片,所述锯片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齿轮,其中,所述锯片在所述齿轮的带动下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位置较高又较为粗大的园林树枝进行切割时,由于本身切割器存在一定的自身重量,造成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不够简捷,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2、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且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底座的高度。达到了可防止移动轮滑出底座的技术效果。

3、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伸缩固定杆的第二部分上,且,所述挂钩位于所述锯片的上方。进一步解决了对较为粗大的树枝切割时持续举着浪费力气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将切割器挂在待切割的树枝上,省力的技术效果。

4、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焊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且,另一端的底面与所述挂钩底面的圆弧顶点相平齐。达到了防止挂钩挂在树枝上不平稳的技术效果。

5、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箭头铲,所述箭头铲与所述伸缩固定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箭头铲具体包括:第一铲刃,所述第一铲刃设置在所述箭头铲远离所述伸缩固定杆的一端部;第二铲刃,所述第二铲刃对称设置在所述箭头铲靠近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另一端部的两侧。达到了可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铲除,同时还可在箭头铲向下移动时对树叶密集影响视线和切割效率的地方进行二次铲除的技术效果。

6、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所述锯齿具有r个第一齿组,且所述第一齿组包括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第五齿,其中,所述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第五齿依次设置;或,所述锯齿具有w个第二齿组,且所述第二齿组包括第六齿和第七齿。。达到了可达到防止过早的齿断裂,稳定锯齿,防止锯齿切割间转向,延长锯齿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7、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移动件焊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达到了防止产生噪音,在转轴转动时起缓冲作用的技术效果。

8、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枝切割器,通过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伸缩固定杆的外部之间第一间隙;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第二间隙。达到了防止移动件上下移动时产生摩擦浪费劳动力与产生噪音、防止伸缩移动杆旋转时带动传动杆旋转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