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70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CN 102388992 A
说明书
1/3页
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尤其属于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杀青所涉及的介质主要有热风、空气接触传热和蒸汽三类,其中以热风或空气为介质的接触传热杀青工艺,都是以茶叶鲜叶本身所含水分受热产生蒸汽而达到杀青目的,外界没有水分加入,这两种介质对夏、秋茶,因鲜叶本身含水率低,容易杀焦、爆点而不能加工,使夏、秋茶的资源形成浪费;以蒸汽为介质的杀青工艺,由于增水太多,给后续脱水工序增加了难度,耗能耗时多且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茶叶杀青方法,该杀青方法在对夏、秋茶鲜叶进行杀青时,不会因鲜叶自身水分太少而出现杀焦、爆点的现象,或者造成鲜叶含水率过高,从而使后续脱水工序难度提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该方法相适应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茶叶杀青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在无压状态下,向杀青容器内注入热风,并可调式向热风中掺入高温蒸汽,利用热风和高温蒸汽的混合介质完成杀青。一种上述茶叶杀青方法所使用的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杀青组件、热风炉组件,所述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由通风管道相互连通,其特征是还具有一由补水装置、锅体和加热器构成的蒸汽发生器,该补水装置经连接管与锅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加热器设置在锅体内腔的下方,该锅体经一带有排污阀的排污管与外界相通,在所述锅体的上部具有一根蒸汽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锅体上,其另一端与所述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之间的通风管道密封连通;在蒸汽输出管的输出管口上设有一蒸汽喷射管,该蒸汽喷射管的前端呈弯曲状,弯曲后蒸汽喷射管出汽口的朝向与所述通风管道内风的方相一致。作为优选,所述补水装置为一内腔设有进水浮球阀的补水箱,该补水箱的设置高度与所述锅体相匹配,补水箱内腔和锅体内腔经软质管道相互连通。作为优选,所述设置有锅体内腔中的加热器为电热加热器,其输入功率由调温器控制。作为优选,在所述蒸汽输出管的管路上设有加热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热风和高温蒸汽混合后作为杀青介质,还未见报道和使用,且高温蒸汽掺加量可调,从而适合不同湿度夏、秋茶的杀青,解决了现有热风、空气接触传热这两种介质对夏、秋茶杀青,因鲜叶本身含水率低,容易杀焦、爆点而不能加工,使夏、秋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以及用蒸汽介质杀青夏、秋茶,由于增水太多,致使后续脱水工序难度大、耗能耗时多且工艺复杂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在现有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构成的杀青装置基础上,创造性地在通风管道上增设一个蒸汽喷射管后,使注入的高温蒸汽与原有的高温热风混合后成为一种新的杀青介质,输往杀青组件的杀青腔内(例如热风式杀青机的滚筒体内腔中),利用带有一定比例水份的高温热风混合介质完成杀青工艺,从而解决了夏、秋茶,因鲜叶本身含水率低,容易杀焦、爆点,致使原有干燥的热风或以空气接触传热不能加工,以及单纯以蒸汽为介质的杀青,由于增水太多,后续脱水工序难度大、耗能耗时多和工艺复杂的技术难题,并且通过对高温热风混合介质内水份含量的控制,使热风和蒸汽混合后的杀青介质应用面变得十分广泛。

为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茶叶杀青装置结构示意图。由于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完全为现有技术结构,因此,图中只象征性地画出了一截连通两者的通风管道,以作示意性说明。图中锅体1,加热器2,排污阀3,连接管4,支架5,补水箱6,浮球阀7,进水管8, 蒸汽输出管9,调温器10,导线101,锅体内腔111,加热器11,蒸汽再加热器12,蒸汽喷射管 13,出汽口 131,通风管道14,联接管口 15,联接管口 16。
具体实施方式这种茶叶杀青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在无压状态下,向杀青容器内注入热风,并可调式向热风中掺入高温蒸汽,利用热风和高温蒸汽的混合介质完成杀青。作为上述茶叶杀青方法所使用的茶叶杀青装置,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设备,杀青组件中主要部件是用于接纳热风炉组件产生的高温热风的腔体,例如滚筒式杀青机的滚筒,以高温热风等作为杀青介质而完成对茶叶鲜叶的杀青工序。热风炉组件的主要功能是产生高温热风杀青介质,并通过热风管道将杀青介质输往杀青组件。由于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均为现有技术设备,且可以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因此,以下不再作进一步的赘述。参见图1。本发明的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述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另一部分则是新增的蒸汽发生器部分。通风管道14是原有部件,它经联接管口 15、联接管口 16分别与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相连通,其热风按照图中箭头A方向由热风炉组件输往杀青组件。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由补水装置、锅体1和加热器2构成。补水装置经连接管 4与锅体1的锅体内腔111相通,加热器2设置在锅体内腔111的下方,锅体1经带有排污阀3的排污管与外界相通。锅体1的上部具有一根蒸汽输出管9,其一端固定连接在锅体1 的顶部,另一端与通风管道14的侧壁密封对接连通,在蒸汽输出管9的输出管口上设有一蒸汽喷射管13,该蒸汽喷射管13伸入通风管道14内,其前端呈弯曲状,弯曲后蒸汽喷射管 13的出汽口 131朝向与所述通风管道14内的风方相一致。具体实施时,所述补水装置可为一内腔中设有进水浮球阀7的补水箱6,该补水箱6的设置高度与所述锅体1相匹配,补水箱6的内腔和锅体1的内腔经软质管道相互连通。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蒸汽输出管9的管路上增设一加热器,使蒸汽输出管9变成一蒸汽再加热器12,以达到进一步加热蒸汽的目的。加热器11,以及锅体1内腔中的加热器2可以是电热加热器。图中所述蒸汽喷射管13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下述考虑通风管道14内的热风具有一定的流速,因此会在蒸汽喷射管13的出汽口 131产生负压,将蒸汽吸出与热风混合后进入杀青机。以下结合

一下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室温水在浮球阀7控制下经进水管8进入补水箱6内腔,在水压作用下,经连接管 4完成向锅体1内腔补水。锅体1内的水由不锈钢电加热器2加热烧开沸腾后产生蒸汽,这时蒸汽的温度为100°C,蒸汽经蒸汽输送管9输往通风管道14,由位于通风管道14内的蒸汽喷射管13喷出蒸汽,与热风炉组件产生的高温热风混合后形成新的杀青介质,输往杀青组件的杀青腔体。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锅体1的水位控制。锅体1与补水箱6应等高设置,架子5的高度应该可调,从而通过浮球阀7控制进水管8的开闭,使锅体1内的水能始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高度。2、确保设备处于无压状态。由于自动补水箱6和锅锅1 通过U形软管直接相通,因此锅体1内的压力就是补水箱6上的压力,属常压,万一锅体1内产生压力则补水箱6的顶部会溢水,操作者可以查明原因排除,保证锅体1处于常压以确保安全。3、蒸汽量的调控。经调温器10调节加热器2的输入功率,即可控制蒸汽量。经排污阀3可实现以锅体1内腔的清理,再者,相关的设备、管道都需要设置保温层,提高热效率。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为了将蒸汽输出管9内的蒸汽再进一步加热,提高蒸汽温度, 可在蒸汽输出管9的管路上增设电热加热器11,使蒸汽输出管9变成一个蒸汽再加热器 12。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在无压状态下,向杀青容器内注入热风,并可调式向热风中掺入高温蒸汽,利用热风和高温蒸汽的混合介质完成杀青。
2.如权利要求1所使用的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其结构包括杀青组件、热风炉组件,所述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由通风管道(14)相互连通,其特征是还具有一由补水装置、锅体 ⑴和加热器⑵构成的蒸汽发生器,该补水装置经连接管⑷与锅体⑴的内腔相通,所述加热器( 设置在锅体(1)内腔(111)的下方,该锅体(1)经一带有排污阀C3)的排污管与外界相通,在所述锅体(1)的上部具有一根蒸汽输出管(9);所述蒸汽输出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锅体(1)上,其另一端与所述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之间的通风管道(14) 密封连通;在蒸汽输出管(9)的输出管口上设有一蒸汽喷射管(13),该蒸汽喷射管(13)的前端呈弯曲状,弯曲后蒸汽喷射管(1 出汽口(131)的朝向与所述通风管道(14)内的风方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补水装置为一内腔设有进水浮球阀(7)的补水箱,该补水箱(7)的设置高度与所述锅体(1)相匹配,补水箱 (6)内腔和锅体(1)内腔经软质管道相互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设置有锅体(1) 内腔(111)中的加热器⑵为电热加热器,其输入功率由调温器(10)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蒸汽输出管(9) 的管路上设有加热器(11)。
全文摘要
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及其装置,在无压状态下,向杀青容器内注入热风,并可调式向热风中掺入高温蒸汽,利用热风和高温蒸汽的混合介质完成杀青。杀青装置中的杀青组件和热风炉组件由通风管道连通,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管一端固定连接在锅体上,另一端与通风管道密封连通。在蒸汽输出管的输出管口上设有蒸汽喷射管,其前端呈弯曲状,弯曲后蒸汽喷射管出汽口的朝向与所述通风管道内的风方相一致。本发明以新的茶叶杀青介质,解决了夏、秋茶因鲜叶本身含水率低,容易杀焦、爆点,致使原有干燥的热风或以空气接触传热不能加工,以及单纯以蒸汽为介质的杀青,由于增水太多,后续脱水工序难度大、耗能耗时多和工艺复杂的技术难题。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388992SQ20111034557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0日
发明者甘建仁, 程玉明, 赵祖光 申请人: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