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切对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24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滚切对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切对花装置,包括:第一滚花模具,第二滚花模具,动力源,第二齿轮传动副,第一齿轮传动副,差速相位调节器,差速相位调节器安装在第一齿轮传动副与动力源之间传动,动力源与差速相位调节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传动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滚切对花装置,通过差速相位调节器来调节韧性饼干两个模具上图案的相互位置,使两个模具的图案在韧性饼干上滚花位置准确配对。
【专利说明】滚切对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及食品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滚切对花装置,可用于韧性饼干的成形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韧性饼干的成形生产设备中滚切双滚对花装置一般采用链条传动、手动调节方式;如采用链条传动、手动调节方式,受滑块行程的限制调整量极其有限,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常常出现动态调节不能到位的现象,需停机人为更换模具的位实现两模具图案的相互位置,而且这种调节装置链条一般都使用弹簧张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产生链条抖动现象,从而出现对花不准的情况,直接影响韧性饼干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滚切对花装置,通过差速相位调节器来调节韧性饼干两个模具上图案的相互位置,使两个模具的图案在韧性饼干上滚花位置准确配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5]滚切对花装置,包括:
[0006]第一滚花模具,第一滚花模具上设有第一滚切图案,经过第一滚花模具的食品上滚花形成第一滚花;
[0007]第二滚花模具,第一滚花模具和第二滚花模具前后设置;第二滚花模具上设有第二滚切图案,经过第二滚花模具的食品上滚花形成第二滚花,第二滚花与第一滚花相互配合形成一滚花图案;
[0008]动力源,动力源提供第一滚花模具、第二滚花模具旋转动力;
[0009]第二齿轮传动副,动力源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带动第二滚花模具旋转;
[0010]第一齿轮传动副,动力源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副带动第一滚花模具旋转;
[0011]差速相位调节器,差速相位调节器安装在第一齿轮传动副与动力源之间传动,动力源与差速相位调节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传动副。
[0012]如上所述滚切对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副、第一齿轮传动副输入输出传动比相等;第三传动副输入输出传动比与差速相位调节器输入输出传动比相反。
[0013]【具体实施方式】:第三传动副2为链条传动副,第三传动副2输入输出传动比为3: 1,所述差速相位调节器5输入输出传动比为1: 3。
[0014]如上所述滚切对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相位调节器包括:箱体,箱体中心有输入轴,箱体上还装有能绕中心转动的带内齿圈的空心蜗轮,空心蜗轮内有行星传动机构,输入轴上端伸出箱体外与第三传动副输出端固定相连,输入轴下端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
[0015]所述行星传动机构包括:行星架、自转的太阳轮和围绕太阳轮公转且自转的行星轮;太阳轮固定在输入轴下端;行星轮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且行星轮外侧与空心蜗轮上的内齿圈哨合传动;在行星架下侧中心设有输出轴,输出轴与第一齿轮传动副输入端固定;
[0016]在箱体上还装有调节空心蜗轮转向和转速的调节蜗杆和电动机,调节蜗杆与空心蜗轮啮合,电动机驱动调节蜗杆正转或反转。
[0017]本实用新型滚切对花装置通过差速相位调节器来调整模具图案的相互位置,使两个模具的图案位置准确。
[00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19]1、采用差速相位调节器来调整模具图案的相互位置,不仅具有动态调节的性能,而且能够360度调节;
[0020]2、连续生产作业过程中,工作稳定性好;
[0021]3、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采用差速相位调节器的滚切成形工作原理图;
[0023]图2是差速相位调节器原理图一;
[0024]图3是差速相位调节器原理图二 ;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如图1所示实施例
[0027]滚切对花装置,包括:第一滚花模具6,第一滚花模具6上设有第一滚切图案,经过第一滚花模具6的食品上滚花形成第一滚花;
[0028]第二滚花模具7,第一滚花模具6和第二滚花模具7前后设置;第二滚花模具7上设有第二滚切图案,经过第二滚花模具7的食品上滚花形成第二滚花,第二滚花与第一滚花相互配合形成一滚花图案;
[0029]动力源1,动力源I提供第一滚花模具6、第二滚花模具7旋转动力;
[0030]第二齿轮传动副3,动力源I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3带动第二滚花模具7旋转;
[0031]第一齿轮传动副4,动力源I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副4带动第一滚花模具6旋转;
[0032]差速相位调节器5,差速相位调节器5安装在第一齿轮传动副4与动力源I之间传动,动力源I与差速相位调节器5之间还设置有第三传动副2。
[0033]第二齿轮传动副3、第一齿轮传动副4输入输出传动比相等;第三传动副2为链条传动副,第三传动副2输入输出传动比为3: 1,差速相位调节器5输入输出传动比为I: 3。
[0034]如图2和图3所示,差速相位调节器5包括:箱体13,箱体13中心有输入轴8,箱体13上还装有能绕中心转动的带内齿圈的空心蜗轮11,空心蜗轮11内有行星传动机构,输入轴8上端伸出箱体13外与第三传动副2输出端固定相连,输入轴8下端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
[0035]行星传动机构包括:行星架14、自转的太阳轮9和围绕太阳轮9公转且自转的多个行星轮10 ;太阳轮9固定在输入轴8下端;行星轮10转动设置在行星架14上,且行星轮10外侧与空心蜗轮11上的内齿圈啮合传动,通过太阳轮9的转动,行星轮10围绕太阳轮9公转且自转,行星架14在行星轮10公转过程中随着行星轮10 —起转动,在行星架14中心设有输出轴15,输出轴15与第一齿轮传动副4输入端固定。
[0036]在箱体13上还装有调节空心蜗轮11转向和转速的调节蜗杆12和电动机16,调节蜗杆12与空心蜗轮11哨合,电动机16驱动调节蜗杆12正转或反转。电动机16可通过控制器和传感器来实现自动调节。
[0037]本实施案例中,第一齿轮传动副4、第二齿轮传动副3为齿轮传动副。动力源I为电机,动力源I采用带有两端输出的减速器,一端通过齿轮传动副带动第二滚花模具7工作,另一端通过链条传动副将动力传送给差速相位调节器5,再通过齿轮传动副带动第一滚花模具6工作。第一齿轮传动副4、第二齿轮传动副3具有相同的传动比,链条传动副的传动比为3: 1,而差速相位调节器5的传动比为1: 3,因而保证第一滚花模具6和第二滚花模具7能够同向、同速运行;
[0038]本实施案例中,当电动机16不动时,调节蜗杆12和带内齿圈的空心蜗轮11构成一个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副,太阳轮9驱动行星轮10旋转,行星轮10在固定的内齿作用下带动行星架14沿空心蜗轮11上内齿圈公转,行星架14带动输出轴15 —起旋转。本实施案例中,太阳轮9、行星轮10、带内齿圈的空心蜗轮11、行星架14构成了一个行星减速机构,其减速比为1: 3;
[0039]本实施案例中,当电机16带动调节蜗杆1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实现输入轴8与输出轴15不同速度转动,使第一滚花模具6加速或减速运行。因而不管两模具的图案相互位置相差多少,都能通过电动机16在短时间内准确调节。
【权利要求】
1.滚切对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滚花模具¢),第一滚花模具(6)上设有第一滚切图案,经过第一滚花模具(6)的食品上滚花形成第一滚花; 第二滚花模具(7),第一滚花模具(6)和第二滚花模具(7)前后设置;第二滚花模具(7)上设有第二滚切图案,经过第二滚花模具(7)的食品上滚花形成第二滚花,第二滚花与第一滚花相互配合形成一滚花图案; 动力源(1),动力源(I)提供第一滚花模具¢)、第二滚花模具(7)旋转动力; 第二齿轮传动副(3),动力源(I)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3)带动第二滚花模具(7)旋转; 第一齿轮传动副(4),动力源(I)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副(4)带动第一滚花模具(6)旋转; 差速相位调节器(5),差速相位调节器(5)安装在第一齿轮传动副(4)与动力源(I)之间传动,动力源(I)与差速相位调节器(5)之间还设置有第三传动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滚切对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副(3)、第一齿轮传动副(4)输入输出传动比相等;所述第三传动副(2)输入输出传动比与差速相位调节器(5)输入输出传动比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滚切对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副(2)为链条传动畐O,第三传动副(2)输入输出传动比为3: 1,所述差速相位调节器(5)输入输出传动比为I: 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滚切对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相位调节器(5)包括:箱体(13),箱体(13)中心有输入轴(8),箱体(13)上还装有能绕中心转动的带内齿圈的空心蜗轮(11),空心蜗轮(11)内有行星传动机构,输入轴(8)上端伸出箱体(13)外与第三传动副(2)输出端固定相连,输入轴(8)下端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行星传动机构包括:行星架(14)、自转的太阳轮(9)和围绕太阳轮(9)公转且自转的行星轮(10);太阳轮(9)固定在输入轴(8)下端;行星轮(10)转动设置在行星架(14)上,且行星轮(10)外侧与空心蜗轮(11)上的内齿圈啮合传动;在行星架(14)下侧中心设有输出轴(15),输出轴(15)与第一齿轮传动副⑷输入端固定; 在箱体(13)上还装有调节空心蜗轮(11)转向和转速的调节蜗杆(12)和电动机(16),调节蜗杆(12)与空心蜗轮(11)啮合,电动机(16)驱动调节蜗杆(12)正转或反转。
【文档编号】A21C11/10GK203952268SQ20142036057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刘锐华 申请人:刘锐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