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0392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榆黄蘑、石首鱼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黄金菇;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状,直径3-10厘米。菌肉白色。柄偏生。菌盖鲜黄、油亮,优美喜人。榆黄蘑既具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榆黄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属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石首鱼,又名黄花鱼,也叫江鱼。此鱼出水能叫,夜间发光,头中有像棋子的石头,所以叫石首鱼。石首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约160种鱼的统称。一般为底栖,肉食性,大部分分布暖海或热带沿海,少数生活于温带或淡水水域。石首鱼味甘,性平,具有通利五脏、开胃益气的功效,主治泌尿系结石(石淋)小便不通,食欲不振、心悸健忘等症。

千日红,别名:百日红、火球花, 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艳丽有光泽,花干后而不凋,经久不变,所以得名千日红。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茎粗壮,有分枝,枝略成四棱形,有灰色糙毛,幼时更密,节部稍膨大。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3.5-13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凸尖,基部渐狭,边缘波状,两面有小斑点、白色长柔毛及缘毛,叶柄长1-1.5厘米,有灰色长柔毛。千日红性平,味甘,具有止咳祛痰、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壳在我国多地都有生产,以湖南和江西的产品为佳。其中江西省新干县的枳壳又名商洲枳壳、三湖枳壳,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数较多”的特点,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优于其他品种,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病症。

鱼酱是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永乐区的传统调味品,又名永乐鱼酱或糟辣鱼酱。鱼酱是苗族传统烹调佳品。具有酸、甜、咸、香的风味,炒菜或煮火锅时放入适量鱼酱,菜肴会特别鲜美,不仅能增进食欲,更有健胃作用。以榆黄蘑、石首鱼为主要原料,千日红、枳壳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榆黄蘑、石首鱼为原料,同时添加千日红、枳壳,开发出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鱼酱的一项空白。

1.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榆黄蘑预处理:取肉质鲜嫩的新鲜榆黄蘑,洗净,切成0.5-1厘米的丁状;

B.石首鱼预处理:将石首鱼除去头及内脏杂质,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60-100分钟,后放入采肉机去刺,再放入绞肉机,制得石首鱼肉,加入石首鱼重4-8%的料酒、2-4%的姜末,放入调味机调味腌制30-60分钟,制得石首鱼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千日红、枳壳,加入原材料重5-10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0.5-1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酱汁预处理:取适量辣椒酱、辣椒酱重30-40%的黄豆酱、5-10%的甜面酱放入容器中,加入酱重1-3倍的水,搅拌均匀,调成酱汁;

E.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5-10重量份,加热至100-120℃,放入葱末1-2重量份、蒜末2-3重量份、石首鱼泥50-80重量份,翻炒5-10分钟,加入酱汁40-60重量份、醋1-3重量份,大火烧开,再加入榆黄蘑丁15-30重量份、中药泥2-4重量份,搅拌均匀,小火熬煮10-20分钟,最后加入5-10重量份芝麻,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F.罐装:待步骤E中辣鱼酱冷却至80-90℃,在无菌环境中,装入干净且灭菌的玻璃瓶中;

G.封口、冷却、贮存:将瓶装的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旋盖、封口,待冷却,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千日红50-60%、枳壳40-50%。

本发明所述步骤E中芝麻为炒熟的白芝麻。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榆黄蘑,滋补强壮;石首鱼,通利五脏、开胃益气;千日红,止咳祛痰、平肝明目;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肺的肃降,促进脾的健运,以达理气止痛、行滞消胀的功效。

本发明以榆黄蘑、石首鱼为原料,同时添加千日红、枳壳,制作出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其充分利用榆黄蘑、石首鱼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理气止痛、行滞消胀的功效。成品酱香浓郁,色泽鲜亮,味道鲜美,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消化不良、脘腹不适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符合人们市场发展需要,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榆黄蘑预处理:取肉质鲜嫩的新鲜榆黄蘑,洗净,切成1厘米的丁状;

B.石首鱼预处理:将石首鱼除去头及内脏杂质,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60分钟,放入采肉机去刺,再放入绞肉机,制得石首鱼肉,加入石首鱼重5%的料酒、3%的姜末,放入调味机调味腌制40分钟,制得石首鱼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千日红55%、枳壳45%,加入原材料重6倍的水,浸泡2小时,再煎煮0.5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酱汁预处理:取适量辣椒酱、辣椒酱重35%的黄豆酱、6%的甜面酱放入容器中,加入酱重2倍的水,搅拌均匀,调成酱汁;

E.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6kg,加热至100-110℃,放入葱末1.5kg、蒜末2.5kg、石首鱼泥50kg,翻炒7分钟,加入酱汁50kg、醋2kg,大火烧开,再加入榆黄蘑丁22kg、中药泥3kg,搅拌均匀,小火熬煮10分钟,最后加入6kg芝麻,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F.罐装:待步骤E中辣鱼酱冷却至80-90℃,在无菌环境中,装入干净且灭菌的玻璃瓶中;

G.封口、冷却、贮存:将瓶装的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旋盖、封口,待冷却,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本发明实施例1经18位消化不良、脘腹不适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0人,有效率为55.56%;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2人,有效率为66.67%。

实施例2.一种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榆黄蘑预处理:取肉质鲜嫩的新鲜榆黄蘑,洗净,切成1厘米的丁状;

B.石首鱼预处理:将石首鱼除去头及内脏,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60分钟,放入采肉机去刺,再放入绞肉机,制得石首鱼肉,加入石首鱼重5%的料酒、3%的姜末,放入调味机调味腌制40分钟,制得石首鱼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千日红15%、枳壳18%、白茯苓20%、麦冬22%、桑叶25%,加入原材料重8倍的水,浸泡2.5小时,再煎煮1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酱汁预处理:取适量辣椒酱、辣椒酱重40%的黄豆酱、10%的甜面酱放入容器中,加入酱重2倍的水,搅拌均匀,调成酱汁;

E.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8.5kg,加热至110-120℃,放入葱末1.5kg、蒜末2.7kg、石首鱼泥70kg,翻炒7分钟,加入酱汁50kg、醋2kg,大火烧开,再加入榆黄蘑丁25kg、中药泥3kg,搅拌均匀,小火熬煮15分钟,最后加入8kg芝麻,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F.罐装:待步骤E中辣鱼酱冷却至80-90℃,在无菌环境中,装入干净且灭菌的玻璃瓶中;

G.封口、冷却、贮存:将瓶装的榆黄蘑风味辣石首鱼酱旋盖、封口,待冷却,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白茯苓,属百合目百合科攀援灌木,茎长1-3米,少数可达5米,疏生刺,叶柄长5-15毫米,花绿黄色,浆果直径6-15毫米,熟时红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完整的茯苓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皱纹和缢缩,有时部分剥落。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蜂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习称获神块。气微,味淡,嚼之粘牙。白茯苓性甘,平,心、脾,肺、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的功效,主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厘米,或更长些,宽5-10毫米,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毫米,节上具膜质的鞘。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桑叶,叶互生,卵形至阔卵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绿色,脉上有疏毛,脉腋间有毛;叶柄长1-2.5cm。雌雄异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1-2cm,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完整叶片呈卵形、宽卵形、心形等,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黄绿色。嫩叶较薄,暗绿色。质脆易碎,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聚花果桑椹)熟时紫黑色、红色或乳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桑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平肝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肝阴不足引起的燥热伤肺、肝阳上亢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榆黄蘑,滋补强壮;石首鱼,通利五脏、开胃益气;千日红,止咳祛痰、平肝明目;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麦冬,生津解渴、润肺止咳;桑叶,疏散风热、清肺平肝。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肺的肃降,促进脾的健运,以达理气止痛、行滞消胀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3位消化不良、脘腹不适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6人,有效率为69.57%;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8人,有效率为78.26%。

实施例3.一种秋葵风味辣石首鱼酱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秋葵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无虫蛀的秋葵,洗净,切成1厘米的丁状;

B.石首鱼预处理:将石首鱼除去头及内脏,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90分钟,放入采肉机去刺,再放入绞肉机,制得石首鱼肉,加入石首鱼重6%的料酒、3%的姜末,放入调味机调味腌制60分钟,制得石首鱼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千日红13%、枳壳18%、白茯苓10%、麦冬15%、桑叶12%、藏茴香18%、白朱砂莲14%,加入原材料重10倍的水,浸泡3小时,再煎煮1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酱汁预处理:取适量辣椒酱、辣椒酱重40%的黄豆酱、10%的甜面酱放入容器中,加入酱重2倍的水,搅拌均匀,调成酱汁;

E.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10kg,加热至110℃-120℃,放入葱末2.5kg、蒜末3kg、石首鱼泥100kg,翻炒8分钟,加入酱汁60kg、醋2.5kg,大火烧开,再加入秋葵丁25kg、中药泥3kg,搅拌均匀,小火熬煮20分钟,最后加入8kg芝麻,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F.罐装:待步骤E中辣鱼酱冷却至80-90℃,在无菌环境中,装入干净且灭菌的玻璃瓶中;

G.封口、冷却、贮存:将瓶装的秋葵风味辣石首鱼酱旋盖、封口,待冷却,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秋葵,锦葵科秋葵属性,亦称黄秋葵咖啡黄葵,俗名羊角豆、潺茄。葵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维他命A和B群、钙、磷、铁等,以及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一定帮助。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保护胃黏膜等症。

藏茴香,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可长到60公分高,果实与茴香、小茴香的果实极为相似,藏茴香的叶子柔软而状如羊齿植物,小小的棕色果实有些卷曲,一簇簇的花丛或为粉红色或呈白色。具有温中健脾、驱风祛寒功效。用于治寒滞胃痛、胃寒呃逆、寒滞腹痛等症。

白朱砂莲,原形态多年生具块状宿根的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背蛇生叶互生;叶柄长7-14cm;叶片三角状心脏形,生于茎下部的老叶长约12cm,宽约11cm,先端钝,基部心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都不见有露出的油点,基出脉5-7条,网脉不显著,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着生于叶腋或小枝基部;花梗长约1.5cm,基部有1片卵形小苞片;花被紫蓝色,全长约3.5cm,下部管状,长约1.5cm,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约5mm,上部唇形,上唇向一侧压扁,长圆形,长约2cm,宽约4mm,有平行脉5条,先端钝圆而具小尖头,下唇极短;花药卵形,长约1.5mm;蕊柱体先端6裂。白朱砂莲归心、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泄泻、脘腹冷痛、咽喉肿痛、肺结核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秋葵,止咳平喘、止血解毒;石首鱼,通利五脏、开胃益气;千日红,止咳祛痰、平肝明目;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麦冬,生津解渴、润肺止咳;桑叶,疏散风热、清肺平肝;藏茴香,温中健脾、驱风祛寒;白朱砂莲,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利用以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肺的肃降,促进脾的健运,以达理气止痛、行滞消胀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8位消化不良、脘腹不适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3人,有效率为82.14%;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5人,有效率为89.29%。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