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葱、姜、蒜、椒,人称调味的“四君子”,它们不仅能够调味,而且能杀菌,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葱不仅能缓解贝类( 如螺、蚌、蟹等) 的寒性,还能抵抗过敏。不少人食用贝类后会产生咳嗽、腹痛等,烹调时就应多放一些大葱,避免过敏反应。葱在东亚国家以及各处华人地区中,常作为一种很普遍的香料调味品或蔬菜食用;在东方烹调中,占有重要的角色。
目前的葱类型主要体现于鲜蔬菜类、干货类、粉末状等,就粉末状而言,现有技术中,则是通过碾磨拌粉进行加工。香料的加工需要经过多个设备,而现有技术中物料的输送通过周转桶来完成,这样工作效率较低,在输送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不容易产生浪费的香料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香料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搅拌机、吸料斗、粉碎机和出料装置,上料斗与搅拌机之间以及吸料斗与粉碎机之间均连接有真空上料机,粉碎机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连通有吹风管道,吹风管道一端连接有风机,另一端与出料装置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香料时,先将原料放入上料斗中,通过真空上料机件物料均传送至搅拌机中,搅拌机将物料搅拌均匀排出至吸料斗中,同样通过真空上料机将物料传送至粉碎机中,物料经过粉碎通过风机将物料吹送至出料装置,完成出料,这样工作效率高,传输过程中物料不容易损失,不容易产生浪费。
较佳的,搅拌机包括机身,机身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机身的侧方向外延伸形成出料件,出料件的底部形成有与机身内壁连通的下料口,出料件顶部设置有清理口,出料件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遮挡清理口的遮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下料口进行清理时,拆下遮挡件,由出料件的上方进行清理,可以方便的使用喷枪的工具,残留的物料可以方便的被吹出出料件,保证了清理的效果,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清理也更加的方便。
较佳的,出料件上形成有滑槽,遮挡件的边缘位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件可沿着滑槽来回滑动,拆装较为省力方便。
较佳的,滑槽的端部一侧设置有供遮挡件端部插接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遮挡件在滑移后与出料件连接更加的稳定。
较佳的,吸料斗位于下料口一侧,吸料斗上设有接料口,接料口与下料口之间设置有对接件,对接件两端分别与接料口和下料口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料斗可以承接搅拌完成的物料,然后在通过真空上料机运输至下一个设备;在对接时使得对接件连接接料口和下料口,充分使得物料完成拌粉机和吸料斗之间的传输,避免了浪费,更为的方便快捷。
较佳的,对接件包括对接筒,对接筒沿高度方向设置,对接筒的外壁固接有卡接把手,下料口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接把手旋转卡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为方便的操作卡接把手,同时对接件对接时连接较为的牢固。
较佳的,吸料斗的顶部固接有电机,电机转动连接有搅拌桨并且搅拌机伸入吸料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行第二次搅拌,使得物料更加的均与,同时可以将物料向下推动,避免出料时容易发出卡住现象。
较佳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呈圆锥状且边缘与出料口的内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将不符合要求的较大的粉料过滤下来,使得较大的粉料不会进入吹风管道避免较大粉料残留在吹风管内,避免吹风管道堵塞且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过滤下来的物料向侧方滑落,保证过滤网不容易发生堵塞。
较佳的,出料口包括对接管以及与机体连通的出料管,过滤网位于对接管内,吹风管道通过对接管与出料管连通,对接管外套设有定位套,对接管通过定位套与吹风管道以及出料管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拆下对接管,对过滤网进行清理,保证过滤网的通畅。
较佳的,对接管的直径大于出料管的直径,对接管与出料管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下的物料可以存留在台阶形成的空间处,保证有足够的过滤网保持通畅,保证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生产香料时,先将原料放入上料斗中,通过真空上料机件物料均传送至搅拌机中,搅拌机将物料搅拌均匀排出至吸料斗中,同样通过真空上料机将物料传送至粉碎机中,物料经过粉碎通过风机将物料吹送至出料装置,完成出料,这样工作效率高,传输过程中物料不容易损失,不容易产生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香料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拌粉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中遮挡件滑出时出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遮挡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4中拌粉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5中拌粉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部放大图;
图10是实施例5中对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6中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7中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D部放大图;
图14是实施例8中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E部放大图。
图中,1、上料斗;2、搅拌机;21、机身;22、支撑脚;23、出料件;231、卡块;232、卡槽;233、滑槽;234、插槽;235、下料口;236、支撑边;24、遮挡板;241、转轴;242、把手槽;25、限位件;26、弹性片;3、吸料斗;32、电机; 331、支架;332、万向轮;34、吸风管;35、卡接槽;351、卡入槽;352、圆弧槽;353、定位槽;36、出料口;37、定位件;371、定位板;372、连接杆;38、对接筒;381、卡接把手;39、接料口;4、粉碎机;41、机体;411、粉碎机构;412、进料口;42、风机;421、吹风管道;43、出料口;431、吹风口;432、台阶;433、回风口;434、出料管;435、对接管;4211、拼接管;44、连接管道;441、控制阀;442、引风板;45、定位套;46、过滤网;5、真空上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香料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搅拌机、吸料斗、粉碎机和出料装置,上料斗与搅拌机通过真空上料机连接,吸料斗与粉碎机也通过真空上料机连接。
粉碎机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连通有吹风管道,吹风管道一端连接有风机,另一端与出料装置连通,风机将物料吹送至出料装置中。
实施例2: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搅拌机,包括机身,机身上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底部固接有支撑脚。
机身的侧方凸出形成出料件,出料件整体呈长方体状,出料件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连通至机身的内部。出料件顶部设置有清理口,清理口处设置有遮挡件。
清理口侧壁上形成有滑槽,遮挡件的边缘位于滑槽内,且沿着滑槽滑动。滑槽的端部一侧设置有供遮挡件端部插接的插槽,插槽可以位于靠近机身一侧。而遮挡件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置有转动孔,遮挡件上固接有与转动孔转动配合的转轴,出料件上形成有与限位件卡接的卡槽,出料件上固接有截面呈L形的卡块,卡块的内壁与出料件之间形成卡槽。
在需要对下料口进行清理时,通过遮挡件的滑移打开清理口或取下遮挡件,通过出料件的上方进行清理,可以方便的使用喷枪的工具,残留的物料可以方便的被吹出出料件。
实施例3:如图5所示,清理口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槽,遮挡件的截面呈圆弧形,即遮挡件为一块弧形板,遮挡件的两端为插接端,插接端插接在插接槽内。
清理口的内壁向外延伸形成有支撑边,支撑边与遮挡件的内侧抵接。遮挡件的内壁上固接有弹性片,弹性片可以是簧片,粘接在遮挡件的内表面。遮挡件向内凹陷形成把手槽,把手槽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实施例4:如图6和图7所示,搅拌机靠近下料口一侧设置有吸料斗,吸料斗的上方设置接料口,接料口位于下料口的正下方。接料口和下料口之间设置有对接件,对接件为对接筒。对接筒一端插接在接料口内,对接筒可以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对接筒插入下料口中。
吸料斗的底部呈漏斗状,真空上料机包括吸风管,吸风管一端为吸风口,吸风口位于吸料斗的底部且与吸料斗内部连通。
在需要运输物料时,对接筒向上滑动完成对接,使得对接件连接接料口和下料口,然后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由下料口输出,吸料斗可以承接搅拌完成的物料,然后在通过真空上料机运输至下一个设备。
对接筒外固接有卡接把手,下料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可供卡接把手进入的卡入槽、沿对接筒圆周方向设置的圆弧槽。在对接时,卡接把手从卡入槽中进出至圆弧槽处,然后转动卡接把手,使得卡接把手旋转入圆弧槽内,使得对接套筒不会下坠。当然为了卡接牢固,圆弧槽与卡入槽连接的另一端连通有定位槽,定位槽同样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卡接把手转到定位槽处时,卡接把手会陷入定位槽中,使得在设备工作工程中不容易发生转动。
吸料斗的顶部固接有电机,电机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伸入到吸料斗内。而吸料斗的底部固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固接有万向轮。同时吸料斗的顶部固接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定位板以及使得定位板与吸料口固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位于吸料口的两侧;定位板呈圆弧形,下料口向下延伸呈圆筒状,定位板的内壁贴合在下料口的圆弧面上。
实施例5 :如图8至10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对接筒的一端套设于下料口外,此时对接筒一端的内径等于下料口的外径。同时,卡接把手穿过接料筒的侧壁伸入对接筒内,也可以与卡接槽完成旋转卡接。
实施例6:如图11所示,一种粉碎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粉碎机构,机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而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粉碎机构连通。
出料口呈圆筒状且连通有吹风管道,吹风管道一端连接有风机,另一端为输出端,与下一个工序的设备连接。出料口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边缘与出料口的内壁固接;过滤网整体呈圆锥状,圆锥凸出的部分位于出料口的中心轴向上。为了保证过滤网的通常,可以在出料口处固接有震动电机。也可以在出料口处设置有吹风口,吹风口位于过滤网的上方且朝向过滤网设置,吹风口通过管道与风机连通。
过滤网将不符合要求的较大的粉料过滤下来,使得较大的粉料不会进入吹风管道避免较大粉料残留在吹风管内,加大的物料被过滤下来之后,通过吹风口吹出的风将其吹至一边。
实施例7:如图12和图13所示,与实施例6不同之处在于,出料口处设置有回风口,而回风口位于过滤网的下方,也是朝向过滤网设置,回风口与吹风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从而使得回风口与吹风管道连通,两者的连通处设置有引风板,使得风可以方便进入到吹风口处;同时,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连接管道的通断。
设备工作时,过滤网将不符合要求的较大的粉料过滤下来,使得较大的粉料不会进入吹风管道避免较大粉料残留在吹风管内;设备不工作时,开启控制阀,通过回风口吹过滤网,可以一定程度上清理过滤网,清理卡在过滤网网孔中的物料。
实施例8:如图14和图15所示,出料口包括对接管以及与机体连通的出料管,对接管的直径大于出料管的直径,从而形成台阶。过滤网位于对接管内,过滤网的尖端不伸入出料管内,吹风管道通过对接管与出料管连通。吹风管道上设置有与对接管连通的拼接管,对接管外套设有定位套,拼接管套设于定位套的一端内,定位套与拼接管连接的另一端与出料管螺纹连接。
定位套靠近拼接管一端的内壁固接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由橡胶制成,密封圈的内外两侧分别和定位套内壁以及拼接管外壁抵接。
在拆卸时,转动定位套,使得定位套向上运动,使得对接管露出定位套,从而取出对接管。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