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柿脱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61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品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柿脱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柿子色泽鲜艳,口感滑润甜爽,是一种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水果。柿子根据其在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甜柿成熟时已经脱涩,可以直接食用,而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涩柿,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涩柿果实中含有一种单宁细胞,绝大部分以可溶性存在,当人们咬破果实,可溶性的单宁会被人的唾液溶解,所以会感到强烈的涩味。甜柿中也含有单宁细胞,但它以不溶性状态存在,不为人的唾液所溶解,所以不会感到涩味。因此,柿子的脱涩,不是将单宁除却或减少,而是将可溶性的单宁转化成不溶性的单宁。同时,涩柿脱涩分硬柿脱涩和软柿脱涩。软柿脱涩后,果实中的原果胶水解变为果胶,并转移到细胞液中,使细胞壁失去了支持力而松弛,因而脱涩后的果实具有质软,可以剥皮的特点,但不耐贮运。与软柿不同,脱涩后的硬柿具有果实肉质脆硬、味甜、耐贮运的特点,因此,硬柿脱涩处理中,还要保持果胶物质不发生变化,即保持果胶物质呈原果胶状态存在,不溶于水,使果肉组织呈紧密状态。

目前,硬柿脱涩的方法有:温水脱涩、冷水脱涩、石灰水脱涩、二氧化碳脱涩等。温水脱涩法处理的柿子果味稍淡,不耐久贮,2~3 d 后颜色发褐变软,不适合大规模处理;冷水脱涩方法所需时间较长;石灰脱涩后果实表面附有一层石灰,不美观,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裂果;酒精脱涩法需注意酒精用量不可过多,否则果面易变色,或稍有不适的味道;CO2脱涩法(CTSD,constant temperature short duration)是将柿果密封在大塑料膜帐内,充入CO2浓度至98%,25℃下存放27 h,柿果取出15℃静置3 d,待刺激性气体挥发后即可食用,这种脱涩方法不仅需要CO2发生及充入设备,还需要控制好CO2的浓度,才能保证脱涩后柿果的品质最佳,若CO2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当,将会导致柿子很快变色或是脱涩不完全,口感还有涩味,柿子不甜脆,脱涩柿果的肉质一般,易产生褐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柿脱涩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柿果色泽鲜艳、口感甜脆、无涩味,果实风味品质好,且其操作简单、不用充入CO2、省时省力、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食用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符合当前的环保理念,适合商业化生产,符合当前柿产业发展现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柿脱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宽敞向阳的密闭房间为工作间;

2)将采摘的七成熟的硬柿盛于规格为485mm×350mm×260mm的果品周转箱中,每箱装入30kg柿果;

3)在两层聚氯乙烯塑料袋的底部放1~2层吸水纸后,将4个装好柿果的果品周转箱堆叠放入袋中,挤压排净袋内空气,扎紧袋口;

4)保持工作间内温度在25℃~28℃范围内,放置处理7-9d,优选7d。

所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的厚度为0.06mm。

在密闭环境中,柿果可自发产生高浓度的CO2气体,而造成环境缺氧。在缺氧条件下,柿果组织细胞因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乙醇,并由柿果中的乙醇脱氢酶将乙醇变成乙醛,乙醛与可溶性单宁发生反应,使单宁固化,而使柿果失去涩味。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柿果色泽鲜艳、口感甜脆、无涩味,果实风味品质好,且其操作简单、不用充入CO2、省时省力、成本低,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食用安全性高,效果好,实用性强,符合当前的环保理念,适合商业化生产,符合当前柿产业发展现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硬柿脱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宽敞向阳的密闭房间为工作间;

2)将采摘的七成熟的硬柿盛于规格为485mm×350mm×260mm的果品周转箱中,每箱装入30kg柿果;

3)在两层聚氯乙烯塑料袋的底部放1~2层吸水纸后,将4个装好柿果的果品周转箱堆叠放入袋中,挤压排净袋内空气,扎紧袋口;所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的厚度为0.06mm;

4)保持工作间内温度在25℃~28℃范围内,放置处理7-9d,优选7d。

1. 对脱涩处理前后柿果的品质进行比较,其结果见表1。

表1 脱涩前后果实品质比较

由表1可见,硬柿脱涩后可滴定酸(以苹果酸计)含量变化不大,维生素C含量每100g果肉提高了2.5mg,提高率为6.7%,淀粉含量提高了17.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1.4%,较脱涩前提高了30.5%,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也提高了40.4%,且脱涩后柿果的硬度达11.18 kg/cm2,其外观色泽鲜艳、果面光滑、口感甜脆、柔嫩润滑、无涩味,果实风味品质好,果实(硬果)货架期可达10-15天。

2. 不同厚度聚氯乙烯塑料袋对脱涩效果的影响,其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厚度聚氯乙烯塑料袋对脱涩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见,果实硬度以0.06mm处理的最高,0.03mm处理的最低,0.06mm和0.08mm处理无显著差异,0.10mm处理显著低于0.06mm;0.06mm处理的TSS含量显著高于0.08mm,且果实质脆味甜,品质好,0.10mm处理的TSS含量较低,果实味淡,易褐变,0.03mm处理的TSS含量为18.6%,果实质软,味甜,0.08mm处理的果实尚脆,味微甜;货架期(硬果)以0.06mm处理的最长,为10-15天,0.03mm处理的最短。综合各参数指标,以聚氯乙烯塑料袋厚度为0.06mm,处理7天的脱涩效果最佳,果实硬,质脆,味甜,TSS含量最高,货架期(硬果)最长,这可能是由于塑料袋厚度为0.06mm时,其透气率最佳,可使袋内CO2/O2的比例达到最佳,从而使柿果良好脱涩。

此外,本发明脱涩方法无化学药品的添加、不需采用特殊设备,通过成本计算,采用本发明处理,每1000kg柿果的脱涩成本仅70元,较现有操作减少5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