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煮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89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煮笋装置。



背景技术:

竹笋罐头的加工技术通常包括:原料选择、挑选分级、清洗、整理/切分、水煮、装罐/注液、排气 、封罐、杀菌、冷却、检验、包装等步骤。而在水煮加工工序中,需要设计相应的简易蒸煮设备,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人于2011年01月17日申请了一件名称为“一种用于笋加工的煮笋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CN 201967611 U)。该煮笋装置采用蒸汽或者工业废气作为热源,温度较易控制,同时煮笋温度较为温和,煮出的笋质量较好,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经过多年的使用,该装置也逐渐表现出其设计上的缺陷。例如,由于每次竹笋的水煮时间不长,锅体没有配备相应的盖体,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直锅体敞开着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再者,锅体的进料和出料都是靠手动来驱动,长时间工作下来工人难免体力吃不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煮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改良的煮笋装置,包括具有上开口的锅体和遮盖布,所述遮盖布的周部设置有收口,所述收口上设置有张紧皮筋或抽拉绳;所述锅体的上开口边缘设置有喇叭口连接部;使用时,所述遮盖布可拆地盖置在锅体的上开口上,喇叭口连接部与遮盖布的收口形成配合,防止遮盖布被锅体内的蒸汽压力给撑飞。

优选地,所述锅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锅壁,内外两层锅壁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优选地,所述蒸汽入口设有温度显示装置。

优选地,改良的煮笋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支撑所述锅体的支架,所述锅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架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控机构,通过电控机构控制锅体的倾斜和复位,便于向锅体投放物料和倾倒物料。

优选地,所述电控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和电控器,所述电机经减速器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由电控器控制运行。

优选地,改良的煮笋装置还包括一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与显示屏相连接,以便计数水煮时间。通过计数器能够相对准确地控制水煮时间,避免水煮过渡或者水煮时间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遮盖布来盖置锅体,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现有煮笋装置工作时的热量的散失,缩短水煮时间,提高水煮效率和节约能耗,还具有使用操作方便、快速,省时省力的特点。通过使用电控机构来控制锅体的倾斜和复位,便于向锅体投放物料和倾倒物料,同时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改良的煮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锅体 2-遮盖布 3-收口 4-喇叭口连接部 5-温度显示装置 6-支架 7-转轴 8-电控机构 9-电控箱 1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煮笋装置包括具有上开口的锅体1和遮盖布2,所述锅体为半球形锅体,所述遮盖布2为罩体形。

所述遮盖布2的周部设置有收口3,所述收口上设置有环形的张紧皮筋或抽拉绳。所述锅体的上开口边缘设置有喇叭口连接部4。

使用时,所述遮盖布2可拆地盖置在锅体1的上开口上,喇叭口连接部4与遮盖布的收口3形成配合,防止遮盖布2被锅体内的蒸汽压力给撑飞。

所述锅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锅壁,内外两层锅壁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设有温度显示装置5。

改良的煮笋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支撑所述锅体的支架6,所述锅体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架设在支架6上,所述支架6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控机构8,通过电控机构控制锅体的倾斜和复位,便于向锅体投放物料和倾倒物料。

所述电控机构8包括电机、减速器和电控器,所述电控器安装在电控箱9内,所述电机经减速器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由电控器控制运行。

改良的煮笋装置还包括一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与显示屏10相连接,以便计数水煮时间。通过计数器能够相对准确地控制水煮时间,避免水煮过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