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青柱式立体栽培装置及其栽培和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8516561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三叶青柱式立体栽培装置及其栽培和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栽培装置主体带喷滴水雾机构的立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三叶青是近年开始驯化的药用植物,学名三叶崖爬藤(Tetrastigrna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草皆有药用价值,尤以地下块根(入药称为蛇附子)药用效果最好。三叶青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药用价值的记载:“性凉,味苦、辛,清热解毒、活血祛风”;近年研宄表明三叶青无毒,无致突变性”,内服可治多种炎症,外敷可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同时因具有抗肿瘤的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小而被广泛关注。如今三叶青的需求量大增,单靠野生采挖已无济于事且价格飙升。三叶青在自然环境下更新能力差,伴生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生长条件要求严酷,野生三叶青资源日趋匮乏,如不进行驯化和研发人工培育,将有灭绝和断货之虑。近年来陆续有人工栽培方法的报道,多为大田栽培,也有用盆、缽和无纺布制袋进行种植的报道。但这些栽培均为平面栽培,是在袋口或盆口或缽口上的单层栽培,空间利用和土地利用率低,难以在栽种地缺乏的城镇环境中种植,亦无法兼顾城市的美化和绿化工作。这些单层栽培的袋、盆或缽均不用滴水或喷雾机构,盛夏和晴燥天气影响三叶青的供水和生长。如CN103004436A公告的“三叶青的种植方法”、CN104255218A公布的“竹林地仿生套种三叶青的袋式栽培方法”和CN104186141A公开的“果林地仿生套种三叶青的袋式栽培方法”,均属于平面栽培。这些袋相互紧靠堆放,袋间空隙填满土,袋内的基质兼顾透气性和保水性,但是欠考虑合理搭配速效、缓释和长效的有机肥,且缺乏阻拦根系刺激形成块根的硬质粒状物,影响块根生产。在基质中和喷施液中,化肥的用量居多,对于可内服的药用植物,应努力忌用化肥农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三叶青柱式立体栽培装置及其栽培和组装方法。
[0004]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三叶青柱式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带底的栽培柱体和攀援网架,栽培柱体的上方和内部还有滴水喷雾机构;本装置从上到下依次有带总开关的总水管,总水管上一一间隔地安装有带开关的喷头和带分开关的分水管,分水管垂直向下等间距平行排列,各条分水管的分开关下部有等间距分层排列的圆环形滴水管,该圆环形滴水管的下方管壁上开有等间距的滴水孔,圆环形滴水管由支水管与分水管连接;栽培柱体的底贴地,上端敞口,滴水机构插在柱体内,大网格网片围成的圆筒形攀援网套在栽培柱体外;多绳捆扎成节的无纺布质栽培柱体内、控根容器质栽培柱体内、或多盆或缽上下垂直叠放成的栽培柱体内有几乎装满整个柱体的基质,
栽培柱体中部各节的“节”由在上的困扎绳或环形底、居中的滴水管和在下的种植孔三者顺次组成。
[0005]用本装置实施三叶青柱式立体组装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种植场地的选择与建设:选择城镇房屋的北墙外侧、南北围墙的北侧、林地或竹园内的林荫下,作为摆放栽培柱体的场地;靠墙的在墙高2±0.5 m处安装总水管和分水管,总水管的高度和走向由墙的高度和走向、栽培柱体的高度和排列方式及遮雨篷和遮光篷的高度决定;林荫下的由树冠离地高度决定;栽培柱体数、分水管的条数和相邻喷头个数均相等,为η个,喷头个数还可有η± I个,相邻分水管和相邻喷头的中心间距60-80 cm ;离地面2-2.5 m高搭遮雨篷,视遮光率大小搭或不搭遮光篷;
(2)栽培柱体的制作:以外协制得的涤纶纤维为主料的无纺布片或以塑料为主料的控根容器片为原料,用无纺布的委托无纺布厂定制成圆柱袋形片,圆形底片的直径与上口直径相等,为30-50 cm,主体袋片长方形,宽为其圆底片直径的3.14倍再加两侧边的缝纫边的宽度,袋主体片高2-2.5 m,横向间隔15 cm、纵向间隔30 cm、相邻排错位地开有孔径为
3-5 cm的种植孔,根据栽培柱体直径30-50 cm和高度1-1.8 m的尺寸不同,剪下合适的裁片自行缝制成袋形栽培柱体,填充栽培基质后,再从下而上每隔一段距离用一条捆扎带扎紧,使每节栽培柱体高30 cm;控根容器可市售原料后自制,围成多个带底的高30 cm、直径
30-50 cm的盆缽,除最下方的盆缽底保留外,--上叠成柱体的其他盆缽底的中部剪去直径大于圆环形滴水管外径的圆片,制成环形底盆,这些环形底盆上下垂直叠高后,形成多节形高1-1.8 m的栽培柱体,再在各盆缽口侧壁每隔13-15 cm开一个种植孔;
(3)滴水喷雾机构的安装:总水管的安装高度由墙高、栽培柱体高、攀援网架高、遮荫篷和遮雨篷高综合考虑而定,近墙摆放栽培柱体的,分水管离墙壁的距离为45-55 cm,即栽培柱体离墙不少于30 cm ;安装在分水管上的分开关应露出于栽培柱体的上口外,圆环形滴水管的圆环体外径比匹配的栽培柱体内径小10-20 cm,圆环形滴水管下方管壁上每隔2-3 cm开一个滴水小孔,支水管下壁开0-6个滴水小孔;各级水管、总开关和分开关、喷头和喷头总开关用二通管、三通管或四通管连接;
(4)攀援网架的安装:用市售大网格的硬质或半硬质的防锈金属丝网、或抗老化的尼龙网、或防腐防霉和防虫蛀处理过的竹藤编织网的网片,围折并固定成两端敞口的圆筒形攀援网架,备用;
(5)栽培基质的配制:由下列的原料及其重量份配制而成:当地砂壤质田园土50-60份、发酵过的牛(或羊、或兔)粪肥10-15份、焦泥灰或草木灰5-10份、家畜骨灰粉5-10份、禽羽粉或畜毛粉3-5份、植物饼柏3-5份、粒径为I ±0.5 cm的家畜碎蹄骨粒5_10份,拌匀即可,
填装入栽培柱体时应拌入适量的水,使除去家畜碎蹄骨粒后的各细粉料手捏刚能成团,轻压即散的程度为宜;
(6)整体装置的综合安装:按步骤(2)、(3)和(4)分别做好栽培柱体、安装好滴水喷雾机构和攀援网架,将制成的柱形袋套在分水管连带支水管及滴水管外,或将一个个带环形底的控根容器盆缽逐个套在分水管连同其支水管及滴水管外,最后套上一个带圆形底的盆缽,叠合成多节形柱体,每个盆缽底成为该柱自然的节的一部分,不必另系扎带,各节的种植孔均在圆环形滴水孔下方;再在无纺布的柱袋内或控根容器片质的柱体内或叠成柱形的盆缽内装填进栽培基质,并且基本装实;对于无纺布栽培柱体而言,其外还需每隔一段距离较紧地捆扎上一条绳带,使每段柱体高30 cm,该捆扎带的下方柱体内从上而下还依次相互靠近的有圆环形滴水管和一圈种植孔;适时在每个栽培柱体外套装一个比该柱体直径大20cm的圆筒形攀援网架;
(7)三叶青苗的扦插或移栽:浙江地区宜在二月底至三月下旬或八月底至九月下旬扦插或移栽三叶青,用直径略大于插穗或根束的小棒在种植孔内的基质上戳一个小孔,随即在该小孔里插上一枝三叶青插穗或植上一棵已生根的苗,用手指略压紧,整个柱体栽植完毕后,立即充分滴灌定根水,即成;
(8)栽培管理:三叶青扦插或移植后不再移苗,栽培柱中的栽培期为3-5年,这期间的管理尤具特色的是控水和控肥管理,遮雨篷或树叶、竹叶挡住了雨水,致使栽培柱体内的基质易干,滴灌和喷雾应视情况及时和适时进行;三叶青种植期为3-5年,柱式立体栽培的基质中施肥和追肥困难,喷施化肥影响药材质量,因此,基质中必须考虑同时拌入速效肥、缓释肥和长效肥,氮肥、磷肥、钾肥和钙肥均不能缺,而且要兼顾透气性、保水性和促根性;各圆筒形攀援网架与套在其内的栽培柱体外壁相隔10 cm,两相邻攀援网架的近边距为20cm;栽培期的其它管理可参照已为多数同行技术人员公认的有效方法逐项选择后组合应用;
(9)适时收获:三叶青苗栽植后3-5年,视市场行情、块根的大小和个数的多少、茎蔓长势等因素适时收获;收块根前,先关闭总水管的总开关,并同时关闭各分开关和喷头开关,待基质较干后,逐一将每株的藤蔓收割回来,再拆去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