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9319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的一种全身代谢异常。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越来越多地摆上人们的餐桌,再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减少等原因,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社会对高脂血症的关注也逐渐提高。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一方面靠药物,另一方面靠合理饮食。目前临床西药大都具有不良反应,如横纹肌溶解、体内代谢障碍、肠胃道反应等,严重的甚至导致肝肾功能的损伤。因此,除注重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外,服用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是更好地选择。目前此类保健食品虽然很多,但缺少一种能有效降低血脂且方便携带与服用的保健食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能有效降低血脂,且便于携带与服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罗布麻茶,由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罗布麻叶40%~95%,绞股蓝5%~60%。所述罗布麻叶与所述绞股蓝的质量配比为2:1。所述罗布麻叶为40目的罗布麻叶粉碎粒;所述绞股蓝为40目的绞股蓝粉碎粒。所述罗布麻茶的总皂苷的含量大于等于0.4%。所述罗布麻茶的总黄酮的含量大于等于0.4%。所述罗布麻茶采用袋泡茶包装。所述罗布麻茶每袋3克。一种罗布麻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将罗布麻叶和绞股蓝分别粉粹、过40目筛;按下述质量配比称取原料,混合均匀:罗布麻叶40%~95%,绞股蓝5%~60%;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颗粒状;对颗粒状原料进行灭菌处理;采用茶叶滤纸,对灭菌处理后的颗粒状原料进行包装,形成袋泡茶。上述制备过程采用总皂苷的含量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质量管控。所述灭菌处理为:Co-γ射线辐射灭菌处理,吸收剂量为5KGy。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制成原料包括40%~95%的罗布麻叶和5%~60%的绞股蓝,降血脂效果明显,而且制成茶饮料,便于携带与服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罗布麻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罗布麻茶的制作方法,能有效降低血脂,且便于携带与服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罗布麻茶,由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罗布麻叶40%~95%,绞股蓝5%~60%。本实施例所述罗布麻叶选择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性凉,味甘、苦;归肝经。具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等症状。实验表明,罗布麻叶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不通剂量的罗布麻叶能够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本实施例所述绞股蓝选择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甘、苦,性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生津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慢性气管炎,心血管病,高脂血病。观察绞股蓝对实验性 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脂蛋白带血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高、低剂量的绞股蓝能使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降低,同时能提高血浆总脂解酶和脂蛋白酯酶活性。绞股蓝总皂苷可治疗高血脂异常并具有较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罗布麻叶与绞股蓝配合使用,具有更好的降血脂作用。优选地,上述罗布麻叶为40目的罗布麻叶粉碎粒,上述绞股蓝为40目的绞股蓝粉碎粒。上述罗布麻叶与所述绞股蓝的质量配比为2:1。上述罗布麻茶选择以总皂苷、总黄酮为本品的标志性成分,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计)的含量为大于等于0.4%,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大于等于0.4%。优选地,所述罗布麻茶采用袋泡茶包装,便于控制用药量及实现药效,同时避免超出原料的安全日用量,还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的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对本发明提供的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品为茶剂,按罗布麻叶与绞股蓝的质量配比2:1,制成每袋3克的袋泡茶包装,每日服用2次,每次1袋,本品罗布麻叶日用量为4g,绞股蓝日用量为2g,如下表所示符合人体安全容量要求,而且经过安全性试验证明是安全的,适合长期使用。各原料日用量和参考量见下表:名称原料日用量(g)法规用量罗布麻叶42010年版药典6-12g绞股蓝2《山东省中药材标准》3-5g本品为袋泡茶,便于控制用药量及实现药效,同时避免超出原料的安全日用量,还具有袋泡茶体积小便于携带,服用方便,有现成的生产设备及专业生产厂家,易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本品选择以总皂苷、总黄酮为本品的标志性成分,可以通过总皂苷、 总黄酮的含量对本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具体如下表:本品生产路线为:粉碎-过筛-混合-灭菌-包装-检验-入库。具体生产过程及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101、将罗布麻叶和绞股蓝分别粉粹、过40目筛,备用;102、本步骤可按下表所示质量配比称取原料,混合30min,混合均匀:上表质量配比仅为一种示例,另外可选地,还可按民下述质量配比称取原料:罗布麻叶40%~95%,绞股蓝5%~60%;103、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颗粒状;上一步骤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后,呈混合粉状,还需要制备成适合袋泡茶的颗粒状。104、对颗粒状原料进行灭菌处理;本步骤所述灭菌处理可为:Co-γ射线辐射灭菌处理(60Co辐射灭菌),吸收剂量为5KGy。当然,也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灭菌处理方式。105、采用茶叶滤纸,对灭菌处理后的颗粒状原料进行包装,形成袋泡茶。本步骤进行包装,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将灭菌处理后的颗粒状原料装入“热封性茶叶滤纸”,3克每袋,“热封性茶叶滤纸”符合GB/T25436《热封性茶叶滤纸》的相关规定。本步骤还可以继续使用复合膜包装,复 合膜符合YBB00132002《药品袋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的相关规定。上述制作过程在三十万洁净区进行。当然,后续可以继续进行外包装:装盒,例如30袋每盒。最后检验入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备过程采用总皂苷(以人参皂苷计)的含量和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进行质量管控。本实施例还附有本品六批中试生产数据,如下:*取出6kg颗粒供动物试验用,其余颗粒包装。中试生产主要设备为:平模制粒机和袋泡茶叶包装机。通过6批次生产及检验,证明本品工艺稳定可行。本发明提供的及其制作方法,降血脂效果明显,而且制成袋泡茶,便于携带与服用。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与一实施例所述的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大致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罗布麻叶与绞股蓝的质量配比为:罗布麻叶40%,绞股蓝60%。另外,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罗布麻叶与绞股蓝的质量配比还可以为:罗布麻叶55%,绞股蓝45%;或者,罗布麻叶70%,绞股蓝30%;或者, 罗布麻叶75%,绞股蓝25%,余量为辅料,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上述制备过程同样采用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的含量和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进行质量管控。本发明的罗布麻茶及其制作方法,降血脂效果明显,而且制成茶饮料,便于携带与服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