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07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均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目前的红茶制备方法,通常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摊凉和提香,茶品一般都存在外形不够紧结、冲泡时原材料易分离漂浮于水面、制备过程复杂、成品质量差等问题,而且冲泡出来的茶水口感青涩,香气低沉,耐泡度较差,损失了原茶的口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茶叶耐泡度好、营养均衡、保健效果好,同时该茶叶的色泽度较好、香味浓厚、形状规则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采摘:选取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且芽叶肥壮的茶叶,并且茶叶中不得出现虫叶、紫叶、鱼叶、红叶;

2)萎凋:将采摘后的茶叶送入萎凋机中进行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4h,茶叶摊放的厚度10-12cm,萎凋温度为35-38℃;

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采用一松一紧的揉捻方法,第一步松揉10-15min,第二步紧揉15-20min,然后进行3-5次揉捻处理,直至茶叶成条索状,并具有一些茶汁溢出,同时还有茶香味散出;

4)解块:将揉捻后的茶叶全部散开并成条直状;

5)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采用雾化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平铺开来,直至茶叶叶条成红润状,有香气溢出,发酵温度为38-39℃,雾化发酵时间为3.5-4h;

6)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110-120℃,失去水份60%,第二次烘干温度为90℃,失去水份85%;

7)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送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处理,然后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萎凋过程中茶叶每隔1h需要翻一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揉捻过程中揉捻3-4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发酵机需要先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4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茶叶的平铺的厚度为8-10cm。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采用揉捻、解块的步骤处理,使得红茶的形状规则美观,接着进行雾化发酵步骤,然后进行两次烘干处理使得 红茶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更浓厚的香味,并且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茶叶耐泡度好、营养均衡、保健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采摘:选取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且芽叶肥壮的茶叶,并且茶叶中不得出现虫叶、紫叶、鱼叶、红叶;

2)萎凋:将采摘后的茶叶送入萎凋机中进行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4h,茶叶摊放的厚度10cm,萎凋温度为35℃,其中萎凋过程中茶叶每隔1h需要翻一次;

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采用一松一紧的揉捻方法,第一步松揉10min,第二步紧揉15min,然后进行3次揉捻处理,直至茶叶成条索状,并具有一些茶汁溢出,同时还有茶香味散出;

4)解块:将揉捻后的茶叶全部散开并成条直状;

5)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采用雾化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平铺开来,直至茶叶叶条成红润状,有香气溢出,发酵温度为38℃,雾化发酵时间为3.5h,其中需要对发酵机需要先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40℃,其中茶叶的平铺的厚度为8cm;

6)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烘干的温 度为110℃,失去水份60%,第二次烘干温度为90℃,失去水份85%;

7)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送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处理,然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采摘:选取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且芽叶肥壮的茶叶,并且茶叶中不得出现虫叶、紫叶、鱼叶、红叶;

2)萎凋:将采摘后的茶叶送入萎凋机中进行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4h,茶叶摊放的厚度11cm,萎凋温度为36℃,其中萎凋过程中茶叶每隔1h需要翻一次;

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采用一松一紧的揉捻方法,第一步松揉12min,第二步紧揉17min,然后进行4次揉捻处理,直至茶叶成条索状,并具有一些茶汁溢出,同时还有茶香味散出;

4)解块:将揉捻后的茶叶全部散开并成条直状;

5)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采用雾化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平铺开来,直至茶叶叶条成红润状,有香气溢出,发酵温度为38.5℃,雾化发酵时间为3.7h,其中需要对发酵机需要先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40℃,其中茶叶的平铺的厚度为9cm;

6)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烘干的温 度为115℃,失去水份60%,第二次烘干温度为90℃,失去水份85%;

7)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送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处理,然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采摘:选取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且芽叶肥壮的茶叶,并且茶叶中不得出现虫叶、紫叶、鱼叶、红叶;

2)萎凋:将采摘后的茶叶送入萎凋机中进行萎凋处理,萎凋时间为4h,茶叶摊放的厚度12cm,萎凋温度为38℃,其中萎凋过程中茶叶每隔1h需要翻一次;

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采用一松一紧的揉捻方法,第一步松揉15min,第二步紧揉20min,然后进行5次揉捻处理,直至茶叶成条索状,并具有一些茶汁溢出,同时还有茶香味散出;

4)解块:将揉捻后的茶叶全部散开并成条直状;

5)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采用雾化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将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机中平铺开来,直至茶叶叶条成红润状,有香气溢出,发酵温度为39℃,雾化发酵时间为4h,其中需要对发酵机需要先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40℃,其中茶叶的平铺的厚度为10cm;

6)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烘干的温 度为120℃,失去水份60%,第二次烘干温度为90℃,失去水份85%;

7)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送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处理,然后得到成品。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