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507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暑热症为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汗少为特征,秋凉后症状可自然消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气温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多在6~8月。有些患儿常可连续发病数年。此病最早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医儿科名医徐小圃先生发现,提出上实下虚的病理变化,创温下清上汤,效果显卓,此一发现已为中西医儿科界所公认。本病西医称“夏季热”。

目前,市场上清热止泻的药物或是保健品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且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保健品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价格高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炖肉调料由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按照15:4: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中药粉末由檵花叶35-45、诃子21-26份、赤阳子21-26份、芡实15-18份、白花映山红15-18份、薜荔15-18份、天门冬15-18份、金樱子8-13份、白茅根8-13份、刺菠8-13份、玉竹8-13份、赤石脂8-13份制成,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制成,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制成。

所述的中药粉末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檵花叶40份、诃子24份、赤阳子23份、芡实18份、白花映山红17份、薜荔17份、天门冬16份、金樱子12份、白茅根11份、刺菠9份、玉竹9份、赤石脂8份。

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按照8:3:3:2:1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按照5:2:1:1:1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的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1)制备中药粉末:按重量份数,取檵花叶、诃子、赤阳子、芡实、白花映山红、薜荔、天门冬、金樱子、白茅根、刺菠、玉竹、赤石脂,洗净并除杂,除杂后加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5倍、12倍、8倍,第一次煎煮2-2.5小时,第二次煎煮1-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的稠膏,喷雾干燥,干燥后使用粉碎机粉碎,制得中药粉末,备用;

(2)制备肉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将兔肉用盐腌制10-15天,将鸡肉用盐腌制7-10天,将鸭肉用盐腌制13-16天,将鹅肉用盐腌制10-14-天,将牛肉用盐腌制10-15天,腌制完成后取出,分别切成块状,混合均匀,使用油煎炸至九成熟,然后于65-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至水分低于5%,然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肉粉,备用;

(3)制备辣椒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自然晾干,晾干后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植物油煎炸8-10分钟,过滤,取滤渣,晾干,制得辣椒粉,备用;

(4)混合、塑封:按重量比,将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置于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取出,装袋塑封,制得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

在药物中:檵花叶,清热止泻,活血止血;治暑热泻痢,扭闪伤筋,创伤出血,目痛,诃子,敛肺;涩肠;下气;利咽;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赤阳子,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白花映山红,和血,散瘀;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损伤,薜荔,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刺菠,清热解毒,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赤石脂,涩肠,止血,收湿,生肌;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以祖传秘方为基础,精选檵花叶、诃子、赤阳子、芡实、白花映山红、薜荔、天门冬、金樱子、白茅根、刺菠、玉竹、赤石脂等原料进行组合,使得各种药物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效果,长期食用具有清热止泻、活血止血、敛肺涩肠的功效。

本发明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食用本发明,每天食用本发明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组服用清热止泻胶囊,每天服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10例,其中男40例,女70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7岁,临床表现为暑热泻痢,扭闪伤筋,创伤出血,目痛,久泻,久痢,脱肛,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1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其产品不但具有食用的价值,并且保健价值极高;2、产品纯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所述的炖肉调料由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按照15:4: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中药粉末由檵花叶35-45、诃子21-26份、赤阳子21-26份、芡实15-18份、白花映山红15-18份、薜荔15-18份、天门冬15-18份、金樱子8-13份、白茅根8-13份、刺菠8-13份、玉竹8-13份、赤石脂8-13份制成,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制成,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制成。

实施例2

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所述的中药粉末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檵花叶40份、诃子24份、赤阳子23份、芡实18份、白花映山红17份、薜荔17份、天门冬16份、金樱子12份、白茅根11份、刺菠9份、玉竹9份、赤石脂8份。

实施例3

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按照8:3:3:2:1的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4

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按照5:2:1:1:1的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5

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1)制备中药粉末:按重量份数,取檵花叶、诃子、赤阳子、芡实、白花映山红、薜荔、天门冬、金樱子、白茅根、刺菠、玉竹、赤石脂,洗净并除杂,除杂后加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5倍、12倍、8倍,第一次煎煮2-2.5小时,第二次煎煮1-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的稠膏,喷雾干燥,干燥后使用粉碎机粉碎,制得中药粉末,备用;

(2)制备肉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将兔肉用盐腌制10-15天,将鸡肉用盐腌制7-10天,将鸭肉用盐腌制13-16天,将鹅肉用盐腌制10-14-天,将牛肉用盐腌制10-15天,腌制完成后取出,分别切成块状,混合均匀,使用油煎炸至九成熟,然后于65-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至水分低于5%,然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肉粉,备用;

(3)制备辣椒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自然晾干,晾干后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植物油煎炸8-10分钟,过滤,取滤渣,晾干,制得辣椒粉,备用;

(4)混合、塑封:按重量比,将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置于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取出,装袋塑封,制得一种檵花叶清热止泻炖肉调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