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_2

文档序号:9309448阅读:来源:国知局
,培植土壤有益菌数量;
[0054]5)物理防治:
[0055]及时清除重病株及病残体,集中销毁;
[0056]6)化学防治:
[0057]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兑水喷雾,隔7-10天防治I次,连防2-3次。
[0058]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150ml和HYT-B 2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0059]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15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60]实施例2
[0061]—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2]I)生态治理:
[0063](I)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
[0064](2)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
[0065]2)农业防治:
[0066](I)选用抗病良种;
[0067](2)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
[0068](3)建立合理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淹没稻田,及时排水;撒施石灰、草木灰,控制病害扩展,促进稻根再生;
[0069](4)当稻新根出现时,抓紧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稻株恢复生长;
[0070](5)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
[0071]3)生物控制:
[0072](I)加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减少水稻伤口与感染;
[0073](2)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杂草及病株残体,减少病源侵入渠道;
[0074]4)生物防治:
[0075](I) 4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25g于2000倍液喷雾;
[0076](2)增施生物菌肥,培植土壤有益菌数量;
[0077]5)物理防治:
[0078]及时清除重病株及病残体,集中销毁;
[0079]6)化学防治:
[0080]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兑水喷雾,隔7-10天防治I次,连防2-3次。
[0081]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18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0082]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3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20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83]实施例3
[0084]—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5]I)生态治理:
[0086](I)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
[0087](2)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
[0088]2)农业防治:
[0089](I)选用抗病良种;
[0090](2)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
[0091](3)建立合理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淹没稻田,及时排水;撒施石灰、草木灰,控制病害扩展,促进稻根再生;
[0092](4)当稻新根出现时,抓紧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稻株恢复生长;
[0093](5)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
[0094]3)生物控制:
[0095](I)加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减少水稻伤口与感染;
[0096](2)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杂草及病株残体,减少病源侵入渠道;
[0097]4)生物防治:
[0098](I) 4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25g于2000倍液喷雾;
[0099](2)增施生物菌肥,培植土壤有益菌数量;
[0100]5)物理防治:
[0101]及时清除重病株及病残体,集中销毁;
[0102]6)化学防治:
[0103]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卩差森铜悬浮剂,兑水嗔雾,隔
7-10天防治I次,连防2-3次。
[0104]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200ml和HYT-B 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0105]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30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10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治理: (1)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 (2)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 2)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 (2)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 (3)建立合理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淹没稻田,及时排水;撒施石灰、草木灰,控制病害扩展,促进稻根再生; (4)当稻新根出现时,抓紧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稻株恢复生长; (5)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 3)生物控制: (1)加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减少水稻伤口与感染; (2)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杂草及病株残体,减少病源侵入渠道; 4)生物防治: (1)4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25g于2000倍液喷雾; (2)增施生物菌肥,培植土壤有益菌数量; 5)物理防治: 及时清除重病株及病残体,集中销毁; 6)化学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或20%噻菌铜悬浮剂,兑水喷雾,隔7-10天防治I次,连防2-3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150-200ml和HYT-B 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80-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15-30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2)农业防治;3)生物控制;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对发病田块及其周边田块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或20%噻菌铜悬浮剂,兑水喷雾,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同时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水稻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B79/02, A01G7/06, A01G1/00, A01G13/00
【公开号】CN105028044
【申请号】CN201510372754
【发明人】李美琼, 李佩龙
【申请人】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