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蚕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5831发布日期:2021-01-12 10:2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蚕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桑蚕饲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蚕蔟。



背景技术:

人工养蚕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熟蚕上蔟的蔟具基本以草笼蔟为主(草笼蔟是一种采用麦秸杆或稻草编织的蔟具,现已很少使用),绝大多数是作坊式的人工养蚕方式,不仅劳动量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工作效率低。

1973年,方格蔟及其上蔟技术在浙江省的富阳、临安两地推广应用(《蚕桑通报》1980年01期,文章名称:方格蔟使用经验简介);197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上海塑料研究所共同开发的塑料折蔟也开始推广应用(《蚕桑通报》1978年03期,文章名称:原蚕使用塑料折蔟试验)。方格蔟包括矩形的框架和安装在该框架上的蔟片,该蔟片上分布有若干个方格形状的通透的蔟孔,每一个蔟孔的几何尺寸都基本相同,一般为3×2.5×5cm或2.5×2×4.5cm,且呈现横成排竖成列的分布方式,框架两边设有悬掛臂。这种方格蔟的优点在于:①能较好的满足熟蚕自动上蔟,而且上蔟较草笼蔟快,还能减少一些手工劳动;②蔟片爬满熟蚕时,可将蔟片竖直悬挂,有助于蚕房内通风排湿,利于熟蚕结茧;③相比草笼蔟结茧,茧质有明显的提高;④随着摘茧设备的投入使用,能够较好的摆脱工作量大、效率低的手工摘茧方式,大大提高摘茧效率。虽然方格蔟的采用提高了养蚕效率,也减少一些手工作业过程,但在方格蔟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方格蔟的上蔟方式有两种:竖式上蔟和平铺式上蔟。竖式上蔟是指方格蔟的蔟片基本上与蚕座垂直,且方格蔟的底部距蚕座2cm左右,任由熟蚕向上爬行入孔。平铺式上蔟主要的方式是先在地面铺设塑料膜,再将方格蔟直接放置在塑料膜上,然后从蚕座上拾拢集中所有熟蚕(含未成熟蚕和病弱蚕),并将熟蚕从方格蔟的上方轻轻地均匀地放置在方格蔟上,任其爬入蔟孔。也有少数蚕农直接将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任由熟蚕直接入孔后再将其悬挂起来。

上述两种(竖式和平铺式)上蔟方式虽然不同,但熟蚕上蔟后均需将方格蔟悬挂在临时搭建的架子上,任由熟蚕入孔结茧。在这一环节中,两种上蔟方式均存在共同的不足之处:①需要手工“翻蔟”。在熟蚕上蔟过程中,由于熟蚕具有只向上爬,不向下爬的特性,一部分熟蚕一直向上爬行至蔟框顶部形成滞留,这样熟蚕在方格蔟的下面部分入孔偏少,为了充分利用方格蔟的蔟孔,提高熟蚕的入孔率,达到分布均匀,在熟蚕上蔟一定时间后,需要把方格蔟上下翻转,将顶部的熟蚕翻转到方格蔟的下方,行业中俗称“翻蔟”,让没有入孔的熟蚕向上爬行入孔,这一过程一般要1~2次,才能使蔟片上的熟蚕基本入孔;②需要人工捉蚕入孔。通过翻蔟,还会有少量熟蚕因其他原因仍未入孔,仍在方格蔟边框或框上部,这就需要手工捉蚕集中放置到另外方格蔟上入孔结茧。亦需要耗费人工。③蚕茧易受蚕尿污染形成“黄斑茧”,茧质下降。熟蚕进入方格蔟后,在初期吐丝结茧构建蚕茧框架时,需要排出蚕体内的尿液,行业中俗称“排尿”。由于方格蔟悬挂竖立放置,蚕尿会向下流,污染到方格蔟蔟片上,带来的是污染到下方的正常蚕茧,形成黄斑茧,严重降低了蚕茧品质,直接造成蚕农经济效益的下降。④不能阻止病弱蚕入蔟。熟蚕进蔟时,采用竖式上蔟方式,因方格蔟的底部与蚕座之间的距离很近,约1~2cm左右,熟蚕从蚕座向上爬行到方格蔟上。采用平铺式上蔟,所有蚕(含未成熟蚕和病弱蚕)均一起拾拢集中,均匀放置在方格蔟上,这就导致一些生病、瘦弱的病弱蚕能够容易的入蔟,这些病弱蚕入蔟后大多数会死亡或不结茧或成为死笼茧或结出薄皮茧等下脚茧,降低了方格蔟的利用率和蚕茧品质。

塑料折蔟是一种呈波浪形的片状的柔性塑料网,因缺点明显未能大面积推广。其不足之处是:①熟蚕上蔟时,一般是将塑料折蔟平放在蚕座上任由熟蚕爬上结茧,因其贴近蚕座,蚕茧易受蚕尿污染,形成黄斑茧、霉茧;②不具备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影响蚕茧“解舒”性;③不能阻止病弱蚕入蔟。

自从方格蔟和塑料折蔟推广应用以来到现在,已经有46年的历史,接近半个世纪,这期间无数的蚕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直接从事蚕业工作的人员,都在不断的勤奋学习和认真钻研,以期改变我国蚕业生产长期处于手工操作多、劳动量大、劳动生产率低和蚕茧品质率低的被动局面。遗憾的是,半个世纪以来,尽管有关蚕业蔟具的论文和专利文献很多,但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蚕农劳动量大、效率低以及蚕茧品质率难以进一步提高的局面。

方格蔟和塑料折蔟从1974年左右一直沿用至今,其结构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在使用中都一直存在着①需要手工捉蚕入孔和翻蔟,耗时费工。②蚕茧易受蚕尿污染形成黄斑茧,影响内在质量。③通风透气不好,影响蚕茧解舒的问题。④不能阻止病弱蚕入蔟。目前能提高蚕茧品质率和工作效率的蚕蔟尚不多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蚕蔟,它能够省却人工捉蚕入蔟、人工翻蔟等工序,减少病弱蚕入蔟,进一步提高蚕茧品质和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新型蚕蔟,包括矩形的框架和安装在该框架上的蔟片,该蔟片上分布有若干个方格形状的通透的蔟孔,该蔟片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导向板,该导向板周围的框架上设置有拦板,所述的导向板和拦板都与所述蔟片垂直,该蔟片的另一面设置有可以开合的盖板,该盖板上至少加工有一个通气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蔟片上分布有若干个蔟孔,蔟片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导向板,导向板周围的框架上设置有拦板,导向板和拦板都与蔟片垂直,该蔟片的另一面设置有可以开合的盖板,盖板上加工有通气孔。熟蚕进蔟时,将发明的导向板向下并放置在蚕座上,且蔟片位于熟蚕上方,即蔟片基本上水平放置,蔟孔开口向下(从蚕座上方垂直指向蚕座的方向为向下的方向),便于熟蚕入蔟,本发明能提高优质茧率和减少手工劳动的蚕蔟的好处是:①熟蚕沿导向板向上爬进蔟片的蔟孔内,由于盖板闭合,阻碍熟蚕越过盖板爬到外面,又因导向板周围有拦板,阻碍熟蚕越过拦板爬到外面,所以,几乎没有熟蚕爬到框架上,省去了蚕农多次从框架上手工捉蚕进蔟的劳动;②由于导向板沿蔟片均匀分布,蚕座上的蚕几乎也是均匀分布的,所以熟蚕爬上蔟片时的分布也比较均匀,而且入蔟速度快。同时导向板接近蔟片一端1-2厘米左右与蔟片平行均匀开有1厘米大小的圆孔,若一侧无孔可入时,熟蚕可以爬行至另一侧入孔结茧。可以减少两个蚕挤在一个蔟孔中结茧(双宫茧);另外,再也不需要翻蔟,省去了蚕农逐只翻蔟的劳动;③熟蚕排尿时基本上全部直接排到蚕座上,蔟片上几乎没有蚕尿或蚕尿很少,所以蚕在蔟片中结茧时,蚕茧很少会与蚕尿接触而受到污染变成黄斑茧,有效提高了蚕茧的品质率和蚕农的经济效益;④由于导向板有一定的高度,一般为20厘米左右,健康的蚕可以容易的向上爬过导向板入蔟,而病弱蚕则难以爬过导向板入蔟,因而导向板既能引蚕向上入蔟,并使熟蚕在蔟片上基本做到均匀分布,又能够淘汰病弱蚕,提高蚕蔟的利用率和蚕茧品质率;⑤导向板的高度,一般为20厘米左右,这就提供了20cm高的通风通道,既能使蚕座上的蚕尿快速挥发,污染不了蚕茧,又能与盖板上的通气孔配合起来,共同为蚕孔(也就是蔟孔)中的蚕营造良好的通风透气的环境;⑥熟蚕有避光的天然属性,加工有通气孔的盖板既保证蚕孔通风透气,又为蚕孔遮挡光照,减少光照形成的薄头茧(薄头茧是壁厚严重不均匀的次茧)。

待熟蚕全部进蔟后,将本发明悬挂在支架上,盖板上的通气孔保证了本发明能提高优质茧率和减少手工劳动的蚕蔟覆盖在熟蚕上面时和悬挂在支架上时,蔟孔里的熟蚕都能处于良好的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使用摘茧机摘茧时,摘茧机上的推茧杆推动蚕茧,蚕茧推动盖板并使盖板开启,从而将蚕茧推出蔟片。

所述盖板可转动的安装在轴上,该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盖板可转动的安装在轴上,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轴上,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盖板和所述框架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其作用是;熟蚕进蔟时,盖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覆盖在蚕蔟上,盖板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盖板和所述轴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其作用是;熟蚕进蔟时,盖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覆盖在蚕蔟上,盖板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盖板由不锈钢薄板制成,且该盖板上位于所述的轴的对面的边缘向上翻卷,成为曲面的卷边。便于摘茧机上的推茧杆回缩复位时不被盖板卡住,顺利复位。

所述盖板由不锈钢薄板制成,且该盖板上位于所述的轴的对面的边缘向上弯折,成为折边。便于摘茧机上的推茧杆复位时不被盖板卡住,顺利复位。

所述盖板上的通气孔为条形孔。

所述盖板上的通气孔为圆孔。

每一个所述导向板的每一个面分别对应每一排(或每一列)的蔟孔,且导向板位于相邻的两排(或列)所述蔟孔之间,便于使用摘茧机摘茧。

所述导向板安装在所述的框架上。

所述导向板在制造时与所述蔟片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导向板的高度在15~20厘米之间。

所述方格蔟两端的两块导向板的高度比其余导向板高1~2厘米,这可以减少导向板可能压迫在蚕身体上所造成的伤害。

所述导向板上加工有若干个限制孔,该限制孔最靠近蔟片的边缘与蔟片之间相距1~2厘米,并形成水平通道;相邻的两个限制孔中最为靠近的两个边缘之间相距1厘米左右,并形成上下通道,且该上下通道通向所述的蔟孔和水平通道。熟蚕入蔟时,蚕只能通过狭窄的上下通道有序的入蔟,蚕刚进入蔟孔时,如发现蔟孔中已经有蚕,则大多数情况下,该蚕会离开并沿水平通道重新寻找蔟孔入孔,避免了拥挤入蔟的现象,减少了两条蚕或多条蚕共在一个蔟孔中吐丝结成双宫茧的现象。

所述拦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拦板在制造时与所述框架成为一个整体,所述拦板的高度在5~8厘米之间,所述蔟孔的几何尺寸约为3×4.5×3cm3,所述蔟孔的几何尺寸约为2.5×4×8cm3,所述框架两边设有悬掛臂,蔟片爬满熟蚕时,便于将蔟片竖直悬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盖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导向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盖板;3、轴;4、通气孔;5、悬掛臂;6、卷边;7、蔟片;8、蔟孔;9、拦板;10、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一种新型蚕蔟,包括矩形的框架1和安装在该框架1上的蔟片7,该蔟片7上分布有若干个方格形状的蔟孔8(图中被盖板2覆盖的蔟孔未画出),蔟孔7的几何尺寸都基本相同,为3×4.5×3cm3。该蔟片7一面的框架1上安装有可以开合的盖板2,该盖板2上加工有两个通气孔4,通气孔4为条形孔。盖板2可转动的安装在轴3上,轴3固定安装在框架1上。盖板2和框架1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图中复位弹簧未画出)。盖板2由不锈钢薄板制成,且盖板2上位于轴3的对面的边缘部分向上翻卷,成为曲面的卷边6。便于摘茧机上的推茧杆回缩复位时不被盖板2卡住,顺利复位。

蔟片7的另一面的框架1上安装有若干导向板10,每一个导向板10的每一个面分别对应每一排的蔟孔8,导向板10位于相邻的两排蔟孔8之间,便于使用摘茧机摘茧。导向板10的高度为20厘米。导向板10周围的框架1上安装有拦板9,拦板9的高度为8厘米。导向板10和拦板9都与蔟片7垂直。

熟蚕进蔟时,将本发明的导向板10向下并置于蚕座,蔟片7位于熟蚕上方,蔟孔8开口向下,便于熟蚕入蔟。熟蚕沿导向板10向上爬进蔟片7的蔟孔8内,由于盖板2闭合,阻碍熟蚕越过盖板2爬到外面,又由于框架1上安装有拦板9,阻碍熟蚕从蔟孔8的开口处爬出蔟片7,所以更是很少有熟蚕爬到框架1上,省去了蚕农多次从框架1上手工捉蚕进蔟的劳动,也不再需要翻蔟,省去了蚕农多次翻蔟的劳动,熟蚕排尿时基本上全部直接排到蚕座,蔟片7上几乎没有蚕尿或蚕尿很少,所以蚕在蔟片7中结茧时,蚕茧很少会与蚕尿接触而受到污染变黄,有效提高了蚕茧的品质和蚕农的经济效益。框架1两边安装有悬掛臂5,待熟蚕全部进蔟后,将本发明竖直悬挂,盖板2上的通气孔4保证了本发明覆盖在熟蚕上面时和悬挂在支架上时,蔟孔8里的熟蚕都能处于良好的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