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409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属于一种使用多菌生物、无机等原料配合的方法,在无机原料、微量元素、多维素等原料中加入生物复合酶,优选最佳配方和添加动物促长剂,在对生物酶进行生产和加工以及对无机原料等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最终制造出适宜畜禽生长需要的复合型饲料添加剂。
现有技术中有多篇专利文件公开了种种利用生物酶微量元素等生产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其中最接近的对比文献为90105141.4申请号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多种农作物副产物生产饲料复合酶,其缺点是一是烘干温度较高,酶活损失较大,烘干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二是所生产的复合酶产品没有公开在饲料中加入的量,因此,在饲料加入中无法确定加入量;三是单纯加入复合酶,很难使饲料具有综合平衡动物机体、增长的作用,因为动物生长需要的不仅是生物酶,更重要的是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95111417.4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促长剂、中草药等配合生产饲料添加剂,其缺点一是原料的预处理没有公开,按照该专利所提出的方案很难实施;二是该专利虽然在原料上比较全面,但从原料上均是从市场上购买,因此,原料在价格上没有太大的优势。
94112859.8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复合成饲料添加剂,其缺点一是添加剂加入饲料中的比例大,增加了饲料的成本;二是原料包罗万象,在技术方案方面没有新意。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解决人类生存与满足生活需要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养殖业非常发达,因此,生产和制造复合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对于促进动物生长、节约粮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使用生物复合酶与矿物质、微量元素、促长剂多元配合相互协同作用,使之综合效果好;在复合酶生产过程中采用固体发酵方法,使之设备投资少;在复合酶产品烘干过程中,严格温度控制在50℃左右,有效的保护了复合酶的活性;在原料预处理方面,尽力满足各有效成份在载体的分散,以充分利用各有效成分和最佳效果。
本发明的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的准备和预处理,包括生物复合酶菌种的制备和产品的生产,菌种的分离、纯化、诱变;2)无机、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配方和准备;3)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预处理(1)生物复合酶制剂的制备为①真菌宇左曲霉IFFI2378的制备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麦麸35%,玉米面4%Na4Cl0.5% CaCl0.3%,Na2HPO40.2%,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②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的制备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麦麸35%,玉米面4%,Na4Cl0.5% CaCl0.3%,Na2HPO40.2%,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③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的制备培养基麦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④黑曲霉IFFI2447的制备培养基麦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0.05%,K2HPO40.1%,KCl0.05%,feSO40.01%,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⑤黑曲霉IFFI2214的制备培养基豆饼粉10%,麦麦麸82%,玉米面5%,果渣2%,(NH)SO40.5%,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⑥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的制备培养基麦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⑦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的制备培养基麦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接入二级菌种1%,发酵按固体灭菌常规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
以上生物酶制剂发酵后置入烘干机或用土法烘干,粉碎过30-40目,加入适量的稳定剂(芒硝、氯化钠、沸石粉等)按量混合后包装备用。
(2)无机、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原料的配方复合多维素0.6-1.4%,硫酸亚铁1.3-2%,硫酸锰0.2-0.5%,硫酸铜1-2%,硫酸锌1.5-2%,碘化钾0.002-0.003%,氯化钴0.007-0.01%,亚硒酸钠0.002-0.003%,
乙醇0.3-0.6%,硼酸0.06-0.1%,蛋氨酸5%,赖氨酸5%,复合酶10-15%,轻质炭酸钙35-40%,磷酸氢钙40-50%(3)原料的预处理微量元素先应干燥处理,粉碎过100目,钴、碘、硒等极微量成分要粉碎过200目,必要时要用球磨机细磨,以达到最佳混合均匀。本技术发明生物复合酶提出了生产原料的方案及制品,其它原料均从市场购买,因此,购买原料要保证质量。
(4)制备混合先将载体磷酸氢钙和轻质炭酸钙按量加入混合机中,按量加入油脂,开动混合机搅拌5分钟,尔后将预处理的微量元素、生长素等按量加入搅拌5-10分钟,然后把复合酶、多维素、氨基酸按量加入混合机中,开动混合机搅拌10-15分钟,称量分装,制成的产品为1%的饲料添加剂,即,100kg饲料中应该添加本剂1kg。
在本发明中,生物复合酶的原料为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因此,生产复合酶做为饲料添加剂其原料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开发和生产前景,生物复合酶添加到饲料中与其它微量元素互补,促进了动物的新陈代谢功能,通过体外添加酶可以大大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动物吸收消化的条件,达到节约粮食,促进畜禽增长的作用。其中,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和2379为酸性蛋白酶,可以促进动物对蛋白的消化和吸收;黑曲酶IFFI2447和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为糖化酶和淀粉酶,可以促进动物对饲料中淀粉的消化和吸收;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和AS3.2064为纤维素酶,可以促进和改善动物对饲料中纤维的消化和分解;黑曲霉IFFI2214为果胶酶,可以促进和改善动物对饲料中胶质的分解和利用。矿物质炭酸钙、磷酸氢钙,一是可做为载体,二是可以补充动物对磷和钙的需要;微量元素的添加则是动物机体本身所必需的成份,通过体外的添加及合理的用量,可以大大提高动物机体生长要素的平衡,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预防疾病及促长的作用;加入的促长剂可使动物达到节约粮食,提高动物增长,加快动物出栏。
本发明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及积极效果1.采用生物酶与其它微量元素复配成饲料添加剂。通过生物酶的作用可以诱导动物体内酶的互补作用,平衡动物新陈代谢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及报酬;
2.酶制剂的生产采用固体发酵,可以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易于操作和生产;3.畜禽生物活性物及生长因子,大量的生物酶及促长剂可以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促进动物的增长。
为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下面引用一些图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
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表1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产品有效成分表;表2-5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产品试验情况。
本发明利用生物真菌宇左美曲霉、真菌泡盛曲霉、黑曲霉、真菌绿色木霉生产的复合酶制剂与合理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多维素、促长剂配合生产复合型饲料添加剂。
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复合酶与合理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多维素、促长剂配合成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经检测及试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中应用了以下几个生物酶和无机微量元素、多维素、促长剂,其中生物菌种需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中心(北京)和中国微生物工业微生物中心(原轻工部食品发酵所)购进诱变分离;无机微量元素及促长剂等均从市场购进进行预处理。
下面分六个步骤分别介绍菌种的分离和纯化;生物酶菌种的制备;生物酶制剂的制备;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原料的预处理;生产工艺。
(一)菌种的分离和纯化及诱变(1)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无菌玻璃涂棒,接种环,10%酚,无菌培养皿,链霉素,土样等。
(2)操作步骤①将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溶化,待冷至55-60°时,向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酚数滴,向马丁氏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使每毫升培养中含链莓素30μg。然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三皿,其方法是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烧瓶,置火焰旁边,左手拿平皿并松动试管塞或瓶塞,用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住拔出,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的培养基一次可用完,则管塞或瓶塞不必夹在手指中。试管(瓶)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也可将平皿放在火焰附近的桌面上,用左手的指和中指夹住管塞并打开培养皿,再注入培养基,摇匀后制成平板。最好是将平板放室温2-3天,或37℃培养24小时,检查无菌落及皿盖无冷凝水后再使用。
②制备产品稀释液,称取产品10g放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约20分钟,使产品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三次,使充分混匀。然后再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注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或产品溶液。
③涂布 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三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4、10-5、和10-6、三种稀释度,然后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由10-4、10-5、和10-6、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
④培养 将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3-5日,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3日。
⑤挑菌 将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的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中培养,待菌苔长出后,检查菌苔是否单纯,也可用显微镜涂片染色检查是否是单一的微生物,若有其他杂菌混杂,就要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
⑥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先开紫外线灯预热15分钟,使光波稳定,然后将培养皿(已稀释接菌种)置暗室或接种室,在离灯管25cm处,照射0.5-2分钟同时开启红灯,然后将培养皿用黑布包起来置于培养箱内,在28-32℃温度下培养24小时,挑选生长旺盛活力强的菌株接入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生产菌种,如此反复分离诱变高活性菌株。
(二)生物酶菌种的制备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黑曲霉IFFI2447、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菌种的制备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生产为①培养基5°Be麦牙汁,1.5-2.0%琼脂。
②PH值自然(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
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麦夫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置入曲盘或发酵机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
⑤培养时间72小时。
2)黑曲霉IFFI2447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波美度麦芽汁100ml,加入琼脂2g,或察氏培养基为蔗糖3g,NaNO30.2g,MgSO4·7H20.05gK2HPO40.1g,KCI0.05g,FeSO40.001g,水100ml,琼脂2g。
②PH值自然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
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6小时左右(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0.2%,MgSO4·7H2O0.05g,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菌种可接培养物100g。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温度86%左右,室温25℃左右。
⑥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
⑧培养料的处理培养料置入气所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3)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琼脂2g,蒸馏水100ml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⑤接入斜面菌种(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按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
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0.6%,干菌种0.4%,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0%琼脂。
②PH值自然(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换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或匀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入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
⑤培养时间72小时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淀粉琼脂可溶性淀粉0.6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1g,KCl0.05g,FeSO4·7H2O0.001g,求脂2g,蒸馏水100ml。
先将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再用沸腾的蒸馏水冲入淀粉液中,冷缺后定量到100ml,加入其它成分,溶解后分装。
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
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
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饼5%,秸秆粉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5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匀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
⑥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5公分)或罐头瓶内(5公分)发酵培养。
⑦温度28°-30℃左右,品温32℃左右⑧湿度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n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种子一次,以后再10h搅拌一次。
3)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蒸馏水100ml。
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⑤接入斜面菌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发酵。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2.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菌种制备、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菌种的制备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0%琼脂。
②PH值(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麦夫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
⑤培养时间72小时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淀粉琼脂可溶性淀粉0.6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1g,KCl0.05g,FeSO4·7H2O0.001g,求脂2g,蒸馏水100ml。
先将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再用沸腾的蒸馏水冲入淀粉液中,冷缺后定量到100ml,加入其它成分,溶解后分装。
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
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饼5%,秸秆粉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5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匀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
⑥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5公分)或罐头瓶内(5公分)发酵培养。
⑦温度28℃左右,品温32℃左右。
⑧湿度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n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种子一次,以后再10h搅拌一次。
3)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蒸馏水100ml。
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
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⑤接入斜面菌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发酵培养。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3.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黑曲霉IFFI2447和IFFI2214以及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菌种的制备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0%琼脂。
②PH值(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
⑤培养时间72小时
⑥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
⑦培养料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淀粉琼脂可溶性淀粉0.6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1g,KCl0.05g,FeSO4·7H2O0.01g,琼脂2g,蒸馏水100ml。
先将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再用沸腾的蒸馏水冲入淀粉液中,冷缺后定量到100ml,加入其它成分,溶解后分装。
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
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5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
⑥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5公分)或罐头瓶内(5公分)发酵培养。
⑦培养温度28℃左右,品温32℃左右⑧湿度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h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种子一次,以后再10h搅拌一次。
培养好的菌种可置入烘干机或烘房内烘干,粉碎过30-40目,加入CaCO315%,芒硝3%,淀粉2%混合后贮存备用。
3)黑曲霉IFFI2447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波美度麦芽汁100ml,加入琼脂2g,或察氏培养基为蔗糖3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0.1g,KCI0.05g,FeSO40.001g,水100ml,琼脂2g②PH值5-6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
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6小时左右(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2O0.05g,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菌种可接培养物100g。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温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
⑥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湿度85%左右,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每10h搅拌一次。
⑦培养好的菌种可置入烘干机或烘房内烘干,粉碎过30-40目,加入CaCO315%,芒硝3%,淀粉2%混合后贮存备用。
4)黑曲霉IFFI2214菌种的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琼脂。
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10%,麦麦麸82%,玉米面5%,果渣2%(NH)SO40.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自然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
⑤接入斜面菌种(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种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将无机氮用无菌水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
⑦将接种混合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或深层通风发酵池或发酵机发酵培养,(为了减少污染,最好用罐头瓶或木盒)。
⑧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⑨湿度(室内)85%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
固体菌种的使用及贮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培养料中进行固体发酵接入湿菌种1.6%或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加入CaCO315%,芒硝3%,淀粉2%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5)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琼脂2g,蒸馏水100ml。
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
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⑤接入斜面菌种(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种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三)生物酶制剂的制备生产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黑曲霉IFFI2447、绿色木霉AS3.3032酶制剂的制备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菌种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进行浅屋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
⑤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⑥料水比为1∶0.7-0.9⑦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10h搅拌一次。
⑧发酵物的处理发酵物置入烘干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2)黑曲霉IFFI2447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O20.05g,K2HPO40.1%,KCI0.05%,FeSO40.01%
②料水比为1∶0.8-1③PH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温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
⑥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
⑧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所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3)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⑤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48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2.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酶制剂的制备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Cl0.5%,CaCl0.3%,NaHPO0.2%②PH值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
④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菌种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
⑤培养时间48小时⑥料水比为1∶0.7-0.9⑦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10h搅拌一次。
⑧发酵物的处理发酵物置入烘干机或烘房或土法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②PH值5.5左右③料水比为1∶0.8-1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
⑤接入湿菌种1.6%或干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接入培养物料中搅拌均匀。
⑥将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5公分)或深层通风发酵(30-40cm)培养。
⑦培养温度(品温30-32℃)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翻拌一次。
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烘干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粉碎过30-40目,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3)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②接入湿菌种1.6%直接拌入培养料中或干菌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35℃左右接入培养料中。
③料水比为1∶1-12④PH值6左右⑤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⑥把无机氮熔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产品的处理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3.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和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及黑曲霉IF-FI2447以及黑曲霉IFFI2214以及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酶制剂产品的生产方法为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料水比为1∶0.7-0.9⑤接入湿菌种1.6%直接拌入或干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左右(温度35℃左右),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发酵机内培养。
⑥培养温度30-32℃左右,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
⑦湿度85%左右⑧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10h搅拌一次。
⑨发酵物的处理发酵物置入烘干机或烘房或土法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②PH值5.5左右③料水比为1∶0.8-1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
⑤接入湿菌种或干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接入培养物料中搅拌均匀。
⑥将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5公分)或深层通风发酵(30-40cm)培养。
⑦培养温度(品温30-32℃)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
⑩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烘干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茎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3)黑曲霉IFFI2447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2O0.05%,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温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
⑥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
⑧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4)黑曲霉IFFI221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10%,麦麸82%,玉米面5%,果渣2%(NH)SO40.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自然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
⑤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⑥将无机氮用无菌水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⑦将接种混合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或深层通风或发酵机发酵。
⑧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⑨湿度(室内)85%左右⑩培养48小时
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产品处理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5)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②接入湿菌种1.6%直接拌入培养料中或干菌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35℃左右接入培养料中搅拌均匀。
③料水比为1∶1-1.2④PH值6左右⑤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
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
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
⑧湿度(室内)85%左右。
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
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
产品处理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温度以40℃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四)复合添加剂的配方1).育肥猪添加剂含有复合多维素0.6-1.4%,硫酸亚铁1.3-2%,硫酸锰0.2-0.5%,硫酸铜1-2%,硫酸锌1.5-2%,碘化钾0.002-0.003%,氯化钴0.007-0.01%,亚硒酸钠0.002-0.003%,喹乙醇0.3-1.6%,硼酸0.06-0.1%,钼0.03%,蛋氨酸5%,赖氨酸5%,复合酶10-15%,轻质炭酸钙35-40%,磷酸氢钙40-50%。
2).肉鸡添加剂含有复合多维素0.8-1.3%,硫酸亚铁1.5-2.5%,硫酸锰0.8-1.1%,硫酸铜0.8-1.1,硫酸锌1.5-2.5%,碘化钾0.005-0.007%,亚硒酸钠0.002-0.003%,喹乙醇0.3%,钼0.3%,蛋氨酸10%,赖氨酸5%,复合酶10-15%,磷酸氢钙40-50%,轻质炭酸钙29-35%(五)、复合饲料添加剂原料的预处理1原料的预处理①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因含有水份在加工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须先进行处理,主要以干燥处理为主,可采用强制干燥,在条件及设备较差的情况下,可用日光晾晒,粉碎过100目。
②碘化钾、氯化钴的预处理。
采用吸收剂平衡法,将典化钾与氯化钴原料分别准确的称量,然后各以1∶15-1∶20的比例溶解于水中,再分别按照1∶100的比例喷在石粉等吸收剂上进行混合,而后进行干燥、粉碎过200目。
③亚硒酸钠的预处理一般采用将含50%以上的亚硒酸钠加入81℃的热水中,经过6min溶解后制成10kg水熔液(即1kg原料溶解于10kg水中然后再喷洒在搅拌机内的糠粉上,糠粉过200目以1∶100的比例喷在糠粉上,混合烘干后过200目),混合均匀,制成稀释剂,再与其它原料混合成为硒的预混合料。
2.载体和稀释剂的选择载体一般选择石粉、轻质碳酸钙、沸石料、淀粉、麦夫、玉米粉等,以3-8倍的比例逐级扩大。
3.原料的粒度微量元素一般要求通过80-400目,即粒经在0.17-0.05mm以下,铁、锌、锰、铜、镁等微量元素的粉碎粒度应全部通过80目(0.3mm)钴、碘硒等极微量成分粉碎至200目(0.076mm)以下,为了达到很细的微粒,需要使用特别磨进行细磨,如碘、钾、硒用球磨机细磨才能达到所需求的粒度,氯化钴、铜、铁、锰、锌要使用微米级磨细至几个微米才能保证适宜的粒度,达到最佳的混合均匀度。
(六)复合添加剂生产工艺流程为(1)工艺流程(见说明书附图)(2)工艺说明①先将碘化钾、氯化钴、亚硒酸钢用磷酸氢钙、碳酸氢钙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扩大稀释,先加入1%载体量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加微量元素,混合搅拌20分钟后取出,再进行二次稀释。
②将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用磷酸氢钙、炭酸钙或玉米粉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扩大稀释,先将载体加入混合机中,加入载体量1%的油脂,混合5分钟后加入以上微量元素,混合20分钟后取出,再进行二次稀释。
③将其它生长剂、多维素等用炭酸钙或玉米粉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混合稀释,先将载体加入混合机中,加入载体量1%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加入生长剂等混合20分钟取出,再进行2次混合稀释。
④将以上一次预混剂用磷酸氢钙或麦夫、玉米面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进行稀释扩大。复分酶也采取二次稀释扩大。
⑤三次稀释与混合,将全部二次混合的预混剂合并称重,载体以磷酸氢钙或麦夫、玉米面或鱼粉加入的足量,然后加入1%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将全部二次稀释剂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20分钟,即为1%的全元预混添加剂。
具体实例配方实例1(1)复合酶配方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固体制剂60%和黑曲霉IF-FI2447固体制剂20%和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 20%固体制剂在混合机中混合,制成复合酶,加入复合饲料添加剂中。
(2)复合饲料添加剂的配方(育肥猪)为上述复合酶为15%,复合多维素1.2%,硫酸亚铁16%,硫酸锰0.3%,硫酸铜1.4%,硫酸锌1.5%,碘化钾0.0025%,氯化钴0.009%,亚硒酸钠0.0025%,喹乙醇1%,硼酸0.08%,蛋氨酸5%,赖氨酸5%,轻质炭酸钙35%,磷酸氢钙约35%左右,以上配方按照本发明提出原料预处理工艺操作和提供的工艺路线及说明进行生产,即可生产出1%的复合型饲料添加剂,本实例添加剂主要应用于育肥猪饲料添加剂,按1%加入饲料中,经充分混合即可应用。
实例2(1)复合酶配方真菌宇在美曲霉IFFI2379固体制剂60%,真菌泡盛曲霉IFFI固体制剂20%,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固体制剂20%,以上三种酶制剂按量加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制成复合酶,加入复合饲料添加剂中。
(2)复合饲料添加剂的配方(肉鸡)为上述的复合酶为15%,复合多维素1.2%,硫酸亚铁1.8%,硫酸锰0.9%,硫酸铜1%,硫酸锌1.5%,碘化钾0.006%,亚硒酸钠0.002%,喹乙醇0.3%,钼0.3%,蛋氨酸10%,赖氨酸5%,磷酸氢钙40%,轻质炭酸钙25%左右。以上配方按照本发明提出的原料预处理工艺操作和提供的工艺路线及说明进行生产,即可生产出1%的复合型饲料添加剂,本实例添加剂主要应用于肉鸡饲料添加剂,按1%加入饲料中,经充分混合即可使用。
实例3(1)复合酶配方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固体制剂30%,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固体制剂20%,黑曲霉IFFI2447固体制剂10%,黑曲霉IFFI2214固体制剂10%,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固体制剂30%,以上几种固体制剂按量加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制成复合酶,加入饲料添加剂中。
(2)复合饲料添加剂的配方(母猪)
上述的复合酶15%,复合多维素1.2%,硫酸亚铁1.3%,硫酸锰0.2%,硫酸铜1%,硫酸锌1.5%,碘化钾0.002%,氯化钴0.007%,亚硒酸钠0.002%,喹乙醇0.3%,硼酸0.06%,钼0.03%,蛋氨酸5%,赖氨酸5%,轻质炭酸钙35%,磷酸氢钙40%左右,以上配方按照本发明提出的原料预处理工艺操作和提供的工艺路线及说明进行生产,即可生产出1%的复合型饲料添加剂,本实例制作的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母猪饲料添加剂,按1%加入饲料中,经充分混合即可使用。表1为复合饲料添加剂样品成份分析
表2
说明试验1为全元复合添加剂(从市场购买)试验2为全元复合添加剂和复合酶比例为1∶0.15(本发明样品)试验3为从市场购买料精(天津彩虹)对照组未加任何添加剂(见表2)(一)全元复合添加剂及加酶1∶1对生长猪增重效果表3
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均有提高。在育肥阶段试验组1提高18.6%,试验组2提高28.6%,试验组3提高13%,详见表3。表4全元复合添加剂及加酶1∶0.15育肥猪肉料比的影响
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肉料均有下降。在育肥阶段试验组1肉料比下降18%;试验组2下降27%;试验组3下降9%。详见表4表5经济效益分析
权利要求
1.一种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的配合和准备,包括生物多酶菌种的分离、纯化诱变、菌种培养基的准备和菌种的制备,复合酶的分别培养和混合;无机微量元素的预处理和混合;维生素的预处理和混合;氨基酸的预处理和混合;复合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和工艺。其中复合添加剂的配料及准备为将培养发酵合乎质量要求的生物酶进行烘干配合过20-30目,以生物复合酶10-15%,微量元素3-6%,维生素1.3-1.5%,氨基酸5-6%,促长剂为0.5-0.6%,矿物质载体为70-85%。加入复合添加剂中的复合酶为真菌宇佐美曲霉IFFI2378 60-70%,黑曲霉IFFI3032 20-30%,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 60-70%,配伍或真菌宇左美曲酶IFFI2379 20%-30%,真菌泡盛曲酶IFFI2194 20-30%,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 60-70%,配伍;或真菌宇佐美曲霉IFFI2379 30-40%,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 20-30%,黑曲霉IFFI2447 10-20%,黑曲霉IFFI2214 30-40%,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 10-20%配伍;以上各种配伍的酶制剂与合理的微量元素,多维素、矿物质、氨基酸、生长剂等配合,按照技术要求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复合酶10-15%,微量元素3-6%,多维素1.3-1.5%,氨基酸5-6%,促长剂0.3-0.6%,矿物质载体70-85%,加入的生物酶制剂真菌宇佐美曲霉IFFI2378 6-7%,黑曲霉IFFI2447 2-3%,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 2-3%;工艺步骤为把制作好的酶制剂按量加入混合机中,按量加入其它原料及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称量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复合酶10-15%,微量元素3-6%,多维素1.3-1.5%,氨基酸5-6%,促长剂0.3-0.6%,矿物质载体70-85%,加入的生物酶制剂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 2-3%,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 2-3%,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 6-7%;工艺步骤为把制作好的酶制利按量加入混合机中,按量加入其它原料及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称量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复合酶10-15%,微量元素3-6%,多维素1.3-1.5%,氨基酸5-6%,促长剂0.3-0.6%,矿物质载体70-85%,加入酶制剂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 5-6%,真菌泡盛曲霉IFFI 2194 2-3%,黑曲霉IFFI2447 1-2%,黑曲霉IFFI2214 1-2%,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 1-2%;工艺步骤为把制作好的酶制剂按量加入混合机中,按量加入其它原料及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称量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菌种的分离和纯化(1)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无菌玻璃涂棒,接种环,10%酚,无菌培养皿,链霉素,样品等。(2)操作步骤①将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溶化,待冷至55-60°时,向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酚数滴,向马丁氏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使每毫升培养中含链莓素30μg。然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三皿,其方法是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烧瓶,置火焰旁边,左手拿平皿并松动试管塞或瓶塞,用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住拔出,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的培养基一次可用完,则管塞或瓶塞不必夹在手指中。试管(瓶)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也可将平皿放在火焰附近的桌面上,用左手的指和中指夹住管塞并打开培养皿,再注入培养基,摇匀后制成平板。最好是将平板放室温2-3天,或37°C培养24小时,检查无菌落及皿盖无冷凝水后再使用。②制备产品稀释液,称取产品10g放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约20分钟,使产品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三次,使充分混匀。然后再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注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或产品溶液。③涂布 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三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4、10-5、和10-6、三种稀释度,然后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由10-4、10-5、和10-6、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④培养 将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3-5日,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3日。⑤挑菌 将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的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中培养,待菌苔长出后,检查菌苔是否单纯,也可用显微镜涂片染色检查是否是单一的微生物,若有其他杂菌混杂,就要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⑥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先开紫外线灯预热15分钟,使光波稳定,然后将培养皿(已稀释接菌种)置暗室或接种室,在离灯管25cm处,照射0.5-2分钟同时开启红灯,然后将培养皿用黑布包起来置于培养箱内,在28-32℃温度下培养24小时,挑选生长旺盛活力强的菌株接入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生产菌种,如此反复分离诱变高活性菌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生产为①培养基5°Be麦牙汁,1.5-2.0%琼脂。②PH值自然(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种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置入曲盘或发酵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⑤培养时间72小时。2)黑曲霉IFFI2447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波美度麦芽汁100ml,加入琼脂2g,或察氏培养基为蔗糖3g,NaNO30.2g,MgSO4·7H20.05gK2HPO40.1g,KCI0.05g,FeSO40.001g,水100ml,琼脂2g。②PH值自然。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6小时左右(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2O0.05g,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菌种可接种培养物100g。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湿度86%左右,室温25℃左右。⑥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⑧培养料的处理培养料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3)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琼脂2g,蒸馏水100ml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⑤接入斜面菌种(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种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罐头瓶培养。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0%琼脂。②PH值(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⑤培养时间72小时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淀粉琼脂可溶性淀粉0.6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1g,KCl0.05g,FeSO4·7H2O0.001g,琼脂2g,蒸馏水100ml。先将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再用沸腾的蒸馏水冲入淀粉液中,冷缺后定量到100ml,加入其它成分,溶解后分装。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分钟,摆成斜面。⑥培养时间72小时(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饼5%,秸秆粉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5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入100g培养物。⑥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5公分)或罐头瓶内(5公分)发酵培养。⑦室温25℃左右,品温32℃左右⑧湿度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n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种子一次,以后再24h搅拌一次。3)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蒸馏水100ml。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⑤接入斜面菌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发酵。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菌种生产(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0%琼脂。②PH值(约为5.5)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二级种子培养(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用接种针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100g培养物。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内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⑤培养时间72小时⑥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⑦培养料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淀粉琼脂可溶性淀粉0.6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1g,KCl0.05g,FeSO4·7H2O0.01lg,琼脂2g,蒸馏水100ml。先将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再用沸腾的蒸馏水冲入淀粉液中,冷缺后定量到100ml,加入其它成分,溶解后分装。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72小时(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5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可接入100g培养物。⑥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5公分)或罐头瓶内(5公分)发酵培养。⑦培养温度28℃-30℃左右,品温32℃左右⑧湿度85%左右⑨培养时间72n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种子一次,以后再10η搅拌一次。3)黑曲霉IFFI2447菌种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波美度麦芽汁100ml,加入琼脂2g,或察氏培养基为蔗糖3g,NaNO30.2g,MgSO4·7H2O0.05gK2HPO40.1g,KCI0.05g,FeSO40.001g,水100ml,琼脂2g②PH值自然③1.5kg/cm2灭菌30分钟,摆成斜面。④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6小时左右(2)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2O0.05g,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斜面菌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置入试管用接种针或铲将孢子刮入水中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一支斜面菌种可接培养物100g。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罐头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湿度86%左右,室温25℃左右。⑥培养时间72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10小时搅拌一次。⑧培养料的处理培养料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4)黑曲霉IFFI2214菌种的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麦芽汁,1.5-2%琼脂②PH值5.5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10%,麦麦麸82%,玉米面5%,果渣2%(NH)SO40.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自然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⑤接入斜面菌种(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种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⑥将无机氮用无菌水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⑦将接种混合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或深层通风发酵池或发酵机发酵培养,(为了减少污染,最好用罐头瓶或木盒)。⑧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⑨湿度(室内)85%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固体菌种的使用及贮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培养料中进行固体发酵,接入湿菌种1.6%或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加入CaCO315%,芒硝3%,淀粉2%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5).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菌种的制备(1)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1g,琼脂2g,蒸馏水100ml②PH值6左右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摆成斜面,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⑤培养温度28-30℃⑥培养时间90小时(2)二级固体种子培养①培养基麦麸40%,玉米面10%,秸秆粉48%,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⑤接入斜面菌种(将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内用接种针将菌孢子刮下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罐头瓶培养。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固体菌种的使用及保存湿菌种可以直接接入发酵物料中进行培养,接入量为1.6%,干菌种1%,也可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真菌宇在曲霉IFFI2378和黑曲霉IFFI2447及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酶制剂产品的生产方法为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进行浅屋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⑤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⑥料水比为1∶0.7-0.9⑦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10h搅拌一次⑧发酵物的处理发酵物置入 烘干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2)黑曲霉IFFI2447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O20.05g,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温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⑥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⑧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3)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PH值6左右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⑤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培养。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⑩培养时间48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产品的处理以低温烘干粉碎后加入CaCO310%,芒硝3%,淀粉2%混合后,密封置于干燥低温存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和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及绿色木霉AS3.2064酶制剂产品的生产方法为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9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NHCl0.5%,CaCl0.3%,NaHPO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降温35℃左顺接入二级菌种按1%接入菌种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物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进行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室内湿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品温保持32℃左右。⑤培养时间48小时⑥料水比为1∶0.7-0.9⑦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10h搅拌一次⑧发酵物的处理发酵物置入?烘干机或烘房或土法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②PH值5.5左右③料水比为1∶0.8-1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⑤接入湿菌种1.6%或干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接入培养物料中搅拌均匀。⑥将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5公分)或深层通风发酵(30-40cm)培养。⑦培养温度(品温30-32℃)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烘干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粉碎过30-40目,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3)真菌绿色木霉AS3.206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②接入湿菌种1.6%直接拌入培养料中或干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35℃左右接入培养料中。③料水比为1∶1-1.2④PH值6左右⑤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第隔24小时搅拌一次。产品的处理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8所述的生物无机复合饲料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和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及黑曲霉IFFI2447以及黑曲霉IFFI2214以及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酶制剂产品的生产方法为1)真菌宇左美曲霉IFFI2378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60%,麦麦夫35%,玉米面4%NH4Cl0.5%,CaCl0.3%,Na2HPO40.2%②PH值约为5.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④料水比为1∶0.7-0.9⑤接入湿菌种1.6%拌入或干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左右(温度35℃左右),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发酵培养。⑥培养温度28-30℃左右,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⑦湿度85%左右⑧培养24h搅拌一次,以后10h搅拌一次⑨产品的处理发酵物置入?烘干机或烘房或土法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2)真菌泡盛曲霉IFFI219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5%,玉米粉5%,豆饼5%,秸秆粉5%②PH值5.5左右③料水比为1∶0.8-1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⑤接入二级菌种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接入培养物料中搅拌均匀。⑥将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5公分)或深层通风发酵(30-40cm)培养。⑦培养温度(品温30-32℃)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⑩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翻拌一次。⑩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烘干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3)黑曲霉IFFI2447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80%,豆饼10%,玉米面5%淀粉3%,糖1%,NaNO30.2%,MgSO4·7H2O0.05%,K2HPO40.1%,KCI0.05%,FeSO40.01%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5-6④1.5kg/cm2灭菌30分钟,⑤降温35℃左右,接入二级菌种按1%用无菌水混匀,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将培养料置入曲盘或发酵架或浅层发酵,厚度大约5公分左右,品温保持在32℃左右,室内温度85%左右,室温25℃左右。⑥培养时间48小时左右⑦培养24小时搅拌培养料一次,以后再10小时搅拌一次。⑧产品的处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左右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4)黑曲霉IFFI2214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豆饼粉10%,麦麸82%,玉米面5%,果渣2%(NH)SO40.5%②料水比为1∶0.8-1③PH值自然④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35℃左右⑤接入二级菌种按1%分散在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均匀。⑥将无机氮用无菌水稀释后拌入培养料中。⑦将接种混合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浅层发酵池或深层通风发酵池或发酵机培养。⑧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⑨湿度(室内)85%左右⑩培养48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产品处理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以40℃为宜,加入15%CaCO3,芒硝0.5%粉碎混合后包装密封。5)真菌绿色木霉AS3.3032产品固体培养①培养基麦麸30%,玉米面10%,秸秆粉59%,尿素0.3%,硫酸铵0.3%②料水比为1∶1-1.2%③1.5kg/cm2灭菌30分钟,降温到35℃左右。④PH值6左右⑤接入湿菌种1.6%直接拌入培养料中或干菌1%,用无菌水活化2小时,接入培养料中搅拌均匀。⑥把无机氮溶解于无菌水中,拌入接种后的料中,混合均匀。⑦将混合好的培养料置入发酵架或发酵机或浅层或深层通风培养。⑧湿度(室内)85%左右。⑨培养温度室内25℃左右,品温30℃左右。⑩培养时间72小时培养24小时搅拌一次,以后每隔10小时搅拌一次。产品处理将产品置入气流干燥机或烘房烘干,温度以40℃为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为1)育肥猪添加剂含有复合多维素0.6-1.4%,硫酸亚铁1.3-2%,硫酸锰0.2-0.5%,硫酸铜1-2%,硫酸锌1.5-2%,碘化钾0.002-0.003%,氯化钴0.007-0.01%,亚硒酸钠0.002-0.003%,喹乙醇0.3-0.6%,硼酸0.06-0.1%,钼0.03%,蛋氨酸5%,赖氨酸5%,复合酶10-15%,轻质炭酸钙35-40%,磷酸氢钙40-50%。2)肉鸡添加剂含有复合多维素0.8-1.3%,硫酸亚铁1.5-2.5%,硫酸锰0.8-1.1%,硫酸铜0.8-1.1,硫酸锌1.5-2.5%,碘化钾0.005-0.007%,亚硒酸钠0.002-0.003%,喹乙醇0.3%,钼0.3%,蛋氨酸10%,赖氨酸5%,复合酶10-15%,磷酸氢钙40-50%轻质炭酸钙29-3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微量原料的预处理为1)原料的预处理①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因含有水份在加工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须先进行处理,主要以干燥处理为主,可采用强制干燥,在条件及设备较差的情况下,可用日光晾晒,粉碎过100目。②碘化钾、氯化钴的预处理。采用吸收剂平衡法,将典化钾与氯化钴原料分别准确的称量,然后各以1∶15-1∶20的比例溶解于水中,再分别按照1∶100的比例喷在石粉等吸收剂上进行混合,而后进行干燥、粉碎过200目。③亚硒酸钠的预处理一般采用将含50%以上的亚硒酸钠加入81℃的热水中,经过6min溶解后制成10kg水熔液(即1kg原料溶解于10kg水中然然后再喷洒在搅拌机内的糠粉上(糠粉过200目以1∶100的比例喷在糠粉上,混合烘干后过200目),混合均匀,制成稀释剂,再与其它原料混合成为硒的预混料。2.载体和稀释剂的选择载体一般选择石粉、轻质碳酸钙、沸石料、淀粉、麦夫、玉米粉等,以3-8倍的比例逐级扩大。3.原料的粒度微量元素一般要求通过80-400目,即粒经在0.17-0.05mm以下,铁、锌、锰、铜、镁等微量元素的粉碎粒度应全部通过100目(0.3mm)钴、碘硒等极微量成分粉碎至200目(0.076mm)以下,为了达到很细的微粒,需要使用特别磨进行细磨,如碘、钾、硒用球磨机细磨才能达到所需求的粒度,氯化钴、铜、铁、锰、锌要使用微米级磨细至几个微米才能保证适宜的粒度,达到最佳的混合均匀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生物无机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1)工艺流程(见说明书附图)(2)工艺说明①先将预处理过的碘化钾、氯化钴、亚硒酸钠用磷酸氢钙、碳酸氢钙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扩大稀释,先加入1%载体量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加微量元素,混合搅拌20分钟后取出,再进行二次稀释。②将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用磷酸氢钙、炭酸钙或玉米粉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扩大稀释,先将载体加入混合机中,加入载体量1%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加入以上微量元素,混合20分钟后取出,再进行二次稀释。③将其它生长剂、多维素等用炭酸钙或玉米粉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混合稀释,先将载体加加混合机中,加入载体量1%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加入生长剂等混合20分钟取出,再进行2次混合稀释。④将以上一次预混剂用麦夫、玉米面为载体以3倍的比例进行稀释扩大。复分酶也采取二次稀释扩大。⑤三次稀释与混合,将全部二次混合的预混剂合并称重,载体以磷酸氢钙、麦夫、玉米面或鱼粉加入的足量,然后加入1%的油脂,混合5分钟,然后将全部二次稀释剂加入混合机搅拌混合20分钟,即为1%的全元预混添加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复合酶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以及载体复配生产畜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采用制作多菌生物复合酶与合理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复配,使之产生对动物机体互相协同及综合平衡作用,通过生物多菌复合酶与其它物质的作用,充分利用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及其转化,以达到促进动物增长和节约饲料的目的。本发明生产方法及工艺易掌握,投资小,成本低,效益显著,适宜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投资建厂。
文档编号A23K1/165GK1187312SQ97125739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30日
发明者高银相 申请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