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1274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领域,特别是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干菜大多由新鲜蔬菜经日光晒后而成,如干豆腐片、长治萝卜黄菜、茄子干、南瓜干、干豆角、雪里蕻。但是这种干菜的营养价值不高,仅仅是在缺少新鲜蔬菜的状况下,作为脱水蔬菜被人们食用,而不具备其他功效。

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全是市场上常见的菜品,其做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数制作方法仅仅发挥出菜品本身价值的一少部分,无法有效利用其内在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及其制备方法,由青菜与中草药制成,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融入到青菜中,长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气、清暑化湿、顺气和胃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原料按重量份数,竹笋50-60份、红背菜20-30份、芦蒿20-30份、菠菜20-30份、梅菜20-30份、茵陈10-15份、平贝母5-10份、桑葚5-10份、蔷薇花3-5份、广防己3-5份、赤药3-5份、塘葛菜1-3份、田基黄1-3份、龙船花1-3份、酱油10-15份、烧酒5-8份、陈醋5-8份、白砂糖5-8份、食用盐3-5份。

所述的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竹笋60份、红背菜30份、芦蒿25份、菠菜25份、梅菜25份、茵陈15份、平贝母10份、桑葚8份、蔷薇花4份、广防己4份、赤药3份、塘葛菜2份、田基黄2份、龙船花4份、酱油10-15份、烧酒5-8份、陈醋5-8份、白砂糖5-8份、食用盐3-5份。

所述的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重量份数,选取新鲜的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将竹笋便面进行打孔处理,并于锅中烫熟,滤去水分,将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使用纯净水中浸泡30-40分钟,取出,沥干水分,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数,选取优质的茵陈、平贝母、桑葚、蔷薇花、广防己、赤药、塘葛菜、田基黄、龙船花,洗净并除杂,分别使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加10-12倍的水,中火煎煮2-3次,煎煮时间为2-3小时,煎煮后滤去残渣,混合溶液,冷却,得到中药提取液;

步骤3、将处理后的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分别置于中药提取液中,小火煎煮1-3分钟,然后加入中药提取液10-15倍的水,浸泡15-45分钟,取出,将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混合置于瓷罐中,按重量份数加入酱油、烧酒、陈醋、白砂糖、食用盐,密封腌制10-15天,取出,清水冲洗3-5次;

步骤4、取腌制后的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用干燥机烘干至含水<5%,采用紫外线灭菌的方法灭菌,灭菌后塑封装袋,制得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

所述步骤3中,竹笋于中药提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45分钟,红背菜、菠菜、梅菜于中药提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5分钟,芦蒿于中药提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20分钟。

在药物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平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血,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桑葚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蔷薇花清暑化湿、顺气和胃、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噤、腹泻、痢疾、吐血及外伤出血等;广防己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白茅花止血,定痛;治吐血,衄血,刀伤;锁阳补肾润肠;治阳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赤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塘葛菜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田基黄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瘀;用于湿热黄疸,肠痈,目赤肿痛,热毒疮肿;近有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阑尾炎,乳腺炎,肺脓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由青菜与中草药制成,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融入到青菜中,长期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养血安神、扶本固正的作用,具有纯天然、无公害、制作简单、质感可口、美味鲜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原料按重量份数,竹笋50-60份、红背菜20-30份、芦蒿20-30份、菠菜20-30份、梅菜20-30份、茵陈10-15份、平贝母5-10份、桑葚5-10份、蔷薇花3-5份、广防己3-5份、赤药3-5份、塘葛菜1-3份、田基黄1-3份、龙船花1-3份、酱油10-15份、烧酒5-8份、陈醋5-8份、白砂糖5-8份、食用盐3-5份。

所述的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竹笋60份、红背菜30份、芦蒿25份、菠菜25份、梅菜25份、茵陈15份、平贝母10份、桑葚8份、蔷薇花4份、广防己4份、赤药3份、塘葛菜2份、田基黄2份、龙船花4份、酱油10-15份、烧酒5-8份、陈醋5-8份、白砂糖5-8份、食用盐3-5份。

所述的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重量份数,选取新鲜的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将竹笋便面进行打孔处理,并于锅中烫熟,滤去水分,将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使用纯净水中浸泡30-40分钟,取出,沥干水分,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数,选取优质的茵陈、平贝母、桑葚、蔷薇花、广防己、赤药、塘葛菜、田基黄、龙船花,洗净并除杂,分别使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加10-12倍的水,中火煎煮2-3次,煎煮时间为2-3小时,煎煮后滤去残渣,混合溶液,冷却,得到中药提取液;

步骤3、将处理后的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分别置于中药提取液中,小火煎煮1-3分钟,然后加入中药提取液10-15倍的水,浸泡15-45分钟,取出,将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混合置于瓷罐中,按重量份数加入酱油、烧酒、陈醋、白砂糖、食用盐,密封腌制10-15天,取出,清水冲洗3-5次;

步骤4、取腌制后的竹笋、红背菜、芦蒿、菠菜、梅菜,用干燥机烘干至含水<5%,采用紫外线灭菌的方法灭菌,灭菌后塑封装袋,制得一种茵陈清热利湿干菜。

所述步骤3中,竹笋于中药提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45分钟,红背菜、菠菜、梅菜于中药提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5分钟,芦蒿于中药提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20分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