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92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w 2。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 s i。脂肪醇的 一种或多种。
[0025]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娃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f丐中 的一种或多种。
[0026] 本发明以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为有效成分的复配杀菌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延缓 要害抗药性的产生,并降低了成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可用于抗性病害的治理。主要用于防治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稻瘟病、轮纹病、黄萎病、立枯病、白叶枯病、腐烂病、果锈病等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些例子。本发明的效果实验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相 结合的方式,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都为质量份数比。
[0028] 实施例: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不同配比联合毒力实验。
[0029] I. 1试验靶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病菌菌种采自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移风镇黄瓜大棚,经海利尔药 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生测试验室分离纯化而得)。
[0030] 1. 2试验方法 15%四霉素母药,96%啶酰菌胺母药,由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将纯化过的斜 面试管菌种中加入灭菌水,配成原菌悬液,再稀释成107个/升菌悬液,备用。先将四霉素 与啶酰菌胺母药用无菌水溶解后配成l〇〇〇mg/L母液,使用时再用无菌水稀释。(单位:毫克 /升) 四霉素与啶酰菌胺混用共设定5组配比,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各单剂以及每个配比 分别设5个浓度处理,以不含药液的体系为空白对照(参照药剂处理的最高浓度稀释)。每 个浓度处理重复4次,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各浓度梯度药剂分别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 吸取4ml,加入含36ml灭菌培养基的预先融化的无菌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立即倒入直 径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的含药平板。每皿加入107个/升细菌悬液200 μ 1,再用灭菌 后的三角玻璃棒将皿内菌悬液推匀,置于28°C恒温箱中培养。另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空 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
[0031] 1.3调查方法 培养48小时后将培养皿取出,根据空白对照,观察各浓度各皿内细菌菌落数。
[0032] 根据各处理细菌菌落数计算相对抑制率: 1. 4増效作用评价
根据Sun&Johnson (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 CTC彡80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为相加作用,CTC彡120为增效作用。
[0033]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m/供试药剂EC5(]*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100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药剂B 的毒力指数*100混剂中B药剂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
[0034] 2. 1毒力测定结果 表1四霉素与啶酰菌胺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比例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分别稀释均表现出 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四霉素:啶酰菌胺为1:10~10:1的时候增效效果最佳,建议对适 宜配比1:10~10:1左右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 果。
[0035] 3田间试验防治水稻稻瘟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实验结果 3. 1田间试验防治水稻稻痕病 3. I. 1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土壤类型为轻度沼泽化草甸土,有机质 含量1%左右,PH6. 2。试验小区秋翻地,春整地,人工整平,插秧规格20cmX 16. 6cm。小区 单排单灌,排灌良好,田间管理实行常规管理。试验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每处理3次重复,随 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4m 2。
[0036] 3. L 2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2次施药后15天调查病害。水稻稻瘟病采用对角线取样的方 法调查,每处理取5点,每点取10株,共50株,共3次重复,计算出稻瘟的病情指数和防治 效果。
[0037] 用分级法记载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〇级:无病; 1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0%以下; 5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_20%以下; 7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1%-50%以下; 9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0038] 3. 1. 3药效计算方法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X 100 病情指数=Σ (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X9) X 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 区药后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X 100。
[0039] 3. 1. 4药害调查方法 施药后连续15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0040] 3. 1. 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2不同处理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测定结果
由表2可知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以1:5比例复配杀菌剂对于水稻稻瘟病的治效果明显高 于四霉素与啶酰菌胺单剂,杀菌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 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水稻的药害现象,说明其对水稻是安全的,对于 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0041] 3. 2田间试验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3. 2. 1试验方法 试验在山东平度市黄瓜地,试验品种为中农8号,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双对角线调 查5个点,每点调查3株黄瓜,用分级法记载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〇级:无病; 1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0%以下; 5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_20%以下; 7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1%-50%以下; 9级:病斑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0042] 3. 2. 2调查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基数调查,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7天及药后15天进行调查。
[0043] 3. 2. 3药效计算方法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X 100 病情指数=Σ (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X9) X 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 区药后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X 100。
[0044] 3. 2. 4药害调查方法 施药后连续15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0045] 3. 2. 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3不同处理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测定结果
通过以上大田试验表明,四霉素与啶酰菌胺复配制剂对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效明 显优于单剂,杀菌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 正常,无药害情况发生,对于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0046] 综上所述,本发明含有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和黄瓜细 菌性角斑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其对靶标作物安全。复配制剂不仅提高了防效,而且扩 大了对细菌的防治,所以本复配组合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权项】
1. 一种含有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 为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二元复配,其余为辅助成分,其中有效成分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质量 比为1~50 : 50~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四霉素与啶酰菌胺在制剂中的总 重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5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四霉素与啶酰菌胺在制剂中的总 重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 %~30%。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 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颗粒剂、水剂。
【专利摘要】一种含有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两元复配,其余为辅助成分。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50∶50~1,制剂中有效成分四霉素与啶酰菌胺的质量份数比1%~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接受的辅助成分,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水剂,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稻瘟病、轮纹病、黄萎病、立枯病、白叶枯病、腐烂病、果锈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
【IPC分类】A01P3/00, A01N43/90, A01P1/00, A01N43/40
【公开号】CN105010361
【申请号】CN201510442047
【发明人】葛尧伦, 葛家成, 韩晴晴
【申请人】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