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8020发布日期:2020-12-01 10:3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培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蛹虫草为又叫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简称蛹草,一般把活体虫蛹培养的北虫草称为蛹虫草,两者是同种真菌,但在营养成分上含量相差较大;蛹虫草形态特征子座单生或数个一起从寄生蛹体的头部或节部长出,颜色为橘黄或橘红色,蛹体颜色为紫色;蛹虫草是一种子囊菌,通过异宗配合进行有性生殖,其子实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孢子落在适宜的虫体上,便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发育,一面开始向虫体内蔓延,于是蛹虫就会被真菌感染,分解蛹体内的组织,以蛹体内的营养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将蛹体内部完全分解;蛹虫草生长于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鳞翅目昆虫的蛹体上;蛹虫草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培育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能满足蛹虫草菌种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光照、含氧量等各种需求,同时还设有搅拌组件搅拌液体,使得液体深层培养液随搅拌而增加其通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包括透光的培养箱,培养箱侧壁设有恒温加热元件,恒温加热元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培养箱内部固定有用于将其分隔成两个培养区的第一板体,其中一个培养区用于放置试管培养基,另一个培养区用于放置液体培养基,每个液体培养基上方均设有用于搅拌液体的搅拌组件;所述培养箱顶部设有补光灯,该补光灯与固定在培养箱顶部且带动补光灯左右移动的移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箱的四周还设有用于遮挡光照的遮光组件,培养箱的顶部设有遮光布。

上述培养箱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显示屏连接,显示屏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外侧。

上述移动机构包括螺母,所述补光灯固定在螺母侧壁上,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内侧顶部,其中螺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也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内部。

上述搅拌组件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端穿过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左侧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右侧与所述培养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搅拌组件的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从动带轮,另一个搅拌组件的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转轴的端部固定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动推杆均为搅拌组件的驱动件。

上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布,遮光布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杆体,第一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滑块,每个滑块与培养箱一侧面左右两侧固定的一滑槽滑动连接,遮光布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左右两端贯穿滑槽并与滑槽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杆体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电机为遮光组件的驱动件。

上述培养箱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侧套设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恒温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透光材质。

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前端铰接有门体,门体上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对的位置设有密封条。

上述第二板体下表面固定有用于给培养基内增加氧气的增氧机,增氧机的连接管伸入到液体培养基内,液体培养基内部设有氧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与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增氧机连接。

上述恒温加热元件包括发热电阻体、发热电阻体表面附着有第一金属导电层、附着在另一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导电层,第一金属导电层、发热电阻体以及第二金属导电层形成一个恒温加热单元,第一金属导电层和第二金属导电层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菌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分离和挑选,先选取生长良好、健康,没有病虫害的子座,用尖头镊子在无菌条件下小心放到试管培养基中,之后将其放在恒温下培养,当生长出菌丝,及时挑选尖端菌丝转接在新鲜的培养基中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并不能同时适用于试管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而本申请提供的培养箱,能满足两种状态下的培养基在同一培养箱内培养,提高了该培养装置的使用率。

2、本申请能保证蛹虫草菌种生长过程中各种需求,蛹虫草生长需要保持恒温,本申请恒温加热组件,能保证培养装置内部恒温加热,在培养箱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启动恒温加热组件对培养箱进行加热,使其一直保持恒温状态;蛹虫草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强,菌丝色泽深,产出量就高,本申请设有补光灯,补光灯固定在螺母侧壁,并且第一电机转动螺杆带动补光灯随之左右移动使得两个培养区内光照充足;蛹虫草转移到液体培养基后,首先需要在黑暗条件下培育至菌丝长满培育料后,再在光照条件下培育,所以本申请设有遮光组件,在不需要光照时启动遮光组件,使培养箱内处于黑暗环境。

3、本申请还设有搅拌组件,利用搅拌组件搅拌液体深层培养液,能使得液体深层培养液随搅拌而增加其通气性,其酵母状细胞的形成受搅拌而促进,为了保证菌种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氧气,利用增氧机向液体培养基内充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遮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温加热元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养箱;2、微处理器;3、第一板体;4、试管培养基;5、液体培养基;6、补光灯;7、螺母;8、螺杆;9、轴承座;10、第一电机;11、温度传感器;12、光照传感器;13、电动推杆;14、第二板体;15、第一转轴;16、从动带轮;17、第二转轴;18、主动带轮;19、同步带;20、第二电机;21、遮光布;22、第一杆体;23、滑块;24、滑槽;25、第二杆体;26、第三电机;27、第一壳体;28、第二壳体;29、门体;30、密封条;31、增氧机;32、连接管;33、氧气传感器;34、发热电阻体;35、第一金属导电层;36、第二金属导电层;37、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包括透光的培养箱1,培养箱1侧壁设有恒温加热元件,恒温加热元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培养箱1内部固定有用于将其分隔成两个培养区的第一板体3,其中一个培养区用于放置试管培养基4,另一个培养区用于放置液体培养基5,每个液体培养基5上方均设有用于搅拌液体的搅拌组件;所述培养箱1顶部设有补光灯6,该补光灯6与固定在培养箱1顶部且带动补光灯6左右移动的移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箱1的四周还设有用于遮挡光照的遮光组件,培养箱1的顶部设有遮光布。

本申请在培养箱内部设有试管培养基4和液体培养基5,能满足两种状态下的培养基在同一培养箱内培养,提高了该培养装置的使用率;同时本申请还能满足蛹虫草菌种生长过程中各种需求,蛹虫草生长需要保持恒温,本申请恒温加热组件,能保证培养装置内部恒温加热,在培养箱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启动恒温加热组件对培养箱进行加热,使其一直保持恒温状态;蛹虫草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强,菌丝色泽深,产出量就高,本申请设有补光灯,补光灯固定在螺母侧壁,并且第一电机转动螺杆带动补光灯随之左右移动使得两个培养区内光照充足;蛹虫草转移到液体培养基后,首先需要在黑暗条件下培育至菌丝长满培育料后,再在光照条件下培育,所以本申请设有遮光组件,在不需要光照时启动遮光组件,使培养箱内处于黑暗环境。

本申请在每个液体培养基5上方均设有用于搅拌液体的搅拌组件,利用搅拌组件搅拌液体深层培养液,能使得液体深层培养液随搅拌而增加其通气性,其酵母状细胞的形成受搅拌而促进。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1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1和光照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1和光照传感器12均与微处理器2连接,微处理器2与显示屏37连接,显示屏37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外侧。

本申请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1和光照传感器12,用来随时检测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和光强,使培养箱1一直满足蛹虫草菌种生长所需的温度和光强。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螺母7,所述补光灯6固定在螺母7侧壁上,螺母7与螺杆8螺纹连接,螺杆8通过轴承与轴承座9连接,轴承座9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内侧顶部,其中螺杆8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10也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顶端穿过第二板体14,第二板体14的左侧与所述第一板体3固定连接,第二板体14的右侧与所述培养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搅拌组件的电动推杆1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转轴15,第一转轴15的外侧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从动带轮16,另一个搅拌组件的电动推杆13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外侧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带轮18,主动带轮18与从动带轮16通过同步带19连接,第二转轴17的端部固定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和电动推杆13均为搅拌组件的驱动件。

本申请设有搅拌组件,利用搅拌组件搅拌液体深层培养液,能使得液体深层培养液随搅拌而增加其通气性,其酵母状细胞的形成受搅拌而促进,能保证菌种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布21,遮光布2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杆体22,第一杆体2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滑块23,每个滑块23与培养箱1一侧面左右两侧固定的一滑槽24滑动连接,遮光布2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杆体25,第二杆体25的左右两端贯穿滑槽24并与滑槽24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杆体25一端与第三电机26的输出轴连接,第三电机26为遮光组件的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1包括第一壳体27,第一壳体27内侧套设有第二壳体28,第一壳体27和第二壳体28均为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壳体27和第二壳体28之间设有恒温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壳体27和第二壳体28均为透光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27和第二壳体28均为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7和第二壳体28前端铰接有门体29,门体29上与第一壳体27和第二壳体28之间相对的位置设有密封条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14下表面固定有用于给培养基内增加氧气的增氧机31,增氧机31的连接管32伸入到液体培养基5内,液体培养基5内部设有氧气传感器33,氧气传感器33与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与增氧机3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加热元件包括发热电阻体34、发热电阻体34表面附着有第一金属导电层35、附着在另一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导电层36,第一金属导电层35、发热电阻体34以及第二金属导电层36形成一个恒温加热单元,第一金属导电层35和第二金属导电层36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时,先选取生长良好、健康,没有病虫害的子座,用尖头镊子在无菌条件下小心将子座放到试管培养基4中央,每管贴一粒,一次要分离出多些试管及材料,以获得足够种源供挑选,所选取的材料一定是取自寄生主头部顶端,唯有此处菌组织分化程度高,是子座的形成部分,之后启动恒温加热元件使培养箱1一直处于恒温状态,之后将试管培养基4放置在25度恒温下培养,当生长出菌丝,及时挑选尖端菌丝转接在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央,对其进一步纯化;

将菌丝转接在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央后,首先需要在25度黑暗条件下培育至菌丝长满培育料后,由于菌丝的生长需要遮光,这时启动遮光组件的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带动第二杆体25转动,第二杆体25转动带动原来缠绕在第二杆体25上的遮光布21下滑,同时第一杆体22左右两侧固定的滑块23沿滑槽24下滑,将培养箱1的四周用遮光布21遮挡,同时培养箱1顶部也用遮光布21遮挡,这样就使培养箱1处于黑暗环境,在黑暗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育料后,再在光照条件下培育,这时再次启动第三电机26,将遮光布21继续缠绕到第二杆体25上,使菌丝在光照条下成长;

为了保证光照充足,还设有补光灯,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带动螺母7沿螺杆8前进,螺母7前进带动补光灯6左右移动保证整个培养装置的光照充足;同时本申请还设有搅拌组件能对液体培养基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在搅拌时先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缓慢进入到液体培养基内部,这时启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第二转轴17转动带动主动带轮18转动,主动带轮18通过同步带19带动从动带轮16转动,从动带轮16带动第一转轴15转动,而第一转轴15固定在电动推杆13的顶部,所以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电动推杆13的伸缩端对液体培养基内的液体进行搅拌,通过搅拌使得液体深层培养液随搅拌而增加其通气性,其酵母状细胞的形成受搅拌而促进,蛹虫草酵母状细胞的数量和总生物量,随搅拌速度的加快而提高;

在菌种的培养过程中,还设有增氧机31,增氧机31的连接管伸入到液体培养基内,液体培养基内部设有氧气传感器33,氧气传感器33与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与增氧机31连接,当氧气传感器33检测到液体培养基3内的氧气含量过低低于标准含氧浓度时,微处理器2就会控制启动增氧机31向液体培养基2内补充氧气,增加含氧量;采用液体发酵培育蛹虫草生产周期短,通常8-10天可获得较大量菌种,产出量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培育蛹虫草菌种生长的培养装置,能满足蛹虫草菌种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光照、含氧量等各种需求,同时还设有搅拌组件搅拌液体,使得液体深层培养液随搅拌而增加其通气性,其酵母状细胞的形成受搅拌而促进,还设有遮光组件能满足菌丝转移阶段对黑暗环境的需求。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