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易于出料的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炒制完毕后易于出料的炒茶机,属于食品加工机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茶叶质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费青茶叶。现有的机械炒茶设备,在炒茶完成后需要人工倒料,对于高温的炒茶锅操作需要避免烫伤,且需要保持茶叶半成品在一定温度下出料,这样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周期较长,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易于出料的炒茶机,解决茶叶炒制的出料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其技术解决手段为一种易于出料的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灶,外接一储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部分侧壁设为可朝外桶外侧翻转的出料口,所述外桶设有供出料口外翻的开口,且所述内锅的底部在远离出料口 一侧设有顶升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翻转角度大于90°
应用本发明炒茶机,相较于传统的炒茶设备,提高了茶叶半成品完成炒制后的出料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了自然降温的等待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连续生产性。
图1是本发明炒茶机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该炒茶机包括支架1、架设于支架I上的外桶2、嵌置于外桶的内锅3,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其中加热装置为燃气灶,外接一储气瓶。此处,由于加热装置和揉捻挡茶器为本行业的公知技术,故不再详述。惟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归纳来看,该内锅3的部分侧壁设为可朝外桶外侧翻转的出料口 31,该外桶2设有供出料口 31外翻的开口 21,且内锅3的底部在远离出料口一侧设有顶升单元4。在茶叶炒制过程中,顶升单元回落使内锅3底部呈水平状;而当炒制完成后,驱动顶升单元,并外翻出料口便可实现轻松出料。
从图示可见,该出料口的翻转角度大于90°
通过以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应用本发明炒茶机,相较于传统的炒茶设备,提高了茶叶半成品完成炒制后的出料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了自然降温的等待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连续生产性。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易于出料的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 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灶,外接一储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部分侧壁设为可朝外桶外侧翻转的出料口,所述外桶设有供出料口外翻的开口,且所述内锅的底部在远离出料口一侧设有顶升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出料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翻转角度大于 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易于出料的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灶,外接一储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部分侧壁设为可朝外桶外侧翻转的出料口,所述外桶设有供出料口外翻的开口,且所述内锅的底部在远离出料口一侧设有顶升单元。本发明炒茶机的应用,提高了茶叶半成品完成炒制后的出料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了自然降温的等待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连续生产性。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005025SQ2012105715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郑颖青, 陆汝根 申请人:苏州市瀛园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