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50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酒,具体涉及保健酒。
人类具有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有着生长壮老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合理的调摄保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延缓衰老的进程。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身体健康,常选用补益剂和养生益寿剂,二者有相同的补益作用,也有不同之处,补益剂遵循以“虚则补之”的原则,因病致虚,量虚而补。而养生益寿剂是为了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不必见虚而补,因病才用。安生之本必资于食,适时养生可以延缓衰老。本发明的研制就是基于养生益寿的理念而设计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适宜于中、老年人饮用的保健酒。具有延缓衰老、免疫调节、乌发壮骨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提出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它的原料包括基酒,同时还包括如下主要原料红景天、何首乌、黄芪等。特别是红景天是红景天提取物或制剂;何首乌是何首乌提取物或制剂;黄芪是黄芪提取物或制剂。
本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可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或回流法或加药酿造法生产或配制。也可以采用其综合方法生产或配制。
本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久服可强体魄,抗衰老、延寿年。久服无偏胜之弊。
本发明之主要原料红景天味甘、涩、性平,归肾、肺、肝经,滋补强壮、补肾壮阳。制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炙黄芪扶正固本、益气补中。
红景天为长白山、西藏高原名贵滋补强壮药,有“天赐草”之称。何首乌为中国千古流芳的滋补良药。
本发明中,主要原料其药理作用和保健作用(主要参考文献《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1~6卷;《中华本草》1~10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一部)的有关研究资料如下红景天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1对小鼠T淋巴细胞及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研究红景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能提高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可使脾脏和胸腺重量及其指数明显升高,提示红景天为一种免疫增强剂。
1.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选取西藏红景天中提取的红景天多糖(RPPS);以环磷酰胺复制出免疫功能低下鼠模型,观察了RPSS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胸腺重量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PPS对小鼠外周WBC及胸腺重量无显著影响,对外周血Hb含量在正常小鼠有降低作用,在免疫低下小鼠则有提升作用。RPPS可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及NK细胞杀伤活性,同时又可使免疫受抑小鼠上述指标逆转。提示RPPS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
1.3对冷适应过程中正常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观察了红景天对寒冷适应过程中正常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暴寒3天后,两个低温组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Ⅲ组)(P<0.01);低温对照组(Ⅱ组)暴寒10天,NK活性、IL-2产生能力、mIL-2R表达水平低于Ⅲ组(P<0.05),暴寒24天恢复正常,达到自然冷适应。低温用药组(Ⅰ组)暴寒10天后已达到正常水平,与Ⅲ组sIL-2Rα表达水平暴寒10天均有所下降,Ⅰ组较为显著。表明红景天是寒冷环境的适应药物,可以调节降温条件下正常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寒能力,加速冷适应的建立。
2抗缺氧作用2.1对低氧运动耐力的影响以红景天醇提物为主,辅以具有补气活血,添精养髓等作用药物制成红景天中药复方,观察其对小鼠低氧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方不仅能明显延长小鼠在减压低氧条件下的游泳存活时间,也能明显降低大鼠在减压条件下负重游泳后的血乳酸累积量。表明该复方在提高小鼠低氧运动耐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红景天根及根茎的醇提物用于多种小鼠缺氧模型均可显著提高其对缺氧能力的耐力。由耗氧量的测定、减压缺氧和窒息性缺氧的结果表明,该提物能降低耗氧速度延长动物在低氧环境中的生存时间,并明显增加动物空腹肝糖元和空腹血糖水平,后者可能与其提高动物缺氧耐力的作用有关。但有报道,狭叶红景天醇提取物和红景天甙对密闭容器内的小鼠无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这不排除由动物所致差异。
2.2对高原劳动能力的影响以红景天提取物为主,含刺五加、黄芪和丹参的中药复方(920402复方),在小鼠减压缺氧(模拟海拔高度1000M)游泳实验中,920402复方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别为75.8±4.4和62.6±4.4分钟,延长约21.2%(P<0.05);920402复方组游泳时间大于60分钟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4和36.9%(P<0.05)。在大白鼠模拟海拔5000米游泳1小时实验中药物组与对照组动物的血乳酸浓度分别为14.6±1.8和21.1±1.9mmol/L(P<0.05)。采用交叉试验设计的方法,在模拟海拔4300m的低压舱内对10名世居平原成年男子进行负荷运动试验,观察复方红景天对运动(心率在PWC170次/分钟时体力劳动能力)和无氧阈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组(服用红景天12次/日,4丸/次,共9天)和对照组(服安慰剂)在150W时的心率为163.8±10.2和72.7±8.4次/分钟(P<0.05),PWC170为980.4±127.0和886.4±180.9kg·m-1/分钟(P<0.01)、无氧阈为1.089±0.238/分钟(Vo2)(P<0.05)。结果提示,复方红景天能从整体水平上提高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运动能力。
在大鼠减压缺氧(模拟海拔高度6000米)游泳实验中,实验组骨骼肌线粒体RCR和AD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ATP含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920402复方明显提高缺氧机体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缺氧机体骨骼肌能量代谢有关。
2.3对缺氧运动有氧代谢的影响狭叶红景天醇浸膏可明显降低小鼠的整体耗氧量,并可显著降低大鼠血、心肌乳酸及腑乳酸的含量。乳酸为无氧谢的最终产物。提示该醇浸膏能够改善缺氧动物的有氧代谢过程。
2.4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缺氧3小时再给氧1小时可引起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减慢,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增高,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明显损害。红景天甙10及30μg/ml可使缺氧后再给氧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维持正常,减少LDH释放,心肌细胞膜、肌源纤维、线粒体等超微结构正常。表明红景天甙对缺氧后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3抗衰老作用3.1对寿命的影响观察了红景天对野亚麻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浓度的红景天对麻蝇的平均寿命、半数死亡率、最高寿命均有延长作用,以1%浓度效果最明显,且对雄性麻蝇的影响较雌性为强。另外红景天复方制剂也能显著延长家蝇的平均寿命和半数死亡之时间,表明红景天有一定的抗衰的作用。
3.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抗衰老作用应用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红景天素对Wistar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之大脑皮质、海马、小鼠皮质和脊髓的抗衰老作用。结果证明,红景天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阻抑细胞器的退化性变化。提示红景天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物质。
利用射电镜观察红景天素对老龄大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红景天素抗大鼠大脑皮质老化的作用。结果表明,老龄组大鼠(22月龄)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突触和血脑屏障都呈现老化现象,而从第19月龄起到22月龄止每天肌注红景天素(15mg/kg)一次的大鼠,这些老化征象明显减轻。提示红景天素具有延缓或预防大鼠大脑皮质老化的作用。
另外,观察了红景天复方制剂对家蝇脑组织中脂褐素(Lipo)、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景天复方制剂能降低脑组织中Lipo、MDA水平,提高GSH含量和增强SOD活性,证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延寿作用。
3.3对脂质代谢和自由基的影响3.3.1对正常动物的影响红景天根浸液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若干种微量元素。用小鼠和兔进行的实验表明,红景天浸液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肌肉的运动能力,增加体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甘油三酯含量并能调理体内cAMP和cAMP的比值。由此提示红景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能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以体内、体外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观察了红景天提取物一红景天素对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增殖的影响,同时对大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肝内枯氏细胞和肝细胞内脂褐素及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红景天素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及细胞代谢、阻抑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等微细结构的退化性变化,增强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细胞内脂褐素的形成,降低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表明红景天素有延缓细胞衰老、抗衰退效应。
3.3.2对老龄动物的影响红景天水煎剂和乙醇提取液均能降低老龄昆明鼠血中胆固醇(TC)和动物体重,同时升高血中甘油三酯(TG)并能抑制老龄鼠肚、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形成及提高脾淋巴细胞电泳率(SL-EPM)和红细胞电泳率(RBC-EPM)。提示红景天是一种含有复杂成分的既有影响脂类代谢又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
高山红景天为长白山珍贵滋补品,1-2g/kg高山红景天粉能明显降低14月龄小鼠血、肝、睾丸的LPO和睾丸的脂褐素(LPF)含量,其作用优于人参粉。0.05-0.20g/kg高山红景天醇提取物可降低肝LPO和心脏LPF。说明高山红景天具有对抗自由基氧化作用。
另外,红景天素可延长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Gs)的传代寿命,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增强老龄鼠肝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及降低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促进DNA合成,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表明红景天素具有抗老化作用。
3.3.4抗皮肤老化作用以老龄大鼠皮肤为材料进行红景天素对皮肤抗老化作用探讨,结果表明,连续用药30天(15mg/kg/日)后,真皮中羟脯氨酸含量及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升高,提示红景天对真皮中成纤维细胞产生了刺激作用,促进了成纤维细胞分裂及其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同时也分泌胶原酶,使原有的胶原分解,但总的结果是合成,分泌量大于分解量。由此表明,红景天素对皮肤确有一定的抗老化作用。
4抗疲老作用给新入伍的60名战士服用高山红景天复方口服液,服后第10、20天进行寒冷血管反应指数(VRCI)、疲老指数(IF)、平均无氧功、最大无氧功(Wmax)及乳酸浓度(LAmax)的测试。结果服药后VRCI,Wmax比服药前明显增加,IF、LAmax比服药前明显降低,表明红景天对提高或加速冷适应和抗疲老有一定作用。
另外,观察了红景天和红景天素复方对提高耐力项目运动员体能的影响。被试者为耐力项目运动员,分别用了红景天和红景天复75d。服药前后运动员跑台做功至最大负荷量时,即刻采取静脉血,测血色素、肌酸磷酸激酶(CPK)、总蛋白,结果表明,红景天确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恢复运动疲老和提高运动成绩。
5国外对红景天研究介绍红景天是传统的滋补强壮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对其研究颇多,前苏联保健部己批准红景天用于临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景天有抗缺氧、抗寒冷、抗微波辐射作用,还有提高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防治老年疾病等功能,具有较好的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和适应能力作用。因此,在老年医学、军事医学、航天医学及运动医学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寻找和研究抗衰老药物的重要对象,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
何首乌1延缓衰老作用1.1何首乌制剂的延缓衰老作用1.1.1何首乌水煎剂的延缓衰老作用何首乌水煎液给老年小鼠和青年小鼠喂服,能显著增加脑和肝中蛋白质含量;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并可降低老年大鼠脑和肝丙二醛的含量,增强老年小鼠脑和肝的SOD活性,对青年及老年小鼠脑和肝MAO-B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何首乌高剂量时(4.0g/kg),能增强老年大鼠脑组织中5-HT、NE、和DA含量,实验还表明何首乌对老年小鼠的作用比青年大鼠更为明显,说明何首乌对老年小鼠有抗衰老作用。
另据实验报道,实验小鼠年龄40-50日,体重18-20g,112只。分为两组(雌52只,雄60只,分笼),实验组66只,对照组46只,同样条件饲养1个月,开始喂药。实验组喂制何首乌水煎浓缩液(1g/ml),隔日喂0.5ml。对照组隔日喂生理盐水0.5ml。共喂药7个月(其中停药1周,待小鼠11个月龄,再加上同种年轻小鼠(2个月龄)1组,共有3组。实验后将动物(雌雄各半)分批断头处死,收集全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表明年老鼠SOD活性较年轻组显著降低,但服何首乌后有所增高。
1.1.2何首乌复方水煎剂的延缓衰老作用有学者作了“复方何首乌鹿茸煎剂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实验研究,实验观察了复方何首乌鹿茸煎剂在常压条件下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和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何首乌鹿茸煎剂可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并具有明显抗疲劳作用。
另有学者作了“抗衰七宝液对小鼠全血GSH-PX、SOD的影响”实验研究,实验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每天灌胃抗衰七宝液(内含何首乌、枸杞子、补骨脂等中药)0.6ml/只,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其对小鼠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GSH--PX、SOD活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由此推测抗衰七宝液能提高小鼠组织、细胞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从而对缺氧生物体起保护作用。
1.1.3何首乌粉剂的延缓衰老作用首乌粉的饲料给老年动物喂饲,能明显延长其平均生存时间,延长寿命。实验用老年鹌鹑(404天龄),体重平均为126g,雌性,150只,随机分4组。对照组40只,喂正常饲料;大剂量首乌组40只,喂含2%何首乌粉原饲料;小剂量首乌组40只,喂含0.4%首乌粉的饲料;维生素E组30只,为阳性对照组,喂含0.025%维生素E的饲料。各组均给药190天,以后喂正常饲料,记录动物自然死亡数。结果对照组、大剂量首乌组、小剂量首乌组和维生素E组半数鹌鹑平均生存时间(天)分别为205、304、322、和213;半数死亡鹌鹑平均生存时间(天)分别为89.92±61.9、144.2±56.9、175.5±107.1和121.7±63.1,大剂量首乌组和小剂量首乌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维生素E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表明首乌能延长老年鹌鹑的寿命,实验结果还提示首乌小剂量时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何首乌粉剂除延长鹌鹑平均生存时间、延长寿命外,还能降低小鼠血浆中的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实验研究结果,对照组为6.11±1.74nmol/ml。大剂量何首乌组为4.7±0.58nmol/ml,小剂量何首乌组为2.29±0.35nmol/ml,维生素E组为4.09±0.84nmol/ml,实验结果表明何首乌粉剂有着较明显的降低小鼠血浆中的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的作用。
1.1.4何首乌冲剂的延缓衰老作用何首乌有抑制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中单胺氧化酶-B活性增加,故抑制MAO-B是防止老年性疾病和抗衰老的途径之一。实验取健康雄性小鼠,体重24-26g;雄性大鼠,体重250-300g,断头处死,迅速剥取全脑,参照MACFarlane法分别测定抗衰老1号冲剂(赤、白首乌混合制剂),及赤首乌煎剂对大鼠及小鼠脑内MAO-B活性的影响。Fowler曾报道MAO-B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加强,与年龄成正相关,造成机体生化过程的损害,这是衰老的原因之一。结果可见2种药物的不同浓度对大、小鼠离体脑内MAO-B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另据实验研究报道,首乌对老年和青年小鼠脑和肝组织中的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高达80%以上。
1.1.5何首乌丸剂的延缓衰老作用何首乌丸剂也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有人观察了何首乌丸剂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对脑单胺氧化酶活性、脂黑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丸剂能抑制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化学发光强度50%的浓度(IC50)为18.2μg/ml,该浓度对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3.2%。何首乌丸剂给大、小鼠灌胃,连续数天,可明显降低大鼠肝过氧化脂质含量和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和脑内脂褐质含量,这些结果说明何首乌丸剂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1.2何首乌生品、新法炮制品及老法炮制品对小鼠SOD及LP0作用的比较何首乌生品、新法炮制品及老法炮制品对小鼠超氧化酶(SOD)及血中过氧化脂质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实验比较了何首乌生品、新法炮制品及老法炮制品对小鼠SOD及血中过氧化脂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法炮制品、老法炮制品均有明显提高小鼠全血及脑组织SOD活性的作用,老法炮制品的作用强于新法炮制品,生品无明显影响;新、老法炮制品均有明显降低小鼠心、肝、脑组织中血中LPO含量,且老法炮制品的作用明显强于新法炮制品,生品无明显影响。
1.3何首乌提取物的延缓衰老作用1.3.1何首乌水提取物的延缓衰老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和活性与机体的衰老、肿瘤和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肌体的衰老,体内SOD含量明显下降。据实验研究报道,小鼠血中SOD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11月龄小鼠血中SOD含量为21.81±6.39mg/100ml。而2月龄小鼠血中为39.30±10.93mg/100ml,即11月龄小鼠血中SOD为2月龄小鼠的55%左右,当间日连续给予何首乌1个月的11月龄小鼠水提取物灌胃时,血中SOD为34.82±10.74mg/100ml。
另据报道,何首乌对柴胡和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血中SOD含量降低有显著对抗作用,能使SOD保持于正常水平,表明可显著对抗老龄小鼠脑、肝、血管组织中SOD活性的降低,有增加老年及青年小鼠组织中SOD含量的作用。增加体内抗氧化剂的含量,或提高其活性,从而加速体内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清除,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1.3.2何首乌醇提取物的延缓衰老作用何首乌醇提取物的延长寿命的作用。实验取羽化的果蝇,饲养1个月后随机分组,对照组饲养于普通培养基(玉米粉、红糖、琼脂、酵母、苯甲酸,按一定比例配合制成),给药组按0.1%、0.5%和1%的复方首乌汤水提醇沉液(以何首乌为主药,加入益气、补血、壮阳诸药),加入培养基中,当培养基中出现蛹时,立即换瓶,避免果蝇增殖,保持年龄恒定。观察1个月后,每天记录果蝇衰老死亡数,直至全部死亡,求出平均寿命(天),结果复方首乌汤水提醇沉液药物浓度0.1%时果蝇平均寿命为70.37 ± 20.50天,复方首乌汤水提醇沉液0.5%时果蝇平均寿命为74.48±21.43天,而对照组仅66.48±16.79天。
实验用上方另取昆明种3个月龄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15只,实验组灌胃给复方首乌汤水提醇液10g/kg;给药每天1次,连续45天,次日摘除眼球取血,剖颅取脑,开胸取心脏,分别测定血、脑、心脏中过氧化脂质值,结果表明复方首乌汤水提醇沉液可显著抑制老年小鼠血、脑、心脏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具有抗衰老延寿作用。
1.4何首乌对提高老年机体DNA修复能力的影响何首乌有一定的提高老年机体DNA修复能力的作用。据实验研究报道,实验通过比较饲喂首乌的老年大鼠、对照大鼠和青年大鼠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复制后合成指数(PRDS)的水平,观察何首乌在提高老年机体DNA修复能力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中等剂量的首乌乙醇浸膏可使外周淋巴细胞DNA复制后合成指数(PRDS)的水平升高,明显提高了大鼠外周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修复能力。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2.1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2.1.1何首乌单方煎剂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何首乌煎剂对免疫器官重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有学者报道能对抗老年小鼠的胸腺萎缩,甚至保持年轻时的水平。何首乌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服用制首乌的小鼠比生理盐水组增加(生理盐水组小鼠胸腺重量为46.36±8.90mg/10g体重,制首乌组小鼠为75.82±11.1mg/10g体重,P<0.01),另外,制首乌还能对抗由于强的松龙引起的胸腺萎缩(生理盐水加首乌组为46.36±8.90mg/10g,强的松龙组为16.22±2.68mg/10g,体重;P<0.01)。
何首乌也能使腹腔淋巴结、肾上腺的重量,及脾脏的重量增加。还能增加正常白细胞总数,对抗强的松龙免疫抑制作用及所致白细胞下降作用;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小鼠细胞C3b受体花环及免疫复膈花环。但不同的炮制品对药物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何首乌对柴胡煎剂或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胸腺萎缩和血清γ-球蛋白下降,有显著对抗作用。
另据实验研究报道,实验用小鼠112只,40-50天龄,体重18-20g,分为两组,实验组66只,对照组46只,同样条件饲养1日后,开始喂药,实验组喂何首乌煎剂浓缩液(1g/ml),隔日喂0.5ml,对照组隔日喂生理盐水0.5ml。总共喂药7个月(曾停药1周),待小鼠11个月龄时,再加上同种年轻小鼠(2月龄)1组,共有3组。实验将动物(雌雄各半)分批断头杀死,迅速取出胸腺、肾上腺,称重,结果可见老龄药物组11月龄小鼠与胸腺重为135±9.23mg/100g,11月龄小鼠对照组为76.66±10.3mg/100gP<0.001),年青组小鼠(2个月龄)小鼠胸腺重量为226.70±10.79mg/100g体重,老年鼠与年轻鼠胸腺重量有非常显著差异,而何首乌可使胸腺重量保持一定值,与同龄小鼠胸腺重量有显著差异,说明何首乌有延缓胸腺退化与萎缩或增加其重量的作用。
2.1.2何首乌复方煎剂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何首乌和黄芪两药单用或联用对小鼠胸腺均有明显的作用。观察了何首乌和黄芪单用或联用不同分组对老龄小鼠胸腺的影响,并用形态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胸腺呈明显变退化,其它组与对照组比,胸腺重量和体积明显增大;光镜下皮质显著增厚,髓质分界清楚,细胞密度明显增大。计量结果面密度,体密度,数密度及淋巴细胞核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在非淋巴细胞,两药联用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数密度最高的淋巴细胞群体的核直径在三个实验组均增大。表明何首乌和黄芪两药均有使小鼠胸腺呈明显形态逆转变化的作用,两药联用,作用增强。
2.1.3何首乌提取液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何首乌水提液有对抗环磷酰胺的致胸腺重量的减轻,对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实验用NIH种小鼠,体重16±0.5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第一组给生理盐水0.2ml/鼠,第二、三组分别给复方首乌汤水提液0.5、1g/kg,每日1次,连续7天,次日断头处死动物,取脾、胸腺称重。实验结果脾脏重量,对照组、复方首乌汤水提液0.5g/kg、1.0g/kg组分别为66.13±13.77(M±SD),67.57±12.58和63.44±9.95mg/kg体重,无明显变化;胸腺重量,上述3组分别为58.38±7.03、55.8±10.38和56.14±16.32mg/10g体重,亦无明显变化。用同样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第一组给生理盐水0.2ml/鼠/日,连续7日,第二、三、四组在给药后4日给环磷酰胺灌胃70mg/kg 1次,停药后次日处死动物,取脾、胸腺称重,结果表明该方水提液有对抗环磷酰胺的致胸腺重量的减轻,提示有对抗免疫抑制剂作用。
另据报道,研究不同何首乌制剂对老年大鼠胸腺重/体重比值、胸腺和肝脏胞浆蛋白、核RNA及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大鼠胸腺/体重比值,老年大鼠胸腺重/体重比值,胸腺胞浆蛋白和核RNA及DNA含量肝胞浆蛋白和核RNA含量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而肝核DNA含量则明显提高,醇提液和水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老年大鼠下降的胸腺重/体重比值,胸腺胞浆蛋白和核RNA及DNA含量,肝胞浆蛋白和核RNA含量,降低肝核DNA含量。
2.1.4何首乌提取物对胸腺蛋白含量的影响药理实验证明,何首乌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老年大鼠胸腺胞浆蛋白和核酸含量,提高胸腺重/体重比值,降低肝脏组织中DNA的含量。这些结果说明,何首乌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能增加胸腺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促进胸腺细胞增生,保护胸腺。
2.1.5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的影响据“黄芪和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胸腺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报道。实验观察了单用黄芪(A组)、何首乌(P组)和两药联用(AP组)对15个月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观察到对照组(C组)胸腺呈明退化,A、P、AP组与(C组)相比,细胞密度明显增大,其胸腺细胞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并多见有丝分裂相;而在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内,线粒体嵴部分或肺部清晰可见,粗面内质网或轻度扩张或呈扁平囊状;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细胞各自与胸腺细胞紧贴形成花环也较常见;上述变化在AP组尤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何首乌、黄芪均有促进老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明显逆转变化的作用,两药联用,作用增强。
2..2对小鼠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2.2.1何首乌水煎醇提物对小鼠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何首乌有增强ConA诱导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实验用LACA纯系小鼠、雌性,60-70天龄,体重18-22g,以何首乌水煎醇提物(PM2)6.25-100mg/kg/日,腹腔注射,连续3天,4天取胸腺、脾脏、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PM2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由ConA诱导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药组液闪计数(CPM)比对照组CPM的比值(相对增殖指数,KPI)增加137-210%。对由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有增强效应,KPI增至117-150%。另PM2。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天,对ConA诱导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可明显增强,最大RPI分别为178%和304%。
2.2.2何首乌水煎醇提物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比较何首乌对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增强效应远不如在该剂量下对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增强效应明显。实验用LACA纯系小鼠,雌性,60-70天龄,体重18-20g,以首乌水煎醇提取物(PM2)6.25-100mg/kg/天,腹腔注射,连续3天或7天后,取脾测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首乌醇提取液(PM2)对LPS诱导的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除50mg/kg给药3天(RPI为25%)和25mg/kg给药7天(RPI为119%)有增高外,其它剂量均无效。而且对脾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增强效应远不如在该剂量下对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增强效应明显。
2.2.3何首乌对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影响首乌醇提液(PM2)在所有剂量均可显著增强正常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实验用LACA纯系小鼠,雌性,日龄60-70天,体重18-22g。以首乌醇提取液12.5-100mg/kg/日,皮下注射,于SRBC免疫后次日开始给药,连续3天,第4天作脾脏空斑形成细胞(RFC)测定。结果表明,首乌醇提取液在所有剂量均可显著增强正常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以50mg/kg/日最为明显,脾脏空斑形成细胞值对照组为264,用药且提高到444。另据报道,从何首乌中分离出来的两种酸性多糖具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作用。
2.3何首乌复方对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何首乌复方对血浆cAMP有一定的影响,能显著增加cAMP含量,对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实验取NIH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实验组给复方首乌汤水提液(以何首乌为主药,包括益气、补血、壮阳诸药)5g、10g/k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0.2ml/鼠,每天1次,连续7天,次日摘除眼球取血,测定cAMP和cGMP。实验结果表明,复方何首乌汤水提液能显著增加小鼠血浆中cAMP的含量,对cGMP的含量无影响,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说明对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亦有报道,何首乌对正常动物的体液免疫有显著抑制作用。
2.4复方首乌水提液对大鼠脾细胞ConA和PHA的增殖反应的影响复方首乌水提液对大鼠脾细胞ConA和PHA的增殖反应有着明显的影响。复方首乌水提液300mg/kg腹腔注射,可使大鼠脾细胞对ConA和PHA的增殖反应明显增强,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显著提高。体外实验1mg/ml的复方首乌提取液对ConA诱导的大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及IL-2生成也明显增强。用药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超微结构显著活化,巨噬细胞毒效应也明显升高。
2.5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制首乌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据实验研究报道,生理盐水组吞噬指数为0.476±0.558,制首乌组为0.6100±0.0449,两组比较P<0.001;强的松龙组为0.2298±0.0285,强的松龙加首乌组为0.3167±0.358,两组比较P<0.001,表明制首乌有明显的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作用。
2.6何首乌单用和复方用对脾和脾巨噬细胞的作用比较据“黄芪和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脾保护作用的定量”研究报道,本实验在建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老龄小鼠模型基础上,定量比较了黄芪、何首乌单用和联用对脾和脾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脾巨噬细胞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而灰度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相比,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组三组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和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差异而灰度皆增高;吞噬率在黄芪和何首乌组不如对照组而黄芪加何首乌组则达到对照组水平。表明黄芪和何首乌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抑制性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
2.7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的作用何首乌能使肾阴虚慢性气管炎病人痰液中免疫球蛋白的IgA显著升高,(P<0.01),提示何首乌还有防治感冒和治疗支气管炎的作用。
黄芪1对免疫系统的作用1.1对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1.1.1黄芪生药对氢化可的松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单味黄芪对老龄及氢化可的松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黄芪能增强老龄鼠及氢化可的松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鼠的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水平、补体介免疫复合物溶解活性,使老龄鼠免疫器宫和组织超微结构恢复正常。实验结果提示,黄芪能调节老龄鼠的免疫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1.1.2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剂的对抗作用研究表明,黄芪多糖(APS)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胸腺重量,同时对强的松龙所致的脾、胸腺重量的减轻有明显对抗作用。黄芪多糖对环磷酿胺(CY)或强的松龙有完全或部分对抗作用,且小剂量黄芪多糖只能部分纠正强的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大剂量则可完全纠正强的松的抑制作用。说明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其剂量有关。
黄芪多糖和红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黄芪多糖(RHPS)和红黄芪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均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能完全纠正强的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体内淋巴细胞转化,能使α-萘酚醋酸脂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对环磷酰胺或强的松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的纠正作用。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红芪多糖1-100mg/L对PHA50mg/L刺激淋巴细胞增生的作用无显著影响。红芪多塘对正常小鼠血浆cAMP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与强的松合用时可使血浆cAMP水平显著高出对照组和单用PDS组。
另据报道,从脾及胸腺重量、溶血素、血凝素以及脾细胞总数及空斑形成细胞测定看出,黄芪多糖、红芪多糖均能对环磷酸胺或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完全及部分对抗作用。
1.2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研究发现黄芪多糖(APS)可使小鼠胸腺和脾脏内T细胞数增加。而IgG产生更需要T细胞参与。给小鼠口服黄芪液,对免疫反应早期阶段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的前体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以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的IgG抗体产生增加,脾溶血空斑数增加或呈调节作用,此调节作用与脾脏中的cAMP、cAMP/cGMP的变化呈逆相相关,与cGMP变化呈正相相关。此外黄芪制剂喷鼻后,鼻分泌液中IgA明显上升(P<0.01)。正常人服用黄芪全草浸膏片后屹lgM、IgE显著增加。
另据报道,易感冒患者服用黄芪2月后可明显提高其鼻分泌液中IgA和IgG的含量,且lgA含量变化与感冒之间有平行关系。正常人80例服用黄芪全草干浸膏片后,IgM、lgE亦显著增加。以上说明黄芪有促进体液免疫的作用。
1.3对细胞免疫的影响1.3.1黄芪制剂对细胞免疫的影响黄芪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患者及健康人均有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的作用。都本业等发现黄芪对损伤、脱落的T细胞正受体有修复作用,但无刺激再生作用。黄芪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玫瑰花结的形成。
有学者作了12种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甘肃和四川产的黄芪、正口芪、甘孜芪、绵黄芪及青海野芪等12种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发现,黄芪因种类与产地不同其免疫药理作用亦各异。促进小鼠细胞免疫者以正口芪和黄芪最明显;其次为甘孜芪及绵黄芪,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者以黄芪的吉林黄芪、黄芪的甘肃武都黄芪及正口芪的呼和浩特黄芪最为明显,各种黄芪对脾脏功能的影响,均能促进B细胞增值。实验研究还发现正口芪及黄芪有抑制总补体活性的作用。
1.3.2黄芪有效成分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研究表明,ANAE染色反应阳性率的高低,可反映药物对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体内LTT试验黄芪能表现出药物直接活化T淋巴细胞的能力,耳廓DNCB肿胀反应可用来测定药物对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对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试验结果,幼龄小鼠为黄芪多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三项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差异,表明黄芪多糖用量50-150mg/kg/天时,对正常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但从中性粒细胞的NBT试验结果可看出,黄芪多糖有明显提高中性粒细胞活性的功效。
1.4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1.4.1黄芪不同制剂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1.4.1.1单味黄芪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黄芪煎剂口服能增加小鼠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黄芪及其单体对活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影响。红芪与黄芪同科不同属,是黄芪最重要的代用品;在中医药方中用于扶正固本、补气固表、利尿生肌等。实验用吞饮中性红的方法测定Mφ的吞噬功能,并进行了红芪及其几种单体对活化Mφ吞噬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用药与否,活化Mφ的吞饮能力都随Mφ细胞数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增长,同时显示,红芪各剂量组与未用药组的直线斜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红芪增强Mφ吞饮能力的作用不是或不只是使Mφ细胞数的增加,主要是使活化Mφ发生质的改变,即使Mφ的吞噬能力大大增强。
另据报道,黄芪煎剂(20%)每天或隔日口服0.5ml,连续1-2周,能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在先用碳粒“封闭”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恢复过程中,黄芪亦能使其吞噬指数明显提高。
1.4.1.2黄芪对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人淋巴细胞的直接活化作用有学者作了黄芪对人淋巴细胞、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直接活化作用的研究。采用噬陛蓝(MTT)比色法研究黄芪多糖和黄芪注射液对人淋巴细胞、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直接活化作用-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上述3种细胞无毒性,但直接活作用不明显;黄芪注射液对3种细胞直接活化作用显著。
1.4.1.3黄芪和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脾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比较实验在建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老龄小鼠模型基础上,定量比较了黄芪、何首乌单用和联用对脾和脾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脾巨噬细胞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而灰度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相比,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差异而灰度皆增高;吞噬率在黄芪和何首乌组不如对照组,而黄芪加何首乌组则达到对照水平。表明黄芪和何首乌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抑制性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
另据单用黄芪组A、何首乌组P和两药联用组AP对15个月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的影响。对照组(C组)胸腺呈明显退化,A、P、AP组与C组相比,细胞密度明显增大,其胸腺细胞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并多见有丝分裂相;而在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内,线粒体嵴部分或全部清晰可见,粗面内质网或轻度扩张、或呈扁平囊状;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各自与胸腺细胞紧帖形成花环也较常见。上述变化在AP组尤为明显,表明黄芪、何首乌均有促进老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明显逆转变化的作用。两药联用,作用增强。
1.4.1.4芪球合剂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芪球合剂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的作用。荣芪合剂是由黄菌和猪血浆多种球蛋白合成的抗感染制剂,给小鼠饲后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外周血的白细胞数,可桔抗由环磷酸胶引起的脾指数及白细胞总数降低作用,而对血清溶菌酶水平无明显影响。
1.4.2黄芪有效成分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1.4.2.1绵毛黄芪总贰的抗炎及免疫活性作用从新疆绵毛黄芪中分得的绵毛黄芪总甙(Astr-asevenianin)50mg/kg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肿胀和对抗佐剂性关节炎的初级症状。50、75mg/kg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小鼠抗SREC溶血素生成增加,增强SRBC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DNCB引起的接触性皮炎。1、7.5mg/L的棉毛黄芪总甙对体外ConA诱导3H-TdR参入的淋巴细胞转化有增强作用。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发现其对O2具有清除作用。提示绵毛黄芪总甙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活性作用。
1.4.2.2黄芪多糖对小鼠腹腔及脾脏中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据报道,黄芪多糖是黄芪中免疫活性较强的一类物质,它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另据报道,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及脾脏中巨噬细胞的功能,使肺部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吞噬白色念珠菌的功能明显增强。有学者认为黄芪多糖(APS)促进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显著增加(P<0.01),在防治慢性气管炎时,用药后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
另据报道,黄芪多糖能对抗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龙所致的脾脏、胸腺、肠淋巴结等免疫组织的萎缩作用和对外周白细胞减少作用;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在与致敏原同时间、同途径注射黄芪多糖,显示强佐剂效应,显著提高空斑形成细胞数。
1.5对补体系统的影响1.5.1黄芪制剂对补体系统的影响黄芪既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又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总补体活性,服用黄芪时,可以明显地提高老年人的补体具有溶解免疫复合物能力(CMSC)(P<0.01),从而降低CIC水平,减少CIC沉积。避免或减轻免疫复合物病等疾病很有意义。
1.5.2黄芪制剂对小鼠补体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检测大兴安岭特产黄芪-北芪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动物模型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补体系统功能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北芪可显著增强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PFC和抗体生成。提高小鼠的CMSC及总补体水平,实验证明北芪对免疫功能低下鼠的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1.5.3黄芪多糖对低补体豚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芪多糖、党参多糖(CPS)、人参多糖(GPS),对正常豚鼠及经过眼镜蛇蛇毒因子(CVF)处理后低补体豚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表明3种多糖对正常豚鼠无影响,而对经过CVF处理后的补体下降,吞噬率下降的豚鼠有促进补体恢复的功能,促进中性白细胞吞噬率提高和恢复。电镜观察可见经注射CVF后豚鼠血液中性白细胞颗粒状物增多,吞噬率下降,再给3种多糖后颗粒减少,吞噬功能恢复。黄芪多糖对经眼镜蛇毒因子处理后补体下降,吞噬率下降的豚鼠有促进补体恢复,促进中性白细胞吞噬率提高和恢复的功能。
1.6对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1.6.1黄芪不同制剂对免疫细胞的作用1.6.1.1单味黄芪制剂对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黄芪对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有诱生作用。黄芪对白细胞介素-2(IL-2)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黄芪在浓度25μg/L的作用下能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增殖;对辅助性T细胞(TH)功能有明显促进,而对抑制性T细胞(TS)无明显刺激作用,提示可能通过以上两个途径调节免疫功能。
1.6.1.2黄芪调节1gG亚类缺陷病人IL-2、BCGF、IL-6活性的作用据报道,黄芪对IgG亚类缺陷病儿体外T细胞增殖反应,IL-2、BCGF和IL-6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IgG亚类缺陷病儿T细胞增殖反应低下,IL-2、BCGF和IL-6活性降低。黄芪有明显提高病儿T细胞增殖反应,IL-2、BCG和IL-6活性,其中BCGF和IL-6活性可达到正常水平;而对正常对照无上述免疫增强效应。黄芪对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BCGF、IL-6)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IgG亚类的产生有关。
1.6.1.3当归补血汤对血虚小鼠产生IL-2影响当归补血汤对血虚小鼠产生IL-2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有显著促进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作用(P<0.001)。拆方研究证明当归或黄芪均能显著促进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P均<0.001)。
有学者作了黄芪在当归补血汤内的免疫作用差别及量效关系的分析研究,实验采用正常小白鼠给药后,通过对NK活性、LL-2活性、Mφ活性、CIC含量、溶菌酶含量五项免疫指标的测定,分析黄芪在当归补血汤内的量效关系上有其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证实当归补血汤内黄芪的用量既不可增,也不可减,而必须以“五倍黄芪归一份”的组方规律才是黄芪补血汤的最佳剂量。
1.6.2黄芪有效成分对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学者作了从IL-1探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黄芪和黄芪多糖对正常和大黄脾虚型小鼠巨噬细胞产生IL-1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黄芪(0.5kg/L,体内)、黄芪多糖(1.25×10mg/l,体外)可协同LPS使正常小鼠IL-1活性提高;大黄脾虚小鼠IL-1活性比正常小鼠低;黄芪(0.5-2kg/L体内)、黄芪多糖(1.25%104mg-1.00%105mg/L体外)均可协同LPS使脾虚低下的IL-1明显提高;黄芪或黄芪多糖分别单独作用于正常及大黄脾虚小鼠,未测出有意义的IL-1活性。
据黄芪多糖的分离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报道,未见有诱生脾细胞IL-2的作用。黄芪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经分离得白色粉末状多糖Mwt:37500,证明为α糖甙键连接,水解多糖检出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克分子比为葡萄搪∶半乳糖∶阿拉伯糖=1∶0.95∶0.70。体外试验结果表明(1)黄芪多糖可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但与ConA联合刺激脾细胞时,未见有协同作用;(2)未见有诱生脾细胞IL-2的作用;(3)黄芪多糖和IL-2均能增加入体LAX细胞活性,且两者合用效果更佳。体内试验结果表明,(1)黄芪多糖促使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并且能完全纠正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数量下降;(2)黄芪多糖对体内淋转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对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纠正作用;(3)黄芪可增强NK细胞活性,并可完全纠正CY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4)黄芪多糖可促进IgG的产生。
1.7诱生干扰素作用研究表明,黄芪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与诱生干扰素作用有关,黄芪通过促进病毒诱生使肺及血清的干扰素显著增加,且提高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黄芪对3型鼻病毒BB1株病毒、3型腺病毒、滤泡性口腔炎病毒、NDV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但对病毒无直接灭活作用。
其它学者也报道,黄芪对小鼠Ⅰ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保护作用,其抗病毒的原理之一可能是提高患者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1229只小鼠28次实验结果,其效果与干扰素诱生剂梯洛龙(tilorone)和气管炎菌苗大致相似。黄芪口服或喷鼻、对1000人进行预防流感的流行病学观察,有预防效果。
黄芪本身无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但可促进小鼠肺对Ⅰ型副流感病毒和新城鸡瘟病毒产生干扰素的能力。感冒易患者服用黄芪2周或2月后,周围血白细胞诱生干扰素力、可能是黄芪抗病毒感染的原理之一。在细胞培养中,受黄芪处理的小鼠肾细胞能促进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黄芪组干扰素滴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1.8对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1.8.1黄芪单方制剂对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黄芪单方制剂有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水煎液对昆明小鼠灌胃给药,研究黄芪对小鼠脾NK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50%、20%水煎液组增强作用更明显(P<0.05,P<0.01)。
另据黄芪-昆明山海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节研究报道用酶释放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患者(28例)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22例),且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患者NK细胞活性低下与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关,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及抗ENA等自身抗体无关。用K563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检测SLE患者PBMC释放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NKCF)的能力。结果表明,患者NKC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也与疾病活动程度有关,并与其NK细胞活性水平呈正相关。黄芪和昆明山海棠均可直接或通过刺激NKCF释放促进健康人SLE及患者PBMC的MK细胞活性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1.8.2不同剂量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对小鼠NK和IL-2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黄芪、当归为5∶1的常规配方组免疫药理作用最为明显。即小鼠脾细胞NK细胞对L929靶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和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增加。而其它剂量无此明显效应。
1.8.3黄芪免疫调节有效成分F3对IL-2所诱导的LAK细胞活性的影响黄芪免疫调节有效成分F3可增强低剂量rIG-2诱导LAX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这研究表明黄芪免疫调节有效成分F3可以在体外大大增强rIL--2所诱导的LAX细胞的活性。这种增强表现为要达到相同水平的肿瘤杀伤效应,可以减少90%IL-2剂量或LAK细胞数量的减少,它所导致的毒副作用有所缓和,但也因此降低了有效的抗癌性。黄芪免疫调节有效成分F3可增强rIG-2所诱导LAX的细胞活性的确切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1.9黄芪对Graves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黄芪对Graves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8例Graves病(GD)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着重观察中药黄芪对其影响。38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皆明显异常;将其对半分成二组GDⅠ组单纯口服他巴唑,GDⅡ组服用黄芪加他巴唑。2月后,两组T3、T4值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而T淋巴细胞亚群在GDⅠ组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GDⅡ组则基本恢复正常(P<0.05)。提示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本病的疗效。
1.10提高或恢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据研究报道,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具有免疫粘附(RCIA)功能,红细胞通过免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年轻人,口服黄芪可显著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使其达到青年人水平,还可能与黄芪能促红细胞表面C3b受体的表达,改善免疫粘附(RCIA)功能调节因子的紊乱状态有关。
1.11对多种免疫因素的调节作用
1.11.1黄芪不同制剂对多种免疫因素的调节作用1.11.1.1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中药黄芪常作为免疫调节剂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本文采用黄芪小鼠体内外试验,研究了黄芪对ConA、LPS活化淋巴细的增殖调节、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IL-2的诱生和抗体产生的调节。结果表明体内注射黄芪能增强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IL-2的诱生,亦能加强CIC的清除、增强抗体的产生,但对LPS刺激引起的B细胞无明显促进作用。体外试验表明低剂量黄芪(5%)能增强ConA刺激引起的T细胞增殖和IL-2产生,中等剂量(10%)和高剂量(20%)黄芪反而抑制ConA刺激引起的T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对LPS刺激引起的B细胞增殖作用三个剂量的黄芪均无明显促进作用。
另据报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在体液免疫、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对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多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理活性。黄芪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对免疫抑制剂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具有双向作用的免疫调节剂。
1.11.1.2单味北芪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据报道,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溶血空斑和溶血素生成试验,总补体量测定及补体介导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测定等五个方面观察了北芪对正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北芪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对正常鼠的免疫功能基本上未呈现增强作用,而对异常的免疫功能则可使其恢复正常。
1.11.1.3黄芪有效成分对多种免疫因素的调节作用黄芪多搪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实验应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6日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黄芪多糖体内应用对烧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多糖腹腔注射250mg/kg每天一次,连续5日不仅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还可使烧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恢复正常;黄芪多糖体内应用还可纠正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IL-2产生的受抑状态,并可使烧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及Ts的抑制活性降低至正常水平。提示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受抑与烧伤后血清、巨噬细胞及Ts的抑制作用有关;黄芪多糖体内治疗可降低烧伤后血清、巨噬细胞、Ts的抑制活性,恢复烧伤后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
2对机体代谢的影响2.1对细胞代谢的影响通过观察人胎肾细胞,人胎肺二倍体细胞及小鼠肾细胞在含黄芪的营养液中生长发现、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
人胎肾细胞和地鼠及小鼠肾细胞培养成单层后,在营养液中加0.5%黄芪,可使活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寿命延长一倍左右;黄芪还可延长人胎肺二倍体细胞自然衰老的过程,同时明显延长细胞的维持时间。
人胎肾细胞培养在含黄芪(最终浓度为0.3-0.5%)的生长液中,4-7日电镜观察,可见次级溶酶体形态的髓膜样结构增多,组织化学观察,可见人胎肾细胞内的糖原颗粒、酸性磷酸酶和琉珀酸脱氢酶有明显增加。以上用说明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小鼠水煎液灌胃及正常人服用黄芪干浸膏片后,血浆cAMP含量均明显提高。内蒙古黄芪水煎液(1∶0.33g)给小鼠灌胃,每日0.5ml,连续10日或14日,可使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提高,黄芪提出物(阳离子交换部分)每日灌胃0.2ml(相当生药6克),连续14日,作用更为显著。正常人80例服用黄芪干浸膏片后,cAMP亦有显著增加。
小鼠皮下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显著增力的白细胞总数和多核白细胞数。给小鼠皮下注射黄芪注射液(1∶1)0.3ml,连续5日,可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和多核白细胞数。有报告称黄芪能使荷瘤(U14)小鼠的血红蛋白升高。
2.2对核酸代谢的影响黄芪多糖(APS)200mg/k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脾脏显著增大,RNA含量增加达18%左右,但3H-UR掺入RNA的量显著降低达81%,1次腹腔注射APS500mg/kg6小时后3H-UR即显著下降45%。48小时后脾脏显著增大,RNA也略有增加,维持在10-14%,对其它网状内皮组织,好肝脏和淋巴结也有类似作用。黄芪煎剂可显著促进骨髓造血细胞DNA合成,加快有核细胞分裂过程。对体外培养肝细胞,黄芪能促进RNA及蛋白质合成,提示其能延长细胞寿命,增强细胞代谢,推迟老化。
3抗衰老作用3.1对组织的胶原合成作用有学者认为对组织的胶原合成作用是衰老学说之一,机体衰老与组织中胶原合成代谢紊乱有关。研究发现,老年大鼠主动脉和肺内胶原含量与心血管和肺功能生物衰老具有相关性,而黄芪能明显降低动脉和肺内胶原含量。
3.2延长细胞寿命及抗氧化作用自由基反应是引起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等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辅酶A、谷胱甘肽等的活性逐渐降低,导致自由基反应增强而诱发了过多有毒性的过氧化物堆集而加速衰老。黄芪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这也是黄芪对细胞寿命的作用的两个主要内容。
黄芪甙不仅能增加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而且也能降低氧化反应产物M-DA。故推测黄芪能降低自由基产生和增加对自由基净化能。硒合物在人体内与酶相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具有排毒、解毒的作用,硒有类似VitE、CitC的抗氧化作用,硒是构成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由重要成分。
有学者报道,由于黄芪具有(1)延长细胞的体外生长寿命,抑制病毒繁殖,降低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2)黄芪多糖提高小鼠脾脏和肝脏RNA含量,黄芪皂甙促进DNA合成,加速肝脏分化增殖。(3)黄芪可提高机体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含量的活力,降低血清脂褐质的含量。(4)黄芪能补气生血进而有安神作用。(5)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提高实验大鼠的应激能力等。故显示其抗衰老作用。
红芪多糖对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LPO和SOD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多种指标证明红芪多糖(HPS)具有明显地延缓衰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HPS的作用,用天然氧化剂维生素E和益肾健脾方为对照,观察该药对体外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内LPO和SOD含量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HPS有直接清除LPO,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显著提高SOD活性,起到抗氧化酶的作用,且较两种天然氧化剂为佳。故认为HPS对SMC因自由基造成的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为本品在临床上防治动脉血管老化及硬化提供理论根据。
蜜炙过程对黄芪(体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蜜炙过程不明显影响黄芪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但生黄芪对经自由基(·OH)和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生产的活性氧的清除作用优于制黄芪水提物。提示加热炮制可部分降低黄芪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有学者作了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基作用的影响研究。从黄芪中分离出的总黄酮(TFA)、总皂甙(TSA)和总多糖(TPA),观察对黄膘呤/黄膘呤氧化酶和多形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介导鲁米诺化学发光及H2O2-Fe2+诱导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三个实验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TFA和TSA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其中TFA效果最好,TSA次之,提示黄芪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TFA和TSA。TPA对氧自由基有部分清除作用,但作用强度随其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黄芪注射液及有效成分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物均有一定的作用。实验采用在体和离体两种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及有效成分木糖-葡萄糖-环黄芪醇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离体肝脏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4%和31.5%(P<0.05);并且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升高,抑制率分别为41.2%和83.8%(P<005和0.01)。
据细胞寿命、增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研究报道,实验以体外培养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为材料,当细胞培养至27代时,将细胞分为加黄芪提取液的给药组和不加黄芪提取液的对照组,相同条件下传代培养,直至细胞停止增殖。同时,每隔一定代龄用流式细胞计测定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其SOD含量,并进行常规染色体检查和细胞一代存活时间的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生长77代,而对照组细胞仅存活至52代。至传代终止两组细胞都始终保持其二倍体性质,随着代龄的增加,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SOD含量和一代存活时间均明显下降。同一代龄,给药组细胞的增殖能力、SOD含量和一代存活时间高于对照组,随代龄的增加,这种差距更加明显。
黄芪甙抗生物氧化作用的研究表明,0.02、0.04、0.06mmol黄芪皂甙(ASI)和0.008、0.016、0.024mmol绵毛黄芪甙(SK)可对抗远志皂甙的溶血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12.5mg/kg ASI及6mg/Kg SK,灌胃每日2次,连续5日,可对抗CCl4所致死亡。12.5、25mg/kg ASI,6、12mg/kg SK,灌胃持续14-16日,可引起昆明种小鼠或C57BL/6J小鼠的红细胞内超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12.0mg/kg×日SK、25mg/kg天ASI持续4日,可使昆明种小鼠C57BL小鼠的肝内MDA含量明显下降,GSH含量明显上升。以上结果提示黄芪甙具有抗生物氧化性质,这不仅可能有助于解释黄芪甙对抗CCl4的毒性作用和远志皂甙的溶血作用,这一基本生化机制,也有助于阐明中医应用黄芪异病同治的原理。
红芪多糖有使大鼠红细胞中SOD含量升高的作用。实验应用生物化学法,就红芪多糖对大鼠红细胞中SOD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芪复合物(HPS)对幼龄大鼠红细胞中SOD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对老龄大鼠红细胞中SOD的含量有明显的升高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此酶含量的升高更为明显,(其中50mg/kg体重剂量组与NS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150mg/kg体重剂量组HPS组比较,P<0.01,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HPS对老龄大鼠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与人参及四君子汤一样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实验采用荧光偏振技术的荧光法观察到黄芪能显著降低小鼠的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提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可减少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和肝脏中脂褐素的含量。同时发现对脂褐素的影响复方优于单味。黄芪与人参、四君子汤一样均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3.3对脂褐素沉积的抑制作用已经观察到脂褐素与年龄明显的线性增加,脂褐素的沉积被认为是老化器官内体内平衡被损的一种标志。崔祝梅等在APS的抗衰老实验中发现黄芪多糖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浆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并可使脾脂褐素颗粒分布和聚集力随APS剂量增加而减少。
3.4黄芪与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实验在建立环磷酸胺免疫抑制老龄小鼠模型基础上,定量比较了黄芪、何首乌单用和联用对脾和脾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黄芪、何首乌及黄芪加何首乌三组脾巨噬细胞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而灰度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对照组相比,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和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差异而灰度皆增高;吞噬率在黄芪与何首乌组不如对照组而黄芪加何首乌组则达到对照组水平。表明黄芪和何首乌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抑制性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这说明了黄芪抗衰老作用的部分机理。
3.5黄芪对体外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抗衰老作用黄芪对体外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具有抗衰老作用。实验以体外培养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为材料,在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衰老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的同时,动态观察黄芪抗细胞衰老效应。结果表明,体外培养人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成活至52代,而含0.2%黄芪制取液的培养基使细胞成活至77代。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随增龄而由扁平长梭形变为园球形,伪足、微绒毛递增,细胞胞体变小,细胞凹陷增多且逐步加深。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增龄变化主要为细胞核逐渐变小,核进行性凹陷加深,核膜从部分融合到全部崩解;异染色质渐增,而常染色质递减;核仁变小且疏松;线粒体减少,峪少,基质凝聚、肿胀、空泡化;粗面内质网减少、脱粒,游离核糖核蛋白体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减少,其囊泡排列紊乱且肿胀;溶酶体递减;脂褐质递增。黄芪组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与上述非黄芪组细胞的衰老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其改变程度显然较轻,变化速率相对缓慢。特别是黄芪组细胞之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特别发达,虽细胞已衰老而它们却不甚衰老。研究证明黄芪具抗衰延寿的良好效应,以其做为抗衰老延寿命的药物值得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发。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它的主要原料包括基质白酒,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如下天然植物原料红景天、何首乌、黄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红景天是红景天提取物或制剂;何首乌是何首乌提取物或制剂;黄芪是黄芪提取物或制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何首乌是制何首乌提取物或制剂;黄芪是炙黄芪提取物或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保健作用的寿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原料为上述中药的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品是以优质白酒,天然植物红景天、何首乌为主要原料,经科学方法提取,研制的一种优质保健酒。具有延缓衰老,免疫调节,养血生精,乌发壮骨的功能,久服可强体魄、抗衰老、延寿年。本品适宜于中、老年人饮用。
文档编号C12G3/00GK1325956SQ0011459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9日
发明者钟家平, 余达经 申请人:钟家平, 余达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