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3241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木薯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对生活水平追求的不断提高,肉质的卫生与安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在饲料标准中明确限制了氰化物可允许范围,其中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中规定,木薯干片氰化物最大允许量为100mg/kg,而猪和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中最大允许量为50mg/kg。这些技术标准中没有涉及到木薯叶粉,这是由于木薯种植仅限于南方部分省市的局部地区,长期以来木薯叶未能得到商品化的饲料化利用。随着我国对畜牧产业发展的逐步重视,南方畜牧产业发展面临饲料供应紧张和高品质蛋白饲料缺乏的问题。

木薯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块根作物,其肉质块根中含淀粉(28%)、纤维(1.9%)、脂肪(1.2%)和蛋白质(1.0%),是世界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近7亿人的主要口粮,被FAO认定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时,许多研究表明,木薯叶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大量元素(如P、Mg、K和Ca)和微量元素(如Mn、Zn、Fe、Cu)等,其中Vc含量231-482mg/100g FW,是饲养禽畜的优质饲料,也是一种营养蔬菜,在印尼每年就有约50-70吨的木薯鲜叶用于当作蔬菜食用。可见,开发和利用木薯叶作为养殖饲料,不仅可有效缓解蛋白饲料紧缺的困境,也可以实现副产物的循环利用,推动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木薯叶的饲料化利用多数以叶片青贮发酵、叶片提取液和叶片烘干后使用等多种利用方式,饲养的动物包括蛋鸡、肉鸭和生猪等家畜,饲养后家畜的品种良好。但现行木薯叶脱氰方式存在以下的缺点:发酵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叶片抗氧化物质容易失活,也具有特殊气味,极大降低叶片的品质,其烘干温度较高、时间过长,耗能多,且处理后的木薯叶片氰化物残留多,脱氰率低,其主要营养物质流失过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解决木薯叶片氰化物含量超标、现有脱氰方式导致木薯叶主要营养物质损失且耗能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新鲜的木薯叶,所述木薯叶根据成熟度分为嫩叶、未成熟叶、老叶,从木薯植株顶部数第1~4片木薯叶为嫩叶,第5~8片木薯叶为未成熟叶,第9片及以下的木薯叶为老叶,即所述嫩叶位于木薯植株上层,所述未成熟叶位于植株中层,所述老叶位于植株中下层;

(2)水浴:将步骤(1)的木薯叶放入装有水的水浴锅内,水浸没木薯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木薯叶重量的9~11倍,水浴温度为50~70℃,水浴时间为4~6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木薯叶取出,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

(4)干燥:对步骤(3)晾干后的木薯叶进行70℃鼓风干燥24小时以上或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以上晒干。

优选地,所述嫩叶、未成熟叶和老叶的水浴温度为70℃。

优选地,所述嫩叶的水浴时间为5小时。

优选地,所述未成熟叶和老叶的水浴时间为6小时。

优选地,所述水量是木薯叶重量的10倍。

优选地,所述嫩叶在水浴温度为70℃条件下水浴4小时。

优选地,所述未成熟叶或老叶在水浴温度为70℃条件下水浴5小时。

优选地,所述嫩叶在70℃条件下水浴时间为5小时。

优选地,所述未成熟叶在70℃条件下水浴时间为6小时。

优选地,所述老叶在50℃条件下水浴时间为6小时。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采用水浴脱氰方法,设置水浴温度为50~70℃,水浴时间为4~6小时,木薯叶主要营养物质基本可以保全,极显著减少木薯叶片氰化物含量,脱氰率高达到99%,清除效率较高。本发明设置水浴温度为50~70℃,条件温和,有利于保护木薯叶中的葡萄糖苷酶,促进脱氰,并控制水浴时间,进一步提高脱氰率。本发明保证品质的安全,本方法可适合规模也生产应用,操作简单易学,处理过程均可控,重复性好,可以较好地保持物料品质的稳定性。可以根据本发明开发不同用途的产品,包括膨化食品、粗蛋白饲料和抽提液等。而且本发明采用轻便简易的处理方式,降低脱氰过程能耗,节能环保。同时,本发明针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设置优选水浴温度和时间,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CN-清除效果。

另外,水浴后进行晾干、70℃干燥或晒干,能较好地保存叶片中原来的花青素、黄酮类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和活性物质,整个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护色和防腐剂,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是一种绿色、有机的食品原料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上层第2、3、4片嫩叶;

(2)水浴:将步骤(1)的嫩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嫩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嫩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5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嫩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嫩叶放置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晒干,晒干后保存。

实施例2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上层第2、3、4片的嫩叶;

(2)水浴:将步骤(1)的嫩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嫩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嫩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70℃,水浴时间为4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嫩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嫩叶进行70℃鼓风干燥24小时,风干后保存。

实施例3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中层第5、6、7片的未成熟叶;

(2)水浴:将步骤(1)的未成熟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未成熟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未成熟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6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未成熟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未成熟叶进行70℃鼓风干燥24小时,风干后保存。

实施例4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中层第5、6、7片的未成熟叶;

(2)水浴:将步骤(1)的未成熟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未成熟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未成熟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70℃,水浴时间为6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未成熟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未成熟叶放置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晒干,晒干后保存。

实施例5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下层第9、10、11片的老叶;

(2)水浴:将步骤(1)的老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老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老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5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老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老叶放置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晒干,晒干后保存。

实施例6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下层第9、10、11片的老叶;

(2)水浴:将步骤(1)的老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老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老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70℃,水浴时间为6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老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老叶放置进行70℃鼓风干燥24小时,风干后保存。

表1实施例1~6的脱氰效果

由上表,实施例1~6表明,木薯嫩叶、未成熟叶、老叶的脱氰后含氰量较低,实现木薯嫩叶、未成熟叶、老叶的脱氰目的,且脱氰率高达99.10%。

实施例7~11采用以下步骤,设置不同的水浴温度,针对水浴温度对嫩叶脱氰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上层第2、3、4片的嫩叶;

(2)水浴:将步骤(1)的嫩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嫩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嫩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40~80℃,水浴时间为4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嫩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嫩叶放置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晒干,晒干后保存。

表2水浴温度对嫩叶脱氰效果影响的研究

由上表,可看出,水浴温度为40℃,嫩叶营养成分蛋白质基本保全,但脱氰后含氰量仍偏高;水浴温度为80℃,嫩叶营养成分蛋白质损失20%以上;水浴温度为50℃~70℃,营养成分基本保全,脱氰后含氰量低,实现木薯嫩叶脱氰目的。总体上,70℃水浴4小时木薯嫩叶脱氰效果较佳。

实施例12~16采用以下步骤,设置不同的水浴温度,针对水浴温度对未成熟叶脱氰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中层第5、6、7片的未成熟叶;

(2)水浴:将步骤(1)的未成熟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未成熟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未成熟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40~80℃,水浴时间为5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未成熟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未成熟叶放置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晒干,晒干后保存。

表3水浴温度对未成熟叶脱氰效果影响的研究

由上表,可看出,水浴温度为40℃,未成熟叶营养成分粗蛋白基本保全,但脱氰后含氰量仍偏高;水浴温度为80℃,未成熟叶营养成分流失较多,与40℃处理相比,损失达46.56%;水浴温度为50℃~70℃,营养成分基本保全,脱氰后含氰量低,实现木薯未成熟叶脱氰目的。总体上,水浴温度为70℃的处理条件,木薯未成熟叶脱氰效果最佳。

实施例17~21采用以下步骤,设置不同的水浴温度,针对水浴温度对老叶脱氰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木薯植株下层第9、10、11片的老叶;

(2)水浴:将步骤(1)的老叶放入装有恒温水的恒温水浴锅内,水浸没老叶,保持水恒温、流动,水量是老叶重量的10倍,水浴温度为40~80℃,水浴时间为5小时;

(3)晾干:将步骤(2)水浴后的老叶取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备用;

(4)干燥:将步骤(3)晾干后的老叶放置室外摊平晾晒48小时晒干,晒干后保存。

表4水浴温度对老叶脱氰效果影响的研究

由上表,可看出,水浴温度为40℃,老叶营养成分蛋白质基本保全,但脱氰后含氰量仍偏高;水浴温度为80℃,老叶脱氰后含氰量偏低,但其营养成分蛋白质流失较多,是40℃条件下的95.3%;水浴温度为50℃~70℃,营养成分基本保全,脱氰后含氰量低,实现木薯老叶脱氰目的和保存原有叶片品质。其中,水浴温度为70℃,木薯老叶脱氰效果相对较佳。

实施例22~25依据实施例2的步骤,设置不同的水浴时间,针对水浴时间对嫩叶脱氰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表5水浴时间对嫩叶脱氰效果影响的研究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70℃条件下水浴4~7小时,嫩叶营养成分蛋白质基本保全,且脱氰率符合标准,但7小时脱氰效果和6小时相差不大,基于能源的节省,70℃条件下水浴时间4~6小时为优选范围。总体上,70℃水浴时间为5小时,脱氰效果较好,且营养成分流失较少,即木薯嫩叶脱氰效果最佳。

实施例26~29依据实施例4的步骤,设置不同的水浴时间,针对水浴时间对未成熟叶脱氰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表6水浴时间对未成熟叶脱氰效果影响的研究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70℃条件下水浴4~6小时,未成熟叶营养成分蛋白质基本保全,且脱氰率高;水浴时间为7小时,脱氰后含氰量低,但营养成分流失相对较多。总体上,70℃水浴时间为6小时,木薯未成熟叶脱氰效果最佳。

实施例30~33依据实施例5的步骤,设置不同的水浴时间,针对水浴时间对老叶脱氰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表7水浴时间对老叶脱氰效果影响的研究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50℃条件下水浴时间4~6小时老叶营养成分蛋白质基本保全,且脱氰率符合标准。其中,水浴时间为4~5小时,老叶营养成分蛋白质基本保全,但脱氰后含氰量相对偏高,脱氰效果相对欠佳;水浴时间为7小时,脱氰后含氰量低,但营养成分流失较多。总体上,50℃水浴时间为6小时,木薯老叶脱氰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木薯叶脱氰方法,采用水浴脱氰方法,设置水浴温度为50~70℃,水浴时间为4~6小时,叶片基本不受伤害,木薯叶主要营养物质基本可以保全,降低木薯叶片氰化物含量,可以在4~6小时内达到99%的脱氰效果,清除效率较高。木薯叶中含有大量的生氰糖苷,主要有苦杏仁苷和百脉根苷,其中苦杏仁苷占97%左右,水浴50~70℃条件下,苦杏仁苷经β-葡萄糖苷酶的水解催化后,可以生成CN-,是该酶促反应的限速酶;75℃以上会降低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导致叶片中的苦杏仁苷将无法被彻底水解,导致残留的生氰糖苷产生。本发明设置水浴温度为50~70℃,条件温和,有利于保护木薯叶中的葡萄糖苷酶,促进脱氰,并控制水浴时间,进一步提高脱氰率。另外,水浴后进行晾干、70℃干燥或晒干,能较好地保存叶片中原来的花青素、黄酮类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和活性物质,整个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护色和防腐剂,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是一种绿色、有机的食品原料之一。本发明保证品质的安全,本方法可适合规模也生产应用,操作简单易学,处理过程均可控,重复性好,可以较好地保持物料品质的稳定性。可以根据本发明开发不同用途的产品,包括膨化食品、粗蛋白饲料和抽提液等。而且本发明采用轻便简易的处理方式,降低脱氰过程能耗,节能环保。另外,本发明针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设置优选水浴温度和时间,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CN-清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