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属农业收获机械领域。
现有的稻麦收获机有联合收割机,该机是将作物茎杆割下后,再送进脱粒装置脱粒,其工艺流程繁杂,消耗功率大,一般须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近年来研制的最小型联合收割机,也须与1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不能与农村普遍使用的手扶拖拉机配套,且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一家一户农民买不起,用不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它改变了原联合收割机先割后脱的生产程序,不用收割,作物上部直接进入脱粒装置脱粒,经脱粒后又从脱粒装置退出,由于茎杆不进入脱粒装置随机旋转,因而大大减小了所需功率,使之能与各种手扶拖拉机配套,也可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由前部的收获部分和后部的储粮部分组成,前部的收获部分由拦稼装置,脱粒装置,净粒装置,输粮装置,割草装置和支重装置构成,脱粒装置的豁口朝前,拦稼装置在脱粒装置前面,与豁口位置相对应,净粒装置、输粮装置和割草装置在脱粒装置下边,输粮装置居中,净粒装置和割草装置分列其前后或后前都可,支重装置装在前部下边,脱粒装置由脱粒装置壳体、齿滚轮,内隔网筛、挡籽栏、挡草栏构成,齿滚轮安装于脱粒装置壳体内,内隔网筛在齿滚轮下边,挡籽栏有数条,分别呈横向心状安装于脱粒装置壳体内,挡草栏位于脱粒装置壳体内的内隔网筛顶端前方,割草装置可有两种一种是割草台,由伞齿轮组,曲柄、连杆、活动齿刀、固定齿刀、拦草叶带轮、拦草叶带组成,另一种是割草滚轮刀,由滚轮和安装于滚轮外围的几排相互错开的齿刀组成,输粮装置由螺旋叶轮槽、螺旋叶轮、叶带主动轮、输粮筒、叶带从动轮和输粮叶带组成,螺旋叶轮在螺旋叶轮槽内,螺旋叶轮轴一端有叶带从动轮,输粮筒与螺旋叶轮槽呈直角连接,输粮筒内有输粮叶带,一端有叶带从动轮,净粒装置为一风轮,内有风轮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收获机随着拖拉机前行时,农作物的上部在拦稼装置和齿滚轮的作用下,从豁口依次进入脱粒装置脱粒,脱下的籽粒穿过内隔网筛落入脱粒装置下部,部分籽粒和草屑被内隔网筛前方的挡草栏挡住而下落,落下的籽粒和草屑被风轮将草屑和秕壳吹出,净籽粒正好落入螺旋叶轮槽,被螺旋叶轮推到槽的一端,再由输粮叶带输向储粮装置进入粮袋,由于拖拉机的前行,脱粒后的作物茎杆从脱粒装置豁口的下沿又被依次拉出脱粒装置,再由割草装置割除。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所需功率小,可与各种手扶拖拉机配套,割草方式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割草滚轮刀前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侧视图图5、图6是割草滚轮刀32结构示意图图7是割草台33结构示意图将由脱粒机壳体8、齿滚轮6、内隔网筛4、挡籽栏7、挡草栏5构成的脱粒机2用连接件3安装在手扶拖拉机1的前面,其高度和俯仰角度可通过连接件3调整,脱粒机2的豁口11朝前,拦稼滚架10安装在脱粒机2前面,与豁口11位置相对应,其高低远近可通过连接件9调整,使作物上部在拦稼滚架10和齿滚轮6的作用下能顺利进入齿滚轮6与内隔网筛4之间,挡籽栏7有数条,分别呈横向心状安装于脱粒机壳体8内,使脱下的籽粒在最小范围内即被拦住落下,而不沿脱粒机壳体8内运动乃至从豁口11窜出,挡草栏5呈横向心状位于脱粒机壳体8内的内隔网筛4前方,使脱下的草屑和部分籽粒在挡草栏5的阻挡下能折向内隔网筛4与脱粒机壳体8之间而下落,输粮装置的镙旋叶轮槽19安装在脱粒机2下边,螺旋叶轮槽19内有螺旋叶轮20,净粒装置风轮17与螺旋叶轮槽19并列,从脱粒肌脱出的籽粒与草屑经风轮叶片18吹风后,草屑从出屑口12吹出,净粒刚好落入螺旋叶轮槽19。螺旋叶轮槽19与输粮筒23呈直角相接,螺旋叶轮20的轴上安装有叶带主动轮21,带动输粮筒23另一端的叶带从动轮24和输粮叶带22一起转动,将净粒输到储粮仓34进入粮袋。割草装置安装在脱粒机2下边,其高低与前后位置可通过连接件14调整。割草装置、净粒装置与输粮装置的位置是输粮装置居中,净粒装置与割草装置分列在输粮装置的前后或后前都可,割草装置有刻草台33和割草滚轮刀32两种,用户可根据割草要求不同选用安装一种,割草滚轮刀32由滚轮13和安装于滚轮13外围的几排相互错开的齿刀16组成,滚轮13使茎杆处于齿刀16的圆弧线轨迹易于被割断并不使茎杆缠刀,茎杆被割碎后,散铺于田间,便于翻耕入土。割草台33由伞齿轮组25、曲柄26、连杆27、活动齿刀28、固定齿刀29、拦草叶带轮31、拦草叶带30组成,动力通过伞齿轮组25、曲柄26、连杆27、带动活动齿刀28作平行往复运动,与固定齿刀29形成剪切动作,将作物茎杆剪断,同时由拦草叶带轮31带动拦草叶带30将茎杆依次拦移到一边,行铺于田间,便以收集。本实用新型若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可在前部下边安装支重轮15,以支撑前部重量,在手扶拖拉机手下安装储粮装置34和驾驶员活动座架36及尾轮38,以调节前后重量平衡。本实用新型若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可将储粮装置34安装在拖拉后面,同时可免去支重轮15,驾驶员座架36及尾轮38。
工作时,拖拉机1的动力通过传动带37传给收获机,此时拦稼滚架10、齿滚轮6、镙旋叶轮20、割草滚轮刀32皆作反时针方向运转,风轮17作顺时针方向运转,如图2中箭头所示,(若风轮在输粮装置之前,割草台在输粮装置之后,风轮应作反时针方向运转)由于收获机的前行,拦稼滚架10将作物的上部依次拦到脱粒装置2的豁口11处,由于齿滚轮6的运转,作物的上部从豁口11被啮入齿滚轮6与内隔网筛4之间被脱粒。因为作物扎根于土壤中,不能随着收获机前行,脱粒后的作物茎杆从脱粒装置豁口11的下沿又被顺序拉出脱粒装置。脱粒后的籽粒部分从内隔网筛4的缝隙落下,部分被脱粒装置壳体8上的挡籽栏7挡住落下,草屑和部分秕壳冲过内隔网筛4顶端,被位于内隔网筛4顶端前方脱装置壳体8上的挡草拦5挡住,折向内隔网筛4与壳体8之间而下落,由于风轮17的吹风,草屑和秕壳被吹出出屑口12,净籽粒下落入镙旋叶轮槽19,被镙旋叶轮20推到槽的一端,再由输粮筒23内的输粮叶带22送到储粮仓34进入粮袋。被脱粒后作物茎杆从割口11被拉出后,被割草台33的活动梭齿刀28和固定齿刀29剪断,由拦草叶带30拦到一边,行铺于田间,便于收集。若需茎杆带田,可拆下割草台33,换上割草滚轮刀32,将茎杆割碎,散铺于田间,便于翻耕入土。若不需割断茎杆可将割草装置都拆下不用。
本实用新型也可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由前部的收获部分和后部的储粮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前部的收获部分由拦稼装置10,脱粒装置2,净粒装置17,输粮装置19,割草装置和支重装置15构成,脱粒装置2的豁口11朝向前进方向,拦稼装置10安装在脱粒装置2前面,与豁口11位置相对应,输粮装置35、净粒装置17和割草装置在脱粒装置2下边,输粮装置35居中,净粒装置17与割草装置分列其前后或后前都可,支重装置15在前部下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脱粒装置2由脱粒装置壳体8、齿滚轮6、内隔网筛4、挡籽栏7、挡草栏5构成,齿滚轮6安装在脱粒装置壳体8内,内隔网筛4在齿滚轮6下边,挡籽拦7有数条,分别呈横向心状安装于脱粒装置壳体8内,挡草栏5高于挡籽栏7挡草栏5呈横向心状位于内隔网筛4顶端前方的脱粒装置壳体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割草装置有两种即割草台33和割草滚轮刀32,割草台33由伞齿轮组25、曲柄26、连杆27、活动梭齿刀28、固定齿刀29,拦草叶带轮31,拦草叶带30组成,割草滚轮刀32由滚轮13和安装于滚轮13外围的几排相互错开的齿刀16组成,齿刀16为三面齿刃,即前面和左右两面均有齿刃,割草装置安装在输粮装置前或后都可,与螺旋叶轮槽19并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输粮装置35由螺旋叶轮槽19、螺旋叶轮20、输粮筒23、输粮叶带22、叶带主动轮21、叶带从动轮24组成,螺旋叶轮槽19与输粮筒23呈直角连接,螺旋叶轮20轴上装有叶带主动轮21,输粮筒23内有输粮叶带22,另一端有叶带从动轮24。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由前部的拦稼装置、脱粒装置、割草装置、输粮装置、净粒装置和支重装置构成的收获部分和后部的储粮部分构成,作物上部在拦稼装置和齿滚轮的作用下直接进入脱粒装置脱粒,由于作物扎根于土壤中,随着收获机的前行,脱粒后的茎杆又被顺序拉出脱粒机,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割草装置割断、割碎或不割,该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与各种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适宜在农村广泛使用。
文档编号A01D41/04GK2266264SQ952019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9日
发明者冯玉廷 申请人:冯玉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