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咬钩自动提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1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咬钩自动提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钩鱼鱼具。
利用底钩钩鱼,铅坠带动鱼钩位于水中,鱼线另一端置在鱼杆上收紧鱼线,并将其与鱼杆上铃铛连接,鱼咬钩时,鱼拖动鱼钩牵动鱼线铃响提醒钩鱼者收线提杆。这种传统结构的钩鱼方法、铃响后提杆若不及时,会出现跑鱼。尤其在夜间人的反应更迟慢,同时多杆垂钩时,难于分辨铃响哪根,使垂钩人疲劳,反复提杆也较为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鱼咬钩自动提杆装置,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完成在鱼咬钩时自动提杆,以减少麻烦,增加钩鱼量。
本实用新型由鱼杆、鱼线及支架所组成,该装置由座体和其轴接的拨杆及压杆所构成,座体上设有卡柱,座体上轴接压杆,拨杆一端可位于卡柱下端和卡柱外,拔杆中部与座体轴接,拨杆另一端位于压杆活动半径内,鱼线绕过拔杆连接鱼钩和鱼杆,座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地上。上述结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鱼咬钩时自动完成提杆,将咬钩的鱼钩住,使用该装置使钩鱼者较为轻松,无需看杆可一人使用多杆从钓,可大大增加钩鱼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鱼杆2、鱼线12及支架7所组成,自动提杆装置由座体3和其轴接的拔杆9及压杆11所构成,座体上设有卡柱1、座体上轴接压杆11,拔杆一端可位于卡柱下端和卡柱外。拔杆中部与座体轴接,拔杆另一端位于压杆活动半径内,鱼线12绕过拔杆连接鱼钩和鱼杆,座体通过支架7固定在地上。压杆一端承托鱼线。压杆中部轴接座体,压杆后端设有配重块6。
具体制作时,拔杆一端中间可设间隙用以卡住鱼线,座体上可设孔洞其内设拔杆轴10与拔杆中部轴接,孔洞下端设压杆轴8,压杆11轴接在压杆轴上。座体上设支架孔4,支架位于支架孔内用以调解座体高度,支架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在座体上。压杆一端设有钩用以承托鱼线。
使用时,将支架插在河边地上,从上端穿入座体,拧紧紧固螺钉固定座体,将鱼线缠绕在拔杆上,拔杆位于卡柱下端,位于河中的鱼线端下压压杆11,压杆11位于拔杆的另一端下部,用鱼杆收紧鱼线另一端,此时鱼杆弯曲,其弹力将拔杆至鱼杆段的鱼线绷紧加力(如图所示)。由于拔杆卡在卡柱下端,鱼线可绷紧不动。鱼咬钩时,若鱼向外牵拉鱼线,鱼线牵动拔杆向外脱离卡柱下端,拔杆失去卡压借鱼杆力向上冲起,将其上缠绕的鱼线脱出,鱼线借鱼杆力猛力提线,将鱼钩住;若鱼向内推动鱼线,钩和拔杆之间的鱼线弯曲,鱼线失去对压杆11的下压力,压杆在配重块的作用,拔动拔杆外侧,拔杆通过拔杆轴使拔杆另一端脱离卡柱,仍借鱼杆弹力完成自动提杆。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鱼咬钩自动提杆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鱼咬钩自动提杆装置,由鱼杆、鱼线及支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自动提杆装置由座体和其轴接的拔杆及压杆所构成,座体上设有卡柱,座体上轴接压杆,拔杆一端可位于卡柱下端和卡柱外,拔杆中部与座体轴接,拔杆另一端位于压杆活动半径内,鱼线绕过拔杆连接鱼钩和鱼杆,座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地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咬钩自动提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杆一端承托鱼线,压杆中部轴接座体,压杆后端设有配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钩鱼鱼具。为克服传统钩鱼时,麻烦的提杆动作及不能及时提杆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由座体和其轴接的拔杆及压杆所构成,座体上设有卡柱。座体上轴接压杆,拔杆位于卡柱下端,拔杆中部与座体轴接,拔杆另一端位于压杆活动半径内,上述结构实现了使该装置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完成在鱼咬钩时自动提杆以减少麻烦,增加钩鱼量的目的,是一种较为方便可增加钩鱼量的提杆装置。
文档编号A01K97/10GK2299453SQ9722768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占增 申请人:刘占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