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牛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49039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牛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牛樟芝烘干研磨,并先后加入斜面培养基及摇床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菌丝体发酵液;然后将菌丝体发酵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加入甲醇浸泡,超声提取,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加入去离子水及氯化钠,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后加热提取,并旋蒸回收甲醇,加乙醚萃取,真空干燥即得樟芝油浸膏。本发明对菌丝体发酵液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浓缩,避免油脂氧化,而且保证了在较低的温度下对样品进行浓缩,本发明将水蒸气蒸馏及超声辅助提取法有机的结合,操作方法简便,产品稳定性好,而且明显提高了樟芝非挥发性及热不稳定油脂的提取。
【专利说明】一种从牛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牛樟芝菌实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又称牛樟芝或牛樟燕,只生长在台湾地区的牛樟树腐朽树干的内壁。樟芝表面红色非常漂亮,内有孢子,它的子实体没有菌柄,具有强烈的香气。樟芝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其他地域极少见。近年来,研究发现樟芝成分复杂,含有很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氧化、保肝、抗癌、解毒、消炎等,对食物中毒等危急病症具有神奇的疗效。因此,樟芝长期以来被作为人们解酒、保肝及抗疲劳的传统药方,也被作为传统中药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及食物中毒等疾病的治疗。但樟芝野生量极少,随着人们对樟芝研究的不断深入及需求量的增加,樟芝樟芝的价格日渐水涨船高,目前,市价已高达每公斤15000美元,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野生真菌,价格早已超出灵芝、人参及冬虫夏草等传统珍贵药材。
[0003]野生樟芝子实体具有樟树的清香,而樟芝发酵产物香气也浓郁而独物,因此,发酵樟芝精油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中均有着极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为此,也需要一种可对樟芝发酵产物中精油进行有效萃取且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萃取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樟芝油萃取充分的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取牛樟芝3-5g量漂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状,,先后加入斜面培养基及摇床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菌丝体发酵液;
(2)樟芝油提取:将步骤(I)中的菌丝体发酵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加入甲醇浸泡,超声提取2次,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置入500ml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及氯化钠,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后加热提取,并旋蒸回收甲醇,加10-20ml乙醚萃取3次,真空干燥Ih即得樟芝油浸膏。
[0006]步骤(I)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15-25%,葡萄糖1_3%,磷酸二氢钾
0.1-0.5%,硫酸镁水合物0.1-0.3%,琼脂1-3%。
[0007]步骤(I)中所述的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汁30-50%,葡萄糖1-3%,硫酸镁水合物 0.1-0.3%,硫酸钠 0.03-0.08%,磷酸二氢钾 0.1-0.5%。
[0008]优选的,步骤(I)中所述的样品在斜面培养基及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时,培养时间均为 3-5d。
[0009]优选的,步骤(I)中样品在斜面培养基及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时,所述的培养温度均为 24-26 °C。
[0010]优选的,步骤(2)中甲醇的加入量为10_20ml。
[0011]优选的,步骤(2)中超声提取时间为每次20-30min,提取温度为40_45°C。
[0012]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去离子水、氯化钠与浓缩后的菌丝体发酵液的重量份之比为(1-5):(0.05-0.13):(0.25-0.5)。
[0013]优选的,步骤(2)中的加热提取时间为4_6h。
[0014]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_45°C。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微生物油脂中较大部分油脂易氧化,本发明中在对樟芝菌进行增养后,将培养得到的菌丝体发酵液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浓缩,避免了油脂与空气的接触,避免油脂氧化,而且又可以保证在较低的温度下对样品进行浓缩。
[0016]2.生成油脂的最适温度在25°C左右,温度可影响油脂的组成及含量,因此,本发明中将样品的培养温度限定为24-26°C,可保证樟芝油的最大化生产。
[0017]3.水蒸气蒸馏水与超声辅助提取法均为真菌油脂的提取方法,而两者各有优缺点,本发明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不仅操作方法简便,产品稳定性好,对生产设备及技术人员要求不高,而且明显提高了樟芝非挥发性及热不稳定油脂的提取。
[0018]4.本发明在对樟芝菌丝体中的油脂进行萃取前,先对样品先后进行预处理及培养,可最大程度的生产更大产量的樟芝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20]实施例1
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取牛樟芝3g量漂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状,,先后加入斜面培养基及摇床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均为3d,培养温度均为24°C,培养得到樟芝菌菌丝体发酵液;
(2)樟芝油提取:将步骤(I)中的菌丝体发酵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加入甲醇1ml浸泡,超声提取2次,每次时间为20-30min,提取温度为40°C,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置入500ml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及氯化钠,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后加热提取4h,并旋蒸回收甲醇,加1ml乙醚萃取3次,在40°C下真空干燥Ih即得樟芝油浸膏。
[0021]步骤(I)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15%,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水合物0.1%,琼脂1%。
[0022]步骤(I)中所述的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汁30%,葡萄糖1%,硫酸镁水合物0.1%,硫酸钠0.03%,磷酸二氢钾0.1%。
[0023]步骤(2)中所述的去离子水、氯化钠与浓缩后的菌丝体发酵液的重量份之比为1:0.05:0.25。
[0024]实施例2
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取牛樟芝5g量漂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状,,先后加入斜面培养基及摇床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均为5d,培养温度均为26°C,培养得到樟芝菌菌丝体发酵液;
(2)樟芝油提取:将步骤(I)中的菌丝体发酵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5,加入甲醇20ml浸泡,超声提取2次,每次时间为20-30min,提取温度为45°C,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置入500ml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及氯化钠,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后加热提取6h,并旋蒸回收甲醇,加20ml乙醚萃取3次,在45°C下真空干燥Ih即得樟芝油浸膏。
[0025]步骤(I)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5%,葡萄糖3%,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水合物0.3%,琼脂3%。
[0026]步骤(I)中所述的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汁50%,葡萄糖3%,硫酸镁水合物0.3%,硫酸钠0.08%,磷酸二氢钾0.5%。
[0027]步骤(2)中所述的去离子水、氯化钠与浓缩后的菌丝体发酵液的重量份之比为5:0.13:0.5。
[0028]实施例3
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取牛樟芝4g量漂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状,,先后加入斜面培养基及摇床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均为4d,培养温度均为25°C,培养得到樟芝菌菌丝体发酵液;
(2)樟芝油提取:将步骤(I)中的菌丝体发酵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加入甲醇15ml浸泡,超声提取2次,每次时间为25min,提取温度为42°C,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置入500ml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及氯化钠,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后加热提取4-6h,并旋蒸回收甲醇,加15ml乙醚萃取3次,在42°C下真空干燥Ih即得樟芝油浸膏。
[0029]步骤(I)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0%,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水合物0.2%,琼脂2%。
[0030]步骤(I)中所述的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汁30-50%,葡萄糖2%,硫酸镁水合物0.2%,硫酸钠0.05%,磷酸二氢钾0.3%。
[0031]步骤(2)中所述的去离子水、氯化钠与浓缩后的菌丝体发酵液的重量份之比为3:0.08:0.35。
[0032]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取牛樟芝3-5g量漂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状,,先后加入斜面培养基及摇床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菌丝体发酵液; (2)樟芝油提取:将步骤(I)中的菌丝体发酵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加入甲醇浸泡,超声提取2次,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置入500ml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及氯化钠,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后加热提取,并旋蒸回收甲醇,加10-20ml乙醚萃取3次,真空干燥Ih即得樟芝油浸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l)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15-25%,葡萄糖1-3%,磷酸二氢钾0.1-0.5%,硫酸镁水合物0.1-0.3%,琼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汁30-50%,葡萄糖1-3%,硫酸镁水合物0.1-0.3%,硫酸钠 0.03-0.08%,磷酸二氢钾 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所述的样品在斜面培养基及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时,培养时间均为3-5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样品在斜面培养基及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时,所述的培养温度均为24-26°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甲醇的加入量为10-20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超声提取时间为每次20-30min,提取温度为40_45°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去离子水、氯化钠与浓缩后的菌丝体发酵液的重量份之比为(1-5):(0.05-0.13):(0.25-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加热提取时间为4-6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樟芝菌丝体中萃取樟芝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45°C。
【文档编号】C12P7/64GK104327942SQ20141053640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巴宁, 郑安乔 申请人: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