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64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面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
二、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削面刀均为一次性的削面刀,刀片用钝后整体报废, 浪费大。另外,现有的削面刀削出的面比较厚,口感差。
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长期使用的 组合削面器,其可连续长期使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削出的面薄厚均匀,口感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包括与手把相连的刀头,刀头上装有刀片, 其特征在于刀头与刀片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刀头前端设置有平衡支撑片。
上述刀头与刀片上均可设置有固定孔,刀头与刀片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螺丝 固定。
上述刀头与刀片可通过刀头上的夹缝固定。 上述刀头与平衡支撑片可以是一体冲压成型。上述刀片的刀口可以是半圆形。 上述刀片的刀口可以是三角形。 上述刀片的刀口可以是方口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组合削面器改变了现有削面器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陷,刀头、 手把均为金属制造,可以连续长期使用,刀片用钝后能拆卸掉再磨使用,也可 以换成新刀片使用,使得制造者节约材料,使用者节省开支。
四、

图1为整体双刀片削面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整体单刀片削面器的结构示意图3为另一整体单刀片削面器的结构示意图4为刀头的结构示意图5为手把的结构示意图6为刀片的平面结构图7为刀片的半圆形刀口的结构示意图8为刀片的方口形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刀头,2-刀片,3-固定孔,4-平衡支撑片,5-手把,6-固定孔, 7-刀口, 8-三角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手把相连的刀头1,刀头1上装有两个刀片2,刀头1与刀片2上均可设置有固定孔,刀头1与刀片2通过穿过固定孔3的螺 丝固定,刀头1与刀片2之间由螺丝固定最佳,也可通过刀头1上的夹缝固定 刀片2,刀头1前端设置有平衡支撑片4,图2和图3所示为单刀片的结构。参 见图4,刀头l用冲床冲压而成,去掉毛边,刀头1前端设置有平衡支撑片4, 刀头1与平衡支撑片4为一体冲压成型,平衡支撑片4微弯上翘,以利于在面 团上滑过,刀头1上的四个固定孔3用于固定刀片,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个刀片 削出一条面,或者安装两个刀片削出两条面。参见图5,手把5用不锈钢管材分 段切割, 一端开缝压扁,与刀头焊接在一起,折成弯度140-180',另一端用不 锈钢板材或用钢球焊接,也可用塑料管套住。参见图6,刀片2采用不锈钢带和 不锈钢板材制作,冲压成三角形状, 一边有一个三角形缺口 8,以便于安装,另 一边经过粗磨、细磨成刀口,用于削面条,刀片2上有两个固定孔6用螺丝固 定在刀头1上,刀片2弯曲,后部向上翘起,托住面条飞起落入锅内。参见图7、 图8,削面条刀片的刀口7可设置成半圆形、三角形或方口形。
实际使用时,手握手把5,平衡支撑片4紧挨面团表皮轻松削出面条,由于 有平衡支撑片4的作用,使得刀片2不易进入面团深处,这样就不会使削出的 面条太厚。使用过程中刀片2用钝了,可以卸下来磨锋利再用,也可以换上新 刀片使用,刀头1和手把5为永久性使用,不易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包括与手把(5)相连的刀头(1),刀头(1)上装有刀片(2),其特征在于刀头(1)与刀片(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刀头(1)前端设置有平衡支撑片(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与刀片(2)上均设置有固定孔,刀头(1)与刀片(2)通过穿过 固定孔(3)的螺丝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特征在于,.所 i^刀头(1)与刀片(2)通过刀头(1)上的夹缝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头(1)与平衡支撑片(1)为一体冲压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片的刀口 (7)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片的刀口 (7)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片的刀口 (7)为方口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组合削面器,其可连续长期使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削出的面薄厚均匀,口感好。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手把相连的刀头,刀头上装有刀片,刀头与刀片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刀头前端设置有平衡支撑片,刀头与平衡支撑片为一体冲压成型,刀片的刀口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方口形。
文档编号A21C11/22GK201341381SQ20082022180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李营步 申请人:李营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