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32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属普洱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国内未见普再袋泡茶的粉碎装置。且其它茶类的粉碎装置仅仅是单纯的靠额定转速来粉碎茶叶。研究表明,额定转速并非形成优质茶叶的最佳转速。[0003]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更换刀具和控制转速的自动化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 本发明根据普洱茶的特性,粉碎室由能更换的刀片构成,按优化设计的方法对刀片进行排列,根据不同特性的普洱茶选择相应的刀片材料和形状;电机根据不同物料的粉碎要求,调整转速,以达到最佳粉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支架(l),置于箱体(6)下端的出料口 (2),转轴(3),置于转轴(3)上的轴承(4)、固定刀具(7)的拆装螺栓(5)、置于轴承(4)上的箱体(6)、刀具(7)及进料口 (8),置于转轴(3) —端的卡盘(9)和皮带轮(IO),与皮带轮(10)连接的电动机(ll),分别与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连接的信号线(12),及变频器(13)组成。本实用新型发明采用不锈钢材料,按气体保护焊工艺制作,其中皮带轮(10)、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信号线(12)为市场销售产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力、粉碎效果佳,可改善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优点。广泛用于普洱袋泡茶加工,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结构不局限于附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由支架(l),置于箱体(6)下端的出料口 (2),转轴(3),置于转轴(3)上的轴承(4)、固定刀具(7)的拆装螺栓(5)、置于轴承(4)上的箱体(6)、刀具(7)及进料口 (8),置于转轴(3) —端的卡盘(9)和皮带轮(IO),与皮带轮(10)连接的电动机(ll),分别与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连接的信号线(12),及变频器(13)组成。本实用新型发明采用不锈钢材料,按气体保护焊工艺制作。其中皮带轮(10)、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信号线(12)为市场销售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已发酵好的茶叶通过进料口 (8)放入箱体(6)中,通过变频器(13)选出最佳转速并使电动机(11)带动刀具(7)转动并粉碎普洱茶,粉碎后的茶叶经出料口 (2)将茶叶排出。根据普洱茶品质的要求能够更换不同形状的刀具(7)。[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力、粉碎效果佳,可改善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优点。广泛用于普洱袋泡茶加工,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权利要求一种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由支架(1),置于箱体(6)下端的出料口(2),转轴(3),置于转轴(3)上的轴承(4)、固定刀具(7)的拆装螺栓(5)、置于轴承(4)上的箱体(6)、刀具(7)及进料口(8),置于转轴(3)一端的卡盘(9)和皮带轮(10),与皮带轮(10)连接的电动机(11),分别与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连接的信号线(12),及变频器(13)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属普洱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支架(1),置于箱体(6)下端的出料口(2),转轴(3),置于转轴(3)上的轴承(4)、固定刀具(7)的拆装螺栓(5)、置于轴承(4)上的箱体(6)、刀具(7)及进料口(8),置于转轴(3)一端的卡盘(9)和皮带轮(10),与皮带轮(10)连接的电动机(11),分别与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连接的信号线(12),及变频器(13)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按气体保护焊工艺制作。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力、粉碎效果佳,可改善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提高普洱茶品质。广泛用于普洱(袋泡)茶加工,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451197SQ20092011170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单治国, 吴晓强, 周红杰, 李亚莉, 秘鸣, 薛晓霆, 袁文侠, 赵明, 赵永洁, 马振刚, 黄云战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