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0134阅读:1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 菌剂。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国想要研制一种新的农药成分,需要投入资金多,且合成新农药成分的技术 不够成熟。而外国研制出来的新农药成分均存在专利保护,很难利用其来防治病虫害。因 此,利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研制农药新产品和防治抗性病虫害 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方式。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后,会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 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通常,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能得知不同农药有效成分复配后的 作用类型。
[0003] 毒氟磷是发明人由贵州大学转让过来的新一代植物抗病毒产品(专利号 ZL200510003041. 7),它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含氟氨基膦酸酯类新型抗植物病毒药剂,鉴于它 的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等特性,毒氟磷用于防治病毒病效果突出。但在农药领域中,好 的农药使用时也要注意保护,寻找不同类别的农药品种与其混配使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 时,还可以延缓优良农药的使用寿命。
[0004] 经过大量试验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复配使用,防治病害的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 防治效果,持效期更长,在作物综合防治中,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0005] 氟啶胺(SHIRLAN,IKF-1216)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新型取代苯胺类、广 谱杀菌剂,对灰葡萄孢引起的多种灰霉病有特效,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 食植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 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0006] 经检索,未发现毒氟磷与氟啶胺的组合物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杀 菌剂,该杀菌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含该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相对于单剂不仅提高 了防治效果,还减少农药的用药量,节约用药成本,对环境更安全。
[0008]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9] 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毒氟磷和氟啶胺, 其中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30:1-1:30。
[0010]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0:1-1:14。更优选地,所述毒氟 磷和氟啶胺重量比为4:1_1:10。
[0011]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所 述杀菌剂总重量的0. 2-90%。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 5-80 % 〇
[0012]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除了含有上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外,还含有农药上可接受辅 助成分。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上可接受辅助成分为助剂、溶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 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必要时加入抗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崩解剂等其他常 规功能性助剂。
[0014] 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 钠、木质素磺酸钠、聚羧酸盐、丁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烷基苯磺酸盐、 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简称农乳6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脂肪 胺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PO - EO嵌段聚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 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 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膨润土、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铵、腐植酸、尿素中的一种或 几种。
[0016] 溶剂为水、环己酮、二甲苯、植物油、N-甲基吡咯烷酮、油酯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粘结剂为淀粉、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 崩解剂为硫酸钠。
[0019] 防冻剂为丙三醇、乙二醇。
[0020] 增稠剂为黄原胶。
[0021] 消泡剂为有机硅。
[0022]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采用本领域内公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农药剂 型如乳油、种子处理制剂等。作为优选,所述杀菌剂可制备成可湿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 剂、颗粒剂、超低容量液剂。可湿粉剂也是可湿性粉剂简称WP。
[0023]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特别可以用于防治作物病毒 病和多种真菌性病害。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 1、毒氟磷和氟啶胺作用机理不同,毒氟磷主要对作物病毒病高效,兼有调节作物 生长,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而氟啶胺主要是对作物真菌性病害高效,而且有增产作用。二 者复配使用,互补增效,它们在30:1-1:30比例范围内复配,增效作用非常显著(共毒系数 CTC 超过 120)。
[0026] 2、本发明的杀菌剂在防控作物病毒病、真菌性病害时与单剂相比,提高防治效果, 还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12. 88%~17. 18%。
[0027] 3、降低用药量,药效稳定,减少防治成本,在作物统防统治方面具有更大的应用优 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本发明所使用的毒氟磷原药由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他使用的原药 及制剂均为市购。其中活性组分(A)为毒氟磷;活性组分(B)为氟啶胺。
[0029] 一、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
[0030] 以下室内生测试验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0031] 毒力指数TI (B)=(标准剂A的EC50 + B剂的EC50) X 100
[0032]实际毒力指数 ATI (AB) = (A 的 EC5(i+AB 的 EC5tl) X 100
[0033] 理论毒力指数TTI (AB) = TI (A) X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 (B) XB在混剂中的百 分数
[0034]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X 100
[0035] 评价标准为:共毒系数多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 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036]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一:防治西瓜病毒病
[0037] 试验方法:室内盆栽西瓜感病品种植株至4-5叶期,用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药液 混合等体积的病毒汁液摩擦接种,每处理3株,每株选3片叶,重复4次,4-5天后调查枯斑 数,计算抑制率,用EC 5tl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1 :
[0038] 表1防治西瓜病毒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39]

[0040] 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8的处理共毒系数小于120,表现 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防治西瓜病毒病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毒氟 磷与氟啶胺在(30:1)-(1:30)范围内复配防治西瓜病毒病具有增效作用。
[0041]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二:防治西瓜炭疽病
[0042] 试验方法: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上洗脱、过滤,制备成每 毫升含有I X 105~I X 107个孢子的孢子悬浮液,备用。
[0043] 制备药剂母液,用0. 1 %吐温80水溶液稀释成相应的浓度。用移液枪吸取等量(各 0.5ml)的药液和孢子悬浮液于小试管中,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 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后于26°C恒温箱中保湿培养。每处理4次 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调查各处 理孢子萌发数,并记录调查总数,计算孢子萌发率及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 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 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2:
[0044] 表2防治西瓜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45]

[0046] 由表2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5和35:1两个处理共毒系数小 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毒氟磷与氟 啶胺在(30:1)~(1:30)范围内复配防治西瓜炭疽病具有增效作用。
[0047]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三:防治白菜根肿病
[0048] 试验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移液管吸取预先熔化的灭菌培养基36ml于无菌 锥形瓶中,再加入用〇. 1 %吐温80水溶液稀释的药液4ml,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4个直 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 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打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 菌丝面朝下,盖上皿盖,置于26°C恒温箱中保湿培养。当空白对照的菌落直径占到皿径的一 半以上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平均值, 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回归分 析,计算各药剂的EC 5tl,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3 :
[0049] 表3防治白菜根肿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50]

[0051] 由表3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5和35:1两个处理共毒系数小 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毒氟磷与氟 啶胺在(30:1)~(1:30)范围内复配防治白菜根肿病具有增效作用。
[0052]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四: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0053] 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 13-2008第13部分:抑 制晚疫病菌试验叶片法》,用配制好相应浓度的药剂喷雾处理马铃薯健康叶片,24h后,用制 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在适宜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5~7d,等空白对照病叶 率达到5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及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 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4:
[0054] 表4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55]
[0056] 由表4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5和35:1两个处理共毒系数小 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 在(30:1)~(1:30)比例范围内复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增效作用。
[0057] 二、杀菌剂的制备实施例
[0058] 1、可湿粉剂的制备
[0059] 实施例1 6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