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91666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巻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
技术背景巻曲形茶叶自动化加工技术受到了设备、工艺技术等因素影响,因无法确保品质的 优越性和完整性,没有形成巻曲形绿茶连续加工生产线。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产品外形巻曲和色泽翠绿,对茶叶进行连续加 工的巻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巻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热风杀青将茶叶送入机组连续杀青,温度控制在150-300°C,时间不超过2分钟, 以钝化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冷却回潮冷却回潮是茶叶快速重新分布走水的过程,从杀青机出来的茶叶进入冷 却回潮机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回潮,防治茶叶黄变和碎断;计量揉捻经过冷却回潮机的茶叶经过计量后进入自动化揉捻机组进行揉捻,揉茶 至少量茶汁溢处,便于成形;动态脱水经过揉捻机揉捻的茶叶用单层烘干机进行烘干;再次进行冷却回潮是初次烘干后的茶叶重新走水回潮的过程。复揉捻是通过破坏叶细胞,进一步紧条和成形的过程;炒干脱水经过复揉捻的茶叶采用桶式螺旋炒干机,炒干脱水;再次进行冷却回潮让茶叶重新走水回潮,水分均匀分布;炒干提香采用新型桶式螺旋炒干机,将茶叶炒干得到成品。本发明所提供的巻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茶叶加工模式,实现了 巻条形绿茶清洁化和自动化加工,保证了加工成形的产品外形巻曲和色泽翠绿,提高了 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巻曲形茶叶加工自动化流程,每个涉及茶叶加热的工艺都配套"冷却回潮" 设备,茶叶通过传输系统进入下一道工艺,杀青的茶叶经过冷却回潮机冷却走水,重新
均匀分布水分,进入揉捻机初揉,通过传输系统到动态烘干机初干,散失水分后通过传 输系统进入冷却回潮工艺冷却,并根据茶叶需要进入下一步复揉工艺,然后进入桶式炒 干机中进行轻压炒干至九成干后冷却,炒干机有紧茶松茶功能,最后进入提香工艺提香 成品,此工艺流程是自动化、清洁化工艺,是一种快速加工工艺,使用当前茶叶加工需 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① 热风杀青。采用机组连续杀青,温度控制在150-30(TC,时间不超过2分钟,钝化 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② 冷却回潮。是茶叶快速重新分布走水的过程,配套快速散热设施,防治茶叶黄变 和碎断。采用冷却回潮机完成。③ 计量。标准的计量可以提高揉捻质量。 揉捻。采用自动化揉捻机组,揉茶至少量茶汁溢处,便于成形。⑤ 动态脱水。采用单层烘干机(平板式),克服了传统的网带式连续烘干机的缺陷(时 间长,通透性能不足,易黄变);设备为平面为钢化网带传输,封闭式,可准确控制温 度和传输速度,液化汽加热升温。其优越性在于能更好更快的散热失水,确保茶叶不黄 变。⑥ 冷却回潮。同②,是初次烘干后的茶叶重新走水回潮的过程。⑦ 计量。标准的计量是复揉的质量保证。⑧ 复揉捻。是通过破坏叶细胞,进一步紧条和成形的过程;⑨ 炒干脱水。采用桶式螺旋炒干机,能控制转速和温度。⑩ 冷却回潮。同②,让茶叶重新走水回潮,水分均匀分布;Q炒干提香。采用新型桶式螺旋炒干机,可控制不同的温度和转速,提香加工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热风杀青将茶叶送入机组连续杀青,温度控制在150-300℃,时间不超过2分钟,以钝化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冷却回潮冷却回潮是茶叶快速重新分布走水的过程,从杀青机出来的茶叶进入冷却回潮机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回潮,防治茶叶黄变和碎断;计量揉捻经过冷却回潮机的茶叶经过计量后进入自动化揉捻机组进行揉捻,揉茶至少量茶汁溢处,便于成形;动态脱水经过揉捻机揉捻的茶叶用单层烘干机进行烘干;再次进行冷却回潮是初次烘干后的茶叶重新走水回潮的过程。复揉捻是通过破坏叶细胞,进一步紧条和成形的过程;炒干脱水经过复揉捻的茶叶采用桶式螺旋炒干机,炒干脱水;再次进行冷却回潮让茶叶重新走水回潮,水分均匀分布;炒干提香采用新型桶式螺旋炒干机,将茶叶炒干得到成品。
全文摘要
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快速杀青、冷却回潮、计量、揉捻、动态烘干、复揉捻、炒干脱水成形、炒干提香等道工艺流程。通过冷却回潮、流动计量、桶式螺旋成形等技术设备,解决了茶叶品质不鲜、色泽黄、外形不曲的问题。实现了卷条形绿茶清洁化和自动化加工,保证了加工成形的产品外形卷曲和色泽翠绿,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133763SQ20071005351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9日
发明者勇 肖 申请人:勇 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