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9261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 一种茶叶浓缩汁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绿茶浓缩汁的制造多采用蒸发浓缩技术,如降(升)膜蒸发器、离心 蒸发器等。釆用蒸发浓缩工艺可以将浓缩汁浓缩到较高的浓度,但产品的感官 品质由于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受热而损失严重,香气淡薄甚至有蒸发浓缩产生的 异味、滋味平淡不鲜爽、汤色由绿变黄,绿茶中的有效成分如儿茶素等损失严 重。另外为了使绿茶汁在储藏和运输中不致变质,目前多釆用超高温杀菌结合 无菌灌装的方式对茶汁进行灭菌,茶汁在杀菌过程中风味和有效成分继续损失 造成品质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持原茶现泡品质的 绿茶浓缩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在常温下,将绿茶叶破碎后与水按照1:5 ~ 10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
(2) 将所述茶浆中香气分离出来冷凝得到香气冷凝液并将其冷藏待用;
(3) 将步骤(2)中脱香后茶浆粗滤分离为茶渣和茶汁;
(4) 将所得茶汁冷却至5 1(TC;或清洗所述茶渣,将所述茶汁和茶渣清 洗水的混合液冷却至5 ~ l(TC;
(5) 将步骤(4)中所述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合液过滤并除去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18%出料,调配入所述香 气冷凝液形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 15%的绿茶浓缩汁。
与目前绿茶浓缩汁的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没有采用蒸发浓 缩和超高温灭菌两个步骤,而是将常温下茶浆中香气预先分离出耒冷凝得到香 气冷凝液并将其冷藏待用,然后经过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粗滤、冷却、过滤并 除微生物、无菌条件下浓缩等步骤得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 18%的茶汁, 最后再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得到所需绿茶浓缩汁。由于香气净皮预先分离出来,以 后进行的一系列步骤不可能有香气的损失,最后将香气冷凝液复原到经过处理 的茶汁中,所得绿茶浓缩汁能有效保持原茶的现泡品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式实施,在常温下将绿茶叶破碎后与水按照1:5-10的 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在旋转萃取塔内升温至50 7(TC,释放出香气。香气 被真空抽出并冷凝,在2-4'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 过粗滤,分离为茶渣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 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合液立即冷却至5~ IO'C,冷却过程时间最好是控制在2-5 分钟内,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并除去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 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18%出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 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15%,即得到所需的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无菌 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本发明原料选自炒青绿茶叶、蒸青绿茶叶或烘青绿茶叶。
实施例一
在常温下,将炒青绿茶叶破碎,与水按照1:5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在旋转萃取塔内接触高温蒸汽升温至7(TC,释放出香气。香气被真空抽出并冷 凝,在4'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过粗滤,分离为茶渣 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 合液经过5分钟的时间冷却至l(T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资膜过滤并除 去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 出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后,茶汁浓度为12%。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即 得到高品质的炒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 风味,基本保持原炒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储藏6个 月,按照1.5。/。的重量比加7jc稀释,仍旧保持了原炒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 对照例一
将炒青绿茶叶在7(TC按照1:8的重量比加水提取20分钟,分离后的茶渣按 照1:3添加70。C的热水提取5分钟,将两次茶汁合并经过5分钟的时间冷却至 5°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达12%出料,经过135。C、 15秒的超高温灭菌后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 中,即得到炒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其香气和滋味明显差于实施例一浓缩绿茶汁的品质;在常温条件下储藏6 个月后,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其香气和刚制造出来的浓缩绿茶汁品质 相差较大,汤色也由绿变黄,失去了炒青绿茶的品质特征。
实施例二 -在常温下,将炒青绿茶叶破碎,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 在旋转萃取塔内接触高温蒸汽升温至5(TC,释放出香气。香气被真空抽出并冷 凝,在2'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过粗滤,分离为茶渣 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 合液经过2分钟的时间冷却至5'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并除去 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 出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后,茶汁浓度为12%。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即得到高品质的炒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 风味,基本保持原炒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储藏6个 月,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仍旧保持了原炒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 对照例二
将炒青绿茶叶在50。C按照1:8的重量比加水提取20分钟,分离后的茶渣按 照1:3添加5(TC的热7JC提取5分钟,将两次茶汁合并经过2分钟的时间冷却至 5°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资膜过滤,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达12%出料,经过135。C、 15秒的超高温灭菌后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 中,即得到炒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其香气和滋味明显差于实施例二浓缩绿茶汁的品质;在常温条件下储藏6 个月后,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其香气和刚制造出来的浓缩绿茶汁品质 相差较大,汤色也由绿变黄,失去了炒青绿茶的品质特征。
实施例三
在常温下,将蒸青绿茶叶破碎,与7jc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 在旋转萃取塔内接触高温蒸汽升温至5(TC,释放出香气。香气被真空抽出并冷 凝,在4'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过粗滤,分离为茶渣 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 合液经过3分钟时间冷却至6'C,然后釆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并除去微 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出 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后,茶汁浓度为10%。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即得 到高品质的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基本保持原蒸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储藏6个月, 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仍旧保持了原蒸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
对照例三
将蒸青绿茶叶在50。C按照1:8的重量比加水提取20分钟,分离后的茶渣按 照1:3添加5(TC的热水提取5分钟,将两次茶汁合并经过3分钟的时间冷却至5°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f:膜过滤,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达10%出料,经过135。C、 15秒的超高温灭菌后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 中,即得到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其香气和滋味明显差于实施例三浓缩绿茶汁的品质;在常温条件下储藏6 个月,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其香气和刚制造出来的浓缩绿茶汁品质相 差较大,汤色也由绿变黄,失去了蒸青绿茶的品质特征。 实施例四
在常温下,将蒸青绿茶叶破碎,与水按照1:5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 在旋转萃取塔内接触高温蒸汽升温至70。C,释放出香气。香气被真空抽出并冷 凝,在2。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过粗滤,分离为茶渣 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 合液经过5分钟的时间冷却至8°C ,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并除去 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 出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后,茶汁浓度为10%。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即 得到高品质的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 风味,基本保持原蒸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储藏6个 月,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仍旧保持了原蒸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
对照例四
将蒸青绿茶叶在50。C按照1:8的重量比加水提取20分钟,分离后的茶渣按 照1:3添加7(TC的热水提取5分钟,将两次茶汁合并经过5分钟的时间冷却至 5°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达10%出料,经过135。C、 15秒的超高温灭菌后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 中,即得到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其香气和滋味明显差于实施例四浓缩绿茶汁的品质;在常温条件下储藏6 个月,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其香气和刚制造出来的浓缩绿茶汁品质相 差较大,汤色也由绿变黄,失去了蒸青绿茶的品质特征。实施例五
在常温下,将烘青绿茶叶破碎,与水按照1:10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 在旋转萃取塔内接触高温蒸汽升温至50。C,释放出香气。香气被真空抽出并冷 凝,在4。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过粗滤,分离为茶渣 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 合液经过3分钟时间冷却至8'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并除去微 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出 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后,茶汁浓度为10%。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即得 到高品质的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基本保持原烘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储藏6个月, 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仍旧保持了原烘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
对照例五
将烘青绿茶叶在50。C按照1:8的重量比加水提取20分钟,分离后的茶渣按 照1:3添加50。C的热水提取5分钟,将两次茶汁合并经过3分钟的时间冷却至 5°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乾膜过滤,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达10%出料,经过135。C、 15秒的超高温灭菌后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 中,即得到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其香气和滋味明显差于实施例五浓缩绿茶汁的品质;在常温条件下储藏6 个月,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其香气和刚制造出来的浓缩绿茶汁品质相 差较大,汤色也由绿变黄,失去了蒸青绿茶的品质特征。
实施例六
在常温下,将烘青绿茶叶^皮碎,与水按照1:5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茶浆 在旋转萃取塔内接触高温蒸汽升温至70。C,释放出香气。香气被真空抽出并冷 凝,在2。C冷藏。香气被抽出的茶浆,即脱香后的茶浆经过粗滤,分离为茶渣 和茶汁,茶渣经过清洗、挤汁后弃去。将所得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 合液经过5分钟的时间冷却至l(TC,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并除去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 出料,调配入香气冷凝液后,茶汁浓度为10%。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中,即 得到高品质的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 风味,基本保持原烘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在5'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储藏6个 月,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仍旧保持了原烘青绿茶叶的现泡品质。 对照例六
将烘青绿茶叶在5(TC按照1:8的重量比加水提取20分钟,分离后的茶渣按 照1:3添加70。C的热水提取5分钟,将两次茶汁合并经过5分钟的时间冷却至 5°C ,然后采用孔径0.2微米的陶瓷膜过滤,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至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达10%出料,经过135。C、 15秒的超高温灭菌后无菌灌装至复合无菌袋 中,即得到蒸青绿茶浓缩汁。将该浓缩汁按照2.0%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品尝其风 味,其香气和滋味明显差于实施例六浓缩绿茶汁的品质;在常温条件下储藏6 个月,按照1.5%的重量比加水稀释,其香气和刚制造出来的浓缩绿茶汁品质相 差较大,汤色也由绿变黄,失去了蒸青绿茶的品质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常温下,将绿茶叶破碎后与水按照1∶5~10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2)将所述茶浆中香气分离出来冷凝得到香气冷凝液并将其冷藏待用;(3)将步骤(2)中脱香后茶浆粗滤分离为茶渣和茶汁;(4)将所得茶汁冷却至5~10℃;或清洗所述茶渣,将所述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合液冷却至5~10℃;(5)将步骤(4)中所述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合液过滤并除去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18%出料,调配入所述香气冷凝液形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15%的绿茶浓缩汁。
2、 如权利要求1的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香气分离步骤包括将茶浆放在旋转萃取塔内升温至50 ~ 70°C ,将释放出的 香气真空抽出。
3、 如权利要求1的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 中过滤并除^[效生物步骤采用孔径为0.2微米的陶瓷膜完成。
4、 如权利要求l的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 中浓缩步骤采用纳滤膜完成。
5、 如权利要求1的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汁冷却过 程时间为2~5分钟。
6、 如权利要求1的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气冷凝液 冷藏温度为2 4°C。
7、 如权利要求1的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茶叶选 自炒青绿茶叶、蒸青绿茶叶或烘青绿茶叶。
8、 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还包括将所述绿茶浓缩汁无菌灌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生产绿茶浓缩汁,提供了一种绿茶浓缩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常温下,将绿茶叶破碎后与水按照1∶5~10的重量比混合成茶浆;(2)将茶浆中香气分离出来冷凝得到香气冷凝液并将其冷藏待用;(3)将脱香后茶浆粗滤分离为茶渣和茶汁;(4)将所得茶汁冷却至5~10℃;或清洗所述茶渣,将所述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合液冷却至5~10℃;(5)将(4)中所述茶汁,或茶汁和茶渣清洗水的混合液过滤并除去微生物,在无菌条件下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18%出料,调配入所述香气冷凝液形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15%的绿茶浓缩汁。该绿茶浓缩汁能有效保持原茶的现泡品质。
文档编号A23F3/18GK101292691SQ20071007425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湃 曾, 罗龙新, 钱晓军, 颜泽松 申请人:深圳市深宝华城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