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077阅读:4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素有“一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是宝”之称,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转化、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白茶陈化一般采用自然陈化,一般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且品质不稳定。现今尚未有白茶快速陈化方面的技术公开,因陈年白茶市场热销,迫切需要快速陈化白茶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白茶毛茶置于陈化房中陈化6~9个月,陈化过程中采用波长在185~254nm的紫外光照射所述白茶毛茶,所述陈化房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在45~50℃,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陈化房中输入臭氧,使臭氧在所述陈化房中的浓度保持在2.5~3.5mg/m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将陈化6~9个月后的白茶毛茶于125~135℃烘焙35~45min,或将陈化6~9个月后的白茶毛茶先于100±2℃蒸汽中蒸4~6min,再于125~135℃烘焙35~45min。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陈化6~9个月后的白茶毛茶于129~131℃烘焙39~41min,或将陈化6~9个月后的白茶毛茶先于100±1℃蒸汽中蒸4~6min,再于129~131℃烘焙39~41min。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陈化房为玻璃房,所述紫外光的照射时间为全天或夜间没有阳光的时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陈化房中的温度在47~4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陈化过程,每隔15~20天调整所述白茶的位置,使所述紫外光照射均匀。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快速陈化方法所陈化得到的白茶。

本发明相较现有技术的优点以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紫外光照射白茶,并配合优选的陈化温度、湿度等技术参数,可快速陈化白茶,与传统自然陈化相比,能显著缩短陈化时间,通过本发明快速陈化方法处理后的白茶品质与3年以上的自然陈化白茶相当;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在白天通过日光照射白茶,利用太阳辐射能和光线的光谱效能,加速茶叶陈化,节能环保,且本发明进一步可配合一定浓度的臭氧,加速茶叶陈化。

(2)本发明所得白茶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带药香味。

(3)本发明方法中没有微生物、化学药剂参与的陈化,品质自然独特,天然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常规萎凋、干燥所得的白茶毛茶置于茶框中,厚10cm,放置于陈化架上,陈化架有3层,置于玻璃陈化房中陈化6个月;陈化过程中:白天采用日光照射,并开启陈化房中的臭氧发生器,使臭氧在玻璃陈化房中的浓度保持2.5~3.5mg/m3;夜间没有阳光的时段(在本实施例中一般为晚上19:00~次日早上7:00)以紫外灯照射白茶,紫外灯所发出的紫外光的波长185~254nm,同时保持臭氧在玻璃陈化房中的浓度为2.5~3.5mg/m3;玻璃陈化房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在47~48℃,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每隔15天,调整3层茶叶位置,并翻拌均匀茶框中的茶叶,使日光和紫外光照射均匀。

(2)将步骤(1)后的白茶于130℃烘箱中烘焙40min。

实施例2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为将步骤(1)后的白茶于100℃蒸汽蒸5min,再于130℃烘焙40min。

实施例3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陈化房为砖木结构,不透光,紫外灯的开启时间为全天。

实施例4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玻璃陈化房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在49~50℃。

对比例1

一种白茶,其采用常规的自然陈化工艺陈化3年以上所得。

对比例2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玻璃陈化房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在30~35℃。

对比例3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紫外光的波长采用300~400nm。

对比例4

一种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臭氧的浓度为1mg/m3

效果对比

实施例1~4所得白茶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带药香味,其中,实施例1所得白茶外形乌褐色显毫,汤色橙红明亮,香气药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和回甘带药香味,叶底褐均匀;实施例2所得白茶外形乌褐显毫,汤色橙红清亮,香气药香高锐持久,滋味醇和回甘药香齿颊留香,叶底褐均匀;实施例3所得白茶外形棕褐显毫,汤色橙红稍浅明亮,香气药香高长,滋味醇和带药香,叶底红褐均匀;实施例4所得白茶外形棕褐显毫,汤色橙红稍浅明亮,香气药香高长,滋味醇和带药香,叶底红褐均匀。

对比例1所得白茶由于陈化时间已经三年,香气药香高长,滋味醇和带药香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泛红花杂,外形棕红色、显毫,与实施例1香气滋味品质相当,外形、汤色、叶底不如实施例1;对比例2所得白茶由于陈化的环境温度较低,导致品质与实施例1比,外形颜色、汤色、叶底偏浅,仅黄泛红,香气清香微药香,滋味醇稍带药香味,与实施例1差异较大;对比例3所得白茶采用波长为300~400nm的紫外光照射,所得白茶的外形、汤色、叶底偏浅,黄褐,滋味醇和微涩微药香味,香气药香味带日晒味,与实施例1品质差异较大,与对比例1接近;对比例4所得白茶由于臭氧的浓度低,所得白茶的品质汤色、叶底、外形都表现出黄褐,香气带药香味,滋味醇和带药香味,与对比例1接近,与实施例差异较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