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绿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烘焙干燥是绿茶加工过程的重要工序,烘焙的作用在于:降低茶叶含水量,去除茶叶青臭味及其他异味,增进茶香,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市场上的浓香绿茶烘焙方法很多,从烘焙用的工具,如烘干机,焙笼等等,但烘焙温度、烘焙时间、烘焙的过程都各不相同,也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公开号为CN1036520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提高绿茶新茶品质的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方法”,但微波直接干制茶叶容易发生茶叶焦枯、茶香淡等现象,同时微波去除大量水分所需电量大、机器自身发热现象严重、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远红外茶叶干燥机烘焙茶叶失水快,比热风烘焙缩短4min左右,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但热泵干燥与远红外烘焙还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叶放入热泵干燥箱内,铺成3-5cm厚,在氮气气氛下,用45-52℃温度、空气流速1-3m/s进行除湿,除湿时间1-2h;然后于28-35℃温度干燥4-6h,冷却;(2)将冷却后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25-132℃温度下烘焙30-40min,冷却至60℃,然后加热升温至105-115℃,烘焙3-5h,冷却至室温;(3)将步骤(2)茶叶进行远红外烘焙,远红外加热温度为90-100℃,波长35-60μm,加热时间1-2h。进一步,所述步骤(2)冷却是通过鼓风机送入冷风进行的;所述烘干机转速为60-80r/min,鼓风机转速为3000-4000r/min。进一步,所述步骤(2)升温速率为0.5-1℃/min。进一步,所述步骤(3)远红外烘焙铺茶厚度为4c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首先进行热泵干燥,在低温条件下先除湿后干燥,热泵热效率高,热泵充入氮气干燥能有效防止营养成分氧化,同时耗能少,节能30%以上,成本低;(2)本发明选择先热泵干燥除湿,在125-132℃高温条件下烘焙30-40min,高温去除水分和杂味,香气清纯,冷却至60℃,然后加热升温至105-115℃,烘焙3-5h,是为了茶叶缓慢地充分吸收热能,叶内物质变化平稳,远红外烘焙可进一步热化作用,进一步提高香气;(3)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烘焙出的茶叶香气显著提高,滋味更加醇厚鲜爽,茶汤色金黄明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叶放入热泵干燥箱内,铺成3cm厚,在氮气气氛下,用45℃温度、空气流速1m/s进行除湿,除湿时间1.5h;然后于30℃温度干燥6h,冷却;(2)将冷却后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25℃温度下烘焙40min,冷却至60℃,然后以0.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升温至105℃,烘焙5h,通过鼓风机送入冷风至室温冷却,烘干机转速为80r/min,鼓风机转速为3000r/min;(3)将步骤(2)茶叶进行远红外烘焙,铺成4cm厚,远红外加热温度为90℃,波长35μm,加热时间2h。实施例2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叶放入热泵干燥箱内,铺成5cm厚,在氮气气氛下,用52℃温度、空气流速3m/s进行除湿,除湿时间1h;然后于35℃温度干燥4h,冷却;(2)将冷却后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32℃温度下烘焙30min,冷却至60℃,然后以0.8℃/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升温至110℃,烘焙4h,通过鼓风机送入冷风冷却至室温,烘干机转速为70r/min,鼓风机转速为3500r/min;(3)将步骤(2)茶叶进行远红外烘焙,铺成4cm厚,远红外加热温度为100℃,波长60μm,加热时间1h。实施例3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叶放入热泵干燥箱内,铺成4cm厚,在氮气气氛下,用49℃温度、空气流速2m/s进行除湿,除湿时间2h;然后于28℃温度干燥5h,冷却;(2)将冷却后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28℃温度下烘焙35min,冷却至60℃,然后以1℃/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升温至115℃,烘焙3h,通过鼓风机送入冷风冷却至室温,烘干机转速为60r/min,鼓风机转速为4000r/min;(3)将步骤(2)茶叶进行远红外烘焙,铺成4cm厚,远红外加热温度为95℃,波长45μm,加热时间1.5h。实施例4一种浓香型绿茶茶叶的烘焙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叶放入热泵干燥箱内,铺成3cm厚,在氮气气氛下,用52℃温度、空气流速3m/s进行除湿,除湿时间2h;然后于28℃温度干燥6h,冷却;(2)将冷却后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在130℃温度下烘焙36min,冷却至60℃,然后以0.5-1℃/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升温至109℃,烘焙4h,鼓风机送入冷风进行冷却,烘干机转速为75r/min,鼓风机转速为3800r/min;(3)将步骤(2)茶叶进行远红外烘焙,铺成4cm厚,远红外加热温度为98℃,波长60μm,加热时间2h。将本发明实施例生产工艺烘焙出来的绿茶茶叶的感官品质指标进行审评,结果如下表1。采用百分制计分,各审评因子的权数为:外形20%、香气30%、滋味30%、汤色10%、叶底10%。表1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总分实施例1砂绿明,油润紧结甜果香浓醇鲜爽金黄明亮肥厚完整91.5实施例2砂绿明,油润紧结甜果香浓醇鲜爽金黄明亮黄亮匀整93.2实施例3砂绿明,油润紧结甜果香浓醇鲜爽金黄清澈肥厚完整88.6实施例4匀整,砂绿甜果香浓醇鲜爽金黄清澈黄亮匀整90.3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案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案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