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鱼饵饲料诱食性的烘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07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鱼饵饲料诱食性的烘焙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焙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鱼饵饲料诱食性的烘焙系统。



背景技术:

在鱼饵饲料的生产加工中,有时候需要对物料进行烘焙干燥处理。在对物料进行烘焙干燥的过程中,物料受到高温的处理,物料不仅水分降低,同时物料内部发生如美拉德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一定具有诱食性的风味物质。常规鱼饵饲料烘焙干燥处理往往只是重视物料水分的合理控制,得到所需干燥的物料。然而,在烘焙干燥过程中,物料产生的一些诱食性风味物质也是鱼饵饲料产品迫切需要的特性,鱼饵饲料产品生产加工有必要充分利用这种特性,设计出一种烘焙系统,利用烘焙干燥过程既可以控制物料的水分,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物料自身的诱食特性,节能增效,提高产品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升鱼饵饲料诱食性的烘焙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完成物料干燥任务的同时,提升了物料的烘焙香味,大幅度提升物料的诱食性,具有节能增效,操作简单的优点,在运行过程中物料内外受热均匀,水分去除时间短,效率高,能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成本低廉,无污染。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提升鱼饵饲料诱食性的烘焙系统,包括进料斗、第一带式输送机、第一微波烘焙箱、喷雾罩、第二带式输送机、第二微波烘焙箱、成品斗、风管、风机,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设置有可以升降的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进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所述第一微波烘焙箱设置在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中部,所述喷雾罩上部为箱体下部为可卸料的椎体,第一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伸入喷雾罩的箱体上部,在喷雾罩的箱体中部沿第一带式输送机输送方向上相向设置两组喷雾头,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伸入喷雾罩的箱体下部,第二带式输送机从进料端到出料端呈由低到高的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微波烘焙箱设置在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中部,在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方设置集料挡板,在进入第二微波烘焙箱前的第二带式输送机上方设置可以升降的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和第二带式输送机沿输送带两侧均设置有侧边物料挡板,所述第一微波烘焙箱和第二微波烘焙箱均通过风管与风机连通,所述成品斗设置在第二带式输送机出料端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事先准备好经发酵或酶解处理的液态风味调节剂,并接入本实用新型系统的喷雾头管道中。

将待烘焙干燥的物料加入进料斗中,调节进料斗的出料口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使物料在第一带式输送机上的厚度满足烘焙干燥需要,第一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两侧的侧边物料挡板起到收拢物料作用,防止物料从输送带上溅落。

分别启动第一微波烘焙箱、第一带式输送机、第二微波烘焙箱、第二带式输送机、风机,进料斗中的物料厚度均匀的铺在第一带式输送机上,物料随第一带式输送机输送进入第一微波烘焙箱内,物料在第一微波烘焙箱内受到微波的持续加热烘焙。随着第一带式输送机持续的运行,被第一微波烘焙箱烘焙的物料源源不断的被第一带式输送机输送出第一微波烘焙箱,并将物料输送至喷雾罩内,物料到达第一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并自由落到喷雾罩箱体下部的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方设置集料挡板将自由落下飞溅的物料收集,使物料全部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第二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两侧的侧边物料挡板起到收拢物料作用,防止物料从输送带上溅落。

在第一带式输送机出料端将物料输送至喷雾罩内时,开启喷雾罩内的两组喷雾头,由于自由落下的物料流正好处于两组相向的喷雾头中间,物料流可以充分且均匀的被喷涂上液态风味调节剂。

被喷涂液态风味调节剂的物料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随着第二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第二带式输送机上的物料被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均匀铺平。被铺平厚度的喷涂液态风味调节剂的物料随第二带式输送机进入第二微波烘焙箱,物料在第二微波烘焙箱中被进一步微波烘焙。烘焙结束的物料落入成品斗中收集。

在第一微波烘焙箱和第二微波烘焙箱对物料进行烘焙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和气味经风管被风机吸入,集中处理。

由于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和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的控制作用,物料在第一带式输送机和第二带式输送机上能够厚度均匀适中的铺开,在被第一微波烘焙箱和第二微波烘焙箱微波烘焙的过程中,物料烘焙更加均匀。

物料在喷雾罩内自由落下的过程,物料流可以充分且均匀的被喷涂上液态风味调节剂,同时对物料也产生了一定的混合作用,此种喷涂方式使得物料的均一性更好。如有液态风味调节剂飞溅到喷雾罩的内壁上,将被喷雾罩下部的椎体收集排出,喷雾过程非常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微波烘焙干燥的过程中加热速度快,物料内外受热均匀,物料水分去除的时间较短。

(2)由于微波烘焙物料受热均匀且迅速,可以较好地保留了原料原有的风味。同时,提升了物料的烘焙香味。

(3)采用微波烘焙过程中加入喷涂液态风味调节剂的处理,使得物料先经过一次初步的预热,降低一部分水分,物料内部产生一定程度的美拉德反应。热的物料喷涂上液态风味调节剂后,能够促进液态风味调节剂快速浸润物料,且浸润物料的程度更深入。然后进行第二次微波烘焙干燥,一方面进一步加热干燥物料,降低物料水分,同时加热促进液态风味调节剂与物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新风味化合物,使产品的诱食性更好。

(4)本实用新型效率高,能够连续生产,设备占地小,无污染。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斗的正视图。

图3为进料斗的仰视图。

图4为喷雾头对自由下落物料的喷雾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喷雾头对自由下落物料的喷雾状态的垂直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斗;2-第一带式输送机;3-第一微波烘焙箱;4-喷雾罩;5-第二带式输送机;6-第二微波烘焙箱;7-成品斗;8-风管;9-风机;10-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11-侧边物料挡板;12-喷雾头;13-集料挡板;14-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提升鱼饵饲料诱食性的烘焙系统,包括进料斗1、第一带式输送机2、第一微波烘焙箱3、喷雾罩4、第二带式输送机5、第二微波烘焙箱6、成品斗7、风管8、风机9,所述进料斗1的出料口设置有可以升降的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10,进料斗1的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带式输送机2的进料端,所述第一微波烘焙箱3设置在第一带式输送机2的中部,所述喷雾罩4上部为箱体下部为可卸料的椎体,第一带式输送机2的出料端伸入喷雾罩4的箱体上部,在喷雾罩4的箱体中部沿第一带式输送机2输送方向上相向设置两组喷雾头12,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伸入喷雾罩4的箱体下部,第二带式输送机5从进料端到出料端呈由低到高的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微波烘焙箱6设置在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中部,在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方设置集料挡板13,在进入第二微波烘焙箱6前的第二带式输送机5上方设置可以升降的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14,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2和第二带式输送机5沿输送带两侧均设置有侧边物料挡板11,所述第一微波烘焙箱3和第二微波烘焙箱6均通过风管8与风机9连通,所述成品斗7设置在第二带式输送机5出料端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事先准备好经发酵或酶解处理的液态风味调节剂,并接入本实用新型系统的喷雾头12管道中。

将待烘焙干燥的物料加入进料斗1中,调节进料斗1的出料口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10,使物料在第一带式输送机2上的厚度满足烘焙干燥需要,第一带式输送机2输送带两侧的侧边物料挡板11起到收拢物料作用,防止物料从输送带上溅落。

分别启动第一微波烘焙箱3、第一带式输送机2、第二微波烘焙箱6、第二带式输送机5、风机9,进料斗1中的物料厚度均匀的铺在第一带式输送机2上,物料随第一带式输送机2输送进入第一微波烘焙箱3内,物料在第一微波烘焙箱3内受到微波的持续加热烘焙。随着第一带式输送机2持续的运行,被第一微波烘焙箱3烘焙的物料源源不断的被第一带式输送机2输送出第一微波烘焙箱3,并将物料输送至喷雾罩4内,物料到达第一带式输送机2的出料端,并自由落到喷雾罩4箱体下部的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方设置集料挡板13将自由落下飞溅的物料收集,使物料全部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第二带式输送机5输送带两侧的侧边物料挡板11起到收拢物料作用,防止物料从输送带上溅落。

在第一带式输送机2出料端将物料输送至喷雾罩4内时,开启喷雾罩4内的两组喷雾头12,由于自由落下的物料流正好处于两组相向的喷雾头12中间,物料流可以充分且均匀的被喷涂上液态风味调节剂。

被喷涂液态风味调节剂的物料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随着第二带式输送机5的运行,第二带式输送机5上的物料被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14均匀铺平。被铺平厚度的喷涂液态风味调节剂的物料随第二带式输送机5进入第二微波烘焙箱6,物料在第二微波烘焙箱6中进一步被微波烘焙。烘焙结束的物料落入成品斗7中收集。

在第一微波烘焙箱3和第二微波烘焙箱6对物料进行烘焙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和气味经风管8被风机9吸入,集中处理。

由于第一料层厚度控制板10和第二料层厚度控制板14的控制作用,物料在第一带式输送机2和第二带式输送机5上能够厚度均匀适中的铺开,在被第一微波烘焙箱3和第二微波烘焙箱6微波烘焙的过程中,物料烘焙更加均匀。

物料在喷雾罩4内自由落下的过程,物料流可以充分且均匀的被喷涂上液态风味调节剂,同时对物料也产生了一定的混合作用,此种喷涂方式使得物料的均一性更好。如有液态风味调节剂飞溅到喷雾罩4的内壁上,将被喷雾罩下部的椎体收集排出,喷雾过程非常干净卫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