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花茶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节奏加快,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压力日益加重。加之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一系列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最容易患的就是肠胃不适、肥胖、失眠、三高、心脑血管病和免疫力低下,年轻人就容易出现未老先衰的症状。因为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工作量的提高,为了实现高工作效率,大多上班族喜欢喝咖啡,但是咖啡饮长时间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超负荷。而茶的饮用,较之咖啡具有同样的提神醒脑作用,而且好茶还能温养身体。
目前,茶的加工流程多是采摘茶鲜叶→萎凋或晒青→杀青→揉捻→造型→干燥等步骤,现有的茶品加工方法中,加工出质量好的茶品成本较高、耗时长,耗时短、成本低的方法制备所得茶品质量差,饮用达不到温养身体的作用。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既可以提高茶品质量,又能大大缩短工艺时间、降低生产升本的茶叶加工方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茶叶加工方法成本质量差、成本高、耗时长、能耗高的问题,发明一种茶叶加工方法,旨在得到一种产品质量佳,流程耗时短,成本低的茶叶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将预处理后的茶鲜叶与柚囊混合进行第一次炒青,炒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5℃,2~5min内升温至70~80℃,保持该温度继续炒青30~50s,即完成第一次炒青;
(2)将步骤(1)中第一次炒青后所得茶鲜叶冷却至40~50℃,过筛,除去柚囊,将茶鲜叶进行揉捻,然后再将揉捻后所得茶鲜叶与柚囊混合进行第二次炒青,炒青温度为70~85℃,炒青时间为5~9min,即完成第二次炒青;
(3)将步骤(2)第二次炒青后所得物质过筛,除去柚囊,将所得茶叶置于空气湿度为1~3%的室温,风干2~3h,即得。
其中,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中风干后的茶叶取出进行避光包装。
其中,包装好的茶叶储存在10~25℃环境下。
其中,步骤(1)中所述茶叶与柚囊成质量比1:0.5~1:0.7混合。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柚囊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柚子皮除去外层皮,留下白色软状的囊,将该囊剪切成长×宽=2~3cm×3~4cm的块状;
(b)将步骤(a)中剪切成块状柚囊保持温度为45~55℃烘干1~2小时,即得。
其中,步骤(1)所述的预处理为将采摘的新鲜茶鲜叶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晴天下午3~4点晒一个小时,持续晒2~3天,即得。
其中,步骤(2)中揉捻时间为4~6min。
其中,步骤(2)中第二次炒青与茶鲜叶混合的为未使用过的柚囊,茶叶与柚囊成质量比1:0.4~1:0.5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所得茶叶含水率低于7%,且成色较好,无黑化现象;炒青过程采用烘干后的柚囊与茶叶混合炒青,柚囊能有效吸收杀青过程中产生的水汽,使得炒青过程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所得茶叶质量、成色更好;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耗时短、能耗低,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柚囊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a)柚子皮除去外层皮,留下白色软状的囊,将该囊剪切成长×宽=2~3cm×3~4cm的块状;
(b)将步骤(a)中剪切成块状柚囊保持温度为45℃烘干2小时,即得柚囊,备用。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采摘的新鲜茶鲜叶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晴天下午从3点钟晒到下午4点钟,持续晒2天,即得预处理后的茶鲜叶,然后将预处理的茶鲜叶与上述备用的柚囊成质量比1:0.6混合进行第一次炒青,炒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5℃,2~5min内升温至70℃,保持该温度继续炒青50s,即完成第一次炒青;
(2)将步骤(1)中第一次炒青后所得茶鲜叶冷却至40℃,过筛,除去柚囊,将茶鲜叶进行揉捻4~6min,然后再将揉捻后所得茶鲜叶与上述备用的柚囊成质量比1:0.5混合进行第二次炒青,炒青温度为70℃,炒青时间为9min,即完成第二次炒青;
(3)将步骤(2)第二次炒青后所得物质过筛,除去柚囊,将所得茶叶置于空气湿度为1%的室温,风干3h,将风干后的茶叶进行含水量测定,得出含水量为7%;
(4)将步骤(3)中风干后的茶叶取出进行避光包装,包装好的茶叶储存在10~25℃环境下。
实施例2
柚囊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a)柚子皮除去外层皮,留下白色软状的囊,将该囊剪切成长×宽=2~3cm×3~4cm的块状;
(b)将步骤(a)中剪切成块状柚囊保持温度为50℃烘干1.5小时,即得柚囊,备用。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采摘的新鲜茶鲜叶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晴天下午从3点钟晒到下午4点钟,持续晒3天,即得预处理后的茶鲜叶,然后将预处理的茶鲜叶与上述备用的柚囊成质量比1:0.5混合进行第一次炒青,炒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5℃,2~5min内升温至75℃,保持该温度继续炒青40s,即完成第一次炒青;
(2)将步骤(1)中第一次炒青后所得茶鲜叶冷却至45℃,过筛,除去柚囊,将茶鲜叶进行揉捻4~6min,然后再将揉捻后所得茶鲜叶与上述备用的柚囊成质量比1:0.4混合进行第二次炒青,炒青温度为77℃,炒青时间为7min,即完成第二次炒青;
(3)将步骤(2)第二次炒青后所得物质过筛,除去柚囊,将所得茶叶置于空气湿度为2%的室温,风干2.5h,将风干后的茶叶进行含水量测定,得出含水量为5%;
(4)将步骤(3)中风干后的茶叶取出进行避光包装,包装好的茶叶储存在10~25℃环境下。
实施例3
柚囊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a)柚子皮除去外层皮,留下白色软状的囊,将该囊剪切成长×宽=2~3cm×3~4cm的块状;
(b)将步骤(a)中剪切成块状柚囊保持温度为55℃烘干1小时,即得柚囊,备用。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采摘的新鲜茶鲜叶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晴天下午从3点钟晒到下午4点钟,持续晒3天,即得预处理后的茶鲜叶,然后将预处理的茶鲜叶与上述备用的柚囊成质量比1:0.7混合进行第一次炒青,炒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5℃,2~5min内升温至80℃,保持该温度继续炒青30s,即完成第一次炒青;
(2)将步骤(1)中第一次炒青后所得茶鲜叶冷却至50℃,过筛,除去柚囊,将茶鲜叶进行揉捻4~6min,然后再将揉捻后所得茶鲜叶与上述备用的柚囊成质量比1:0.45混合进行第二次炒青,炒青温度为85℃,炒青时间为5min,即完成第二次炒青;
(3)将步骤(2)第二次炒青后所得物质过筛,除去柚囊,将所得茶叶置于空气湿度为3%的室温,风干2h,将风干后的茶叶进行含水量测定,得出含水量为6%;
(4)将步骤(3)中风干后的茶叶取出进行避光包装,包装好的茶叶储存在10~25℃环境下。
对比实施例1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采摘的新鲜茶鲜叶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晴天下午从3点钟晒到下午4点钟,持续晒3天,即得预处理后的茶鲜叶,然后将预处理的茶鲜叶进行第一次炒青,保持温度为45~55℃炒青30~50s,即完成第一次炒青;
(2)将步骤(1)中第一次炒青后所得茶鲜叶冷却至35℃,将茶鲜叶进行揉捻4~6min,然后再将揉捻后所得茶鲜叶第二次炒青,炒青温度为55~65℃,炒青时间为10~20min,即完成第二次炒青;
(3)将步骤(2)第二次炒青后所得物质置于空气湿度为2%的室温,风干2.5h,将风干后的茶叶进行含水量测定,得出含水量为15%;
(4)将步骤(3)中风干后的茶叶取出进行避光包装,包装好的茶叶储存在10~25℃环境下。
本发明方法所得茶叶含水率低于7%,且成色较好,无黑化现象;炒青过程采用烘干后的柚囊与茶叶混合炒青,柚囊能有效吸收杀青过程中产生的水汽,使得炒青过程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所得茶叶质量、成色更好;除此之外,柚囊能有效的保持茶叶之间的热气的发散,避免茶叶因为炒青温度过高而使得有效成分减少的情况;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耗时短、能耗低,成本较低。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