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2747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包括注射器、吸附膜和加样针,还包括一中空的转接器,所述吸附膜安装在一吸附膜管内的底端,转接器连接在注射器和吸附膜管中间且注射器、转接器和吸附膜管液路连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大约只需要10‐15分钟即可完成从各种临床样本中快速提取核酸(包括RNA和DNA)。
【专利说明】-种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从各种临床样本中快速提取核酸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核酸提取已经成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但是目前 核酸的提取方案非常之多,而且繁简不一。分子诊断、核酸测序、功能基因组等相关实验的 完成全部依赖核酸的成功提取,传统的操作流程己经可以实现全部的自动化,但这些昂贵 的仪器并不能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广大的基层医疗单位并 不能配备复杂的仪器,因此,提供一种经济性好的核酸提取装置很有必要。
[0003] CN101684463A提出一种微量临床样本核酸快速提取装置,由尖口吸管、带膜的过 滤器和抽吸装置(注射器或塑料泡)三部分组成,其通过三次抽吸完成核酸吸附、清洗及洗 脱过程,能快速简便从样本中提取核酸,然美中不足的是,尖口吸管、带膜的过滤器和抽吸 装置三部分组合方式单一且为固定安装,用塑料泡做抽吸装置时(CN101684463A的图2、图 3)第三次抽吸进行核酸洗脱实际不能完成(前两次抽吸的废液无法排出,带核酸的洗脱液 混在废液中),而使用注射器做抽吸装置时,带核酸的洗脱液进入注射器不仅会沾染注射器 形成生物垃圾,还会导致微量样本中核酸被注射器沾染而损失致使检测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高效用 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包括注射器、吸附膜和加样针,还包括一 中空的转接器,所述吸附膜安装在一吸附膜管内的底端,转接器连接在注射器和吸附膜管 中间且注射器、转接器和吸附膜管液路连通。
[0006] 其中,吸附膜管为两端开口的管体,一端为该管体的敞口端,另一端固定一小口连 接管,吸附膜安装在该小口连接管一端。
[0007] 吸附膜管敞口端尺寸与转接器的外尺寸匹配。
[0008] 注射器包括筒体、置于筒体前端的管状连接座以及置于筒体内可推拉的推杆,所 述小口连接管的外径与注射器的连接座外径尺寸相等,所述转接器设中间通孔,中间通孔 尺寸与注射器的连接座外径尺寸匹配。
[0009] 所述加样针包括针座和针头,所述小口连接管的外径与所述加样针的针座内径匹 配。
[0010] 转接器一端连通注射器,另一端连通吸附膜管的小口连接管,组成该装置的抽液 方式。或者,转接器一端连通注射器,另一端套接在吸附膜管的敞口端内,吸附膜管的小口 连接管连通加样针,组成该装置的推液方式。
[0011] 所述转接器外形为圆台状,圆台状转接器的小头端外径尺寸与吸附膜管的敞口端 匹配,该敞口端从圆台状转接器的小头端套接。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件方式,通过组装搭配使用,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其 中,转接器两端可同时连接不同部件,吸附膜管可拆卸而反向装配,与中空且尺寸吻合的转 接器配合使用,完成核酸提取从吸附洗涤到洗脱不同阶段的搭配,使核酸提取简单、快速、 1?效。
[0013]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核酸扩增前对生物样本进行核酸提取的一种简捷手段,不需 要任何仪器,操作安全、简单、一次性使用,因而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病原体或宿主核酸提 取,用于临床检测和诊断。本实用新型提取装置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同时又不需要任何特殊 仪器,操作时间短,大约只需要10-15分钟,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一些实验 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国家;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满足高层次医院 的需求,特别是急诊室和床边的核酸快速检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分解图;
[0015] 图2装置行使抽吸功能时的分解和组合图;
[0016] 图3装置行使推压功能时的分解和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实用新型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主要用于从各种临床样本中快速提取核酸 (包括RNA和DNA)。
[0018] 参见图1 -图3所示,本装置主要包括注射器1、吸附膜管2、转接器3和加样针4 四个部分,其中:
[0019] 注射器1为普通筒状一次性注射器或者能行使注射器功能的类似装置,其具有筒 体11、置于筒体11前端用于连接注射器针头的管状连接座12、以及置于筒体11内可推拉 的推杆13 ;加样针4即为普通的注射针头,包括针座41和针头42。
[0020] 转接器3为中空的圆柱或圆台,其中间通孔31尺寸与注射器1管状连接座12外 径尺寸匹配,使该管状连接座12能插入到转接器3中间通孔31中;另,转接器3外表为圆 柱状或圆台状,其外径尺寸与吸附膜管2匹配,以下详述;转接器3可以具有弹性的材料如 橡胶、塑料制成。
[0021] 吸附膜管2为两端开口的管体,可用塑料材料制成,其一端为该管体的敞口端21, 另一端固定一小口连接管22,吸附膜管2内底部(连接管22 -端称为底)设吸附膜23 (市 售商品,如娃胶膜Silica membrane);吸附膜管2的两端开口均可与转接器3相连,其中敞 口端21尺寸与圆柱状转接器3的外径尺寸匹配,或与圆台状转接器的小头端外径尺寸匹配 以使转接器3能与敞口端21套接;吸附膜管2的小口连接管22外径与注射器1连接座12 相同,既与加样针4的针座41内径匹配,又与转接器3中间通孔31尺寸匹配,使该小口连 接管22既能插入到针座41内连接加样针4,又能插入到中间通孔31中连接转接器3。
[0022] 本实用新型中,抽取溶液时,用转接器3 -端连接注射器1的连接座12,另一端连 接吸附膜管2的小口连接管22,使吸附膜23在后(本实用新型中以注射器使用方向定义前 后,即装针头一端定义为"前",推杆抽取时运动方向定义为"后"),即组配成核酸快速提取 装置的抽液形式(如图2所示)。推出溶液时,用转接器3 -端连接注射器1的连接座12, 另一端伸入吸附膜管2的敞口端21,而吸附膜管2的小口连接管22再连接加样针4的针座 41,即组配成核酸快速提取装置的推液形式(如图3所示)。
[0023]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取核酸时这样操作:
[0024] 1、使用抽液形式,用吸附膜管2的敞口端21从样本裂解液中抽吸,裂解液通过吸 附膜23进入筒体11内,而样本裂解后释放的核酸吸附于吸附膜23上;
[0025] 2、使用抽液形式,用吸附膜管2的敞口端21抽吸漂洗液,漂洗液通过吸附膜23进 入筒体11内,这样通过漂洗液的洗涤作用就能将吸附在膜上的核酸附带的有机溶剂、细胞 碎片,蛋白质等杂物带入筒体11内,进入筒体11内的废液另外处理;
[0026] 3、更换另一只洁净的注射器1,其中先吸入洗脱液,然后使用推液形式装配:将吸 附膜管2反向,使吸附膜23在前(如图3所示),吸附膜管2的敞口端21套接转接器3 - 端,吸附膜管2的小口连接管22连接加样针4的针座41 ;向前推动注射器1的推杆13,筒 体11内的洗脱液将吸附膜23上的核酸洗脱,通过推压的力量将洗脱液和核酸从加样针4 挤出至另外的核酸收集容器中,完成样本中核酸的提取过程。
[0027]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有核酸提取的优势在于,各部件匹配吻合,使用各部件灵活 组配,分别用抽液形式和推液形式完成不同溶液的抽取和推出,使用方便;洗脱吸附在膜上 的核酸时使用推液方式,可以直接将核酸推入核酸收集容器中,既防止核酸污染注射针,又 不会因筒体壁粘附核酸二使核酸样品损失;另外,吸附膜管前端连接加样针有助于后续核 酸检测的点样,同样尽量减少过渡环节以保证核酸提取和后续检测的连贯性。
【权利要求】
1. 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包括注射器、吸附膜和加样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中 空的转接器,所述吸附膜安装在一吸附膜管内的底端,转接器连接在注射器和吸附膜管中 间且注射器、转接器和吸附膜管液路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膜管为两端开口 的管体,一端为该管体的敞口端,另一端固定一小口连接管,吸附膜安装在该小口连接管一 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膜管敞口端尺寸 与转接器的外尺寸匹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包括筒体、置于 筒体前端的管状连接座以及置于筒体内可推拉的推杆,所述小口连接管的外径与注射器的 连接座外径尺寸相等,所述转接器设中间通孔,中间通孔尺寸与注射器的连接座外径尺寸 匹配。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针包括针座 和针头,所述小口连接管的外径与所述加样针的针座内径匹配。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接器一端连 通注射器,另一端连通吸附膜管的小口连接管,组成该装置的抽液方式。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接器一 端连通注射器,另一端套接在吸附膜管的敞口端内,吸附膜管的小口连接管连通加样针,组 成该装置的推液方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核酸快速提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外形为圆 台状,圆台状转接器的小头端外径尺寸与吸附膜管的敞口端匹配,该敞口端从圆台状转接 器的小头%5套接。
【文档编号】C12M1/00GK203947102SQ20142038607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袁静, 刘威, 黄留玉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