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燕机脱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03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肉燕机脱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肉燕机脱模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和食品成型滚筒,其特点为食品成型滚筒设有间隔分布的食品成型凹坑,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设有的食品成型凹坑均能相应地与另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相应位置所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盖合且能将位于食品成型凹坑内的食品外缘通过食品成型凹坑外缘盖合后咬切断;在两个并排的食品成型滚筒中有一个食品成型滚筒的所有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中设有穿透到食品成型滚筒内腔的推杆孔,推杆孔插有能在推杆孔内移动的推杆,每根推杆后部套有回位弹簧,每排的推杆后端共同连接在一根连杆上;在食品成型滚筒内腔中设有偏移食品成型滚筒中心线的轴承杆,轴承杆上设有的轴承能与转动到轴承处的连杆接触。达到成型肉燕目的。
【专利说明】肉燕机脱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肉燕机脱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
[0003]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以及海外乡亲所衷情。
[0004]传统的肉燕饺制作方法,是将猪肉或鱼肉剁成肉泥,加上味精、绍酒、骨汤、芹菜末、虾油、淀粉等再用筷子搅拌均匀,在包裹入制备好的肉燕皮中,所述的肉燕皮是选用猪后腿精肉,将其放置在砧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糊、植物碱以增强粘性,直至打成胶状肉泥,再撒上薯粉,轻轻拍打压延成型。
[0005]目前,肉燕饺的制作多采用手工将肉泥刮到预先切好的片状肉燕皮上,然后将尾部捏合而得,这种生产方法费时费力,对生产人员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低,生产出来的肉燕饺的形状、大小不一、分量各异,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尤其是超市、饭店等肉燕饺需求大的场所,肉燕饺更是供不及食。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将在食品成型滚筒上成型的包衣食品进行脱模的肉燕机脱模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肉燕机脱模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和两个并排的由动力系统带动旋转的且其之间设有小间隙的食品成型滚筒,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两个食品成型滚筒各自设有间隔分布的食品成型凹坑,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设有的食品成型凹坑均能相应地与另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相应位置所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盖合且能将位于食品成型凹坑内的食品外缘通过食品成型凹坑外缘盖合后咬切断;在两个并排的食品成型滚筒中有一个食品成型滚筒的所有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中设有穿透到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的推杆孔,每排的食品成型凹坑的推杆孔插有能在推杆孔内移动的推杆,每根推杆后部套有回位弹簧,每排的推杆后端共同连接在一根连杆上,连杆位于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中;在食品成型滚筒内腔中设有偏移食品成型滚筒中心线的轴承杆,在轴承杆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轴承能与转动到轴承处的连杆接触。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肉燕机脱模系统,其特点为轴承杆的位置优选位于食品成型滚筒的中心线下部。
[0009]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本实用新型依据连杆与特定位置设置的轴承的碰撞,达到连杆上的推杆在推杆孔内的移动,并使连杆带动与之相连的推杆对于位于食品成型凹坑的推杆孔处的食品(如成型肉燕)进行推动,使之脱离食品成型凹坑,达到使食品(如成型肉燕)脱模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食品成型滚筒的所有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中设有推杆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推杆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轴承的轴承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肉燕机脱模系统,它包括动力系统和两个并排的由动力系统带动旋转(图1中的箭头旋转方向)的且其之间设有小间隙的食品成型滚筒1,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等,为现有技术,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两个食品成型滚筒各自设有间隔分布的食品成型凹坑2,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设有的食品成型凹坑均能相应地与另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相应位置所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盖合且能将位于食品成型凹坑内的食品外缘通过食品成型凹坑外缘盖合后咬切断,使得位于两相对的能盖合的两食品成型凹坑中的食品如燕皮、能通过两食品成型滚筒滚动使相应的食品成型凹坑靠近盖合后进行咬合切断肉燕外周缘的燕皮,从而使两相邻食品成型凹坑内所形成的肉燕之间的燕皮通过咬合切断达到相互分离,所述的食品成型凹坑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凹坑或圆形或椭圆形凹坑等各种形状均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食品成型滚筒的所有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中设有穿透到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的推杆孔3,每排的食品成型凹坑的推杆孔插有能在推杆孔内移动的推杆4,每根推杆4后部套有回位弹簧5,在所有每排的推杆后端共同连接在一根连杆6上,连杆位于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中,弹簧可以一端固定在推杆与连杆的连接处,其前端顶在位于中心内腔一侧的推杆孔的周边外壁上或者顶在推杆4上所设有的台阶上;在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中设有偏移食品成型滚筒中心线的轴承杆7,在轴承杆7上设置有轴承8或等同作用的推轮均可,轴承杆的位置一般位于食品成型滚筒的中心线下部,所述的轴承8能与转动到轴承处的连杆6接触。当轴承与连杆碰撞时,此时受到压迫的连杆推动与之相连的推杆对于位于食品成型凹坑的推杆孔处的食品(如成型肉燕)进行推动,使之脱离食品成型凹坑,达到使食品(如成型肉燕)脱模的目的。
[0017]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仅将防漏水防开裂塑料接头铜嵌件在材质上作了改变,由铜改为不锈钢、铸铁或者铝合金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肉燕机脱模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和两个并排的由动力系统带动旋转的且其之间设有小间隙的食品成型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食品成型滚筒各自设有间隔分布的食品成型凹坑,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设有的食品成型凹坑均能相应地与另一个食品成型滚筒上相应位置所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盖合且能将位于食品成型凹坑内的食品外缘通过食品成型凹坑外缘盖合后咬切断;在两个并排的食品成型滚筒中有一个食品成型滚筒的所有设置的食品成型凹坑中设有穿透到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的推杆孔,每排的食品成型凹坑的推杆孔插有能在推杆孔内移动的推杆,每根推杆后部套有回位弹簧,每排的推杆后端共同连接在一根连杆上,连杆位于食品成型滚筒内腔中;在食品成型滚筒中心内腔中设有偏移食品成型滚筒中心线的轴承杆,在轴承杆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轴承能与转动到轴承处的连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燕机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轴承杆的位置位于食品成型滚筒的中心线下部。
【文档编号】A21C9/06GK203952264SQ20142042344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林贵宽 申请人:林贵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