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和鉴定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42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分离和鉴定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离和鉴定玉米Ac/Ds转座突变体中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
背景技术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全世界主要的粮食来源。我国玉米的总产量已超过小麦,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而且玉米长期以来都是一种遗传模式植物。玉米B73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已经完成,这将加快玉米方面的科学研究。预计在玉米中至少存在3. 2万个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已成为下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众多基因克隆的方法中,插入突变研究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主要包括T-DNA插入突变和转座子插入突变。由于转基因技术的限制,在玉米中很难应用T-DNA插入法进行插入突变分析。但是在玉米存在内源的转座子是很好的进行插入突变研究的工具。目前在玉米中最主要的用于 创建插入突变体的转座子是Mutator (Mu)和Activator/Dissociator (Ac/Ds)两个系统。Mu因子具有转座频率高,正向突变率高和全基因组范围插入的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已有几个较大规模的Mu插入突变体库,并以用于玉米分离和克隆玉米基因。Ac/Ds虽然其转座频率较Mu转座子低,但其在玉米基因组拷贝数低,倾向于向连锁位点转座和倾向于插入低甲基化的基因富集区,近年来被作为与Mu互补的系统广泛的用于构建插入突变体库和进行基因的定向插入突变分析。在分离鉴定转座系和利用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的过程中,分离转座子的侧翼序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分离Ac/Ds侧翼序列的方法是以Ac或Ds的部分序列作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来鉴定在每一个转座系材料中所对应的特异条带,然后回收特异条带区域的DNA并进行分子内的自连接,再通过反向PCR的方法来扩增特异条带,最后将侧翼条带测序并验证。这种方法对DNA的需要量大,而且做Southern和反向PCR是耗时费力的方法,难以提高实验效率。因此建立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的Ac/Ds侧翼序列分离和鉴定方法对于Ac/Ds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和利用转座子标签法进行基因克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Siebert等利用一种部分双链的接头连接到经过酶切的平末端的DNA片段上,然后利用接头引物和基因特异性的引物通过嵌套PCR扩增基因上游或下游的序列。由于在接头的短链的3’末端用氨基封闭,减少了由于接头引物单独扩增带来的非目的条带,从而提高了 PCR产物的特异性。Ji和Braam利用产生3’突出端的内切酶酶切基因组DNA,然后利用在引物的3’端带有与突出末端互补碱基的接头引物和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这种方法中省去了连接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离Ac/Ds转座突变体中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利用该特异性引物分离Ac/Ds转座突变体中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鉴定上述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是Ac还是Ds的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本发明的目之四在于提供利用该特异性引物区分鉴定Ac和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分离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引物为
a.用于分离Ac/Ds5’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为SEQ ID NO :1 SEQ ID NO:7所不的喊基序列;
b.用于分离Ac/Ds3’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为SEQ ID NO :8 SEQ ID NO:14所不的喊基序列。一种分离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方法,采用上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取10 15株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后,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得到酶切产物;
b.对于步骤a所得酶切产物,如是平末端产物,则连接平末端接头后,选择一种相应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和接头引物进行第一轮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
c.将步骤b所得的PCR扩增产物经稀释后作为模板,再用第二轮Ac末端特异性引物和接头引物进行第二轮PCR扩增,得到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d.对于步骤a所得酶切产物,如是3’突出末端产物,则选择一种相应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和RSE接头引物进行第一轮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
e.将步骤d所得的PCR扩增产物经稀释后作为模板,再第二轮Ac末端特异性引物和RSE接头引物进行第二轮PCR扩增,得到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上述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平末端,其连接接头的接头序列为由接头I和接头2退火获得;所述的接头I的序列为SEQ ID NO 19所不的喊基序列;所述的接头2的序列为SEQ ID NO :20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的第一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1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的第二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2所示的碱基序列。上述的步骤b中,对平末端的酶切产物的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13 个循环(94° C 30 秒,72° C 20 秒-1° C/秒,72° C I 分钟)20 个循环(94° C 30 秒,57° C 20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 C 8分钟。上述的步骤c中,对平末端的酶切产物的第一轮PCR产物的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13个循环(94° C 30秒,72° C 20秒-1° C/秒,72° C I分钟)30个循环(94° C 30秒,57° C 20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C 8分钟。如上述的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3’突出端的酶切产物,其第一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3, SEQ ID NO :24或SEQ ID NO :25所示的碱基序列;其第二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6所示的碱基序列。上述的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3’突出端的酶切产物,其第一轮PCR扩增条件为94。C预变性3分钟,94° C 30秒,45° C 20秒,72° C 5秒钟,11个循环(94° C 30 秒,72° 0 20秒-1° C/秒,72° C I 分钟)20 个循环(94° C 30 秒,62° C 20 秒,72° CI分钟),过度延伸72° C 8分钟。
上述的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3’突出端的酶切产物,其第一轮PCR扩增条件为94。C预变性3分钟,13个循环(94° C 30秒,72。C 20秒-I。C/秒,72。C I分钟)25个循环(94° C 30秒,60° C 20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C 8分钟。
一种用于鉴定区分Ac和Ds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引物为SEQID NO :15 SEQ ID NO 18所示的碱基序列。一种鉴定区分Ac和Ds侧翼序列的方法,采用上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对于来自于aptl-ml::Ac和bz-m2(DI)系统的转座事件,我们可以用引物SEQ IDN0:17和SEQ ID NO :15和配合相应的侧翼序列的引物扩增。根据产物大小可判断侧翼序列是否是Ac的侧翼序列。即如以SEQ ID NO 17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2670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5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911bp +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Ac的侧翼序列。如以SEQ ID NO 17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361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5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911bp+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Ds的侧翼序列
b.对于来自于sul::Ac和rl::m3系统的转座事件,我们需要用引物SEQID NO:15 SEQ ID NO :18配合相应的侧翼序列的引物扩增,根据产物大小可判断侧翼序列是否是Ac的侧翼序列。即如以SEQ ID NO 17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2670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5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911bp +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Ac的侧翼序列;如以SEQ ID NO 18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3777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6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813bp+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Ac的侧翼序列;如以SEQ ID NO 18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257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6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813bp+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Ds的侧翼序列
上述的步骤a,b中,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30个循环(94° C 30秒,57° C 20秒,72° C 4分钟),过度延伸72。C 8分钟。本方案中所指的Ac5’和Ac3’末端是根据Genebank中的序列号为⑶595147中的Ac序列的方向指定的,与Ac转座酶的编码方向一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发明利用这些Ac末端特异性引物可以很好扩增获得基因组中的Ac或Ds的侧翼序列。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为大规模的获得Ac突变体的Ac侧翼序列和分离Ac插入突变体的基因的重要的技术手段。


图I为Shu00071中Ac侧翼序列的扩增.基因组DNA经EcoRV酶切后连接接头。对于每一组泳道1-5的样品顺序为Shu00071-1,Shu00071-2, W22报道系,Ac供体和空白对照。Shu00071-1和Shu00071-2两份独立的含有相同的已知Ac转座子侧翼序列的样品。A利用genomewalking方法扩增Shu00071中3’末端侧翼序列。引物Jc4131被用作第一轮Ac末端的特异性引物。对于1,2,3,4,5和6组引物如4217,如4411,如4442,Ac4490, Ac 4528和Ac 4547分别被用作第二轮Ac末端特异性引物。白色箭头表示在Shu00071-1 and Shu00071_2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条带并且在亲本中没有扩增到这个条带。B利用genomewalking方法扩增Shu00071中5’末端侧翼序列。引物Jc317被用作第一轮Ac末端的特异性引物。对于1,2,3,4,5和6组引物如281,Ac2l5, Acl69, Ac86,Ac53和Jc22分别被用作第二轮Ac末端特异性引物。白色箭头表示在Shu00071_l andShu00071-2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条带并且在亲本中没有扩增到这个条带。图2为利用修饰的genomewalking方法鉴定转座Ac/Ds。来自aptl-ml: :Ac转座系统的每个转座系的两份独立的样品经EcoRV酶切。泳道1-20中,如泳道I和2是一个转座系的两份样品,泳道3和4是另一个转座系的两份独立的样品,依次类推。泳道21为925H报道系,泳道22为Ac供体929. 20,泳道23为空白对照。引物Ac317和Acl69分别被用作是第一轮和第二轮Ac末端特异性引物。白色箭头标示候选的特异条带只出现在了某一转座系的两份独立样品中。 图3为aptl-152和aptl-323转座系中侧翼序列的确认.泳道1-5 :Ac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别和Ac末端(A和C)或Ac内部(B和D)特异性引物的扩增产物。泳道6-10 :Ac3’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别和Ac末端(A和C)或Ac内部(B和D)特异性引物的扩增产物。泳道I和2 (泳道5和6)是一个转座系的两份独立样品,泳道3和8为925H,泳道4和9为929. 20,泳道5和10为空白对照。A和B:转座系aptl-152中侧翼序列的鉴定。用Ac末端特异性引物(A)和Ac内部特异性引物(B)分别结合相应的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都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条带,表明在aptl-152中鉴定到的转座子是Ac转座子。C和D:转座系aptl-323中侧翼序列的鉴定。用Ac末端特异性引物(C)和Ac3’内部特异性引物(D中的泳道6和7)分别结合相应的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都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条带,用Ac5’内部特异性引物与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到了一条1395bp的条带比预期的2704bp小了 1309bp,表明在aptl-323中鉴定到的转座子是Ds转座子。图4为来自于sul: :Ac转座系统的转座系Acl78中侧翼序列的确认.每组中样品顺序为Acl78-l,Acl78-2,W22报道系,sul: :Ac和空白对照。A :Ac5’末端特异性引物与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产物(白箭头所示)。B :Ac3’末端特异性引物与3’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产物(白箭头所示)。C :Ac2655f与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产物(白箭头所示)。D Ac2670r与3’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产物。上述4个结果表明在Acl78中鉴定到的转座子是Ac转座子(白箭头所示)。图5为来自于sul: :Ac转座系统的转座系Ac83中侧翼序列的确认.每组中样品顺序为Ac83-1,Ac83-2,W22报道系,sul: :Ac和空白对照。A :Ac5,末端特异性引物与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产物(白箭头所示)。B :Ac3’末端特异性引物与3’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了预期大小的产物(白箭头所示)。C Ac2655f与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未扩增到预期2019bp大小的产物。D Ac2670r与3’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未扩增到预期2915bp大小的产物。E Ac3753f与3’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到预期921bp大小的产物。F Ac3777r与5’端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未扩增预期的4031bp大小的产物,但扩增到了一条1510bp大小的条带。上述6个结果表明在Ac83中鉴定到的转座子是Ds转座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事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例中所涉及的引物和方法适用于任何Ac和Ds侧翼序列的分离和鉴定。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或植物分子生物学一实验手册(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A Laboratory Manual, Melody S. Clark 编,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7)中所述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一 Ac末端特异性引物的获得和应用
本发明以根据Genebank中序列号为GU595147中的注释,截取出其中所包含的Ac转座子的序列,设计引物。可用于与接头引物组合扩增Ac/Ds 5’末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引物有
引物名称I序列
Ac22r TTTTCCCATCCTACTTTCATCC Ac53r CGGTTATACGATAACGGTCGGT Ac86r GTTCGAAATCGATCGGGA Acl69r TCGGGAAACTAGCTCTACCG Ac215r ACGAAACGGGATCATCCC Ac281r TCAGTGGTTATGGATGGGAGT Ac317r ICAGCGTTCGCTAGGTATTTCTTA
可用于与接头引物组合扩增Ac/Ds 3’末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引物有
引物名称I序列—
Ac4131fCCAGATGTGAGCAAGTGATTATG
Ac4217fTAGCCAAGAGCCCAAGACTTATCAC
Ac4411fACCCGACCGGATCGTATCGG
Ac4442fCGTATTTATCCCGTTCGTT
Ac4490fCCGTCCCGCAAGTTAAATATG
Ac4528fGGTATTTTACCGACCGTTACC
Ac4547fICCGACCGTTTTCATCCCT
为了能够获得可遗传的Ac/Ds的侧翼序列,对于一个转座系取两份独立的DNA样品,每
份样品为10-15株植株的DNA等量混合而成。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V,PvuII, PstI,
KpnI等)酶切在15ul体系中500ng DNA样品。对于获得的平末端的样品(如EcoRV, PvuII等),取50ng酶切产物在IOul体系中连接Clontech公司的genomewalking kit的平末端接头(由接头I和接头2退火获得,最终接头浓度为50uM),取Iul稀释10倍的连接产物用作后续PCR扩增的模板;对于产生3’突出端的样品(如PstI,KpnI)取Iul稀释10倍的酶切产物用作后续PCR扩增的模板(Jiand Braam, 2010)。对于不同限制酶处理的样品,采用相应的第一轮接头引物与第一轮Ac末端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对于Ac5’末端,一般以Ac317r或Ac281r用作第一轮扩增的Ac末端的特异性引物,对于Ac3 ’端,一般以Ac4131f或Ac4217f用作第一轮扩增的Ac末端的特异性引物。将第一轮PCR产物稀释100倍后,取Iul用作第二轮PCR的引物。对于Ac5’末端,选取比Ac317r或Ac281r更靠近Ac末端的引物用作第二轮扩增的Ac末端的特异性引物,对于Ac3’端,选取比Ac4131f或Ac4217f更靠近Ac末端的引物用作第二轮扩增的Ac末端的特异性引物。以3%的琼脂糖凝胶检测第二轮PCR产物。用于平末端酶切产物加接头的接头序列和接头引物(引自Clontech公司的genomewalking kit 的说明书)
权利要求
1.ー种用于分离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引物为 a.用于分离Ac/Ds5’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为SEQ ID NO :1 SEQ IDNO 7所不的喊基序列; b.用于分离Ac/Ds3’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为SEQ ID NO :8 SEQ IDNO 14所不的喊基序列。
2.一种分离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方法,采用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取10 15株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后,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得到酶切产物; b.对于步骤a所得酶切产物,如是平末端产物,则连接平末端接头后,选择ー种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和接头引物进行第一轮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 c.将步骤b所得的PCR扩增产物经稀释后作为模板,再用第二轮特异性引物和接头引物进行第二轮PCR扩增,得到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 d.对于步骤a所得酶切产物,如是3’突出末端产物,则选择一种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和RSE接头引物进行第一轮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 e.将步骤d所得的PCR扩增产物经稀释后作为模板,再第二轮特异性引物和RSE接头引物进行第二轮PCR扩增,得到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平末端,其连接接头的接头序列为由接头I和接头2退火获得;所述的接头I的序列为SEQ ID NO: 19所示的喊基序列;所述的接头2的序列为SEQ ID NO 20所不的喊基序列;所述的第一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1所不的喊基序列; 所述的第二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2所示的碱基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对平末端的酶切产物的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13个循环(94° C 30秒,72° C 20秒-1° C/秒,72° C I分钟)20个循环(94° C 30秒,57° C 20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C 8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对第一轮扩增产物的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13个循环(94° C 30秒,72° 0 20秒-1° C/秒,72° CI分钟)30个循环(94° C 30秒,57° C 20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 C 8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3’突出端的酶切产物,其第一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3, SEQ ID NO:24或SEQ ID NO:25所示的碱基序列;其第二轮PCR扩增的接头引物为SEQ ID NO :26所示的碱基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3’突出端的酶切产物,其第一轮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94° C 30秒,45° C 20秒,72° C 5秒钟,11个循环(94° C 30秒,72° C 20秒-1° C/秒,72° C I分钟)20个循环(94° C 30秒,62° C 20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C 8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得到的酶切产物为3’突出端的酶切产物,其第二轮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13个循环(94° C 30秒,72° C 20 秒-1° C/秒,72° C I 分钟)25 个循环(94° C 30 秒,60° C 20 秒,72° C I分钟),过度延伸72° C 8分钟。
9.ー种用于鉴定区分Ac和Ds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引物为SEQ IDNO :15 SEQ ID NO 18所示的碱基序列。
10.一种鉴定区分Ac和Ds侧翼序列的方法,采用上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对于来自于aptl-ml::Ac和bz-m2(DI)系统的转座事件,我们可以用引物SEQ IDNO 17和SEQ ID NO 15和配合相应的侧翼序列的引物扩增; 根据产物大小可判断侧翼序列是否是Ac的侧翼序列; 即如以SEQ ID NO 17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2670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5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911bp +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Ac的侧翼序列; 如以SEQ ID NO 17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361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5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911bp+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Ds的侧翼序列; b.对于来自于sul:: Ac和rl: :m3系统的转座事件,我们需要用引物SEQ ID NO: 15 SEQ ID NO :18配合相应的侧翼序列的引物扩增,根据产物大小可判断侧翼序列是否是Ac的侧翼序列; 即如以SEQ ID NO 17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2670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5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911bp +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Ac的侧翼序列;如以SEQ ID NO 18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3777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ID NO 16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813bp+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Ac的侧翼序列JnWSEQ ID NO :18和对应的5’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1257bp+5’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并且SEQ ID NO 16和对应的3’侧翼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813bp+3’侧翼序列长度的片断,则说明该侧翼序列为Ds的侧翼序列; 上述的步骤a,b中,PCR扩增条件为94° C预变性3分钟,30个循环(94° C 30秒,57° C 20秒,72° C 4分钟),过度延伸72。C 8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和鉴定Ac/Ds转座子侧翼序列的引物及方法。该引物为a.用于分离Ac/Ds5’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为SEQIDNO1~SEQIDNO7所示的碱基序列;b.用于分离Ac/Ds3’端侧翼序列的Ac末端特异性引物为SEQIDNO8~SEQIDNO14所示的碱基序列。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鉴定区分Ac和Ds侧翼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引物为SEQIDNO15~SEQIDNO18所示的碱基序列。利用这些Ac特异性引物可以很好扩增获得基因组中的Ac或Ds的侧翼序列。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为大规模的获得Ac突变体的Ac侧翼序列和分离Ac插入突变体的基因的重要的技术手段。
文档编号C12N15/11GK102649959SQ201210162980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宋任涛, 徐大彬, 李鹏飞, 樊军, 王飞, 许政暟, 赵志伟, 郭圣明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