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姜的腌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5555阅读:9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腌制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是山姜的腌制方法。



背景技术:

山姜,拉丁学名:Alpinia japonica (Thunb.) Miq.,别称: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下阴湿处,国内外均有分布。《纲目》云:“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又引苏颂云“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果实供药用,为芳香性健胃药,治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噫气,慢性下痢。在浙江、福建亦有报道以该品代砂仁用。【集解】藏器曰:山姜根及苗,并如姜而大,作樟木臭,南人食之。又有 子姜,黄色 而紧,辛辣,破血气殊强于此姜。颂曰:山姜出九真交趾,今闽广皆有之。刘恂《岭表录异》云: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 食。亦与豆蔻花相似,而微小尔。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 之含胎花,以盐水淹藏入甜糟中,经冬如琥珀色,辛香可爱,用为,无以加矣。又以盐杀 治曝干者,煎汤服之,极除冷气,甚佳。时珍曰: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今人以 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根茎性温,味辛,能理气止痛,袪湿,消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胃气痛,跌打损伤。

山姜的根茎性温,味辛,能理气止痛,袪湿,消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胃气痛,跌打损伤。传统的炮制方法是3-4月采挖,洗净,晒干,再用石灰水泡一天,用淘米水和清水洗净,蒸热,晒干,加白芷和追风伞用酒泡。经研究发现山姜还可以切丝加酸梅水腌制后,再加白砂糖搅拌均匀,味道鲜美、爽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姜的腌制方法,腌制得到的山姜味道鲜美、爽口。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山姜的腌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春季2-3月时将山姜从泥里挖出,取根部;

(2)将山姜的根部用清水洗净后晾干表面水分;

(3)将晾干后的山姜的根部切丝得到山姜丝,山姜丝的厚度为0.5厘米以下;

(4)将山姜丝晾晒至含水率为30-50%;

(5)将晾晒后的山姜丝用酸梅水密封浸泡2个半月至3个月后,将山姜丝捞出用白砂糖与其搅拌均匀,腌制五天后即得;浸泡时酸梅水需没过山姜丝1厘米以上;为了使山姜丝味道更鲜美,在用酸梅水浸泡一个星期后,将山姜丝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使其晾干表面水分,再将山姜丝放回到酸梅水里密封浸泡;山姜丝与白砂糖的重量比为10:(0.5-1),山姜丝为晾晒至含水率为30-50%的山姜丝。

所述的酸梅水的制备过程为:

(1)取干净的酸梅10重量份和盐1-3重量份;将酸梅和盐按一层盐一层酸梅一层盐的铺设顺序放到密封容器中密封腌制;

(2)密封腌制的前一个星期将密封容器的密封盖打开进行腌制,头5天需放置到阳光下暴晒,腌制一个星期后,将酸梅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3-5天,暴晒后再将酸梅放到密封容器里,然后再密封腌制1个月后,腌制得到的水即为酸梅水。腌制酸梅水时,需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腌制,否则腌制的酸梅水易变质。

所述的密封容器为透光的玻璃容器或陶罐。

酸梅,拉丁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也叫青梅,梅子,是一种水果,果如荔枝一样大小,颜色呈淡黄色,味道酸而有点苦。核有点像李果核,很硬,核的表面有很小的一些小洞。到了五月份,果色变成黄色,味道就和原来不一样了,甜而有点酸。酸梅有着防老化、益肝养胃、生津止渴、中和酸性代谢产物等功效。人们喜用酸梅做汤、泡酒。酸梅属龙脑香科乔木,成年酸梅树约高达4~5m,胸径约1.2m。树皮青灰色。幼枝和嫩叶密被星状毛。聚伞圆锥花序,花小,白色。果近球形,具2长3短由萼片增大的刺。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特别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维生素C,其半成品——干湿梅富有弹性,呈淡黄色,加工时果皮不易开裂,内含物不易流失,且腌制过程中只需加适量食盐而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就可达到保质期12个月以上,品质超过日本盛行的南高梅,符合日本的国家腌制标准,深受日本市场欢迎,被誉为“凉果之王”、“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本发明的山姜的腌制方法简单,易操作,腌制得到的山姜香嫩爽口、开胃、增进食欲,既保持山姜的营养价值,又具有酸梅的功效,加入白砂糖搅拌后酸甜可口,是一种美味的零食。炮制的山姜还具有祛风除湿、对伤风感冒、产后妇女恢复身体有较好的作用,主要是山姜采用酸梅水炮制,将酸梅的功效与山姜的作用结合起来,有助于体内血液酸碱平衡。肝火旺的人宜多吃酸梅,不但能降低肝火,更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即可腌制得到山姜:

(1)在春季2-3月时将山姜从泥里挖出,取根部;

(2)将山姜的根部用清水洗净后晾干表面水分;

(3)将晾干后的山姜的根部切丝得到山姜丝,山姜丝的厚度为0.5厘米以下;

(4)将山姜丝晾晒至含水率为30-35%;

(5)将晾晒后的山姜丝用酸梅水密封浸泡2个半月至3个月后,将山姜丝捞出用白砂糖与其搅拌均匀,腌制五天后即得;浸泡时酸梅水需没过山姜丝1厘米以上;为了使山姜丝味道更鲜美,在用酸梅水浸泡一个星期后,将山姜丝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使其晾干表面水分,再将山姜丝放回到酸梅水里密封浸泡;山姜丝与白砂糖的重量比为10:(0.5-1),山姜丝为晾晒至含水率为30-35%的山姜丝。

所述的酸梅水的制备过程为:

(1)取干净的酸梅10重量份和盐1-3重量份;将酸梅和盐按一层盐一层酸梅一层盐的铺设顺序放到密封容器中密封腌制;

(2)密封腌制的前一个星期将密封容器的密封盖打开进行腌制,头5天需放置到阳光下暴晒,腌制一个星期后,将酸梅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3-5天,暴晒后再将酸梅放到密封容器里,然后再密封腌制1个月后,腌制得到的水即为酸梅水。腌制酸梅水时,需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腌制,否则腌制的酸梅水易变质。

所述的密封容器为透光的玻璃容器。

实施例2

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即可腌制得到山姜:

(1)在春季2-3月时将山姜从泥里挖出,取根部;

(2)将山姜的根部用清水洗净后晾干表面水分;

(3)将晾干后的山姜的根部切丝得到山姜丝,山姜丝的厚度为0.5厘米以下;

(4)将山姜丝晾晒至含水率为35-45%;

(5)将晾晒后的山姜丝用酸梅水密封浸泡2个半月至3个月后,将山姜丝捞出用白砂糖与其搅拌均匀,腌制五天后即得;浸泡时酸梅水需没过山姜丝1厘米以上;为了使山姜丝味道更鲜美,在用酸梅水浸泡一个星期后,将山姜丝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使其晾干表面水分,再将山姜丝放回到酸梅水里密封浸泡;山姜丝与白砂糖的重量比为10:(0.5-1),山姜丝为晾晒至含水率为35-45%的山姜丝。

所述的酸梅水的制备过程为:

(1)取干净的酸梅10重量份和盐1-3重量份;将酸梅和盐按一层盐一层酸梅一层盐的铺设顺序放到密封容器中密封腌制;

(2)密封腌制的前一个星期将密封容器的密封盖打开进行腌制,头5天需放置到阳光下暴晒,腌制一个星期后,将酸梅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3-5天,暴晒后再将酸梅放到密封容器里,然后再密封腌制1个月后,腌制得到的水即为酸梅水。腌制酸梅水时,需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腌制,否则腌制的酸梅水易变质。

所述的密封容器为透光的玻璃容器。

实施例3

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即可腌制得到山姜:

(1)在春季2-3月时将山姜从泥里挖出,取根部;

(2)将山姜的根部用清水洗净后晾干表面水分;

(3)将晾干后的山姜的根部切丝得到山姜丝,山姜丝的厚度为0.5厘米以下;

(4)将山姜丝晾晒至含水率为45-50%;

(5)将晾晒后的山姜丝用酸梅水密封浸泡2个半月至3个月后,将山姜丝捞出用白砂糖与其搅拌均匀,腌制五天后即得;浸泡时酸梅水需没过山姜丝1厘米以上;为了使山姜丝味道更鲜美,在用酸梅水浸泡一个星期后,将山姜丝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使其晾干表面水分,再将山姜丝放回到酸梅水里密封浸泡;山姜丝与白砂糖的重量比为10:(0.5-1),山姜丝为晾晒至含水率为45-50%的山姜丝。

所述的酸梅水的制备过程为:

(1)取干净的酸梅10重量份和盐1-3重量份;将酸梅和盐按一层盐一层酸梅一层盐的铺设顺序放到密封容器中密封腌制;

(2)密封腌制的前一个星期将密封容器的密封盖打开进行腌制,头5天需放置到阳光下暴晒,腌制一个星期后,将酸梅捞出摊晾在簸箕上,并放到太阳下暴晒3-5天,暴晒后再将酸梅放到密封容器里,然后再密封腌制1个月后,腌制得到的水即为酸梅水。腌制酸梅水时,需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腌制,否则腌制的酸梅水易变质。

所述的密封容器为透光的玻璃容器。

应用实施例

1、广西横县刘某某,男,42岁,脚踝患有轻微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到阴雨天气是就疼痛,疼痛时就擦点药水,但是过后还会复发;后来经家人介绍,刘某某每天食用本发明腌制得到的山姜30-50克,刘某某是在2014年3月初脚踝处疼痛后开始食用,食用二十天后,再次出现阴雨天时,脚踝疼痛感减轻了很多,四十五天后,脚踝不再出现疼痛,至今也未复发过。

2、广西横县黄某,女,39岁,气虚胃寒,易受冷后胃疼,秋季胃病经常发作,原先其到药店买了胃药进行服用,效果不明显;后来经朋友介绍,黄某每天当作零食食用本发明腌制得到的山姜30-50克,食用一个月后,胃疼发作的次数减少了,食用45天后,胃疼症状消失,脸色也比以前红润了,至今也未出现胃疼的症状。

3、广西横县冯某某,女,31岁,产后未得到很好的休息落下了腰酸背痛的病根,后来经朋友介绍,冯某某每天当作零食食用本发明腌制得到的山姜30-50克,食用一个月后,腰酸背痛的症状明显减轻,食用50天后,腰酸背痛的症状消失了。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