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379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玉米油产业在我国食用油家族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专家称,玉米油含有的特殊营养成分,可对心脑血管患者起到保健作用。玉米油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过脱酸、脱胶、脱臭、脱色、脱蜡等工艺后制成玉米胚芽油,由于亚油酸含量高的重要作用,长期食用对高血压、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有益。专家们在谈到关于我国玉米油现状和生物安全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鲁战会教授就指出,目前我国玉米油原料主要来自本土的原料,不存在含有转基因成分,含有转基因油料的大部分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大豆油,从安全角度来说,玉米油更具安全性。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重视玉米油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增添国内油料自给率,避免长期依靠外来生物弥补的不安全隐患,而且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精选后的籽粒先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30-50小时,浸泡后的玉米粒已经软化,各组织成分之间疏松,经磨或破碎机的破碎,再经胚分离槽加水,使胚浮在水面,分离出胚;(2)将胚采用压榨法制油,生产出的毛油,将毛油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本发明经脱色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还有在碱炼中带来的“皂”味、脱色中带来的“土腥”味,因此需经进一步脱臭处理使玉米油符合风味的要求。得到的玉米油纯度高、味道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精选后的籽粒先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30小时,浸泡后的玉米粒已经软化,各组织成分之间疏松,经磨或破碎机的破碎,再经胚分离槽加水,使胚浮在水面,分离出胚;(2)将胚采用压榨法制油,生产出的毛油,将毛油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本发明经脱色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还有在碱炼中带来的“皂”味、脱色中带来的“土腥”味,因此需经进一步脱臭处理使玉米油符合风味的要求。得到的玉米油纯度高、味道纯。实施例2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精选后的籽粒先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50小时,浸泡后的玉米粒已经软化,各组织成分之间疏松,经磨或破碎机的破碎,再经胚分离槽加水,使胚浮在水面,分离出胚;(2)将胚采用压榨法制油,生产出的毛油,将毛油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本发明经脱色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还有在碱炼中带来的“皂”味、脱色中带来的“土腥”味,因此需经进一步脱臭处理使玉米油符合风味的要求。得到的玉米油纯度高、味道纯。
权利要求
1. 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精选后的籽粒先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30-50小时,浸泡后的玉米粒已经软化,各组织成分之间疏松,经磨或破碎机的破碎,再经胚分离槽加水,使胚浮在水面,分离出胚;(2)将胚采用压榨法制油,生产出的毛油,将毛油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油的制作工艺,包括破碎,分离出胚;将胚采用压榨法制油,生产出的毛油,将毛油经过脱蜡、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本发明经脱色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还有在碱炼中带来的“皂”味、脱色中带来的“土腥”味,因此需经进一步脱臭处理使玉米油符合风味的要求。得到的玉米油纯度高、味道纯。
文档编号A23D9/02GK102461675SQ20101054293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倩 申请人:刘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