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979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所提供联合收割机的凹板及凹板调节装置示意图;
[0042]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二所提供联合收割机的凹板及凹板调节装置示意图;
[0043]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三所提供联合收割机的凹板及凹板调节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7]实施方式一
[0048]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具有脱粒滚筒、位于所述脱离滚筒下方的凹板100以及凹板调节装置;所述凹板100为部分圆筒状,其具有凹板轴线;所述凹板100的沿其凹板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下方分别设有用于支承所述凹板100的第一凹板支架101和第二凹板支架102 ;所述凹板调节装置用于对所述凹板10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凹板调节装置包括:可移动的第一轴1,其穿过所述第一凹板支架101,并能带动所述第一凹板支架101上下移动;轴线固定的第二轴2,该第二轴2可绕其轴线转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1,第一转臂3,其连接所述第一轴I和所述第二轴2,并且与所述第二轴2抗扭转地相连;第二转臂4,其连接所述第一轴I和所述第二轴2,并且与所述第二轴2抗扭转地相连;第一施力机构5,其与所述第一转臂3相连;所述第一施力机构5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臂3而使所述第二轴2绕其轴线转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一轴I的上下位置,从而调整所述凹板100的上下位置。
[0049]使用时,将上述凹板调节装置与第一凹板支架101或第二凹板支架102连接,使得凹板调节装置能够对凹板100沿其凹板轴线方向的两端之一进行高度调节。
[0050]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联合收割机通过设有所述凹板调节装置,并且所述凹板调节装置利用第一转臂3、第二轴2及第二转臂4的配合,将第一施力机构5施加的力传递至第一轴1,进而通过第一轴I可以将整个凹板100沿其凹板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进行高度调节,所以,操作人员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联合收割机时,仅通过对第一施力机构5施力即可实现对凹板100—个端部的高度调节,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对凹板100间隙的调节效率。
[0051]由图1可见,凹板100为部分圆筒状,具体的,可以为两个相连的部分圆筒,并相应的分别设置在两个脱离滚筒的下方。第一凹板支架101及第二凹板支架102支撑在凹板100下方,且与凹板100固定连接。为保证第一轴I与第一凹板支架101的连接效果,所述第一凹板支架101的端部及中间部位均设有供所述第一轴I穿过的连接板。例如,第一凹板支架101可以为侧壁设有两个弧形槽的矩形钢板,两个弧形槽用于放置凹板100,该矩形钢板的一个表面上分别在两端、中间位置焊接有三个肋板,三个所述肋板均设有通孔,第一轴I依次穿过三个肋板的通孔完成与第一凹板支架101的连接。相应的,第二凹板支架102也可以参照第一凹板100的上述结构设置。
[0052]第一轴I整体为杆状,其穿过第一凹板支架101并能带动第一凹板支架101移动。第一轴I可移动,较佳的,第一轴I可以竖直上下移动,进而第一轴I不会带动第一凹板支架101进行水平移动,防止第一凹板支架101磨损凹板100。第二轴2同样整体为杆状,其为轴线固定。其中,轴线固定可以为第二轴2在联合收割机内位置固定,但第二轴2可以围绕自身轴线转动。
[0053]第一转臂3及第二转臂4均为板状。第一转臂3上设有三个连接处,分别对应连接第一轴1、第二轴2及第一施力机构5。第二转臂4上设有两个连接处,分别对应连接第一轴I及第二轴2。
[0054]为提高对凹板100 —端的整体升降效果,所述第一转臂3和所述第二转臂4可以相对地设置在沿与所述凹板轴线垂直方向的所述凹板100的两侧。以凹板100沿其凹板轴线方向延伸距离为其长度,第一转臂3与第二转臂4之间间隔距离可以与凹板100的宽度大致相等,当然,第一凹板支架101与第二凹板支架102的长度均与凹板100的宽度大致相等。鉴于第二转臂4仅需连接第一轴I及第二轴2,同时,第一轴I与第二轴2平行间隔设置,所以第一轴I与第二轴2的间隔距离可以略小于第二转臂4的长度即可。
[0055]鉴于第二转臂4处并未有任何施力机构,因此,第二轴2与第一转臂3及第二转臂4的连接方式均设置为抗扭转地相连,以使得第一转臂3可以带动第二轴2 —同转动,同时,第二轴2又可以带动第二转臂4转动,进而对于第一轴I而言,第一转臂3与第二转臂4均可以主动带动第一轴I移动。通过此种设置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对于第一轴I两端升降程度可以较为均匀,不会造成一端升降程度明显而另一端升降程度微弱的情况,这就可以有效保证第一轴I对凹板100的升降效果。较佳的,所述第二轴2与所述第一转臂3及所述第二转臂4为固定连接,例如,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和/或键连接。
[0056]如图1所示,在第一转臂3上,第一轴I及第一施力机构5可以位于第二轴2的两侦U。具体的,第一转臂3与第二转臂4均与第一轴I及第二轴2的端部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施力机构5与所述第一转臂3通过销轴10连接,所述第一转臂3可以设有供所述销轴10穿过的第一长孔(未示出),所述第一长孔能够平衡所述销轴10的水平位移。销轴10可以在第一长孔内沿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将销轴10拉动第一转臂3 —端转动时的水平位移进行平衡抵消,这就使得第一施力机构5进提供竖直位移即可。相应的,鉴于第一轴I的移动也同样为围绕第二轴2轴线的转动,也具备一定的水平位移,基于此考虑,所述第一转臂3可以设有供所述第一轴I的端部穿过的第二长孔(未示出),所述第二转臂4可以设有供所述第一轴I的另一端部穿过的第三长孔(未示出)。所述第二长孔及所述第三长孔能够平衡所述第一轴I的水平位移。通过此种设置,第一转臂3的另一端带动第一轴I移动时,第一轴I相对于第一转臂3及第二转臂4而言,第一轴I可以在第二长孔及第三长孔内沿它们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这就使得第一轴I仅为竖直位移,进而第一轴I为第一凹板支架101及凹板100仅提供竖直位移。
[0057]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为便于凹板100另一端部的调节,所述凹板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可移动的第三轴6,其穿过所述第二凹板支架102,并能带动所述第二凹板支架102上下移动;轴线固定的第四轴7,该第四轴7可绕其轴线转动且平行于所述第三轴6 ;第三转臂8,其连接所述第三轴6和所述第四轴7,并且与所述第四轴7抗扭转地相连;第四转臂9,其连接所述第三轴6和所述第四轴7,并且与所述第四轴7抗扭转地相连;所述第一施力机构5,其同时与所述第三转臂8相连;所述第一施力机构5通过转动所述第三转臂8而使所述第四轴7绕其轴线转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三轴6的上下位置,从而调整所述凹板100的上下位置。
[0058]其中,第三轴6、第四轴7、第三转臂8以及第四转臂9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均可以分别参照上述第一轴1、第二轴2、第一转臂3及第二转臂4的结构及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0059]通过上述设置,操作人员在需要调节凹板100沿其凹板轴线两端的高度时仅需要操控第一施力机构5即可实现对凹板100整体高度的调控,可以进一步提高凹板100间隙的调节效率。
[0060]较佳的,所述联合收割机可以包括第一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