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69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杀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乳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杀菌保温延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乳制品的生产中,原料乳经巴氏杀菌再进行分装,其中巴氏杀菌是由巴氏杀菌机配合保温延时器实现的。现有的保温延时器的保温管为管道式结构,因管道内径和管道长度必须满足产量、持温时间、流速的要求(管道长),所以将管道制造成螺旋盘管或串联的多层螺旋盘管,外加保温护罩,通常外径在1.5米以上。因此,现有保温延时器不仅存在体积庞大,安装困难的缺点,而且一旦出现泄漏,查找和维修将很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严重的影响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保温延时器存在的安装、维修困难的问题,而研发了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包括结构架、两列以上的列管、列间连接管、进料管、出料管;所述的列管包括两根以上的保温直管、180度弯头,保温直管呈水平矩形阵列式排列,保温直管之间通过180度弯头呈蛇形串联连接,两根以上的保温直管连接组成一列,第一列列管的进口端通过活接头与进料管连接,出口端通过列间连接管与下一列列管的进口端连接,最后一列列管的出口端通过活接头与出料管连接;所述的结构架包括框架、定位架、保温护板,所述的保温护板设置在框架表面,定位架固定在框架上,所述的列管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在定位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列间连接管为U型管,由一根直管和连接于直管两端的两个90度弯头组成。

所述的框架为长方体型框架,六个面均设置有保温护板,列管排列于框架的中间位置,整列列管可以从框架的端面拉出。

所述的定位架为横梁式,数量四个或四个以上,定位架上有半圆形凹槽,用于支撑和定位列管。

所述的两根保温直管连有180度弯头的远端外壁有连接柱相互固定。

所述的保温护板为门式,向着列管的一面附有保温层,与框架通过钩挂连接。

所述的管道的内径为48mm,列管总长为156m。

与传统的螺旋盘管式延时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且便于拆装、搬运、检查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保温直管、2-180度弯头、3-进口端、4-出口端、5-活接头、6-列间连接管、7-第一列、8-第二列、9-末列、10-进料管、11-出料管、12-连接柱、13-框架、14-定位架、15-保温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包括结构架13、两列以上的列管、列间连接管6、进料管10、出料管11;所述的列管包括两根以上的保温直管1、180度弯头2,保温直管1呈水平矩形阵列式排列,保温直管1之间通过180度弯头2呈蛇形串联连接,两根保温直管连有180度弯头的远端外壁有连接柱12相互固定,两根以上的保温直管1连接组成一列,第一列7列管的进口端3通过活接头5与进料管10连接,出口端通过列间连接管6与第二列8列管的进口端连接,末列9列管的出口端4通过活接头与出料管11连接;所述的结构架包括框架13、定位架14、保温护板15,所述的保温护板15设置在框架13表面,定位架14固定在框架13上,所述的列管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在定位架14上。

其中列间连接管6为U型管,由一根直管和连接于直管两端的两个90度弯头组成。

所述的框架13为长方体型框架,六个面均设置有保温护板15,列管排列于框架13的中间位置,整列列管可以从框架的端面拉出,定位架14为横梁式,数量四个或四个以上,定位架14上有半圆形凹槽,用于支撑和定位列管,保温护板15为门式,向着列管的一面附有保温层,与框架13通过钩挂连接。

其中,管道的内径为48mm,列管总长为156m,框架尺寸(长*宽*高)2450*700*1550,运行时,原料乳从进料管进入本实用新型装置,从出料管流出,在流量3000L/h的情况下,原料乳流过延时器管道的时间平均为350s。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