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茶叶紧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将杀青、揉捻、初步理条后的条状较 松泡的条形茶再加工制成紧结条形茶的做形干燥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槽锅振动式理条机是这种类型的机械,它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一侧 的动力传动装置,平铺在机架平面上并与传动装置相连接的锅架,锅架两侧安装在机架两侧 的滑轨上,锅架内设置锅体。锅体的整体形状呈立体矩形,由多条横断面近似"U"字型的 锅槽构成,锅槽数视情而定一般为8—11条,长约60公分,锅体下方为热源装置,锅体的 一侧设有联动门,与联动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非导热把手。
在锅体运动状态下,为使茶叶在锅槽内能作定向翻抛,锅槽内壁呈弧形且在每条锅槽的 底部设有轴向刚性凸条。作业时,锅架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锅体沿着锅槽的径向在滑轨上 作直线往复运动,与此同时,锅槽内的茶叶也随之作往复运动,使茶叶和锅壁相碰撞、搓揉, 并在钢性凸条下不断翻抛、失水烘干形成紧结条形茶,完成做形干燥任务。出茶时,手握非 导热把手提起锅体并使另一侧的联动门打开,锅槽倾斜后茶叶从联动门溜出。
这种理条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1、 紧条不紧。现有锅槽的横断面形状其底部呈半圆形,槽宽较大,锅槽上部斜面与运 动平面之间的夹角过小,运动时,茶叶只是在锅底晃动,而不利于归拢茶叶,从而造成成品 茶紧条不紧。
2、 出茶费力,劳动强度大。出茶时,需要用手通过把手提起笨重的锅体,而且,为使 茶叶能顺利地从另一侧的联动门溜出,又必须将锅体提得很高,以形成足够的倾斜度,费力 费时。
3、 锅架由滑动轴套支撑在滑轨上,需要用油润滑,油过多时易飞溅而污染茶叶,过少 时又难以起到润滑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茶叶紧条机,经该机加工后 的茶叶,具有紧条紧,品质好的优点;另外,该机还具有出茶方便,劳动强度小,以及锅架 滑动结构合理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这种茶叶紧条机的结构包括机架、 动力装置,以及位于机架上平面的锅架;能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的锅架一端与动力装置相联, 其中部为锅体、下方为热源装置、 一侧设有出茶联动门;锅体由多条横断面为"U"字型的 锅槽构成,每条锅槽内壁底部设有轴向的刚性凸条,其特征是每条锅槽横断面的"U"字 型下部形状由两段不同半径的半圆弧连接而成。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每条锅槽的宽度小于往复运动的行程。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锅槽中心线所在平面与运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 一 90度。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两段半圆弧的半径分别为35ram和55關。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锅架搁置在支撑轮部件上,机架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四组支撑轮部件,每组支撑轮部件由轴承防护罩,防尘滚动轴承,滚动轴承轴,轴用弹 性挡圈及固定座组成,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滚动轴承轴和一对防尘滚动 轴承,锅架上设有一条角钢,角钢的一面伸入滚动轴承间;锅架尾部中间设有一组限位夹轮。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 一对滚动轴承中上滚动轴承的滚动轴承轴经螺母固 定在一定位槽上。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与联动门对应一侧的锅架上设有锅体提升机构,该
机构由摇杆及摇杆座、摇臂、手柄、连杆、连接板、长轴、压轮构成,两只摇杆座固定设置 在机架上,每个摇杆座上设置一摇杆,摇杆一端与连杆套接,另一端通过传递轴与连接板固 接,连接板的另一端和长轴固接,长轴另一端套置压轮,压轮嵌设在锅体侧面的滑槽内。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锅体每条锅槽的一侧内壁上部设有一根刚性凸条。 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两只滚动轴承中的上滚动轴承的滚动轴承轴经螺母 固定在一定位槽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主要从提高紧条效果着手, 一是改变每条锅槽横断面 的"U"字型下部形状原先由一段半圆弧连接上部槽壁,实践证明这样的锅槽在实际作业 时,茶叶只会在锅槽底部左右晃动,而改成两段不同半径的半圆弧连接后,茶叶有了明显的 翻动效果;二是将锅槽的宽度限制在往复运动的行程内,以增加茶叶碰壁力,三是在槽口处 的一侧壁的上部增设一根轴向钢性凸条,防止茶叶跳槽,四是增大锅槽与运动向的夹角,竖 直锅槽,综合实现了翻抛转兼有、碰撞激烈、不会跳槽、紧条效果好的目的。另外,改非导 热手把为锅体提升机构,省时省力,效率高;改滑动磨擦为滚动运动付,消除了润滑油飞溅 而影响茶质的因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部分锅槽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5为图1中的B — B视图。
图6为图1中前支撑轮部件7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锅体提升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K向视图,图中只画出了手柄、连杆压轮部分的图面。
图10为图8中的C —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限位夹轮1,锅体铰接部件2、 2a衬板3,后支撑轮部件4,锅体5, 锅槽5a,锅架6,前支撑轮部件7,轴承防护罩71,滚动轴承72,滚动轴承轴73,轴用弹 性挡圈74,滚动轴承轴75,固定座76,连杆8,框架9,偏心轮10,锅体提升机构ll,螺 栓111,摇杆座112,连杆113,键114,连接板115,传递轴116,摇杆117,短轴118,长 轴119,压轮119a,摇臂120,手柄121,挡圈121a,手柄轴121b,手柄套121c,中心线 12,刚性凸条12a,刚性凸条12b,锅体运动平面12c,接茶斗13。中心线与运动平面夹角Zl,第一段弧半径Rl,第二段弧半径R2,第一段弧夹角Z2。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该机整体形状呈长条形,由安装在机架一端的动力装置,平铺在机架 上平面并与动力装置相连接的锅架6。锅架设置在滑轨上,其中部为锅体5、下方为热源装 置, 一侧设有出茶联动门。右侧框架9内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减速后通过偏心轮10、连 杆8推动锅架6作往复运动。锅架6搁置在四组支撑轮部件上,即前支撑轮部件7、 7a和后 支撑轮部件4、 4a上,并由设置在与连杆8相对一侧的限位夹轮1限位,以防止锅架6左右 晃动。锅体5通过锅体铰接部件2、 2a连接在锅架6上,运动时,锅体5随锅架6 —起运动, 当要出茶时,锅体5在锅体提升机构11的作用下,锅体5绕着锅体铰接部件2、 2a回转、 抬高,锅体5内的茶叶从出茶联动门经接茶斗13 (结合图4)滑出。
图3为部分锅槽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锅体由多条横断面为异形"U"字型的锅槽5a构 成,锅槽5a数可视情而定, 一般为20条左右,例如24条、18条或20条,每条锅槽5a的 内壁底部以及上部设有轴向的刚性凸条12a, 12b,刚性凸条的作用主要起到搓揉作用,提高 紧条效果,其中内壁上部的刚性凸条12b还起到使茶叶翻滚、以及阻挡作用。
锅槽横断面形状下部由两段不同半径的半圆弧连接而成,"U"形槽即锅槽中心线所在 的平面与运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 — 90度,申请人经过反复试验,探索出两段半圆弧的半 径分别为35mm、 55mni。第一段弧半径Rl为35mm,第二段弧半径R2为55mm时效果最佳,其 中,第一段弧形成的夹角Z2为99度;锅槽中心线所在平面与运动平面之间的夹角Zl选用 73度、80度、87度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上述中心线由于"U"字型的锅槽5a下部为非对 称,因此,该中心线实际上是以"U"字型的上部槽壁而言。
图4一图7从不同角度示出了传动装置、锅架6的支撑轮部件以及锅架6上的锅体5提 升机构的相互位置、连接关系。锅架6搁置在支撑轮部件上,机架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四 组支撑轮部件,每组支撑轮部件由轴承防护罩71,滚动轴承72,滚动轴承轴73,轴用弹性 挡圈74及固定座76组成,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滚动轴承轴和一对滚动 轴承,锅架6上设有一条角钢,角钢的一面伸入滚动轴承间;与连杆8相对应的锅架6的尾 部中间设置一组限位夹轮1。限位夹轮1的目的是限止锅架6偏离运动方向。滚动轴承72是 一种带有双面防尘装置的轴承。
设置动力装置时,往复运动的行程应当大于锅槽5a的槽宽。
图8—图10表示锅体5的提升机构结构。与联动门对应一侧的锅架6上设置锅体提升机 构11,该机构由传递摇杆117及摇杆座112、摇臂120、手柄121、连杆113、连接板115、 长轴119、压轮119a构成,两只摇杆座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每个摇杆座上设置一摇杆,摇杆 一端与连杆套接,另一端通过传递轴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的另一端和长轴固接,长轴另一 端套置压轮,压轮嵌设在锅体侧面的滑槽内。滑槽从锅体5侧面呈"["型伸出,压轮U9a 与"["型顶壁相抵,锅体5的长度向侧面各设有二组滑槽。
出茶时,握住手柄121,顺时针旋转,压轮119a也围绕传递轴116作相应的顺时针旋转, 使锅体5侧面的滑槽相应的提升,由于摇臂120的长度长于连接板115的长度,因而起到了 省力的作用。锅体5倾斜后,茶叶即可从锅槽5a经过联动门由接茶斗13溜出。
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紧条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以及位于机架上平面的锅架(6);能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的锅架(6)一端与动力装置相联,其中部为锅体(5)、下方为热源装置、一侧设有出茶联动门;锅体(5)由多条横断面为“U”字型的锅槽(5a)构成,其特征是每条锅槽(5a)横断面的“U”字型下部形状由两段不同半径的半圆弧连接而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每条锅槽(5a)的宽度小于往复 运动的行程。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锅槽(5a)中心线所在平面 与运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 — 90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两段半圆弧的半径分别为35mm和55m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锅架(6)搁置在支撑轮部件上, 机架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四组支撑轮部件,每组支撑轮部件由轴承防护罩(71),滚动轴 承(72),滚动轴承轴(73),轴用弹性挡圈(74)及固定座(76)组成,固定座(76)固定 在机架上,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滚动轴承轴(75)和一对滚动轴承(72),锅架(6)上设有一 条角钢,角钢的一面伸入滚动轴承(72)间;锅架(6)尾部中间设有一组限位夹轮(1)。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 一对滚动轴承(72)中的上滚动 轴承的滚动轴承轴经螺母固定在一定位槽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与联动门对应一侧的锅架(6)上 设有锅体提升机构(11),该机构由摇杆(117)及摇杆座(112)、摇臂(120)、手柄(121)、 连杆(113)、连接板(115)、长轴(119)、压轮(119a)构成,两只摇杆座(112)固定设 置在机架上,每个摇杆座(112)上设置一摇杆(117),摇杆(117) —端与连杆(113)套 接,另一端通过传递轴(116)与连接板(115)固接,连接板(115)的另一端和长轴(119) 固接,长轴(119)另一端套置压轮(119a),压轮(119a)嵌设在锅体(5)侧面的滑槽内。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这种茶叶紧条机,其特征是锅体(5)每条锅槽(5a)的一 侧内壁的上部设有一根刚性凸条(12b)。
专利摘要一种茶叶紧条机,由机架、动力装置、锅架及锅体、热源装置等构成,锅体一侧设有出茶联动门,锅体由多条横断面为异形“U”字型的锅槽构成,每条锅槽的内壁设有刚性凸条,锅槽的横断面形状下部由两段不同半径的半圆弧连接而成,锅槽宽度小于其往复运动的行程,锅槽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与运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90度。锅架搁置在四组支撑轮部件上由传动装置带动作滚动式直线往复运动,与联动门对应一侧的锅架上设有锅体提升机构。本机综合实现了茶叶在紧条时,翻抛转兼有、碰撞激烈、不会跳槽、紧条效果好的目的。另外,改非导热手把为锅体提升机构,省时省力,效率高;改滑动磨擦付为滚动运动付,消除了润滑油飞溅而影响茶质的因素。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069978SQ200720112480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4日
发明者程玉明 申请人:程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