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田沟联动的稻田灌排单元面源污染与甲烷协同减排方法

文档序号:33647339发布日期:2023-03-29 05: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田沟联动的稻田灌排单元面源污染与甲烷协同减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稻田灌排单元内紧邻稻田的沟渠,所述沟渠的深度为1~1.5m;所述沟渠和稻田的面积比为(5~8):100;在稻田灌排单元总排水口设置闸门,在水稻生育季,沟渠存水高度调节完毕后关闭总排水口的闸门,在基肥施用前将沟渠的存水高度降至25~35cm;在施用水稻基肥后,进行水稻插秧;自水稻插秧至返青结束,当环境温度为15~35℃时,保持所述水稻田面的水层深度大于等于5mm;当环境温度大于35℃或者小于15℃,保持所述水稻田面的水层深度大于等于35mm;所述水稻田面的水层深度小于等于80mm;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保持稻田的土壤含水量小于等于土壤饱和含水量且大于等于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0%,其中在施用水稻分蘖肥和穗肥后的两周内保持沟渠中水深为田面以下60~70cm,水稻生育季其余时间的沟渠中水深为田面以下40~50cm;在分蘖盛期,当水稻的茎蘖数达到当地水稻多年平均有效分蘖的80%~90%时,排干田面水分进行晒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的田埂高度为20~30cm,所述田埂上设置有溢流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在水稻返青期外的水稻生育期田面灌溉水层小于等于1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饱和含水量采用式1所示公式计算得到;式1中,带土环刀浸水时间根据土壤质地确定,当土壤质地为砂土时,浸水4h,当土壤质地为壤土时,浸水6h,当土壤质地为黏土时,浸水8~12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稻田采用非连续性灌水方式进行灌水,单次的灌水量为13~20m3/亩,每次灌水后自然干到稻田含水量占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0%~80%时进行下一次灌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乳熟期至进入黄熟期前,单次灌水量10~15m3/亩,每次灌水后落干露田至表土开裂1.5~2.5mm再灌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黄熟期,单次灌水量以土壤含水量小于等于土壤饱和含水量且田面无水层为准,每次灌水后落干露田至表土开裂4.5~5.5mm再灌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收获前5~15天进行水稻断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冬闲期排干田面积水,打开灌排单元总排水口的闸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早稻移栽前25~30天,当土壤含水量下降至25%~30%时,进行翻耕整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田沟联动的稻田灌排单元面源污染与甲烷协同减排方法,属于农业环境保护方法领域。本发明在明确稻田灌排单元系统内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关键时期的基础上,以灌排单元内稻田面源污染发生与甲烷气体排放的关键期为重点防控时期,充分考虑水稻需水规律、稻田水分蒸发和侧渗对稻田灌溉水量的影响,以稻田面源污染与甲烷气体协同减排的控水为核心,通过控制田面水高度、土壤含水率和沟渠水位高度等关键因子及其减排的控制阈值范围,提出以面源污染和甲烷气体协同减排为目的的稻田灌排单元田沟联动减排方法。的稻田灌排单元田沟联动减排方法。的稻田灌排单元田沟联动减排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翟丽梅 刘宏斌 王绍蓬 华玲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