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调和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876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调和油,更加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膳食脂肪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报道的国民实际膳食脂肪的摄食量后,符合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关于脂肪和脂肪酸推荐摄入量范围,并且包含脂溶性维生素E、多种植物活性物的食用调和油。



背景技术:

早期市场上出现的调和油,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要,将不同油脂进行简单调配,使产品具有较香的风味,产品调配的概念处于调味阶段,简称其为“第一代”食用调和油。

营养学研究证明,饱和脂肪酸的大量摄入会增加肥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对人体健康有益,膳食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多不饱和脂肪酸(P)以1:1:1为宜,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n-3=(4-6):1为佳。据此市场上出现了追求脂肪酸营养平衡的“第二代”食用调和油,但“第二代”食用调和油过于关注食用调和油本身的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三类脂肪酸之间要达到1:1:1平衡,而没有考虑国民实际日常三餐中烹调油以外来源的膳食脂肪,这是对三类脂肪酸合理的摄取比例“1:1:1”的误解。另外,三类脂肪酸合理的摄取比例“1:1:1”提法需有重要前提:即总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占人体每日需求总能量的20%-30%。总之,脱离了总膳食脂肪这个前提,“1:1:1”的提法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的。

另外,目前很多食用调和油产品过度宣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健康功能,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应当理性看待,一方面,多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人体不能自行合成而必须从食物直接摄取的必需脂肪酸,适量摄取可以满足生理需要并对人体起到重要的保健作用,对许多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但由于多 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如果没有足够的抗氧化剂的保护,长期过量摄取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有研究(邓泽元,中国居民20年间食物脂肪酸摄入量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居民膳食存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过量,尤其是亚油酸等n-6类多不饱和脂肪酸超量而α-亚麻酸等n-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相对不足的问题,对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因此食用调和油应当在限制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尤其是n-6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的同时,适当增加n-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抗氧化剂丰富的油脂的比例。

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推出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其对脂肪酸营养提出了新的认识,对各类脂肪酸的功能进行了细分,其要点是:(1)明确了各类脂肪酸适宜摄入量之间并无严格或固定的比例关系,即放弃了2000版DRI关于饱和(S)、单不饱和(M)、多不饱和(P)脂肪酸比例要达到1:1:1的说法,提出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均衡,并给出了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各自摄入量范围,分别占总能量的8~10%、3%~11%,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族、n-3族分别占总能量的2.5~9%、0.5~2.0%;(2)明确了EPA、DHA的摄入量范围和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的摄入量(见表一)。

2013版DRI重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对单不饱和脂肪酸没有规定其上限。随着营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相近,却不具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易造成脂质过氧化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弊病,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成本和原料油允许的前提下,食用调和油配方中可较大幅度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的含量。

中国居民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等特殊人群摄入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严 重不足,尤其是日常膳食结构中富含DHA的食物很少,中国居民平均DHA摄入量只有37.4mg,远远低于推荐摄入量,而市场上食用油(包括食用调和油)产品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为α-亚麻酸,α-亚麻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DHA和EPA,但转化率很低。通过食用油(包括食用调和油)补充DHA、EP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条经济可行方便实用的途径。

维生素E是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种功能。DRI建议我国成人维生素E的适宜摄食量为14mgα-TE(表二),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结果表明,国人维生素E的摄食量与2002年一致(翟凤英,杨晓光,2006),达到了适宜摄食量,但比1992年相比有所增加(大约增加20%),但我国居民摄取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的植物油,长期以来我国植物油过度加工现象突出,油中维生素E流失严重,导致消费者一方面烹调食用油摄食量居高不下(大大超过我国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g),而另一方面从油中摄取维生素E水平却呈下降趋势,如城市居民通过烹调油摄入的维生素E在1992年占69.3%,2002年只占57.4%,需要摄食更多的膳食脂肪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维生素E参考值。因此,精选油料,适度加工,并科学调配,生产出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用调和油,成为国民日常膳食用油,才是优选。中国居民每天摄入本专利发明的食用植物调和油25-30g时,即能满足推荐的每天维生素E摄入量的30-80%(以α-生育酚当量计)。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2013版DRI首次增加了“植物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的内容,列出了大豆异黄酮、叶黄素、番茄红素、植物甾醇、氨基葡萄糖、花色苷、姜黄素、原花青素等植物化合物的摄入量(表二),并系统介绍了硫辛酸、异硫氰酸酯、白藜芦醇、绿原酸、儿茶素等10余种成分的结构、性质、吸收代谢、生物学作用。旨在通过日常膳食增加微量营养成分的摄入,干预慢病、肥胖的发生。对于食用植物油来说,其中的植物化合物基本等同于其内含的除脂溶性维生素(A、D、E、K)以外的各种微量营养成分,又称生理活性成分,包括2013版DRI提到的叶黄素、番茄红素、植物甾醇、白藜芦醇、绿原酸等,以及谷维素、多酚、角鲨烯、木脂素(木酚素),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成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护作用,对人体起到各种有益作用。在油品中,这些内源性植物化合物的种类,越丰富多样越好,但每一种植物化合物的量,则不必过高。显然,食用调和油应该尽可能保留这些微量营养 成分的多样性。GB 28050-2011对宣称“富含”、“多种”维生素的产品做出了规定(表三),这可以作为植物化合物的相关声称的参考。

从我国居民膳食中摄入的脂肪量来看,城市居民膳食中平均每天摄入的脂肪量达到85.6g,其中从膳食中摄取食物脂肪(即隐性脂肪)41.6g,比例为48.6%;烹调用油(即显性脂肪)为44g,比例为51.4%,农村居民膳食平均每天摄入的脂肪量为72.6g,低于城市,其中膳食中食物脂肪32.2g,比例为44.4%;食用油为40.4g,比例为55.6%(黄玉华,膳食脂肪酸平衡性的调查与营养平衡调和油的研究),可见,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中来自食用油的脂肪量要高于来自除食用油以外的食物脂肪,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烹调用油摄入量均已经大大超过了25-30g的我国膳食指南推荐量,而高脂肪膳食是心血管病的最首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亟需引导居民合理摄入食物,在开发食用调和油时,需结合膳食指南推荐量以及居民膳食实际摄入量、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膳食特点等,全面考虑油脂总量、脂肪酸和微量营养成分的摄入均衡性,简言之,食用调和油配方的设计,必须关注其内源性微量营养成分的含量,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各种植物化合物,这样,消费者适量摄食烹调油(我国膳食指南推荐量为25-30g),就能达到能量、脂肪酸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营养平衡。

中国专利CN101822295A“一种脂肪酸平衡的调和油及其生产方法”,该技术方案中重点考虑了三种脂肪酸的比例以及n-6系列脂肪酸与n-3系列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也提及了DHA与EPA的添加,缺陷是:未结合实际膳食情况,未考虑居民实际膳食脂肪酸的摄入情况。

中国专利CN101766236A“脂肪酸平衡的健康调和油”考虑三种脂肪酸平衡以及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衡,提及了谷维素、植物甾醇或植物甾醇酯的营养价值,不足的是:(1)仅强调调和油本身脂肪酸的比例平衡,忽视了膳食脂肪总摄入量的大前提,即未考虑居民实际膳食脂肪酸的摄入情况;(2)所考虑的植物化合物种类少,不足以宣称其营养成分丰富。

中国专利CN102258088“适应不同膳食结构的脂肪酸比例及VE含量个性化食用油”关注了中国居民不同膳食结构下的调和油设计,不足在于,配方中仅强调维生素E的重要性,忽略了其他内源性微量营养成分的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07)推荐食物的膳食脂肪中扣除植物油后,各类脂肪酸比例如下(以能量%E计):饱和脂肪酸14.28-18%、单不饱和脂肪酸14.31-18.27%、多不饱和脂肪酸8.68-13.44%。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学调查报告实际膳食脂肪中扣除植物油后,各类脂肪酸比例如下(以能量%E计):饱和脂肪酸12.52%、单不饱和脂肪酸13.96%、多不饱和脂肪酸11.58%。

为解决现有食用调和油的设计缺陷,本发明提供由三种及三种以上的大宗植物油与特种油脂经过科学调配而成的食用调和油,所述食用调和油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8-15%的饱和脂肪酸,质量百分含量为30-5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百分含量为35%-57%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5%-12%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质量百分含量为30%-52%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

(i)所述食用调和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总质量百分含量符合 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关于脂肪和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范围,并且,

(ii)所述食用调和油中含有选自:谷维素、多酚、角鲨烯、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芝麻素、木脂素中的三种或多于三种的植物活性物,并且所述植物活性物是非外源添加的;

(iii)所述食用调和油含有脂溶性维生素,该脂溶性维生素是非外源添加的且其中的维生素E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维生素E参考值的30%-80%。

并且,其中,所述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选自:十八碳烯酸(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或二十二碳五烯酸EPA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十八碳烯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EPA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0%-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用调和油包含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的质量百分含量选自下列各组:

(a)饱和脂肪酸:10.11%,单不饱和脂肪酸:46.45%,多不饱和脂肪酸:42.17%,n-6多不饱和脂肪酸:32.39%,n-3多不饱和脂肪酸:9.78%;

(b)饱和脂肪酸:12.49%,单不饱和脂肪酸:30.25%,多不饱和脂肪酸:56.45%,n-6多不饱和脂肪酸:50.52%,n-3多不饱和脂肪酸:5.93%;

(c)饱和脂肪酸:9.85%,单不饱和脂肪酸:49.97%,多不饱和脂肪酸:39.14%,n-6多不饱和脂肪酸:32.16%,n-3多不饱和脂肪酸:6.98%;

(d)饱和脂肪酸:12.00%,单不饱和脂肪酸:42.80%,多不饱和脂肪酸:44.28%,n-6多不饱和脂肪酸:36.82%,n-3多不饱和脂肪酸:7.47%;

(e)饱和脂肪酸:12.37%,单不饱和脂肪酸:39.56%,多不饱和脂肪酸:46.92%,n-6多不饱和脂肪酸:39.39%,n-3多不饱和脂肪酸:7.53%;

(f)饱和脂肪酸:10.96%,单不饱和脂肪酸:44.71%,多不饱和脂肪酸:43.32%,n-6多不饱和脂肪酸:35.45%,n-3多不饱和脂肪酸:7.87%;

(g)饱和脂肪酸:9.93%,单不饱和脂肪酸:49.00%,多不饱和脂肪酸:40.04%,n-6多不饱和脂肪酸:32.02%,n-3多不饱和脂肪酸:8.02%;

(h)饱和脂肪酸:11.72%,单不饱和脂肪酸:41.61%,多不饱和脂肪酸:45.60%,n-6多不饱和脂肪酸:38.49%,n-3多不饱和脂肪酸:7.10%;

(i)饱和脂肪酸:11.57%,单不饱和脂肪酸:43.07%,多不饱和脂肪酸:44.24%,n-6多不饱和脂肪酸:35.82%,n-3多不饱和脂肪酸:8.42%,二十二碳六烯酸:0.70%;

(j)饱和脂肪酸:10.62%,单不饱和脂肪酸:44.95.%,多不饱和脂肪酸:43.13%,n-6多不饱和脂肪酸:32.40%,n-3多不饱和脂肪酸:10.74%,二十二碳六烯酸:1.05%;

(k)饱和脂肪酸:10.78%,单不饱和脂肪酸:45.55%,多不饱和脂肪酸:42.49%,n-6多不饱和脂肪酸:32.43%,n-3多不饱和脂肪酸:10.07%,二十二碳六烯酸:0.60%,二十二碳五烯酸:0.38%;

(l)饱和脂肪酸:12.2%,单不饱和脂肪酸:43.5%,多不饱和脂肪酸:44.2%,n-6多不饱和脂肪酸:37.4%,n-3多不饱和脂肪酸:6.8%;

(m)饱和脂肪酸:13.0%,单不饱和脂肪酸:41.0%,多不饱和脂肪酸:45.9%,n-6多不饱和脂肪酸:39.37%,n-3多不饱和脂肪酸:6.53%。

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不仅包含大豆油和菜籽油,而且还包含选自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米糠油、油茶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DHA藻油、鱼油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其中,所述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65%,所述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50%,所述花生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所述葵花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0%,所述玉米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0%,所述米糠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所述油茶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所述芝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所述亚麻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所述DHA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所述鱼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用调和油中包含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选自下列各组:

(a)大豆油:35%,菜籽油:60%,亚麻籽油:5%;

(b)大豆油:50%,菜籽油:30%,葵花籽油:20%;

(c)大豆油:20%,菜籽油:65%,玉米油:15%;

(d)大豆油:45%,菜籽油:45%,花生油:10%;

(e)大豆油:50%,菜籽油:40%,米糠油:10%;

(f)大豆油:45%,菜籽油:50%,油茶籽油:5%;

(g)大豆油:33%,菜籽油:65%,芝麻油:2%;

(h)大豆油:40%,菜籽油:45%,玉米油:10%,米糠油5%;

(i)大豆油:42%,菜籽油:50%,米糠油:6%,DHA藻油2%;

(j)大豆油:35%,菜籽油:57%,亚麻籽油:5%,DHA藻油:3%;

(k)大豆油:36%,菜籽油:58%,亚麻籽油:3%,DHA藻油:1%,鱼油:2%;

(l)大豆油:42%,菜籽油:43%,葵花籽油4%,玉米油:3%,花生油:3%,米糠油:3%,亚麻籽油:1%,芝麻油:1%;

(m)大豆油:49%,菜籽油:36%,玉米油:5%,花生油:5%,米糠油:3%,亚麻籽油:1%,芝麻油:1%。

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的优越性在于:(1)该食用调和油中的各类脂肪酸的含量以及组成充分考虑了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实际膳食情况,符合中国居民实际膳食营养摄入和饮食要求;(2)该食用调和油中内含多种微量营养成分丰富,其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达到GB28050规定的“高或富含”宣称要求,可以满足30%-80%人体需要的维生素E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同时还含有3种或3种以上其他植物活性物(包括但不限于谷维素、多酚、角鲨烯、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木脂素(木酚素)等),这些植物活性物内含于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而无需外源添加,这使得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营养更全面,稳定性更好;(3)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的配方可根据不同人群营养需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需求进行调整,使适应性更强,成本更趋合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涉及的缩写其含义如下:

SFA: 饱和脂肪酸;

M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

n-6: n-6脂肪酸;

n-3: n-3脂肪酸;

%E: 占能量的百分比;中国居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依据2013年DRI中标准人能量推荐值2250kcal/d计算(标准人:以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

SPL: 特定建议值;

NRV: 营养素参考值;

DRI: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EPA: 二十二碳五烯酸;

α-TE: 总α-生育酚当量,膳食中总α-TE当量=1×α-生育酚+0.5×β-生育酚+0.1×γ-生育酚+0.02×δ-生育酚+0.3×α-三烯生育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亚麻籽油的食用调和油,并且其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亚麻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

该配方的食用调和油中各单品油的特点:

(1)大豆油、菜籽油和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解决我国居民膳食中n-3脂肪酸摄入相对不足的问题。

(2)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很高,有利于提高调和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3)这三种单品油中微量营养素成分丰富,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角鲨烯、木脂素,等等,且含量较高。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从上表中的脂肪酸组成可以看出:

(1)该配方的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n-6、n-3等5类脂肪酸,换算为能量比,完全符合2013修订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给出的摄入量范围。

(2)在结合膳食宝塔或实际膳食调查数据后,该配方中的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n-6、n-3等5类脂肪酸仍然符合2013修订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给出的摄入量范围。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的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和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调和油配方中所含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4.3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 葵花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

该食用调和油中的单品油葵花籽的特点:葵花籽油是以高含量的亚油酸著称的健康食用油。葵花籽油含有植物甾醇、维生素、亚油酸等多种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其中天然维生素E含量在所有主要植物油中含量最高;而亚油酸含量可达70%左右。葵花籽油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从上表的脂肪酸组成可以看出:

(1)该配方的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n-6、n-3等5类脂肪酸,换算为能量比,完全符合2013修订版DRI给出的各自摄入量范围。

(2)该配方结合膳食宝塔或实际膳食调查数据后,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n-6、n-3等5类脂肪酸仍然符合2013修订版DRI给出的各自摄入量范围。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的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 荐摄入量的58.3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玉米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玉米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

该配方中的单品油玉米油的特点:玉米油中的脂肪酸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85%。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它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减少对血管产生硬化影响,对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对防治“三高”及并发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 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7.59%。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花生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

该配方的单品油花生油的特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另外,花生油中还含有角鲨烯、植物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68%。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米糠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 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米糠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

该配方中的单品油米糠油的特点: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食后吸收率达90%以上。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植物甾醇、谷维素等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其中含有的丰富的谷维素可以阻止自体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促进血液循环,具有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等功能,可促进人体和动物的生长发育。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7.18%。

(4)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的谷维素为350.5ppm,25g食用调和油中可提供8.8mg谷维素,相当于谷维素药物最低推荐量(30mg/d)的29%,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油茶籽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油茶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

该配方中的单品油油茶籽油的特点:油茶籽油主要成份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90%以上,极易被人体吸收。油茶籽油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生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改善。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2.03%。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3%,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芝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

该配方中的单品油芝麻油的特点:芝麻油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E和芝麻油中特有的芝麻素、芝麻林素等物质,这些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极强,因此芝麻油比其他植物油更宜储存。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3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75.07%。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米糠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玉米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米糠油质量百分含量为5%。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4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的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1%。

(4)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的谷维素为250ppm,25g食用调和油中可提供6.25mg谷维素,相当于谷维素药物最低推荐量(30mg/d)的21%,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和DNA藻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2%,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米糠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DHA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

该配方中的单品油DNA藻油的特点:DHA藻油提取自海洋微藻,未经食物链的传递,相对更安全,其EPA含量非常低,同时富含DHA,适合孕产妇和婴幼儿食用。DHA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提高智力等作用更为显著。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体内DHA含量高的人,其心理承受力较强,且智力发育指数也较高。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4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53%。

(4)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DHA质量分数为0.70%,每天摄入食用调和油 25g,则可以获取175mgDHA,满足中国居民DHA摄入量的需求。

(5)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的谷维素为500ppm,25g食用调和油中可提供12.5mg谷维素,相当于谷维素药物最低推荐量(30mg/d)的42%,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亚麻籽油和DHA藻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57%,亚麻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DHA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4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 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2.34%。

(4)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DHA质量分数为1.05%,每天摄入食用调和油25g,则可以获取262.5mgDHA,满足中国居民DHA摄入量的需求。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亚麻籽油、DHA藻油和鱼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亚麻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DHA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鱼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

该配方的单品油鱼油的特点:鱼油中含有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调节血脂等健康益处,其中的DHA和EPA具有治疗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炎症,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有助于生长发育,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5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角鲨烯、多酚等3种以上,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3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3.26%。

(4)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DHA质量分数为0.60%,EPA质量分数为0.38%,每天摄入食用调和油25g,则可以获取245mgDHA,满足中国居民DHA摄入量的需求。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米糠油、亚麻籽油和芝麻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2%,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3%,葵花籽油4%,玉米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花生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米糠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亚麻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芝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7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多酚、芝麻素、芝麻林素等,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谷维素4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33%(按每日该调和油摄入量为30g计)。

(4)该调和油配方中所含的谷维素为300ppm,25g食用调和油中可提供7.5mg谷维素,相当于谷维素药物最低推荐量(30mg/d)的25%,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米糠油、亚麻籽油、芝麻油的食用调和油,在该食用调和油中,大豆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菜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玉米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花生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米糠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亚麻籽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芝麻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

该配方的脂肪酸组成:

该配方的微量成分特点:

(1)该食用调和油配方的7种油脂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E、植 物甾醇、甾醇酯、多酚、芝麻素、芝麻林素等,根据GB 28050-2011规定,可以宣称该配方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2)根据GB 28050-2011,其中维生素E、植物甾醇、甾醇酯、谷维素4种营养成分可宣称“高”含量。下表给出了本实施例中100g食用调和油所提供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和甾醇酯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的参考值和建议值的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活性物。

(3)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内源性维生素E可以满足中国居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30%(按每日该调和油摄入量为30g计)。

(4)该食用调和油配方中所含的谷维素为330ppm,25g食用调和油中可提供8.25mg谷维素,相当于谷维素药物最低推荐量(30mg/d)的27.5%,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定。此外,尽管本发明说明书中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修改或者等同变换,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前提下,任何修改或等同变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