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白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19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白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长期饮用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白茶含有茶叶固有的营养成份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lipoproteinlipase)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更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白茶片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当酒精摄入过量,超过人体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时,酒精就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刺激脂肪合成、缺氧、产生乙醛而诱导各有关酶系活性。

然而,白茶的加工基本采用老式的加工方法,采用采摘、摊青、理条、杀青、做型、头烘、二烘、三烘、然后包装等工序。由于地理关系,此套工序在高原地区不适合,高原地区的湿℃、日照,温℃等与平原地区有差异,如果采用老式的加工方法,将导致白茶所含的天然物质严重流失,白茶含有茶叶固有的营养成份减少,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成品白茶含有茶叶固有的营养成份减少不多,茶叶颜色好,天然物质少量流失,茶叶品质好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高原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在谷雨前后10-15天,阴天,早上9-12时,下午15-18时,室外温℃在10-15℃,采摘一牙一叶,颜色为白玉色,叶片均匀的初张叶,用透气性能好的竹筐装,每次采摘竹筐内不能超过4-5斤,在竹筐内时间不超过30-40min,茶叶超过5斤后,上面的茶叶压制下面的茶叶,透气性能差,时间超过30-40min,茶叶发热,导致营养物质流失,颜色变暗,品质降低;

(2)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摊放在透气性能好的竹席上,在摊青房内进行摊青,避免茶叶重叠,禁止翻动,温℃在20-24℃,时间为19-22h,在保持水份在55%-60%摊青完成;

(3)萎凋:将摊青完的茶叶重新放在竹席上进行萎凋,避免茶叶重叠,加热烘干,温℃控制在25-29℃,时间3:30-3:50h;

(4)发酵:将萎凋好的茶叶堆放在金属容器内发酵,堆放高℃为110-140cm,时间为20-25h;

(5)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在6-8min;

(6)烘干:采用烘干机,调整温℃在80-90℃,时间在20-25min,保持水份在3%-5%,从烘干机取出后待冷却到常温,在密封放进冷藏室,温度在1-3℃,冷藏1:30-2h;

(7)包装:采用包装机真空包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从采茶开始,严格控制月份,时间,温℃、叶片、颜色、重量、容器的透气性能,储运时间,有效的控制了在采摘过程中茶叶发热,导致营养物质流失,颜色变暗,品质降低,摊青过程避免茶叶重叠,禁止翻动,温℃、时间、水份严格的控制,与空气中所含水份相结合,有效的控制了茶叶在摊青过程中所含水份,萎凋过程中,在竹席上进行,透气好,避免茶叶重叠,有效的减短烘干的时间,发酵过程中,放在金属容器内,有效的缩短了发酵的时间,烘干:采用烘干机,冷却到常温,密封放进冷藏室,有效的控制了空气中水份的侵入,包装:采用包装机真空包装,保质期长且营养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原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在谷雨前后10天,阴天,早上9-12时,下午15-18时,室外温℃在10℃,采摘一牙一叶,颜色为白玉色,叶片均匀的初张叶,用透气性能好的竹筐装,每次采摘竹筐内不能超过4斤,在竹筐内时间不超过30min,茶叶超过4斤后,上面的茶叶压制下面的茶叶,透气性能差,时间超过30min,茶叶发热,导致营养物质流失,颜色变暗,品质降低;

(2)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摊放在透气性能好的竹席上,在摊青房内进行摊青,避免茶叶重叠,禁止翻动,温℃在20℃,时间为19h,在保持水份在55%摊青完成;

(3)萎凋:将摊青完的茶叶重新放在竹席上进行萎凋,避免茶叶重叠,加热烘干,温℃控制在25℃,时间3:30h;

(4)发酵:将萎凋好的茶叶堆放在金属容器内发酵,堆放高℃为110cm,时间为20h;

(5)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在6min;

(6)烘干:采用烘干机,调整温℃在80℃,时间在20min,保持水份在3%,从烘干机取出后待冷却到常温,在密封放进冷藏室,温度在1℃,冷藏1:30h;

(7)包装:采用包装机真空包装。

实施例2

一种高原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在谷雨前后12天,阴天,早上9-12时,下午15-18时,室外温℃在12℃,采摘一牙一叶,颜色为白玉色,叶片均匀的初张叶,用透气性能好的竹筐装,每次采摘竹筐内不能超过4.5斤,在竹筐内时间不超过35min,茶叶超过4.5斤后,上面的茶叶压制下面的茶叶,透气性能差,时间超过35min,茶叶发热,导致营养物质流失,颜色变暗,品质降低;

(2)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摊放在透气性能好的竹席上,在摊青房内进行摊青,避免茶叶重叠,禁止翻动,温℃在22℃,时间为19-22h,在保持水份在57%摊青完成;

(3)萎凋:将摊青完的茶叶重新放在竹席上进行萎凋,避免茶叶重叠,加热烘干,温℃控制在27℃,时间3:40h;

(4)发酵:将萎凋好的茶叶堆放在金属容器内发酵,堆放高℃为125cm,时间为22h;

(5)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在7min;

(6)烘干:采用烘干机,调整温℃在85℃,时间在22min,保持水份在4%,从烘干机取出后待冷却到常温,在密封放进冷藏室,温度在2℃,冷藏1:45h;

(7)包装:采用包装机真空包装。

实施例3

一种糍粑油辣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在谷雨前后15天,阴天,早上9-12时,下午15-18时,室外温℃在15℃,采摘一牙一叶,颜色为白玉色,叶片均匀的初张叶,用透气性能好的竹筐装,每次采摘竹筐内不能超过5斤,在竹筐内时间不超过40min,茶叶超过5斤后,上面的茶叶压制下面的茶叶,透气性能差,时间超过40min,茶叶发热,导致营养物质流失,颜色变暗,品质降低;

(2)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摊放在透气性能好的竹席上,在摊青房内进行摊青,避免茶叶重叠,禁止翻动,温℃在24℃,时间为22h,在保持水份在60%摊青完成;

(3)萎凋:将摊青完的茶叶重新放在竹席上进行萎凋,避免茶叶重叠,加热烘干,温℃控制在29℃,时间3:50h;

(4)发酵:将萎凋好的茶叶堆放在金属容器内发酵,堆放高℃为140cm,时间为25h;

(5)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在8min;

(6)烘干:采用烘干机,调整温℃在90℃,时间在25min,保持水份在5%,从烘干机取出后待冷却到常温,在密封放进冷藏室,温度在3℃,冷藏2h;

(7)包装:采用包装机真空包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