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渣发酵饲料配方、发酵方法和用该发酵饲料养猪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3242阅读:2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豆渣发酵饲料的配方、制作以及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豆渣发酵饲料及其发酵方法,还涉及该豆渣发酵饲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殖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饲料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大国。我国蛋白饲料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进口,这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鱼粉等动物性蛋白原料供应不足、因此寻找合适的植物蛋白原料成为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出路。近年来,饲料成本越来越高,猪场竞争压力增大,而豆渣中的蛋白含量高达30%,可作为配合饲料中的蛋白饲料来源,部分可代替鱼粉,从而有可能缓解我国蛋白饲料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提高豆渣的饲用价值。

但是豆渣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集素、植酸、低聚糖、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必须通过发酵去除。发酵豆渣,除了能去除这些有害因子外,还积累其他一些有益代谢产物,并对豆渣中的蛋白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获得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优质蛋白质饲料。由于豆渣价格相比豆粕的价格低了一半以上,所以饲养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因此豆渣发酵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次,以及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重视,健康优质绿色的猪肉成为肉类生产消费的必然趋势,使用发酵豆渣增强猪肉品质的研究将备受人们的关注,发酵豆渣不仅能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还能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等的应用,提高猪肉品质,降低氮排放等。

发酵豆渣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比例不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豆渣含水率高,易腐败,不易运输贮存;豆渣发酵后未能发挥豆渣的最大潜能,豆渣发酵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良;豆渣发酵后作为饲料利用技术不够成熟,只是应用效果不够十分理想。发酵豆渣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引领我国发酵豆渣饲料技术研究与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发酵豆渣的推广应用对改善肉质,促进高端品牌肉或优质肉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发酵原料的主料为豆渣及豆粉渣,辅料为玉米粉、米糠、麸皮、营养添加剂和发酵剂。根据主料的水分调整辅料配比,水分含量在 35%-40%左右,湿度以手捏成团不滴水,松手即散为宜。发酵时,先稀释活化发酵液,将 4-5 千克菌种倒入 10 千克水中搅拌均匀,浸泡 2-6 小时制成活化发酵液。发酵配比是玉米粉 15%,麦麸 15%,发酵主料总量约为 70%,按主料湿度适当添加辅料,加水调制成含水量 30%-40%的待发酵饲料。将制成的活化发酵液与 1000千克发酵饲料混合均匀,湿度以手捏成团不滴水,一触即散为宜,可用搅拌机搅拌,也可将活化发酵液少量喷到饲料上,用铁锹搅拌均匀,要求不能有团块、水结块。大场可以在地面压实堆成垛或者装入水泥池压实,用塑料薄膜密封,而小户可将饲料装入缸、大塑料桶、池子压实密闭,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发酵。厌氧、压实、密封,水分适当,温度适宜是发酵饲料成果的关键。根据季节,经 5-7 天发酵,发出略带酸甜的浓郁酒曲香味,表明发酵成功。若只酸不香,没有酒曲香味,或变白,是密封不严导致发酵失败。发酵成功的豆渣,与全价饲料混合均匀直接饲喂。每次取用之后要迅速密封,超过5天用量发酵料必须晒干保存。如销售发酵饲料,可晒干再销售,或者销售给用户发酵。

但是使用该原料制成的豆渣,存在如下缺点:

1.发酵过程繁琐,发酵的周期较长;

2.饲料全部发酵存在缺点:首先是增大了发酵的体积,有些成分如营养添加剂、辅料等不需要发酵,其次是营养性添加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在发酵过程中有损耗,难以达到含量标准要求。

3.发酵后的应用技术不成熟,

此外现有技术中对豆渣进行发酵的方法主要为:首先进行菌种的活化:28度进行斜面培养2-3天,然后进行三角瓶培养,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100mL液体培养基,灭菌、接种,28℃恒温震荡(100rpm/min)培养2天。新鲜豆渣与水的比例1:2,并加入一定量的黄浆水,搅拌均匀,置20度环境中浸泡(酸化),直至豆渣糊表面出现清水纹路,挤出水不再浑浊为止(一般在24h);压榨:将已清浆的豆渣用三层纱布过滤,进行压榨,压榨出多余水分。经过压榨的豆渣,用手捏紧,手指间可见少量余水留出但不下滴为宜。蒸料:将已经过压榨的豆渣搓散,放在多孔板上,再放在沸水浴中进行蒸料,从上大汽开始计时,再蒸20分钟(有热豆香溢出即可)。灭菌:将豆渣装入锥形瓶中(体积比1:5),调节pH值后121℃蒸汽灭菌20min,放在常温下使瓶内的温度恢复至常温(必要时取出部分作为样品以测定出其水分含量等理化指标)。接种:采用培养毛霉菌种发酵液进行发酵,接种量为10%,豆渣含水量70%,发酵2-9天;干燥:终止发酵后,将发酵产物平摊在磁盘中,采用二次干燥法在75℃恒温干燥6小时以上。

其缺点主要是:1.菌种的准备过程繁琐,而且菌种单一,发酵后比较难以达到立项的发酵效果。2.豆渣发酵成分单一。

另外一种现有技术的微生物发酵的豆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为:

首先进行斜面菌种培养,经过液体一级摇瓶培养、液体二级培养、将菌种按照如下比例进行制成微生物母液,酵母菌400-450mL, 凝结芽孢杆菌150-250mL,嗜酸乳杆菌300-400mL,醋酸菌10-100mL,豆渣混合物按每吨重量配比:豆渣14-34%,芝麻粉10.7-18.7%,蒲公英粉10-18%,氯化钠0.3-0.6%,碳酸氢铵0.7-1.0%。水40-52%。在豆渣混合物上接种微生物母液,常温搅拌混合均匀,装入塑料袋或塑料桶,抽真空,堆放于室内保持温度在10℃以上发酵15-30天,15℃发酵10-15天,20℃以上发酵7-10天,制得豆渣发酵饲料。

该微生物母液制备过程繁琐,豆渣混合物中芝麻粉、蒲公英粉均为非常规饲料原料,添加比例过高,营养不均衡, 致使豆渣发酵饲料添加的比例不能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豆渣发酵饲料配方、工艺以及应用,其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成本低、成分简单,并且配料合理的豆渣发酵饲料配方;目的二在于提供该饲料配方的制作方法,并且保证其制作周期短、但是饲养猪的效率高;目的三在于提供使用该豆渣发酵饲料饲养猪的方法,使得猪的成长性能提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豆渣发酵饲料配方,至少包括如下成份:

玉米粉,加热至50-60℃时含水率小于10%;豆渣,含水率为30-45%;0.15%的发酵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培养基和载体,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1:1,活菌总数大于10*109(CFU/g);麦壳;其中玉米粉:豆渣:麦壳的比例为1:6:1至3:10:2。

进一步地,玉米粉:豆渣:麦壳的比例为1:7:1或1:8:2或2:10:2或2:8:1。

豆渣发酵饲料发酵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玉米粉加热进仓,将玉米粉加入少量的水分,在玉米粉进仓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板将玉米粉加热至50-60℃,并将水分控制在10%以下;

第二步,将豆渣的含水率控制在30-45%待用;

第三步,将玉米粉、豆渣、麦壳按照1:6:1至3:10:2混合搅拌10-25分钟待用;

第四步,在第三步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0.15%的发酵粉,其中发酵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培养基和载体,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1:1,同时保证活菌总数大于10*109(CFU/g),混合均匀,得到发酵混合物;

第五步,将发酵混合物加到储罐中,进行脱氧处理,即用1.5-2吨的压力将发酵混合物整体压缩,利于充分厌氧发酵;

第六步,在阴凉干燥条件下发酵5-10天,避免阳光照射,得到豆渣发酵饲料。

进一步地,第六步完成后得到的豆渣发酵饲料,采用密闭装置将储罐密封,待使用的时候打开取用即可。

进一步地,第三步将玉米粉、豆渣、麦壳按照1:7:1或1:8:2或2:10:2或2:8:1混合搅拌15分钟待用。

应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豆渣发酵饲料养猪的方法,发酵后按照不同的比例添加至饲料中进行饲喂猪,在仔猪阶段,添加35-45%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在生长肥育猪阶段添加55-63%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进一步地,仔猪阶段为可添加40%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25kg后,添加60-6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进一步地,仔猪阶段为可添加34-36%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15kg后,添加44-46%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随后,喂养至30kg,添加60-6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进一步地,仔猪阶段为可添加34-36%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20kg后,添加42-44%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随后,喂养至35kg,添加55-58%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50kg,添加60-6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豆渣发酵饲料配方、工艺以及应用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简化了整个豆渣发酵流程,整个过程不需要灭菌、不需要活化菌种,使得操作简单可行,周期较短。

2.通过增加压力,增加厌氧发酵条件,提高发酵的效率及效果。

3.给出具体的豆渣发酵饲料饲喂猪的方法,形成豆渣发酵饲料利用技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4.发酵料采用的原料数量少、成本低,其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有效利用,并且缩短了制作工序,降低了饲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豆渣发酵饲料配方,至少包括如下成份:

玉米粉,加热至50-60℃时含水率小于10%;豆渣,含水率为30-45%;0.15%的发酵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培养基和载体,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1:1,活菌总数大于10*109(CFU/g);麦壳;其中玉米粉:豆渣:麦壳的比例为1:6:1至3:10:2。

然而在实际的饲料配比过程中,我们较为常用的比例为是玉米粉:豆渣:麦壳的比例为1:7:1或1:8:2或2:10:2或2:8:1,采用这些比例制成的豆渣发酵饲料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培育的猪的品质也较好。

实施例2

豆渣发酵饲料发酵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玉米粉加热进仓,将玉米粉加入少量的水分,在玉米粉进仓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板将玉米粉加热至50-60℃,并将水分控制在10%以下;

第二步,将豆渣的含水率控制在30-45%待用;

第三步,将玉米粉、豆渣、麦壳按照1:6:1至3:10:2混合搅拌10-25分钟待用;特别地可以将玉米粉、豆渣、麦壳按照1:7:1或1:8:2或2:10:2或2:8:1混合搅拌15分钟待用,采用这些比例制成的豆渣发酵饲料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培育的猪的品质也较好;

第四步,在第三步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0.15%的发酵粉,其中发酵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培养基和载体,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1:1,同时保证活菌总数大于10*109(CFU/g),混合均匀,得到发酵混合物;

第五步,将发酵混合物加到储罐中,进行脱氧处理,即用1.5-2吨的压力将发酵混合物整体压缩,采用2吨的压力得到的发酵混合物更利于充分厌氧发酵;

第六步,在阴凉干燥条件下发酵5-10天,避免阳光照射,得到豆渣发酵饲料。

第六步完成后得到的豆渣发酵饲料,采用密闭装置将储罐密封,待使用的时候打开取用即可,便于保存暂时未使用的发酵饲料,使其具有较长的有效期。

实施例3

应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豆渣发酵饲料养猪的方法,发酵后按照不同的比例添加至饲料中进行饲喂猪,在仔猪阶段,添加35-45%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在生长肥育猪阶段添加55-63%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在实际的喂养过程中,可以在仔猪阶段为可添加40%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25kg后,添加60-6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也可以在,仔猪阶段为可添加35%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15kg后,添加45%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随后,喂养至30kg,添加60-6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还可以,仔猪阶段为可添加35%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20kg后,添加4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随后,喂养至35kg,添加55-58%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喂养至50kg,添加60-62%的豆渣发酵饲料至猪日粮中进行喂养。

实施例4

将实施例2中的发酵豆渣饲料应用于肥育猪的研究。

在夏季应用,选体重均一、健康的30头杜长大猪,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商品全价料,一组处理组,饲喂发酵料。结果表明,在饲喂环境相同条件下,应用发酵饲料可以大大节约饲料成本,平均每增加1kg体重可节约1.11元,显著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详细见表1夏季采用发酵料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成本核算所示。

表1夏季采用发酵料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成本核算

实施例5

将发酵的饲料应用于肥育猪的研究。

在冬季应用:选体重均一、健康的20头杜长大猪,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商品全价料,一组处理组,饲喂发酵料。结果表明,在饲喂环境相同条件下,应用发酵饲料可以大大节约饲料成本,平均每增加1kg体重可节约3.84元,显著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详见表2冬季使用发酵料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成本核算。

表2 冬季使用发酵料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成本核算

综合实施例1-5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豆渣发酵饲料配方、工艺以及应用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发明简化了整个豆渣发酵流程,整个过程不需要灭菌、不需要活化菌种,使得操作简单可行,周期较短。通过增加压力,增加厌氧发酵条件,提高发酵的效率及效果。给出具体的豆渣发酵饲料饲喂猪的方法,形成豆渣发酵饲料利用技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发酵料采用的原料数量少、成本低,其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有效利用,并且缩短了制作工序,降低了饲料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