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8132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将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与棕榈酸、棕榈酸盐或棕榈酸非甘油酯混合进行酯交换,得到油脂A;将油脂A与不饱和脂肪酸或其非甘油酯进行酶促定向酯交换,得到混合油B;将混合油B精制,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其制备工艺简单。与现有方法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产品中,2位棕榈酸含量更高,且制备后的副产物较少,因此有利于环保。
【专利说明】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油三酯为人类摄取的主要油脂组成。现代营养学已经证实,人体在消化甘油三 酯的过程中,会优先水解Sn-1,3位上的脂肪酸,形成2-单甘酯与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这些 游离脂肪酸在体内会出现两种反应:1、被自身吸收;2、与体内其他物质反应后被排出。研 究表明,与游离不饱和脂肪酸相比,游离饱和脂肪酸吸收速率慢,更容易与钙发生反应,形 成不溶性的皂钙,进而被排出体外。由此可见,相对于产生游离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产 生游离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更利于人体的吸收。目前市售的食用油主要来源于植物, 其饱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sn-1,3位,人体在消化过程中,不但流失了大量的脂肪和钙,而 且其生成的皂钙会增加粪便的硬度,导致部分人群便秘和腹痛,甚至引发肠梗阻。若将饱和 脂肪酸集中于甘油三酯的sn-2位(也称为"2位"),则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身 体虚弱,肠胃功能不好的个体来说,效果更加明显。
[0003] 在母乳中,98%左右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其中棕榈酸(Palmitic acid, C16: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占20-25%,油酸(oleic acid,C18:l,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约占30-38%。更进一步的,大部分的棕榈酸分布在甘油三酯的2位,而油酸则主要分布在 Sn-Ι和Sn-3位上,母乳中这种独特的甘油三酯结构被称为2-棕榈酸甘油酯。目前,市场上 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与母乳的成分含量比较接近,但是,大量的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都已证 实,母乳脂肪的吸收优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母乳中独特的甘油三 酯结构。
[0004] 受到母乳中独特的甘油三酯结构的启发,目前已经有部分厂商利用对天然油脂的 改性来生产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并将其添加到婴幼儿奶粉及特殊膳食中,这不 但可以提高人体对脂肪和钙的吸收效率,还能降低粪便的硬度,减少便秘和肠梗阻的发生 概率。
[0005] 中国授权专利CN102229866B公开了一种利用猪油为原料,采用1,3位置选择性脂 肪酶催化酸解工艺,制备得到低胆固醇,高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的工艺方法。但猪油成 分复杂,因此制备工艺复杂,而且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受到宗教或民族信仰的限制。
[0006] 中国授权专利CN101258230B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碘值(IV)为8-12的棕榈油硬脂 精与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酯进行酶促酯交换获得2-棕榈酸甘油酯的方法。CN101679909B 也公开了一种获得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一种或多种包含 三棕榈酰甘油酯,碘值为约18到约40的棕榈油硬脂酸甘油酯组分进行随机酯交换后,与油 酸或其非甘油酯在1,3位专一性酶的作用下进行酶促酯交换反应后,分离棕榈酸或棕榈酸 非甘油酯后制得目标产物。但是这些方法受到原料的限制,产品的纯度都比较低。即使通 过随机酯交换提高了 2位上棕榈酸的含量,但由于棕榈酸总组成的限制,产品的纯度依然 不高。这样的组合物在进行后续精制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脂肪酸钠等,不利于 环保。
[0007] 因此,仍然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9]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 (1)提供含有掠桐酸残基的甘油醋;
[0012] (2)将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与棕榈酸、棕榈酸盐或棕榈酸非甘油酯混合进行 酯交换,得到油脂A ;
[0013] (3)将油脂A与不饱和脂肪酸或其非甘油酯进行Sn-1,3位酶促定向酯交换,得到 混合油B ;
[0014] (4)将混合油B精制,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
[0015] 按上述方案,所述棕榈酸盐包括棕榈酸钠或棕榈酸钾,棕榈酸盐与含有棕榈酸残 基的甘油酯的重量比不大于4:1,优选为1:500-4:1,更优选的为1:50-1:1。
[0016] 按上述方案,所述棕榈酸非甘油酯包括棕榈酸甲酯或棕榈酸乙酯,棕榈酸非甘 油酯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的重量比不大于4:1,优选为1:500-4:1,更优选的为 1:50-1:1。
[0017] 按上述方案,所述棕榈酸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的重量比不大于4:1,优选为 1:500-4:1,更优选的为 1:50-1:1。
[0018]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2)的酯交换体系中,进一步加入水,水与含有棕榈酸残基 的甘油酯的比重小于5wt%,优选小于2wt%,更优选小于lwt%。
[0019]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2)的酯交换体系中,选用棕榈酸非甘油酯为反应物时,可 加入脂肪酶,脂肪酶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的比重为lwt% -50wt%。
[0020]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2)的酯交换结束后,经过精制制得油脂A。
[0021]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油脂A与不饱和脂肪酸或其非甘油酯的重量比为 2:1-1:10,优选为
[0022]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的酶促定向酯交换体系中,进一步加入溶剂,所述溶剂 包括己烧、环己烧、辛烧或异辛烧。
[0023]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 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
[002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 单。与现有方法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产品中,2位棕榈酸含量更高,且制备后的副 产物较少,因此有利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1)提供一种棕榈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1. 7%,2位棕榈酸含量为 15. 6%。其中,"2位棕榈酸含量"是指2位上棕榈酸占2位上所有脂肪酸的含量,其检测方 法参考GB/T24894,下同。
[0028]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25g、棕榈酸lg及氢氧化钾0. 5g置于烧瓶中,搅拌升温至 17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10小时(酯交换,下同)后,加己烷50ml充分溶解后离心除去 脂肪酸钾,得到油脂A。
[0029] (3)将油脂A20g与油酸2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68°C并保持恒定, 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2. 4g,回流反应8小时(定向酯交换,下同),获得混合油B。
[0030]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干法分馏除去 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通过GC (高温毛细管柱,FID检 测器,下同)及薄层层析检测2位棕榈酸含量为20. lwt%。
[0031] 实施例2
[0032] (1)提供一种棕榈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2. 8%,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4%。
[0033] (2)将棕榈油50g、棕榈酸甲酯lg及脂肪酶0· 5g加入烧瓶中,搅拌升温至76°C并 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干法分馏除去脂肪酸甲酯,得到油脂A。
[0034] (3)将油脂A40g与亚油酸2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70°C并保持恒 定,加入200ml环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2. 4g,回流反应7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35]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干法分馏除去 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位上棕 榈酸含量为2L〇 Wt%。
[0036] 实施例3
[0037] 在同等条件下,分别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制备方法制备产品,并进行比 较。
[0038] 本发明方法
[0039]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3.0%,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9%。
[0040]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200g、棕榈酸乙酯200g、脂肪酶20g及去离子水lg置于容 器中,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分子蒸馏除去脂肪 酸乙酯,得到油脂A。
[0041] (3)将油脂A300g与花生四烯酸6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 恒定,加入700ml辛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g,维持反应8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42]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干法分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 2位棕榈酸含量为49wt%。
[0043] 现有抟术方法
[0044]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3.0%,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9%。
[0045]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400g、脂肪酶20g及去离子水lg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 60 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油脂A。
[0046] (3)将油脂A300g与花生四烯酸6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 恒定,加入700ml辛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g,维持反应8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47]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干法分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 2位棕榈酸含量为20. lwt%。
[0048]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步骤2中添加了棕榈酸乙酯后,终产物中2位棕榈酸 含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0049] 实施例4
[0050]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3%,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9%。
[0051]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2000g、棕榈酸乙酯500g及脂肪酶1000g置于容器中,氮气 保护下加热至5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分子蒸馏除去脂肪酸乙 酯,得到油脂A。
[0052] (3)将油脂A2000g与花生四烯酸200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75°C并保 持恒定,加入7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500g,安装冷凝回流管,持续反应6小时, 得到混合油B。
[0053]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26. 6 %。
[0054] 实施例5
[0055]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42. 4%,2位棕榈酸含量为 31. 5%。
[0056]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240g、棕榈酸钠24g及去离子水12g置于烧瓶中,氮 气保护下加热至19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丙酮600ml充分溶解 后离心除去脂肪酸钠,得到油脂A。
[0057] (3)将油脂A200g与二十碳五烯酸60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45°C 并保持恒定,加入700mL异辛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40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 8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58]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40. 2wt%。
[0059] 实施例6
[0060] 在同等条件下,分别按本发明制备方法与现有的制备方法制备产品,并进行比较。
[0061] 本发明方法
[0062]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43. 7%,2位棕榈酸含量 为 31. 8%。
[0063]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2500g、棕榈酸钾500g及去离子水12. 5g置于烧瓶 中,加入氮气保护,搅拌升温至160°C保持恒定,持续反应30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除 去皂(皂的含量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064] (3)将油脂A2500g与二十二碳六烯酸50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5°C 并保持恒定,加入7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5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 5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65]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45. 4wt %。
[0066] 现有抟术方法
[0067]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43. 7%,2位棕榈酸含量 为 31. 8%。
[0068]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3000g、脂肪酶100g及去离子水12. 5g置于烧瓶中, 加入氮气保护,搅拌升温至160°C保持恒定,持续反应30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油脂A。
[0069] (3)将油脂A2500g与二十二碳六烯酸50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5°C 并保持恒定,加入70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5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 5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70]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38. 4wt %。
[0071]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步骤2中添加了棕榈酸钾后,终产物中2位棕榈酸含 量得到了提高。
[0072] 实施例7
[0073]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61. 9%,2位棕榈酸含量 为 43. 9%。
[0074]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200g、棕榈酸钠50g及去离子水1. 25g置于烧瓶中, 搅拌升温至19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除去皂(皂的含量 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075] (3)将油脂A200g与油酸70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50°C并保持恒 定,加入7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50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时,得到 混合油B。
[0076]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63. 3wt%。
[0077] 实施例8
[0078]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61. 9%,2位棕榈酸含量 为 43. 9%。
[0079]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2500g、棕榈酸钠500g及去离子水12. 5g置于容器 中,搅拌升温至19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除去皂(皂的 含量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080] (3)将油脂A2500g与油酸75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50°C并保持恒定, 加入70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500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时,得到 混合油B。
[0081]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62. Owt%。
[0082] 实施例9
[0083] 在同等条件下,分别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制备方法制备产品,并进行比 较。
[0084] 本发明方法
[0085]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64%,2位棕榈酸含量为 45. 5%。
[0086]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250g、棕榈酸钾83. 3g及去离子水1. 25g置于容器 中,搅拌升温至22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除去皂(皂的含 量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087] (3)将油脂A250g与花生四烯酸5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 恒定,加入7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 5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 时,得到混合油B。
[0088]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68. 2wt%。
[0089] 现有抟术方法
[0090]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64%,2位棕榈酸含量为 45. 5%。
[0091]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333. 3g、脂肪酶10g及去离子水1. 25g置于容器中, 搅拌升温至22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油脂A。
[0092] (3)将油脂A250g与花生四烯酸5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 恒定,加入7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 5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 时,得到混合油B。
[0093]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56. 5wt%。
[0094]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步骤2中添加了棕榈酸钾后,终产物中2位棕榈酸含 量得到了提高。
[0095] 实施例10
[0096]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62. 3%,2位棕榈酸含量 为 44. 4%。
[0097]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250g、棕榈酸钾15g及去离子水1. 25g置于容器中, 搅拌升温至16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己烷600mL充分溶解,离 心过滤除去皂(皂的含量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098] (3)将油脂A200g与油酸12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70°C并保持恒定, 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70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6小时,得到混合油B。
[0099]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58. lwt%。
[0100] 实施例11
[0101]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64%,2位棕榈酸含量为 45. 5%。
[0102]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5000g、棕榈酸钾150g及去离子水12g置于容器中, 搅拌升温至22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加丙酮16L充分溶解,离心过 滤除去皂(皂的含量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103] (3)将油脂A3000g与亚麻酸60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恒 定,加入70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400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4小时, 得到混合油B。
[0104]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59. 2wt%。
[0105] 实施例12
[0106] (1)提供一种棕榈油硬脂精,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71. 5%,2位棕榈酸含量 为 55. 6%。
[0107] (2)将反应底物棕榈油硬脂精10000g、棕榈酸钠20g及去离子水12g置于容器中, 搅拌升温至16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除去皂(皂的含量 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108] (3)将油脂A5000g与亚油酸乙酯30000g混合,置于容器中,搅拌升温至68°C并保 持恒定,加入70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4000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9 小时,得到混合油B。
[0109]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脂肪酸乙酯,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63. lwt%。
[0110] 实施例13
[0111]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16.5%,,2位棕榈酸含量为 13. 3%。
[0112]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250g、棕榈酸钠50g及去离子水1. 25g置于烧瓶中,加入氦 气保护,搅拌升温至15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丙酮700ml,充 分溶解后离心过滤除去皂(皂的含量小于lOppm),得到油脂A。
[0113] (3)将油脂A250g与油酸50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72°C并保持恒 定,加入700ml己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 5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12小时, 得到混合油B。
[0114]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2 位上棕榈酸含量为21. lwt%。
[0115] 实施例14
[0116]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3. 0%,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9%
[0117]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200g、棕榈酸乙酯400g、脂肪酶10g及去离子水lg置于烧 瓶中,加入氦气保护,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分子蒸馏 法除去脂肪酸乙酯,得到油脂A。
[0118] (3)将油脂A300g与花生四烯酸60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60°C并 保持恒定,加入700ml辛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 时,得到混合油B。
[0119]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 2位上棕榈酸含量为50. 8wt %。
[0120] 实施例15
[0121]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3.0%,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9%。
[0122]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200g、棕榈酸乙酯600g、脂肪酶10g及去离子水lg置于烧 瓶中,加入氦气保护,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分子蒸馏 法除去脂肪酸乙酯,得到油脂A。
[0123] (3)将油脂A300g与花生四烯酸60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60°C并 保持恒定,加入700ml辛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 时,得到混合油B。
[0124]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 2位上棕榈酸含量为52. 6wt %。
[0125] 实施例16
[0126] (1)提供一种起酥油,其棕榈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为23.0%,2位棕榈酸含量为 16. 9%。
[0127] (2)将反应底物起酥油200g、棕榈酸乙酯800g、脂肪酶10g及去离子水lg置于烧 瓶中,加入氦气保护,搅拌升温至60°C并保持恒定,持续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分子蒸馏 法除去脂肪酸乙酯,得到油脂A。
[0128] (3)将油脂A300g与花生四烯酸600g混合,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60°C并 保持恒定,加入700ml辛烷,加入sn-1,3特异性脂肪酶37g,安装冷凝回流管,维持反应8小 时,得到混合油B。
[0129] (4)将混合油B纯化,纯化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过滤除去脂肪酶,再通过分子蒸 馏除去游离脂肪酸,脱臭后即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通过GC及薄层层析检测 2位上棕榈酸含量为63. 3wt %。
[0130] 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纟目合物的应用
[0131] 上述制得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可用于婴儿配方奶粉、婴幼儿配方米
【权利要求】
1. 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提供含有掠桐酸残基的甘油醋; (2) 将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与棕榈酸、棕榈酸盐或棕榈酸非甘油酯混合进行酯交 换,得到油脂A ; (3) 将油脂A与不饱和脂肪酸或其非甘油酯进行Sn-1,3位酶促定向酯交换,得到混合 油B ; (4) 将混合油B精制,得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棕榈酸盐包括棕榈酸钠或棕榈酸钾,棕榈酸盐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的重量比不大 于4:1,优选为1:500-4:1,更优选的为1:50-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棕榈酸非甘油酯包括棕榈酸甲酯或棕榈酸乙酯,棕榈酸非甘油酯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 油酯的重量比不大于4:1,优选为1:500-4:1,更优选的为1:50-1: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棕榈酸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的重量比不大于4:1,优选为1:500-4:1,更优选的为 1:50-1:1。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的酯交换体系中,进一步加入水,水与含有棕榈酸残基的甘油酯的比重小于 5wt%,优选小于2wt%,更优选小于lwt%。
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的酯交换结束后,经过精制制得油脂A。
7.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3)中,油脂A与不饱和脂肪酸或其非甘油酯的重量比为2:1-1:10,优选为
8.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3)的酶促定向酯交换体系中,进一步加入溶剂,所述溶剂包括己烷、环己烷、辛烷 或异辛烷。
9.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 烯酸。
10. -种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2-棕榈酸甘油酯的组 合物是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制备方法所制得。
【文档编号】C12P7/64GK104087626SQ201410319597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汪志明, 李翔宇, 陆姝欢, 周强, 汪锋, 肖敏 申请人:嘉必优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