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微波、光波复式杀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29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茶的微波、光波复式杀青工艺。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工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防止叶子变红,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该工序对于成品茶的外观、色泽、香气及滋味等影响显著。

目前,常用的杀青方式有蒸汽杀青、微波杀青、热风杀青、滚筒杀青;其中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方式钝化酶活性迅速,鲜叶受热均匀,成茶色泽翠绿鲜活,但香气、滋味等内质风味欠佳,投资成本相对较大;热风杀青升温快、匀度好,所制茶叶香气较高、滋味醇和,但由于热风与鲜叶温差大,叶温升高太快,技术参数掌握难度较高,易产生焦边爆点,导致成茶带烟焦味;滚筒杀青是中国应用最主要的杀青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特点,成品茶色泽绿润、香气四溢、滋味浓爽,但杀青时容易使叶变形、变色,且传统滚筒杀青采用燃煤、燃气、电热管等方式加热,在热效率、温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如专利号为CN201310257640.6公开了一种绿茶微波杀青工艺;如专利号为CN201410506805.3公开了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及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如专利号为CN201210004475.9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方法,采用本发明杀青方法制得的茶叶品质优、营养高、气味清香、滋味鲜美;且杀青工艺具有工效高、能耗低、易操作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杀青存在的诸多不足。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5~8厘米,时间为7~12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摊放至适宜杀青阶段,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待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800~1200W,光波功率为600~1000W,待到达预定温度时,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1~3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以上,揉捻时间为10~15min,揉捻桶转速40~60r/min,揉捻力度500~70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为1~3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揉捻时间为15~20min,揉捻桶转速40~60r/min,揉捻力度300~50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其中所述鲜叶适宜杀青阶段为叶片含水量为64~69%、失重率为15~20%。

其中所述预定温度为80~90℃。

其中所述杀青时间为2min。

其中所述再杀青时间为2min。

其中所述绿茶微波、波复式杀青方法每小时可杀青300~350kg的鲜叶。

其中所述震动板,以每1~3秒跳动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方法,采用微波和光波双重高效加热,瞬间即能产生巨大热量,又因为加热是直接针对叶片,不需要通过器皿传热,且内外同时进行,加热时间极短,效率很高,比一般传统加热方式更省电,能源利用率高,而一般的加热方式在容器、空间等上浪费的热能很多,浪费资源。

其中所述的震动板,以每1~3秒跳动一次,当叶片传送至震动板时,被覆盖在下层的叶片随着抖动,浮到上层,而上层的叶片沉到底层,如此往复循环,利于叶片受热均匀,提高杀青效率。

其中所述鲜叶适宜杀青阶段为叶片含水量64~69%、失重率15~20%,经过本发明人对绿茶工艺的研究,此范围为绿茶最佳杀青阶段,并且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水浸出物含量均适宜,且对成品的色泽、汤色、滋味、叶底、香气具有增强作用。

本发明采用微波、光波双重高效加热,以光波来辅助微波,其中微波加热叶片是由内至外,外部的水分散失时间长,会引起叶片变黄,而光波加热叶片是由光波从外部渗透至内部,穿透力强,两者相结合,弥补只用微波杀青的缺陷,并使叶片温度快速升高;同时叶片伴随着振动板跳动,大大提高杀青效率,缩短杀青时间,破坏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酶化反应所带来的不良气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避免了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促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的现象;且杀青时间的严格把控,有利于揉捻造型和减少碎茶率,合理的把握揉捻时间、温度、转速及力度,使其易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后续干燥过程打好基础,有利于得到量大优良的茶叶初形,且适当的破坏叶片组织,使后期茶汁容易泡出而又耐冲泡;再杀青、再揉捻,进一步提香并使茶叶进一步卷曲成型,提高了营养成分含量,为后期制得的绿茶色泽最佳、味道极好、成为绿茶中的高品质提供了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5厘米,时间为7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直至叶片含水量为65%,失重率达16%为宜,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待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800W,光波功率为1000W,待到达预定温度80~82℃,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1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揉捻时间为12min,揉捻桶转速45r/min,揉捻力度55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为2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60℃,揉捻时间为15min,揉捻桶转速45r/min,揉捻力度40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2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6厘米,时间为12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直至叶片含水量为67%,失重率达18%为宜,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待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1000W,光波功率为700W,待到达预定温度82~84℃,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3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70~80℃,揉捻时间为15min,揉捻桶转速55r/min,揉捻力度60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在3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60~65℃,揉捻时间为20min,揉捻桶转速55r/min,揉捻力度45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3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6厘米,时间为10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直至叶片含水量为68%,失重率达17%为宜,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待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1200W,光波功率为800W,待到达预定温度85~87℃,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2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揉捻时间为13min,揉捻桶转速50r/min,揉捻力度60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在2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65~70℃,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桶转速50r/min,揉捻力度50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4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5~8厘米,时间为8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直至叶片含水量为68%,失重率达15%为宜,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900W,光波功率为700W,待到达预定温度84~86℃,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1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揉捻时间为14min,揉捻桶转速40r/min,揉捻力度70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在3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75~80℃,揉捻时间为15min,揉捻桶转速40r/min,揉捻力度50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5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8厘米,时间为11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直至叶片含水量为69%,失重率达19%为宜,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待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1000W,光波功率为600W,待到达预定温度86~88℃,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2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揉捻时间为15min,揉捻桶转速55r/min,揉捻力度57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在3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70~75℃,揉捻时间为19min,揉捻桶转速45r/min,揉捻力度44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6

(1)摊青:采摘符合标准的绿茶嫩芽或叶,将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摊放厚度为6厘米,时间为9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翻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闷臭气,直至叶片含水量为66%,失重率达20%为宜,此时叶质变得柔软,并发出清香,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2)杀青:采用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对待杀青叶进行杀青,设定杀青仓微波功率为800W,光波功率为800W,待到达预定温度88~90℃,投入待杀青叶置于传送带上,叶片到达杀青仓内,会随着震动板跳动并不断前移,使叶片受热均匀,保持1min;

(3)揉捻:将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50~80℃,揉捻时间为11min,揉捻桶转速50r/min,揉捻力度480N,即得揉捻初品;

(4)再杀青;将揉捻初品经过再次杀青,杀青时间在1min;

(5)再揉捻:将再杀青叶快速运送至揉捻机,保持叶片温度在65~70℃,揉捻时间为19min,揉捻桶转速60r/min,揉捻力度360N,揉捻至成条率为90%以上,经干燥即得成品。

试验例1

每组分别按照5kg/min投入量投入鲜叶,杀青30min后,对杀青叶的外形、汤色、肉质香气、滋味、叶底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采用本发明的微波、光波复式杀青工艺对绿茶鲜叶进行加工,能明显改善鲜叶的品质,且得到的杀青叶外形具有高度的紧结性和完整性,内质滋味、鲜气、汤色都有显著的改善,其中以实施例3方案得到的杀青叶品质最优,且外形紧细、深绿油润、完整,汤色黄绿明亮、香味醇正、滋味鲜爽、叶底黄绿明亮。

试验例2

每组分别按照5kg/min投入量投入鲜叶,杀青时间为30分钟,测定成分含量,并仔细观察杀青后干叶外观特征,结果如下: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成分的影响均不一样,其中采用本发明方法杀青,除了咖啡碱含量低于光波杀青和滚筒杀青外,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糖、芳香油均显著高于其他杀青方式,这也是微波-光波复式杀青绿茶得到醇厚不苦涩、香气纯正,味鲜爽的原因所在,采取本发明杀青工艺较大程度地保留绿茶成分含量,降低杀青过程对茶叶营养成分的破坏,同时能够高效快速升高叶片温度,使氧化酶快速钝化,减少氧化酶的氧化分解作用,从而得到品质优秀的杀青叶,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含量上,本发明技术效果均显著优于现有杀青技术。

试验例3

本发明人对微、光波复式杀青方法的杀青次数进行研究,按照最优选实施例4的绿茶杀青工艺,额外在增加2次杀青过程,4组杀青时间均为2min,每组分别按照5kg/min投入量投入鲜叶,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微、光波复式杀青方法得到的杀青叶品质受到杀青次数的影响,其中最佳的杀青次数为2次,得到的杀青叶深绿油润、稍有弹性、叶质柔软、香味醇正、水分含量54%左右,为后期干燥得到高品质的绿茶提供最佳的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