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27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食品用的发酵罐,特别是指一种适合好氧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生产的高效节能发酵罐。
背景技术
传统发酵罐多采用机械浆运行或气体连续喷射来搅拌培养液,这样耗能大,故障多,生产效率不高;普通发酵罐灭菌方式一般都在内置电热元件或罐底另加发热源的结构,它们将直接导致培养液中的糖类等营养物在发热部位碳化,破坏培养液的营养且影响罐体的寿命;在消泡方面,一般发酵罐采用的机械运动或在培养液内添加对微生物培养有负面影响的消泡剂;传统的发酵罐采用双层外壳设计,利用夹层通水流控温或通热水进行灭菌前的预热,这种罐灭菌繁琐,为达到灭菌罐彻底,用夹层热水预热后罐体再加清水通电加热空消,接着将清水放掉加培养液后再加热进行实消,这样不仅费时费水,成功率相对也较低;并且若要从罐体内取出少量菌种还必须通过开盖,从而很容易造成有菌空气内流使菌液污染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发酵罐,其实现气体和液体的高效混合,且还可有效地将气泡自动消化。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发酵罐,其在灭菌、培养物取得之效果好,且避免了培养液的碳化现象发生,操作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发酵罐,包括一罐体,在罐体侧壁设有一进气口,该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罐体内的底部上所设置的环形液体搅拌器相连接,该液体搅拌器上设置有气孔;在罐体内悬设一活动的液体循环罩;位于罐体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且沿罐体顶部插入一液体菌种进管。
在罐体侧壁安装一与罐体内连通的液位汁,在液位汁与罐体连通之间设置一阀门。
所述进气口外接一双阀门,该双阀门与空气洁净管道装置、高温蒸汽管道相连接。空气洁净管道装置包括一高效空气过滤器及一通过导管与高效空气过滤器相导通的初效空气过滤器。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与初效空气过滤器连通的导管上设置一由时间控制器控制的电磁阀。
在罐体底部外接一与罐体内相通的接种装置,该接种装置由一装设于罐体内的液体过滤罩、一阀门、一速接块、一接种枪依次通过出种软管连接。所述罐体顶部上设置一压力表。所述罐体底部外壁包覆一调节温度的加热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1、其通过液体环罩及液体搅拌器之间的作用下,实现气体和液体的高效混合,且还可有效地将气泡自动消化。2、在发酵罐导入外源热汽可提高灭菌效果又可避培养液的碳化现象发生;3、随时可以观看水位及发酵状况,便于掌握放罐最佳时机,且还具有方便取样之功效;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罐体 11、侧壁 12、进气口 121、双阀门 13、管道 14、底部 15、顶部 16、气体出口 20、液体搅拌器 21、气孔 30、液体循环罩 40、液体菌种进管 50、液位汁 51、阀门 60、空气洁净管道装置 61、高效空气过滤器 62、初效空气过滤器 63、电磁阀 70、接种装置 71、液体过滤罩 72、阀门 73、速接块 74、接种枪 75、出种软管 80、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高效节能发酵罐,包括一单层钢罐壁的罐体10,在罐体10侧壁11设有一进气口12,该进气口12通过管道13与罐体10内的底部14上所设置的环形液体搅拌器20相连接,该液体搅拌器20上均匀设置有气孔21;在罐体10内悬设一活动的液体循环罩30;位于罐体10顶部15设置有气体出口16,且沿罐体10顶部15插入一液体菌种进管40,便于添加菌种于罐体10内。
在罐体10侧壁11安装一与罐体10内连通的液位汁50,在液位汁50与罐体10连通之间设置一阀门51,其中通过液位汁50可观看水位及发酵状况,达到及时掌握放罐时间之功效,并且通过阀门51的控制,可进行较佳的取样方式,避免给罐体10内的液体造成污染。
所述进气口12外接一双阀门121,该双阀门121与空气洁净管道装置60、高温蒸汽管道70相连接。空气洁净管道装置60包括一高效空气过滤器61及一通过导管与高效空气过滤器61相导通的初效空气过滤器62,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61与初效空气过滤器62连通的导管上设置一由时间控制器控制的电磁阀63,其利用电磁阀63控制洁净空气输入发酵罐的频率,有效地调节搅拌器的打气频率,采用间歇打气的搅拌方式,从而实现节气高产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层钢罐壁和外源蒸汽导入,可以将装好培养液的主罐体移入灭菌炉内灭菌,如此不但灭菌效果好,而且不会出现培养液碳化及粘底现象。
在罐体10底部14外接一与罐体10内相通的接种装置70,该接种装置70由一装设于罐体10内的液体过滤罩71、一阀门72、一速接块73、一接种枪74依次通过出种软管75连接,所述罐体10顶部上设置一压力表80,所述罐体10底部14外壁包覆一调节温度的加热套。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从进气口12输入洁净空气,通过管道13进入液体搅拌器20中,再经搅拌器20上设置的气孔21喷出,以夹带培养液的气泡上涌到液体循环罩30后,被液体循环罩30引导到中间,四周的液体都涌到中间时,由于罐体10底部14的培养液被搅拌流带走,恰好需要上述涌到液面中间的培养液补充,于是这部分下降的液流带着气泡一起下降,并且将气泡化掉,因此,由液体搅拌器20和循环罩30的共同作用下不仅以静态结构实现气体和液体的高效搅拌,还解决了消泡之难题;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发酵罐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发酵罐,包括一罐体(10),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0)侧壁(11)设有一进气口(12),该进气口(12)通过管道(13)与罐体(10)内的底部(14)上所设置的环形液体搅拌器(20)相连接,该液体搅拌器(20)上设置有气孔(21);在罐体(10)内悬设一活动的液体循环罩(30);位于罐体(10)顶部(15)设置有气体出口(16),且沿罐体(10)顶部(15)插入一液体菌种进管(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0)侧壁(11)安装一与罐体(10)内连通的液位汁(50),在液位汁(50)与罐体(10)连通之间设置一阀门(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2)外接一双阀门(121),该双阀门(121)与空气洁净管道装置(60)、高温蒸汽管道相连接(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空气洁净管道装置(60)包括一高效空气过滤器(61)及一通过导管与高效空气过滤器(61)相导通的初效空气过滤器(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61)与初效空气过滤器(62)连通的导管上设置一由时间控制器控制的电磁阀(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0)底部(14)外接一与罐体(10)内相通的接种装置(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接种装置(70)由一装设于罐体(10)内的液体过滤罩(71)、一阀门(72)、一速接块(73)、一接种枪(74)依次通过出种软管(7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顶部(15)上设置一压力表(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底部(11)外壁包覆一调节温度的加热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节能发酵罐,包括一罐体,在罐体侧壁设有一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罐体内的底部上所设置的环形液体搅拌器相连接,液体搅拌器上设置有气孔;在罐体内悬设一活动的液体循环罩;位于罐体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沿罐体顶部插入一液体菌种进管;其原理是从进气口输入洁净空气,通过管道进入液体搅拌器中,再经搅拌器上设置的气孔喷出,以夹带培养液的气泡上涌到液体循环罩后,被液体循环罩引导到中间,四周的液体都涌到中间时,由于罐体底部的培养液被搅拌流带走,恰好需要上述涌到液面中间的培养液补充,于是这部分下降的液流带着气泡一起下降,并且将气泡化掉,从而以静态结构实现气体和液体的高效搅拌,还解决了消泡之难题。
文档编号C12M1/00GK2856051SQ20062005386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3日
发明者罗森贤, 陈自全, 陈书勤 申请人:东莞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