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0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连续处理秸秆产沼气的厌氧消化器,尤其是能实现发酵物料进出消化器顺畅、产气分布均勻、产气效率高。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处理农作物秸秆产沼气的厌氧消化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处理畜禽粪物的厌氧消化器改进而成,该消化器需对秸秆进行粉碎等预处理操作,设备投资大,能耗高,且发酵物料进入消化器后,物料容易上浮结壳,且发酵液总固体含量(化)稍高,便会造成发酵物料无法正常出料。另一种是序批式厌氧消化器,其产气分布不均衡,高峰期产气量高,其后产气量低,厌氧消化效率低,投入产出比差。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秸秆发酵产沼气消化器运行操作复杂、发酵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该装置可简化秸秆预处理过程,有效防止秸秆上浮结壳,且进出料方便、运行维护简单、发酵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由进料口、发酵室、贮气室、导气管、顶盖、导向横梁、隔板、出料口、消化器主体和传动装置构成。消化器主体为长方体壳体结构,顶部开敞,消化器主体上部设置隔板,隔板与消化器主体短边侧壁平行,分隔消化器主体上部为三部分,两侧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中部与顶盖、发酵液液面构成贮气室。顶盖为锥形六面体壳体结构,底部开敞,短边与隔板顶面中线重合,底部长边与消化器主体顶部长边重合,顶盖顶部设置导气管。设置导向横梁两根,分别位于主体长边内侧壁、两隔板间,导向横梁底面与隔板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两根导向横梁的间隙距离小于发酵厢宽度,导向横梁与传动装置的间隙距离应大于发酵厢高度。消化器主体下部为发酵室,发酵室底部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采用步进式传动方式,其每传动一次带动发酵厢向前运动一个厢位的距离,时间间隔等于物料的发酵周期与消化器对发酵厢的设计容纳量的比值。传动装置每传动一次,同时完成对消化器的一次进料和出料。秸秆切割成长条状,分层装入与进料口尺寸相符的发酵厢,发酵厢的厢壁为网状。装好秸秆的发酵厢按时间间隔由进料口顺序进入消化器。导向横梁与底部传动装置共同作用,使发酵厢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并完全浸没于发酵液内;在水平方向上,发酵厢在传动装置带动下,向出料口方向顺序前进。发酵液经网状厢壁与秸秆接触,厌氧消化产沼气,产生的沼气进入贮气室,通过导气管导出。发酵厢经一个发酵周期的发酵到达出料口,整厢出料,发酵剩余固体物质留在发酵厢内,液体回流至发酵室。秸秆装入发酵厢后,顺序进入消化器进行厌氧消化,可使进出料顺畅,消化器产气分布均衡,发酵效率提高,同时无需对秸秆进行粉碎等复杂预处理,有效避免发酵物料上浮结壳,运行动力消耗少。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
图1的I-I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厢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发酵室,3.贮气室,4.导气管,5.顶盖,6.导向横梁,7.隔板,8.出料口,9.消化器主体,10.传动装置,11.发酵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中,发酵厢(11)内填装好秸秆,从进料口(1)进入消化器,发酵厢(11)进入发酵室O),在传动装置(10)的带动下顺序向出料口(8)方向运动。导向横梁(6)与底部传动装置(10)共同作用,使发酵厢(11)在垂直方向上完全浸没于发酵液内。发酵室(2)内的发酵液通过发酵厢(11)的网状厢壁与秸秆接触,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产生的沼气进入贮气室(3),通过导气管(4)导出。传动装置(10)采用步进式的传动方式带动发酵厢(11)顺序前进,其每传动一次带动发酵厢(11)向出料口(8)运动一个厢位的距离,同时完成对消化器的一次进料和出料。传动装置(10)传动的时间间隔为物料发酵周期与消化器对发酵厢(11)设计容纳量的比值。发酵厢(11)经一个发酵周期的发酵由出料口(8)取出,液体回流至发酵室O)中,浙干后发酵剩余固体秸秆留在发酵厢(11)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由进料口、发酵室、贮气室、出料口和导气管构成,其特征是消化器主体为长方体壳体结构,主体上部设置隔板和导向横梁,主体下部为发酵室,发酵室底部设置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其特征是隔板与消化器主体短边侧壁平行,分隔消化器主体上部为三部分,两侧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中部与顶盖、发酵液液面构成贮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其特征是两根导向横梁分别 位于主体长边内侧壁、两隔板间,导向横梁底面与隔板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其特征是两根导向横梁的间隙距离小于发酵厢宽度,导向横梁与传动装置的间隙距离大于发酵厢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出料方便、产气平稳的厢式连续进出料厌氧消化器,主要由进料口、发酵室、贮气室、出料口和导气管构成,其主体为长方体壳体结构,上部设置隔板和导向横梁,下部为发酵室,发酵室底部设置传动装置。装好秸秆的发酵厢由进料口进入消化器,导向横梁与传动装置共同作用,使其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并完全浸没于发酵液内,发酵厢在传动装置带动下,向出料口方向顺序推进。发酵完成后,整厢出料,发酵剩余固体物质留在发酵厢内,液体回流至发酵室。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入贮气室贮存,通过导气管导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发酵效率高、运行动力消耗少等优点,能够提高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2337786SQ2011205315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刈, 刘景涛, 吴楠, 孔垂雪, 梅自力, 符征鸽, 罗涛, 雷云辉 申请人: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