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07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绿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锌与人体的多种酶有关,尤其对金属酶具有催化性、结构性和调节性。锌缺乏时全身各系统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尤其对青春期性腺成熟的影响更为直接,缺锌会导致儿童生成停滞和性成熟迟缓。

锌在人体代谢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茶叶作为世界上普遍的饮料,人们在饮茶的同时得以补锌,可获得保健和锌营养的双重功效。因此,富锌茶的开发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重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以提高绿茶中锌元素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干燥步骤,其中,采摘步骤前进行灌溉步骤,采摘步骤和摊凉步骤之间还包括有除水步骤;

灌溉步骤的时间为采摘步骤前的一个月,包括:

s1:前三天,对茶树停止浇水操作;

s2:第四天的时候,早上对茶树的根部进行一次浇水,水中富含有锌元素;

s3:第五、六天的时候,停止对茶树浇水;

s4:第七天,对茶树开始浇水,早晚各一次;

s5:第二、三周,重复第一周的浇水操作;

s6:第四周的时候,每隔一天对茶树进行浇水操作,早晚各一次;

除水步骤为将采摘的茶叶加上粗盐进行翻炒。

说明:本方案中的第四天指的是采摘步骤的前一个月的第四天,第五、六天同样指的是采摘步骤的前一个月的第五、六天,后面的时间以此类推。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前三天停止对茶叶浇水,茶叶对水的需求就会变得急迫,待第四天浇水后,水分被根部充分吸收,在叶片的蒸腾作用下到达叶片顶端,其中的锌元素则被叶片吸收,以此来增加茶叶中锌元素的含量;最后一周隔天浇水,保证了茶叶中含有足够的水分,从而保证了茶叶的新鲜度;在采摘后,利用粗盐跟茶叶一起进行翻炒,由于茶叶中饱含水分,此时茶叶内的浓度低于茶叶外部的浓度,因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子会从叶片内部渗透出来,完成对茶叶的初步除水。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配合茶树对水的需求,利用茶叶的蒸腾作用,让水能从根部到达茶树的叶片部位,保证茶叶能充分吸收锌元素;

2.最后一周早晚各浇水一次,以此来保证茶树对水分的正常需求;

3.采摘后对茶叶加以粗盐进行翻炒,利用粗使茶叶中过多的水分渗透出来,从而减少对后面加工中的影响。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s2中富含有锌元素的水为二次稀释后含锌的有机液肥。有益效果:由于在整个灌溉步骤中,是直接对茶树的根部进行浇溉,若是直接采用有机液肥对根部进行灌溉,会因为有机液肥中的无机盐含量高而使得根部离子浓度过高,出现烧根现象,而二次稀释后的有机液肥中无机盐的浓度会有所下降,因此可以避免出现烧根现象。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s2中富含有锌元素的水为使用时现场调制的含锌的有机液肥。有益效果:由于有机液肥在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一些有机质,例如氯化氨等会分解,从而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因此在使用前进行调制,可以保证液肥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保证了茶叶的生长。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s2中对茶树根部的浇水采用喷淋方式。有益效果: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灌溉,可以保证水能均匀的分散到茶树的根部,保证有机液肥中的锌元素可以均匀的分散到茶叶上。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除水步骤中采用25~30摄氏度的温度对茶叶进行翻炒。有益效果:利用低温对茶叶进行翻炒,低温可以将茶叶表面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同时茶叶内部多余的水分子在粗盐的作用下渗透出来,实现了对茶叶的初步除水操作,有利于茶叶后面的加工。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除水步骤还包括利用竹匾对茶叶进行筛漏。有益效果:利用竹匾对除水后的茶叶进行筛漏,将多余的粗盐从茶叶中筛出去,可以避免茶叶中过多的水分渗透出来,同时也可以减少茶叶中含有的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

灌溉:s1:前三天,对茶树停止浇水操作;

s2:第四天的时候,早上对茶树的根部进行一次二次稀释后含锌的有机液肥的喷淋灌溉;

s3:第五、六天的时候,停止对茶树灌溉;

s4:第七天,对茶树灌溉,早晚各一次;

s5:第二、三周,重复第一周的浇水操作;

s6:第四周的时候,每隔一天对茶树进行灌溉操作,早晚各一次;

采摘:采摘一芽一叶的茶叶;

除水:将采摘的茶叶加上粗盐,采用25摄氏度的温度进行翻炒;翻炒后,利用竹匾对茶叶进行筛漏;

摊凉:将装有茶叶的竹匾放置在摊凉室中进行摊凉;

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放到杀青机中进行杀青;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放进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投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在烘干除湿率达到40%后,再对茶叶进行炒干,完成茶叶的加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除水步骤中采用30摄氏度的温度对茶叶进行翻炒。

对比例:

对比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对茶树的日常灌溉中使用含锌元素的有机液肥,即对茶树隔日灌溉一次。

取30株茶树,分为3组,每组10株,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及对比例中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对采摘的茶叶进行检测,并对之后制得的茶叶中锌元素的含量进行测量,记录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由表一可知,实施例1—2中茶叶成品中锌元素的含量与对比例中相比,有所提高,而且由于实施例1-2茶叶得到足够的锌元素的补充,生长的叶片大小均匀,叶片饱满,叶片的颜色也会比对比例中的茶叶颜色显得更具有绿色,生长情况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绿茶的加工技术领域,为了提高绿茶中锌元素的含量,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干燥步骤,其中,采摘步骤前一个月进行灌溉步骤,采摘步骤和摊凉步骤之间还包括有除水步骤;灌溉步骤包括:S1:前三天,对茶树停止浇水操作;S2:第四天的时候,早上对茶树的根部进行一次浇水,水中富含有锌元素;S3:第五、六天的时候,停止对茶树浇水;S4:第七天,对茶树浇水,早晚各一次;S5:第二、三周,重复第一周的浇水操作;S6:第四周的时候,每隔一天对茶树进行浇水操作,早晚各一次;除水步骤为将采摘的茶叶加上粗盐进行翻炒。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0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